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员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461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审员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审员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审员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审员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审员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审员案例分析.docx

《内审员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审员案例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审员案例分析.docx

内审员案例分析

GB/T19001

GB/T24001

GB/T28001

三体系内审员培训

案例分析

 

2012年8月

 

GB/T19001案例

※案例1

在进厂材料检验组,审核员检查2000年12月份进货检验记录时发现,代号为C35的元件检查记录上记录着抽样20个元件的容量值均为4.5。

审核员问:

“为什么这20个数据一致性这么好?

检验员回答:

“按检查标准C35的标准值为4.7,其允许误差为±10%。

我们检测仪表的分辨率不高,对小数点后的数字只能估计。

经测定这些元件的数值基本都在4.5偏高一些,虽然后一位数是估计的,但可推论都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所以记录时就记为4.5。

※案例2

在箱体车间冰箱侧面板焊接工位,审核员看到操作工在焊面板时焊点的分布较随意,问操作工:

“工艺文件对焊点间距有否规定?

操作工说:

“工艺文件只规定每一边焊点不少于多少点,没规定两焊点之间距,因此我们基本上任自己经验来焊。

审核员问本工序的检验员:

“如何检查焊接是否牢固?

检验员回答:

“按检验文件要求检验是否虚焊和漏焊,检查焊点的表面状况及焊点的分布情况。

审核员核对检验文件(Q1045)时看到“焊点的分布应均匀,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3cm。

※案例3

在供应部检查供方供货质量记录时发现第31号供方95年元月以后所供漆包线进货检验连续15批不合格,但均办理代用手续。

查代用审批单发现不合格原因为外径超差大于上限,继续追查原因是本厂技术部为提高漆包线的绝缘性要求分承包增加漆的厚度,并向供方发出临时采购标准(LB950102)。

而质检部仍按常规产品检验,因此造成多批不合格代用情况。

※案例4

审核员在某元件厂的生产科审核时,检查到生产计划中规定:

1~6月每月生产20万只YJ05型产品。

在生产统计报表中发现1月和2月份实际各生产了12万只。

审核员问生产科主管:

“什么原因造成1、2月份生产不足?

主管回答:

“因为这两个月我厂的外地员工请假回家过春节的较多,因此停了一个班生产。

审核员又问:

“客户每月要求的供货量是多少?

主管回答:

“客户要求每月供货20万只,如供货不足,客户一般会打电话来催。

可能他们春节前后生产任务也有所调整,所以也没有催货通知,我们生产不足也无发生问题。

※案例5

在线圈调试3号工位,审核员观察调试工将调试完的合格品箱放入标明合格品的箱中内另一个标明不合格品的箱中正分放标有各类不合格原因的不合格线圈,但在不合格品中有3只产品未标明不合格原因。

审核员问调试工:

“这3只产品为什么不写明不合格原因?

调试工回答:

“这不是不合格品,只是调试时不好调,我怕影响调试速度,所以先将它们放在不合格品的箱内,等空闲下来再重新调试。

※案例6

在某金属配件厂材料仓库,审核员发现仓库无温湿度控制设施,便问仓管员:

“库房内贮存的材料对贮存环境有否特殊要求?

仓管员回答:

“我们这个库房贮存的都是些金属材料,一般对环境条件无要求。

审核员注意到该库房内贮存有一些钢带,便走过去查看,仓管员:

“这些是进口钢带,采取了防锈包装措施,而我们这个地区又是比较干燥的地区,加上材料周转快,不会生锈。

审核员看到一卷已打开密封包装的钢带,仔细观察外层已有锈点,仓管员解释说:

“这卷带是进厂抽检时打开的,没有及时涂防锈油和包好,我们今后一定注意。

※案例7

审核员在机加工车间发现编号为W08-016号图纸上有一处加工尺寸有明显错误(25±1),审核员向技术员提出,该技术员看后承认笔误,并说:

“这种错误任何人都知道的,因此他们在加工决不会按错误的图纸加工的。

”说着随手用笔改正了这个数字(25±0.1)。

※案例8

审核员在销售科看到客户投诉记录记载着A厂反映三批销轴硬度不符合规定,要求退货。

审核员查到退货记录上记着三批销轴已退货,批号分别为95-5-017、95-5-018和95-5-019,每批500个。

审核员问:

“客户退货后你们如何处理?

销售科长说:

“给客户补了三批合格品。

”并出示了补货记录。

审核员又问:

“退回的三批销轴如何处理了?

科长说:

“已重新开下料单将这三批货送到热处理车间去热处理。

审核员要求查阅重新热处理后的检验单。

车间检验员说:

“不能单独出示这三批货的检验单,我们是把这三批销轴与正常生产的销轴一起处理的,处理后已分不出来。

审核员查阅了热处理的工艺和检验文件的规定:

每炉热处理的销轴数量为400-600个,每炉热处理完成后抽查1个销轴。

ISO9000案例

※案例9

审核员在收录机总装车间总检查长处看到一张6月份5位测试人员的错漏项统计表,其结果如下:

检验员

故障代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合计

018

4

5

4

6

2

21

006

1

2

1

8

0

12

010

1

1

0

6

1

9

017

1

0

1

3

0

5

008

1

1

0

1

0

3

合计

8

9

6

24

3

50

审核员问:

“为什么018号故障错漏发生较多?

总检查长回答:

“因为这个项目是某客户新增加的测试项目,可能测试人员不熟悉,所以造成错漏项。

审核员又要求看看4号测试员的培训记录,总检查长派人到人事部门调来4号测试员的培训档案,审核员看到4号测试员是上个月从收音机生产线调来的,最新的培训记录是一年前担任收音机测试员时所做培训和考核。

总检查长解释说:

“虽然没有进行专门的脱产培训,但在他调来时测试班长已经教过他如何做。

何况4号测试员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表现都是很好的,技术水平也是属一属二的。

刚开始不熟悉,相信过一段时间就会赶上别人。

※案例10

审核员在某中药厂质检科审核过程中看到进厂中药材的检验记录中水份检测项目半年前的检测结果栏目中填写着一些具体数据,如8.5%、8.7%、7.9%。

而最近该栏目中全部填写着小于10%。

审核员问检验员:

“为什么现在的水份测定结果全部这样填写?

检验员回答:

“水份检定较费时间,而且对药材的质量影响并不是很大,我们这些老检验员已经有经验了,用手捏一下便知道水份是不是合格,所以现在省去了这些麻烦的步骤。

审核员又问:

“那么检验规范有没有作修改?

检验员说:

“这种简易的检验方法不是人人都可以掌握的,而且如果用文字描述也描述不清,所以文件仍然没改。

※案例11

审核员在某显像管厂综合仓库检查时看到4号区域内的一批屏锥材料没有状态标识,便问仓管员:

“这些材料你们为什么不作标识?

仓管员回答:

“我们这个仓库是属于贮运科管理的,只负责成品管理和标识,这些材料是资材科的,因为他们的材料库最近东西较多,存放不下,暂借我们仓库存放,标识应该由他们负责,我们不清楚这些材料是什么型号规格,甚至是不是不合格品,我们只是代管。

审核员问:

“既然你们代管,那么进出库的帐目在哪里?

仓管员回答:

“库房的帐也由资材科仓库做,我们只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打开门,进货出货都由他们的人来清点数目。

审核员继续追问:

“那么如果发生丢失、损环,责任由谁承担呢?

你们对这些材料负有哪些责任呢?

仓管员回答:

“没人规定我们有什么责任,东西是资材科的,丢失、损坏应该他们负责。

※案例12

审核员在某工厂检验科查阅原材料记录,抽查到94年8月7日的质量记录(编号QA-08-067)上记录着对某零件尺寸H的检测结果为16.5mm×10。

审核员问:

“这个记录的数据代表什么含义?

检测员回答:

“检验指导书规定对这种零件的高度H检测10个数据并记录。

检测员又说:

“既然要求测10个数据,因为都在合格范围内,为了省事,就这样记录,×10代表测了10个数据,大家都习惯了。

当然,如果出现数据超差,我们会将具体数值记录下来的。

※案例13

审核员在质量部看到了供方评审记录,该评审记录以表格的形式出现,评审记录内容如下:

供方评审报告

QX-0072002年12月20日

供方名称:

XX元件厂

供方供应的产品:

电阻

供方的地址、电话:

(略)

供应部意见

满意√不满意有保留

技术部意见

满意不满意有保留√

质量部意见

满意√不满意有保留

生产部意见

满意√不满意有保留

财务部意见

满意√不满意有保留

领导意见

同意列为合格供方

审核员要求抽查供方档案,抽查的几份档案中,只有此类几张表格。

质量部主管说:

“我们每年都评审一次,每次都使用这种表格。

※案例14

审核员在生产线上询问工人的培训情况,工人回答说:

“我厂对我们培训抓得很紧,每年要求我们必须培训40学时,经常晚上加班上课。

审核员要求出示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

车间主任找出两个工人(一个为在线插件工、一个为工序检验员)的培训记录,审核员看到共有10份记录,两个工人完全一样,都是培训签到表复印件,审核员要求看十次的培训安排,车间主任拿出一个培训计划,该计划规定:

时间

学时

培训内容

1月

4小时

ISO9000基本知识

2月

4小时

ISO9000基本知识

3月

2小时

厂纪厂规教育

4月

2小时

学习救火消防常识

5月

4小时

参观抗战胜利展览

6月

4小时

学习劳动法、安全教育

7月

8小时

学习产品知识

8月

5小时

工艺常识、作业程序培训

9月

3小时

质量方针学习

10月

4小时

质量意识教育

审核员在这两个工人的培训档案中未看到其他培训记录。

GB/T24001案例

※案例1

审核员刚进工厂就看到门前宣传栏中写着:

“保护环境、造福人类、节能降耗、着眼未来”十六个大字。

站在门口欢迎审核员到来的环境管理代表说,这是我们的环境方针,为方便职工记忆,用十六个字精炼地表达出了保持环境的意思。

※案例2

审核员与环境管理者代表及秘书交谈。

他说由于其工作很忙,在EMS方面的职责仅是每年6月和12月组织两次内部审核,并将内审报告呈报最高管理层。

当被问及最近一次管理评审是何时,他说就该是今年1月中旬,但他当时不在公司,他将有关书面报告呈报总经理办公室了,他承认没有收到有关此次EMS管理评审结果的任何报告,秘书肯定地说:

“没有,但按规定是应该有的。

※案例3

审核员来到化学品库,这里堆放着大量铁桶装的多元醇、异氰酸酯和R134a制冷剂,某些桶上无中英产品标识,仅注明聚氨酯原料,而且还看到有多元醇、异氰酸酯混放现象和倒放现象。

许多铁桶因野蛮装卸而变形严重。

仓库报告员回答了A审核员的一些提问,她说:

“我不懂外文,但可以凭铁桶的颜色发货,这里从未发生过人身和环境事故,现在这一切都挺正常。

[编者注:

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属应分类堆放物质,异氰酸酯易燃、有毒,遇水将分解,受紫外线照射或燃烧,爆炸能产生有害气体如CO、NOX、CO2等]

※案例4

审核员在审核“应急准备和响应(4.4.7)”时,受审核部门提供了应急预案,包括演练计划、演练记录、演练过程照片等资料,十分完整。

审核员注意到,其中消防应急演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于是,审核员随机抽取5名当日参加灭火培训和演练的骨干人员交谈,结果,5人中无一人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案例5

审核员在检查某车间时,发现该车间滚磨加工过程中有大量废水产生,但查该车间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中未发现此项,车间负责人回答说:

公司已配套建立了相应的废水处理设施,设备齐全先进,且控制手段完善,各项污染物远远低于排放标准,所以该环境因素未列为重大环境因素控制。

※案例6

审核员在供应处长陪同下来到可回收固(液)体废弃物堆放场。

其巡视了一周发现堆放场一角堆放着几个大塑料桶,于是问处长里面装的是何物。

处长解释说这是车间用过的废化学品,目前没处放,暂放在此。

审核员问道,这些废化学品最后如何处置。

处长回答道,他们只负责可回收的固体或液体废弃物的处理。

这些化学品不能回收,因此不归他管,他觉得应该由行政处负责。

于是审核员又来到行政处,行政处长说他们只管生活垃圾,其他不归他们管。

审核员只好找到环境管理者代表。

代表认为现在这些化学品的量还不算多,以前全部倒掉,现在收集起来,还没想好此事谁来负责。

※案例7

审核员与管理层面谈发现,该企业近期为扩大产品销路和品牌知名度,统一组织各地经销商在公司举行区域性产品推广会,且派发一定量礼品给顾客。

在审核体系主管部门时,追踪其对相关环境因素有无漏识别。

结果,体系主管部门在开展此项活动前,已补充识别/辨识了相关环境因素。

但审核销售部门时,不能提供已就此次活动的环境因素的控制,向各经销商施加了影响的证据,且不知补充识别/辨识的环境因素/危险源。

体系主管部门称,当时销售部门人员均外出,补充识别/辨识时,就没有组织他们一起参与。

※案例8

审核员在陪同人员的带领下,对厂区进行巡视。

他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个非常大的储罐。

在他的记忆中好象工厂的潜在的重大环境因素有一项为硫酸储罐的泄漏,于是问陪同人员。

陪同人员非常肯定的说的确是那个储罐,尽管储罐很结实,但他们仍然认为它有可泄漏。

于是把它列为潜在的重大环境因素。

审核员又问那么你们采取了何种政策?

陪同人员解释说,罐子很结实,从没有发生过事情。

现在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因些还没把此事排在议事日程上。

※案例9

审核员在供应部了解到,该部负责物资采购,经理办负责劳务采购,贯标办负责向物资供方和劳务供方通报有关环境要求。

审核员向经理办和贯标办追踪此事,两个部门均认同此说法。

但审核员继续追踪,发现有新增的1个物资供方、1个劳务供方,均不在控制范围内,贯标办回答说:

新增的物资供方由于采购量很少且多为一般物资,所以没有施加影响;劳务供方由于公司派驻了技术人员直接指导生产,自然也会带去公司对环境管理的要求,所以没必要在书面通报公司的环境要求。

※案例10

审核员查某公司重大环境因素中有一项为固体废弃物,查该重大环境因素的目标指标为“确保固体废弃物100%地交专业机构处理”,对应的环境管理方案为“联络市工业废物处理站签订处理协议,各部门每月集中交总务处联络处理站回收处理。

GB/28001案例

※案例1

审核员在审核中看到,某化工厂对硫酸的存放属于重大危险因素认识一致,并规定了相应的程序来控制,审核员问管理者代表是否有相应的监测控制,如定期检查等,管理者代表说,我们的员工都很自觉,只要有规定,都会遵照执行,所以不需要监测。

※案例2

审核员在施工现场发现某工程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醒目的被贴在了项目工地的大门口,但当审核员问一位安全环保员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内涵时,这位员工回答:

“不知道,但我知道怎样自觉的去干。

※案例3

在化工厂审核时,审核员想查看一下负责化学危险品运输的司机有无受过相应的培训,管理者代表说我们所有的运输都是承包给外面的单位进行的,所以我们没有记录。

※案例4

某公司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中规定:

应对现场的噪音进行控制,目标为“大的达到国家标准”但是既无针对性的措施保证,也无资源放面的提供。

※案例5

审核员在化学品仓库进行审核,现场发现一个1211灭火器,上面的检验标志证明上次检验时间距现在已经4个月了,审核员清楚地记得文件规定灭火器需要每个月检查一次,问仓库管理员,仓库管理员说可能把这一向给漏掉了。

※案例6

审核员检查噪声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时,发现其目标、指标的依据是2000年的国家环保法规,而2002年已对此进行修订。

※案例7

在一个化工厂进行审核时,发现厂内有一台大型的发电设备,审核时正在使用,噪音非常大,管理者代表说:

“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也制定了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降噪。

”审核员提出想看一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管理者代表拿了过来。

审核员发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上并没有注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完成时间。

※案例8

审核员在陪同人员的带领下,对工厂厂区进行巡视。

他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个储罐,在他的记忆中工厂的重大危险因素台账中有一项为硫酸储罐的泄漏。

于是询问陪同人员。

陪同人员确认就是那个储罐。

审核员又问你们采取了何种对策时,陪同人员回答罐子很结实,从没有发生过事故。

现在还有很多事要做,因此还没将此事放在议事日程上。

※案例9

精益工程公司的应急准备及响应方案编制比较详细,内容也十分充实,但当问及是否有把握实施,并且是否进行过验证时,生产安全部的人员不知所措,无言以答。

※案例10

审核员在电子厂管理科进行审核时,发现一辆外来货车在装运废料过程中常时间未熄火,明显地发出噪音。

审核员在刚看过的文件过程中,看到过一份关于汽车噪音防治管理的作业指导书,规定厂内含外来车辆超过1分钟就要熄火,问外来司机是否了解厂方对车辆的管理要求,他说不清楚。

※案例11

审核员在一个化学品仓库进行审核,发现仓库内储存有大量的过氧化氢,询问仓库管理员针对仓库存放的物品有没有相应的应急于响应措施,仓库管理员说公司好像有所说的程序,审核员又问如果过氧化氢发生爆炸,打算采取什么措施,仓库管理员回答不出来。

※案例12

在一个化工厂进行审核时,看到他们为了实现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制定了一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其中规定需要将过氧化氢放在避光、远离热源的地方,可在化学品仓库审核时,发现仓库管理员并没有按要求做,审核员问仓库管理员知不知道这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管理员回答不知道,从来没有人向他转达过。

※案例13

在某化工厂审核过程中发现,在仓库中存放有剧毒化学品氢化钾,询问管理人员如何管理,他说这是临时存放在这的,很快就要被拿走了,所以没有具体管理措施。

※案例14

在现场审核过程中,看到企业的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识别与评价程序中规定,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每半年进行重新评价,以判断其适用性。

但又没有证据表明企业进行过这项工作。

※案例15

在一个大型化工厂进行审核时发现车间现场有一个高温高压的反应釜,审核员询问管理者代表如果这个反应釜发生破裂爆炸有没有应急的措施,管理者代表回答:

“我们这个反应釜已经用了好几年了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