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585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2.docx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2.docx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2

思想史

1 田园城市:

1989是霍华德在《明日--一条真切通向改革的和平之路》中提出的为健康、生活和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供应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高出这一程度;周围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2 卫星城:

由恩温提出的。

在大城市市里外面兴建的、与市里既有必然距离又互相间亲近联系的城市。

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拥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隶属于某一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3 卧城就是大城市周围肩负居住职能的卫星城。

其特色:

与母城间距离校近,且位于通往母城的主要交通干线上。

其职能除以居住为主外,还有最少的生活福利设施,但缺乏工业职能。

4 企业城:

企业城的建设是资本家为了就近解决工人的居住条件,提升工人的生产率,从而出资建设和管理的小型城镇。

5 广亩城市:

是由赖特于1932年提出的,他认为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所有活动都集中于城市的需要,而最为需要的是如何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满分其他、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这就是广亩城市。

6 带形城市:

是由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玛塔于1882年首次提出的。

带形城市是使城市沿着一条高速度、高容量的轴线向前发展,依赖交通运输线成带状延长,可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使城市凑近自然又便于交通。

7 有机分别:

沙里宁与1934年在城市她的成长衰落与未来中提出的为缓解大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缺点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就是把大城市目前那一整块拥挤的地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的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互相关系的有功能能的集中点。

8 物质形态规划:

以物质环境为主要的关注对象,以物质环境决定论为思想基础的一种规划模式。

9 《雅典宪章》: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在雅典召开,会议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公布了《雅典宪章》依照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对城市中宽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解析,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办理好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的功能关系,并把该宪章称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大纲。

即国际建筑协会(C.I.M.)于1933年8月在雅典会议上拟定的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大纲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

它集中反响了当时“新建筑”学派,特别是法国勒•柯比西埃(LeCorbusier)的见解。

10 《马丘比丘宪章》:

1977年国际建协在秘鲁的利马召开国际性学术会议,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总结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大战后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演变,展望了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在古文化原址马丘比丘山上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

11 街坊单位:

由美国建筑师佩里于1929年提出。

街坊单位以一个不被城市道路切割的小学服务范围作为其尺度,讲究空间宜人景观的修建,重申内聚的居住感情,重申作为居住社区的整体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12 .城市带(03.97):

工业带、都市带、多半市带:

50年代以来,在某些城市密集地域,由于郊区城市化的作用,城市不断向周围延长,使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农田分界带日渐模糊,城市地域上出现连成一片的趋势,从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城市现象——多半市带。

(最早研究多半市带的是国际出名城市地理学家戈特曼。

于1957年用借用古希腊Megalopolis一词描述美国城市带,一般应最少居住2500万人口,过着现代城市方式的生活。

有以下共同特色:

都拥有优秀的地理地址和自然条件;政治经济上的中枢作用;带状的空间结构)

13 经济全球化:

各国在经济上越来越互相依存,各种发展资源(如信息、技术、资本和人力)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扩大。

14 知识经济:

直接以生产、分配和利用知识与信息为基础的经济。

知识经济拥有四个主要特色:

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和人力素质。

15 可连续发展:

既满足今世人的需要,又不对后辈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组成威胁的发展。

其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16 新城市主义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

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拥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延长的发展模式。

17 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概领范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

它是研究研究人类因各种生计活动需求而修建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农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计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

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

成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互相协调停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要旨是既能相对满足今世人的需求,又不能够对后辈人的发展组成危害。

18 里坊制的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

把全城切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准时开闭的“市”中。

统治者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

“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推行宵禁

城市和城市化

19 居民点:

人类依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址。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农村两大类。

20 城市(城镇):

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齐聚为主要特色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成立的市和镇。

21 市:

经国家赞同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镇:

经国家赞同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2 市域:

城市行政管辖的所有地域。

23 城市化: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历史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满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24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加、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以致农村流动,在那处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

25 再城市化也称“再城镇化”,城市化发展进度的一个阶段。

所谓再城市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

当城市化发展到必然水平时,过分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始凸现,城市发张开始倾向分别,最后以致“逆城市化”:

城市人口、工商业向农村分别,而城市中心区发展缓慢,甚至开始衰落。

在此背景下,国家与城市政府积极采用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加,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

总言之,再城市化就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的功能和内涵。

26 城市化水平:

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必然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来表示。

27 城市群:

必然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域。

28 城镇系统:

必然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拥有有机联系的城集市体。

29 城市首位度是一国(地域)范围内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数量之比。

表示某国家或地域不同样规模城市的差异程度。

平时用它来反响该国或地域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

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示结构正常、集中合适;大于2%则有结构失衡、过分集中的趋势。

30 城乡一体化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一致的规划,即对拥有必然内在关系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

3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色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色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城市规划归纳 

1 城镇系统规划urbansystemplanning:

必然地域范围内,以地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照,确立不同样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2 城市整体规划大纲masterplanningoutline:

确立城市整体规划和重要原则的大纲性文件,是编制城市整体规划的依照。

3 城市规划urbanplanning:

对一准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详细安排和推行管理。

4 城市设计urbandesign:

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5 城市规划区urbanplanningarea:

城市市里、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地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推行规划控制的地域。

6 城市整体规划masterplan,co-mprehensiveplanning:

对一准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推行措施。

7 分区规划districtplanning:

在城市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域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8 近期建设规划immediateplan:

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推行所作的安排。

9 城市详细规划detailedplan:

以城市整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照,对一准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域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详细安排。

10 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plan:

以城市整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照,确立建设地域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地址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11 修建性详细规划siteplan:

以城市整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照,拟定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12 城市规划管理urbanplanningadministrarion:

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推行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13 城市景观规划:

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用保护、利用、改进、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供应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整体性政策要求。

14 城镇系统规划必然地域范围内,以地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照,确立不同样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15 地域规划是为实现必然地域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整体部署。

广义的地域规划指对地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整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必然地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

狭义的地域规划则主要指必然地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改有关的建设布局整体规划。

16 国土规划是指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改和保护所进行的综合性战略部署,也是对国土重要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

国土规划是依照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条件,对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的规划。

是公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综合开发、建设整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改的指导性计划,是编制中、长远计划的重要依照。

17 土地利用整体规划是在必然地域内,依照国家社会经济可连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整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推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18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一般包括城市的基本情况,地位,优势,潜力和限制要素的城市,确立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拟定城市发展的规划以及实现规划目标的主要对策和措施等

19 城市生态规划:

是与可连续发展见解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整体规划,环境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得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鉴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后达到正确办理热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

20 城市经济区:

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一致组织生产和流通,形成以城市为依赖的各种规模和种类的经济区也可称为城市要地或城市吸引范围。

21 城市用地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种用地的总称。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别用地和其他用地等。

22 城市建成区urbanbuilt-uparea:

城市行政区内实质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域。

23 城市规划区我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指出:

本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里、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地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推行规划控制的地域,城市规划区的详细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整体规划中划定。

24 开发区developmentarea:

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立成立的推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和各种开发建设地域的统称。

25 旧城改建urbanredevelopment:

对城市旧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进和更新基础设施、整改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历史风范等的建设活动。

26 城市基础设施urbaninfrastruct-ure:

城市生计和发展所必定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城市

1、发展战略

①城市发展战略: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大纲性的策划。

②城市职能:

城市在必然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肩负的分工。

③城市性质:

城市在必然地域、国家以致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④城市规模: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⑤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各项建设规模扩大所惹起的城市空间地域扩展的主要方向。

⑥城市发展目标:

在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中拟定的一准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指标。

 2、城市人口

 ①城市人口结构:

一准时期内城市人口依照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要素的组成情况。

②城市人口年龄结构:

一准时间城市人口按年龄的自然序次排列的数列所反响的年龄情况,以年龄的基本特色划分的各年龄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率表示。

③城市人口增加:

在一准时期内由出生、死亡和迁入、迁出等要素的消长,以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或减少的变动现象。

④城市人口增加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增加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⑤城市人口自然增加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要素的消长,致令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⑥城市人口机械增加率:

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要素的消长,致令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⑦城市人口展望:

对未来一准时期内城市人口数量的人口组成的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测算。

城市人口增加率

【见解】:

一年内城市人口增加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说明】:

城市人口增加率是反响城市人口增减速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

城市人口增加率=(今年城市人口增加绝对数÷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

城市人口自然增加率

【见解】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要素的消长,致令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说明】城市人口自然增加率是反响城市人口自然增减变化的基本指标,基计算公式为:

城市人口自然增加率=(今年城市出生人口数-今年城市死亡人口数)÷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 

城市用地 

①城市用地:

按城市中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别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的统称。

②居住用地:

在城市中包括住处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③公共设施用地:

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④工业用地:

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修建物及其隶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

⑤仓储用地:

城市中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隶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⑥对外交通用地:

城市对外联系的铁路、公路、管道运输设施、港口、机场及其隶属设施的建设用地。

⑦道路广场用地:

城市中道路、广场和公共停车场等设施的建设用地。

⑧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城市中为生活及生产服务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包括:

供应设施、交通设施、邮电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殡葬设施及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用地。

⑨绿地:

城市中特地用以改进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供应游憩场所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⑩特别用地:

一般指军事用地、外事用地及保安用地等特别性质的用地。

⑾水域和其他用地:

城市范围内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村镇建设用地、露天矿用地和弃置地,以及江、河、湖、海、水库、苇地、滩涂和渠道等常年有水或季节性有水的所有水域。

⑿保留地:

城市中留待未来开发建设的或禁止开发的规划控制用地。

⒀城市用地谈论:

依照城市发展的要求,对可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和开发的区位条件所进行的工程评估及技术经济谈论。

⒁城市用地平衡:

依照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和实质需要,对各种城市用地的数量和比率所作的调整和综合平衡。

 城市整体布局

①城市结构:

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准时间形成的互相关系、互相影响与互相限制的关系。

②城市布局: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组织及其形式和状态。

③城市形态:

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

④城市功能分区:

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住处、工厂、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按不同样功能进行分区部署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⑤工业区:

城市中工业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域。

⑦商业区:

城市中市级或区级商业设施比较集中的地域。

⑧文教区:

城市中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比较集中的地域。

⑨中心商务区:

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娱乐、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域。

⑩仓储区:

城市中为积蓄城市生活或生活资料而比较集中部署库房、储料棚或积蓄场所的独立地域或地段。

⑾综合区:

城市中依照规划能够兼容多种不同样使用功能的地域。

⑿景色区:

城市范围内自然光景、人文光景比较集中,以自然光景为主体,环境优美,拥有必然规模,可供人们旅游、休息的地域。

 

居住区规划 

①居住区规划:

对城市居住区的住处、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室外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所进行的综合性详细安排。

②居住小区:

城市中由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不穿越城市主要交通线为原则,并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域。

③居住组团:

城市中一般被小区道路分开,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社区的定义:

1.是一个网络板块,指不同样的人围绕同一主题惹起的谈论,如。

近似的名词还有论坛、贴吧等。

2.是指固定的地理地域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执行社会功能,创立社会规范的行政地域。

社区平时指以必然地理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合体。

它最少包括以下特色:

有必然的地理地域,有必然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亲近的社会交往。

比方,农村、小城镇、街道街坊、城市的市里或郊区、多半市等等,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

社区就是地方社会或地域集体。

社区与一般的社会合体不同样,一般的社会合体平时都不是以必然的地域为特色的。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开,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历史文化保护与旧城更新:

1 历史地段:

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较完满表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范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和地段。

2 历史街区:

保留有必然数量的和规模的历史建筑,修建物且风范相对完满的地段。

关于处于城市中的历史地段而言还应拥有生活内容。

3 文物保护单位:

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确立的、拥有重要价值的地面、地下不能搬动文物的总称。

4 历史文假名城:

经国务院或级以上人民政府鉴定宣告的,应予以重点保护的地段。

绿地

5 城市绿地:

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

狭义的城市绿地,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差异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满的“公园”。

6 城市绿地分类:

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范绿地G4隶属绿地G5其他绿地。

7 绿地指标(三项)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

绿地率:

城市中各种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

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交通

8 交通量在指准时间内经过道路某地址或某断面的车辆、行人数量。

平时仅指灵巧车交通量。

它是随时变化的。

常以平均交通量、巅峰小时交通量和设计小时交通量作为有代表性的交通量。

9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对城市辖区范围内各种不同样功能的干道、支路、广场以及隶属交通设施所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规划。

10 城市综合交通:

是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方式。

11 TOD:

12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就是将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内各种交通与城市的发展和局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综合研究的规划。

13 交通规划确立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发展目标,设计达到这些目标的策略、过程和方案。

14 干道网密度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在城市用地面积中所占的比率,平时用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拥有的干道长度表示。

15 道路红线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界线限。

有时也把确立沿街建筑地址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

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此后,但绝禁止超越道路红线,在红线内不同样意建任何永久性建筑。

16 城市公共交通城市中供公众乘用的、经济方便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总称。

17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

18 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19 城市交通由个人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和货物专业运输3部分组成。

20 步行街在城市商业繁华地段设置的禁止车辆通行,只许行人步行的通道。

21 用地平衡确立各种用地的合宜面积分配与比率关系,编制用地平衡表,从而得出以人为单位的用地面积数,以资解析和比较。

补充

72.城市郊区城市行政辖区内市里的外面地带。

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城市和一部分中等城市拥有近郊区和郊野区。

前者指紧靠市里的外面地带,以蔬菜、副食品生产为主,同时拥有城市的一些工厂企业、对外交通设施、库房、绿地等;后者指近郊区外面、远离市里而又在市界以内的地域,以粮食、经济作物生产为主,有的还布有工业和小城镇等。

73.外面效应指在实质经济活动中,生产者也许花销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花销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74.生态城市广义讲,是成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依照生态学原则成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式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连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狭义讲,就是依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成立高效、友善、健康、可连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81.城市性质是城市在必然地域、国家以致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域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狭义仅反响一准时期内城市的主要职能;广义包括城市的主要职能及其发展方向。

一个城市只有一种性质,而城市职能能够多个并存。

在单一职能的城市中,城市性质与职能一致。

多职能的城市性质较难鉴识,需进行多方面解析论证才能确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