锅炉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643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锅炉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锅炉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锅炉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锅炉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方案.docx

《锅炉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锅炉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方案.docx

锅炉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方案

锅炉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方案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燃煤发电机组工程锅炉磨煤机及给煤机的安装及试运工作。

1.编制依据:

2.1《燃煤发电机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燃煤发电机组工程锅炉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2.2《锅炉房附属机械及辅助设备安装图》华东电力设计院

2.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

锅炉机组)DL/T5210.2—2009

2.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7部分:

焊接)DL/T5210.7-2010

2.5《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

锅炉机组)DL5190.2-2012

2.6《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

2.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

2.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

2.9《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10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2.11《ZGM133G型中速辊式磨煤机使用和维护说明书》

2.12《ZGM133G型中速辊式磨煤机技术图纸资料》

2.13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CS2036型电子称重式给煤机使用说明书及设备安装图

3.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3.1工程概况

燃煤发电机组工程2×1000MW燃煤汽轮发电机组采用中速磨煤机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的制粉系统,每台炉配6台北京电力设备总厂ZGM133G型中速磨煤机,每台磨煤机配一台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院CS67299.2036型电子称重式给煤机。

正常运行时5台投入使用,1台备用。

采用四角切向的燃烧方式,每台磨煤机带二层燃烧器。

3.2主要技术参数

3.2.1ZGM133G型磨煤机主要技术参数(BMCR)

序号

项目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1

校核煤种2

1

锅炉燃煤量

t/h

343.5

389.9

447.8

2

磨煤机运行台数

5

5

5

3

磨机出口介质温度

78

78

60

4

磨机出口煤粉细度(R90)

14

18.38

22.96

5

煤粉水份

%

4.7

5.3

13

6

磨煤机计算出力(BMCR)

t/h

68.7

77.98

89.56

7

磨煤机最大出力

t/h

86.82

/

/

8

磨煤机计算通风量(BMCR)

t/h

138.6

142.7

148.8

9

磨煤机最大通风量

t/h

153.04

/

/

10

磨煤机负荷率(BMCR)

%

75.17

80.74

89.2

11

磨煤机入口干燥介质温度(BMCR)

261.9

301.2

326

12

计算通风阻力(BMCR)

Pa

5760

6010

6370

13

计算出力下的单位功耗(BMCR)

kW.h/t

10.354

9.503

8.777

14

磨煤机石子煤量(BMCR)

Kg/h

34.4

39.0

44.8

15

计算出力(BMCR)下轴功率

KW

711

741

786

3.2.2CS67299.2036型电子称重式给煤机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据(厂家提供)

1

给煤机型号

CS67299.2036

2

出力范围

t/h

12-120

3

给煤距离(给煤机进、出煤口中心线距离)

mm

2400(暂定)

4

进口落煤管长度/管径/壁厚

mm/mm/mm

1884/920/10

出口落煤管长度/管径/壁厚

mm/mm/mm

4000/736/10

5

进煤口法兰内径(进口煤闸门内径尺寸)

mm

Φ920

出煤口法兰内径(出口煤闸门内径尺寸)

mm

Φ736

6

主驱动电机(变频电机)

CS044112B

功率

kW

5.5

电源

380V,三相50Hz

7

清扫链电机

CS044212S

功率

kW

0.55

电源

380V,三相50Hz

8

机体密封

密封风压(与磨煤机入口压差)

Pa

≥500

密封风量

Nm3/min

18

3.3主要工作量

3.3.1ZGM133G型磨煤机主要安装工作量(每台炉)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本体

6

2

电动机

6

3

减速机

6

4

固定式石子煤小斗、移动式石子煤转运箱和密封排放系统(含石子煤就地控制箱)

6

5

磨煤机测量控制设备及接口

6

6

密封风机

2

电动调节执行机构

2

7

密封风机电机

2

8

慢速盘车装置

1

9

CO报警检测装置(含校验装置和校验用气)

6

10

旋转分离器

6

11

旋转分离器变频电机

6

12

保温金属构件及外护板

6

13

润滑油站

6

14

液压油站

6

3.3.2CS67299.2036型电子称重式给煤机主要安装工作量(每台炉)

序号

名称

数量

1

给煤机壳体

6

2

驱动装置

6

3

电子称重系统

6

4

入口气动煤闸门,含气动装置(双气缸)

6

5

出口气动煤闸门,含气动装置(单气缸)

6

6

进、出口落煤管

6

7

可调联接器

6

8

出口煤斗

6

4.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4.1所有参加锅炉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作业的人员均需通过三级安全教育。

4.2凡参加高空作业人员,应事先通过体检合格。

对患有精神病、癫痫病、高血压和美尼尔综合症等高处作业禁忌疾病者,不能参加吊装作业。

4.3所有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认真学习熟悉磨煤机及给煤机设备图纸及其技术要求、说明书、作业指导书以及有关规程规范,参加施工前的安全、技术、质量交底,并熟悉和掌握其安装方法和工艺要求。

4.4技术员:

能够审清磨煤机及给煤机设备安装图纸,领会设计思想,掌握施工工艺,熟悉施工质量和安全环境要求。

4.5班组长:

熟悉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施工的工艺流程,能有效组织好施工人员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施工,熟悉施工质量和安全环境要求;主责必须从事过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工作,具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

4.6安装工:

熟练掌握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及试运的技术、工艺要求,知道施工质量、安全环境要求。

4.7焊工:

熟悉焊接工艺及相关要求,具有与焊接项目相符合的焊工合格证书;要求持证上岗。

4.8起重工:

熟练掌握吊装技术、要求,了解吊装物件特点,具有磨煤机及给煤机吊装的施工经验;要求具有安监局颁发的持证上岗证书。

4.9架子工:

专业技术熟练、了解磨煤机及给煤机安装作业的施工特点;要求具有安监局颁发的持证上岗证书。

4.10作业人员职责分工和权限

4.10.1技术员的职责、分工和权限

1)全面负责磨煤机、给煤机安装及试运的技术,参加相关图纸会审,处理设计变更,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技术、安全措施,并主持技术交底工作。

2)深入现场指导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安全隐患、质量隐患,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指导施工。

3)配合班组长进行施工验收的自检工作。

4)记录、整理施工记录和验收记录。

5)对违章操作有权制止,严重者可令其停工,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4.10.2班组长的职责、分工和权限

1)负责组织安排施工人力、物力。

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施工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和安全环境要求进行施工,全面负责质量、安全工作。

2)做好磨煤机、给煤机安装及试运的质量自检和工序交接工作。

3)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图纸不清不施工,材料不合格不施工,技术、安全不交底不施工,上一级工序验收不合格不施工。

4)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立即上报,同时组织本班组职工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

4.10.3施工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权限

1)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施工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和安全环境要求进行施工。

2)爱护施工所用工器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3)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应保护好现场,并迅速告知有关领导,做好处理工作。

4)有疑难问题有权向技术人员、班组长请示解决方法,对自己的施工质量全面负责,对不正确、不明确的指挥有权不执行。

4.10.4安监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权限

1)全面负责锅炉磨煤机、给煤机安装及试运工作的安全。

2)参加对指导书的审核工作,参加安全交底双签字工作,在工作中认真检查指导书的执行情况。

3)深入现场施工一线,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督促采取防患措施,有权责令先停止工作,并立即研究处理。

4)做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4.11人力配备要求

班组长:

1人、安装工:

10人、架子工:

2人、电焊工:

2人、起重工:

4人、技术员:

1人、兼职安全员:

1人、质检员:

1人。

5.主要机械及工器具

5.1龙门吊作设备拼装转运。

5.2平板汽车一辆,用于转运。

5.3磨煤机过轨吊。

5.4对讲机3台。

5.55T卷扬机两台作设备就位时牵引、吊装等。

5.6厂家提供专用工具。

5.7常用起吊工具和测量工具,如手拉葫芦、千斤绳、水平尺、钢卷尺、框式水平仪、合象水平仪、塞尺等测量工具应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6.施工准备:

6.1主要设备、材料准备。

6.1.1施工作业所需的机具已具备使用条件,满足施工需要。

6.1.2施工作业所需的工器具已配备齐全,满足施工需要。

6.1.3制粉系统设备到货计划及到货顺序要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6.1.4吊装和安装所需的吊耳、加固件、钢爬梯等其它辅材要准备齐全、充分。

6.1.5各种施工用具以及施工辅材要准备充分,并储备一定的备用量。

6.2技术准备

6.2.1作业指导书编审结束,进行施工前技术、安全、质量交底并签字完毕。

6.3现场条件准备

6.3.1锅炉煤仓间0米层及17米层施工场地已整理干净平整,具备设备堆放和吊装的条件,满足洁净化施工对环境的要求。

6.3.2磨煤机过轨吊安装完成并试验合格,能投入使用。

吊装机具已按要求布置,钢丝绳、卸扣等施工工器具已准备齐全。

6.3.3施工现场电源布置到位,氧、乙炔管道布置到位。

6.3.4若夜间施工,现场准备充足照明。

6.3.5夏季施工现场要有防暑降温措施。

7.作业流程:

7.1磨煤机作业流程

熟悉图纸→施工准备→基础验收→齿轮箱及底板就位找正→电机底板及电机就位→减速机安装→机座安装→机座密封安装→传动盘及刮板装置安装→机壳安装→磨环及喷嘴环安装→磨辊装置安装→安装磨辊密封风管→压架及铰轴装置安装→拉杆加载装置安装→分离器安装→排渣箱安装→密封风管路安装→(防爆)消防气体管路安装→安装机座平台、分离器平台→安装测量及监测元件→稀油站安装→高压油系统安装→第三次浇灌混凝土→铭牌安装→注油→安装电动机、联轴器→绝热保温材料安装→检查、封闭人孔→试运转。

7.2给煤机作业流程

熟悉图纸→施工准备→基础验收→清点设备→外观检查→设备就位→附件安装→试运转。

8.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8.1磨煤机安装

8.1.1基础检查处理

8.1.1.1基础验收

a)根据图纸复测建筑移交的纵、横中心线。

b)复核建筑移交的基础标高。

8.1.1.2基础处理

将磨煤机基础凿毛处理,以100×100mm的面积内有3-5个深度不小于10mm的麻点为宜。

8.1.2台板就位找正

8.1.2.1齿轮箱台板、电动机台板、拉杆台板、盘车装置台板就位。

8.1.2.2按基础中心线和台板上的中心线找正台板。

用垫块和调整螺钉调整台板高度,找正面为台板上部的机械加工面,齿轮箱台板面标高是“+25mm”,电动机底座加工面标高为“+20mm”,用水平尺进行水平找正。

齿轮箱台板水平误差应小于0.15/1000。

电动机台板水平误差应小于0.2/1000。

8.1.2.3台板下不允许加垫片﹗

8.1.2.4.安装并校准拉杆台板,用调节螺栓调整其高度,用水平尺进行水平找正,水平误差必须小于0.2/1000。

8.1.2.5垫块必须放正,并且和水泥面接触稳固。

8.1.3二次浇灌

8.1.3.1各台板找正后按基础图上的说明对地脚螺栓进行预紧,复查各台板水平度,之后按二次浇灌混凝土要求浇灌混凝土。

8.1.3.2二次灌浆有如下注意事项:

a.混凝土必须是抗收缩水泥,混凝土性能应与图纸一致,灌满台板底部。

b.齿轮箱台板内部浇灌必须达到标高零米。

c.严格控制二次浇灌标高。

d.浇灌前,暴露在外的加工面抹防锈油脂,并用木板保护。

e.按设计留好各预留孔。

f.养护28天。

之后检查台板下灌注情况。

用敲击方法检查,不能存在空洞。

g.在浇灌前应将全部地脚螺栓盒上端用橡胶垫或泡沫塑料封死,以防止二次灌浆时水和

水泥沙浆进入地脚螺栓匣或联接螺栓孔中。

h.二次灌浆强度符合要求后,按图紧固各地脚螺栓。

8.1.4减速机安装

8.1.4.1彻底清理齿轮箱台板加工面,核查水平度,合格后均匀抹薄薄一层MoS2润滑脂。

8.1.4.2把减速机垫起适当高度,彻底清理减速机底面的毛刺、杂物。

8.1.4.3减速机就位(注意:

运输和拖拽时,只能用减速机上运输用吊环),将减速机放置在台板上,用台板四周的顶丝调整减速机位置,使减速机底部边缘上的标记与台板上标记相吻合,其中心线的最大允差为±0.4mm。

未紧螺栓前用塞尺检查其接触面,关键部位其间隙必须小于0.1mm,否则必须修理其接触面。

注意:

减速机与台板间不允许加垫片。

8.1.4.4减速机找正完毕,按基础图上的拧紧顺序,上紧地脚螺栓和顶丝,固定减速机。

8.1.4.5减速机只能按图纸所示方向旋转,因此在减速机与电动机连接前,应检查电动机是否按正确方向旋转,这时候切不可将盘车装置联上。

8.1.5机座安装

8.1.5.1机座就位前,先将加载油缸(21MG60.11.14)组件置于减速机旁,按机座(38MG60.11.04)图纸所示位置将四块槽钢放在基础上,把机座置于槽钢上就位。

通过槽钢上的垫片组来调整机座顶面标高至“+2.115m”,以减速机输出法兰上面为基准找正机座的上部,机座顶板平面允许的水平误差小于6mm。

用线锤找正机座密封环中心孔内表面与减速机输出法兰同心度,同心度允差小于0.5mm。

机座中心和标高合格后,将机座和调整垫铁、槽钢一起焊接固定。

然后插入地脚螺栓进行二次灌浆,二次灌浆干固后,按紧固力矩要求紧固地脚螺栓,扣死止动垫圈。

8.1.5.2按《磨煤机台板基础图14MG60.32》要求进行二次灌浆。

二次灌浆强度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下面的安装。

8.1.6机座密封安装

8.1.6.1机座密封与机座在制造厂内试组装时已点焊,检查碳精密封环(件10)中心孔内表面与减速机输出法兰旋转中心同心度,同心度允差小于0.3mm,检查密封环加工平面的水平度,水平度允差0.2mm/m,件1与5之间呈“S”形缠绕密封绳并抹铁锚601密封胶。

所有结合面之间必须涂抹铁锚601密封胶,确保气密性要求。

8.1.6.2把碳精密封块按图纸所示装入密封装置碳精环滑动槽内,同时用塑料胶纸粘在外壳的内壁上及壳体外,限制碳精环滑出槽外。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下一步安装传动盘时不会损坏碳精密封环。

因短期内仅靠炭精环与机座的摩擦难以将塑料胶纸磨去,所以安装完毕后,需手工除掉塑料胶纸,以免造成此处漏风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安装时注意防止碰撞碳精密封块。

8.1.7传动盘及刮板装置安装

8.1.7.1传动盘的安装

8.1.7.1.1彻底清理减速机输出法兰面、螺栓孔和传动盘下表面。

8.1.7.1.2首先将三个导向用的传动盘安装定位销拧入减速机的输出传动法兰φ1500的M48螺孔中,定位销每间隔120°左右安置一个,拧紧程度以定位销不能晃动为准。

8.1.7.1.3起吊传动盘,使传动盘的中心与机座密封环的中心对准,同时使φ1500圆周上的φ52通孔对准上述的三根导向定心销。

缓慢落下传动盘,安装时要极其注意,不得损伤密封环内孔上的炭精密封环。

传动盘落下过程中,严密注意传动盘中部φ2610密封止口与机座挡渣环上φ2606密封面间隙,必要时适当调整挡渣环径向位置,保证安装过程中不损伤密封面,控制密封间隙圆周均匀为2±0.5mm。

8.1.7.1.4注意下部止口进入减速机输出法兰上凸起的定位止口,直至贴切落实。

用塞尺检查传动盘与减速机输出法兰接合面是否密合,以判断其是否装好。

8.1.7.1.5带上传动盘内与减速机输出法兰相连接的螺栓,检查传动盘与机座密封的间隙是否均匀。

然后取下三根导向定心销,把螺栓全部带上,在对称方向上拧紧,紧定力矩5300Nm。

待螺栓全部拧紧后将止动垫圈扳边。

8.1.7.2刮板装置安装

8.1.7.2.1把刮板装置装到传动盘上,调整刮板下部和机座顶面的间隙,正常间隙6~10mm。

8.1.7.2.2检查刮板外侧与一次风室内壁之间的间隙,间隙必须大于10mm。

注意:

各处防松垫片勿忘扳边。

8.1.8机壳安装

8.1.8.1吊机壳就位在机座上,机壳在机座上的安装位置,已由制造厂在机座上用定位铁块作出定位标记。

安装时根据图纸对准方位。

8.1.8.2找正机壳中心位置,检查机壳圆度和标高,机壳下部中心找正以传动盘上面止口为基准。

找正粗粉导流环(图17MG62.11.08A件1)内径,(粗粉导流环在厂内试组装时已固定在机壳上,粗粉导流环与机壳的间隙用Φ20圆钢填塞并焊接),机壳上部找正以减速机输出法兰中心为基准吊线进行。

上、下部的中心允许偏差小于3mm。

找正时注意消除机壳变形的影响,检查刮板装置的刮板外侧和一次风室内壁间隙是否大于10mm。

再用线锤复查机壳上拉杆密封中心线与拉杆座中心位置重合情况,允许偏差小于3mm,满足要求后焊上拉杆密封装置。

8.1.8.3验收合格后,将机壳同机座按要求焊接。

8.1.9磨环及喷嘴环安装

8.1.9.1清理传动盘上平面、磨环下平面,涂抹一层MoS2油脂。

安装传动销(三个),将磨环锥盖板卸下,吊磨环及喷嘴环就位,磨环内的12块衬板制造厂厂内已组装完毕。

8.1.9.2用塞尺检查传动盘和磨环接触面,确认接触良好。

检查喷嘴环与粗粉导流环间的间隙是否为5mm,允许误差为2.5mm,并作好记录。

8.1.9.3把密封垫、法兰盖及锥形罩按图纸要求,用螺栓固定在磨环上。

8.1.10磨辊装置安装

8.1.10.1清理辊架上的铰轴孔,涂MoS2油脂。

8.1.10.2按图MG60.61.04将磨辊安装保持架固定在机壳上,在辊架上安装磨辊起吊工具,把磨辊装置吊入机壳就位。

8.1.10.3仔细安装磨辊,应使磨辊安装保持架上的螺孔与辊架上的螺孔中心交汇,然后将磨辊与保持架用螺栓固定。

注意:

磨辊就位时应将辊芯上的放油孔转到最低点,以便安装就绪后将磨辊中的防锈油排放干净,辊套、衬瓦均为高铬铸铁制造,在安装时不得撞击、焊接、加热,以防脆裂。

8.1.10.4拆下磨辊起吊工具。

将磨辊找正杆插入磨辊端盖孔中,对磨辊初步找正,使三个找正杆尖端标高大概一致和对中。

8.1.11安装磨辊密封风管

清理密封风系统,螺栓涂抹MoS2油脂后,把磨辊密封风管安装在磨辊辊架上,并密封严密。

在分离器安装之前,先将密封风管固定在机壳上。

8.1.12压架及铰轴装置安装

8.1.12.1安装前先将压架与拉杆、铰轴连接的部位仔细地涂上MoS2脂。

8.1.12.2清理铰轴座并涂上MoS2脂,将铰轴座用螺栓安装固定在压架底部,注意保证正确方向,双耳止动垫圈先不扳边。

8.1.12.3缓慢将压架落入磨机壳内就位,保证铰轴座与磨辊辊架相对位置,校核压架与机壳导向装置间的间隙前后两侧面是否为4.5±0.5mm。

8.1.12.4清理铰轴表面并涂上MoS2油脂,按图纸正确方向穿过铰轴座与辊架的铰轴孔中。

在铰轴座侧面安装铰轴卡板。

将铰轴座上双耳止动垫圈扳边。

8.1.12.5拆下磨辊安装保持架,此时磨辊应在磨盘滚道中。

从上部引铅垂线来定出磨煤机中心,调节导向板后的调整垫片,使三个找正杆尖端与磨中心线相交,三个尖端其标高和对中偏差不超过8mm即可,再调整压架与机壳导向装置间的间隙,使机壳承载侧导向板与压架定位面间隙为零,机壳非承载侧导向板与压架定位面间隙为3~5mm(间隙的调整应以三个磨辊找正杆对中为准),然后把压架导向装置用螺栓紧固在机壳上。

8.1.13拉杆加载装置安装

8.1.13.1加载油缸组件(21MG60.11.14)已置于减速机旁。

用销轴连接油缸下部轴承和拉杆台板,并锁死。

确保安装位置与图纸相符。

8.1.13.2拆卸压架上部盖板(图03MG60.11.10件1),将拉杆小心穿过压架球面调心轴孔和机壳拉杆密封装置。

8.1.13.3用连接套连接油缸与拉杆,观察上下螺纹的旋入长度。

连接时不准旋转油缸活塞杆。

8.1.13.4安装拉杆球面调心轴承、拉杆螺母及卡板。

盖上压架上部的顶起盖板,通过调整连接油缸与拉杆的连接套,保证拉杆顶部与压架顶起盖板底部间隙为5mm,调整好后在连接套处旋入止动用的沉头螺钉。

注意:

以上调节过程中只可以旋转连接套!

8.1.13.5按图纸要求安装测量标尺。

8.1.14分离器安装

8.1.14.1清理机壳法兰上面,将密封用的石棉绳按S型放在机壳法兰螺栓孔的内侧,并涂密封胶。

根据机壳上密封管道和分离器上密封管道的位置确定分离器的位置,并将分离器放在机壳上,用螺栓将法兰连接在一起。

8.1.14.2将8.1.11安装磨辊密封风管道中的密封风管(带有关节轴承)与分离器中的环形密封风管连接,并仔细密封好。

8.1.15排渣箱安装

按图纸将液压落渣门、排渣油缸及排渣箱组件与机壳组装就位。

机座安装后拆卸下机座排渣箱口处的工字钢调整焊接在机座侧立板上,为排渣箱支撑用。

8.1.16密封风管路安装

按图纸安装磨煤机密封风管,按设计院图纸安装密封风机出口至磨煤机的密封风管。

8.1.17(防爆)消防气体管路安装。

按图纸安装磨煤机消防气体管路,按设计院图纸把消防气体的气源接到磨本体的消防气体管道上。

8.1.18安装机座平台、分离器平台

机座平台、扶梯、分离器平台的安装,以利整台磨的装配。

8.1.19安装测量及监测元件

按《ZGM133G型磨煤机本体测点布置图》(MG60.21)安装各测量及监测元件。

8.1.20稀油站安装

就位前先清理稀油站外部。

检查连接油管内部的清洁度,清理至验收合格。

安装稀油站时,应使其稳固。

8.1.21高压油系统安装

8.1.21.1高压油站、油缸、油管路按安装图纸安装。

8.1.21.2液压系统的部件是精密部件,为保证其使用安全,系统内部必须清洁,油管内部必须经过酸洗除锈、钝化处理,并且清理干净后方可连接装配。

安装中环境必须清洁,严防系统内部掉进灰尘。

8.1.21.3液压油管酸洗说明

a.用洗涤剂清洗管内径。

b.用清水清洗管内径,压缩空气吹净。

c.用5%浓度的柠檬酸浸泡油管(也可按锅炉钢管酸洗工艺)。

d.用清水冲洗2-3小时。

e.用压缩空气作通球试验。

(管路通径的85%)

f.连接好管路,注满工作油。

8.1.22第三次浇灌混凝土

本体基础范围内的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