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检测与加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320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检测与加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钢结构检测与加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钢结构检测与加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钢结构检测与加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钢结构检测与加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检测与加固.docx

《钢结构检测与加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检测与加固.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结构检测与加固.docx

钢结构检测与加固

钢结构检测与加固

5.1钢结构的缺陷

5.1.1缺陷的概念

由于人为(勘察、设计、施工、使用)或自然(地质、气候)原因,致使建筑物出现影响正常使用以及承载力、耐久性、整体稳定性等不足的问题。

缺陷表现为具有影响正常使用以及承载力、耐久性、完整性的种种隐藏的和显露的不足。

但缺陷往往是产生事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而事故往往是缺陷的质变和经久不加处理的发展。

按照严重程度分为:

轻微缺陷:

不影响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及其完整性,也不影响建筑结构的近期使用;

使用缺陷:

非破坏性缺陷。

它不影响建筑结构的承载力,但却影响其使用功能,或使结构的使用性能下降,有时还会使人产生不舒适感和不安全感。

例如,钢粱较大的挠度等

危及承载力缺陷:

由于材料强度不足、构件截面尺寸不够、构件残缺有伤、安装连接构造质量低劣等原因直接威胁到构件甚至整个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5.1.2钢结构缺陷的类型及原因1.钢材的先天性缺陷

(1)化学成分缺陷。

有害杂质对钢材性能的影响极大,应加以严格控制。

(2)冶炼及轧制缺陷。

在冶炼和轧制时,因工艺参数控制不严等产生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

如偏析、夹杂、裂纹、分层、过烧、气泡、内部破裂及机械性能不合格等。

2.钢构件的加工制作缺陷

钢结构构件的加工方法:

剪、冲、切、折、割、钻、铆、焊、喷、压、滚、弯、刨、铣、磨、锯、涂、抛、热处理等。

1)选材不合格;2)原材料矫正引起冷作硬化;3)放样、号料尺寸超公差;4)切割边未加工或达不到要求;5)孔径误差;6)冲孔未作加工,存在硬化区和微裂纹;7)构件冷加工引起钢材硬化和微裂纹;8)构件热加工引起的残余应力;9)表面清洗防锈不合格;10)钢构件外型尺寸超公差。

3.钢结构的连接缺陷

(2)焊接连接缺陷:

1)焊接材料不合格。

一是焊接材料本身质量问题;二是焊接材料与母材不匹配;三是不注意焊接材料的烘焙作。

2)焊接引起焊缝热影响区母材的塑性和韧性降低,使钢材硬化、变脆和开裂。

3)因焊接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变形。

4)因焊接产生严重的残余应力或应力集中。

5)焊缝存在的各种缺陷。

如裂纹、焊瘤、边缘未熔合、未焊透、咬肉、夹渣和气孔等。

4.钢结构运输、安装和使用维护中的缺陷

1)运输过程中引起结构或构件较大的变形和损伤;

2)吊装过程中引起结构或构件较大的变形和局部失稳;

3)安装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临时支撑或锚固,导致结构或构件产生较大变形,丧失稳定性,甚至倾覆;

4)现场焊接及螺栓连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5)使用期间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陷、温度应力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结构损坏;

6)不能定期维护,致使结构腐蚀严重,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

.1.3钢结构缺陷的检测方法

1.钢材化学成分缺陷的检测

化学成分的化验问题。

采用的检测方法和手段有很多,例如,质谱仪、色谱仪、光谱仪、核磁共振等。

试验方法,通常从构件中钻取试样检测。

2.钢材冶金及轧制缺陷的检测

通常用宏观检查、机械法以及超声波探伤相结合进行检测。

例如气泡的检测,首先是宏观检查确定部位,然后用手锤敲打凸包处,如听有声响便是气泡。

3.构件加工制作缺陷的检测

检测的项目:

1)构件的外观检查;2)构件制作允许偏差检查;3)构件制孔的允许偏差检查;4)构件螺栓孔距的允许偏差检查;5)构件端部铣平的允许偏差检查;6)磨光顶紧的构件组装面检查;7)构件的裂缝检查。

检测方法:

敲击、放大镜观察、滴油法等。

4.钢结构连接缺陷的检测

(1)螺栓连接缺陷检测

1)摩擦面的检测;

2)拧紧力的检查;

(2)焊缝连接缺陷的检测

1)外观检查、钻孔检查;

2)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

各种检测方法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钢结构对焊缝的质量要求综合选用。

5.钢结构运输、安装和使用维护中的检测

主要表现为钢结构或构件的过大变形、失稳以及耐久性问题,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和测量仪器等

5.1.4钢结构缺陷的预防和处理

钢结构的加工制作、安装及使用缺陷的处理与预防从以下方面入手:

1)设计人员应重视钢结构的节点构造设计。

合理的节点构造将会大大降低应力集中、残余应力、残余变形等缺陷的影响程度。

2)制造厂应重视加工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工艺的合理性和设备的先进性,尽量减少手工作业,力求全自动化,并加强质量的监控和检验工作。

3)施工单位应重视安装工序的合理性、人员的高素质以及现场质量检验工作,尤其不可忽视临时支撑和安全措施。

4)使用单位应重视定期维护工作,保证必要的耐久性。

5.2钢结构事故种类和表现

5.2.1钢结构的材料事故

钢材和连接材料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可靠性。

1.材料事故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钢结构材料事故的产生原因如下:

1)钢材质量不合格;2)铆钉质量不合格:

3)螺栓质量不合格;4)焊接材料质量不合格5)设计时选材不合理;6)制作时工艺参数不合理,钢材与焊接材料不匹配7)安装时管理混乱,导致材料混用或随意替代。

2.材料事故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是构件裂缝,且裂缝纯属材料本身不合格所引起。

1)认真复检钢材及连接材料的各项指标,确认事故原因;2)影响构件安全的裂缝,采用加固或更换构件的处理方法(3)次要构件的裂纹,可采用焊补法处理;(4)构件钢板夹层缺陷的处理:

桁架节点板夹层处理:

承受静载或间接动载的桁架节点板,当夹层深度小于节点板厚度的1/3时,将夹层表面铲成V形坡口,作焊合处理;当夹层深度等于或大于节点板1/3高度时,应将节点板作拆换处理。

2.材料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腹梁、柱翼缘板夹层处理:

当承受静载的实腹梁和实腹柱翼缘有夹层存在时,可按下述方法处理:

①在一半长度内,夹层总长度(连续或间断)不超过200mm,夹层深度不超过翼缘板断面厚度1/5且不大于100mm时,可不作处理继续使用。

②当夹层总长度超过200mm,而夹层深度不超过翼缘断面厚度1/5,可将夹层表面铲成V形坡口予以焊合。

③当夹层深度未超过翼缘断面高度1/2时,可在夹层处钻孔,用高强螺拴拧合,此时应验算钻孔所削弱的截面;当夹层深度超过翼缘断面高度l/2时,应将夹层的一边翼缘板全部切除,另换新板。

2.材料事故的处理方法

(5)焊缝裂纹处理

对于焊缝裂纹,原则上要刨掉重焊(用碳孤气刨或风铲),对承受静载的实腹梁翼缘和腹板处的焊缝裂纹,可采用在裂纹两端钻上止裂孔,并在两板之间加焊短斜板方法处理,斜板厚度应大于裂纹长度。

3.事故实例分析

(1)工程及事故概况

车间为5跨单层厂房,全长759m,宽159m,屋盖共有钢屋架118榀,40榀屋架下弦角钢为2L160×14,其肢端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

裂缝深2~5mm,个别达20mm,裂缝宽0.1~0.7mm,长0.5~10m不等。

(2)原因分析

经取样检验,该批角钢材质符合A3F标准,裂缝是在钢材生产过程中形成;由于现场缺乏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管理混乱,而将这批钢材用到工程上。

(3)处理措施

加固原则。

加固钢材截面一律按已知裂缝最大深度20mm加倍考虑,并与屋架下弦中心基本重合,不产生偏心受拉,其断面按双肢和对称考虑,钢材焊接时,要求不损害原下弦拉杆并要防止结构变形。

加固方法。

在下弦两侧沿长度方向各加焊一根规格为L90×56×6的不等边角钢。

5.2.2钢结构的变形事故

1.钢结构变形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变形可分为总体变形和局部变形。

总体变形指整个结构的外形和尺寸发生变化,出现弯曲、畸变和扭曲等;

局部变形指结构构件在局部区域内出现变形。

如构件凹凸变形、端面的角变位、板边褶皱波浪形变形等。

总体变形与局部变形在结构中可能单独出现,更多的是组合出现。

变形都会影响到结构的美观,降低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给连接和组装带来困难,尤其是附加应力的产生,将严重降低构件的承载力,影响到整体结构的安全。

变形原因:

(1)钢材的初始变形

轧制及人为因素等原因,常存在初始变形,尤其是冷弯薄壁型钢,因此在钢结构构件制作前必须认真检查材料,矫正变形,不允许超出钢材规定的变形范围。

(2)加工制作中的变形

①冷加工产生的变形;②制作、组装带来的变形;③焊接变形

(3)运输及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变形

运输不小心、安装工序不合理、吊点位置不当、临时支撑不足、堆放场地不平等均会使结构构件产生变形。

(4)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形

2.钢结构变形事故的处理方法

(1)冷加工法矫正变形

冷加工法是用人力或机械力矫正变形,适用于尺寸较小或变形较小的构件(杆件和板件无裂纹、缺口等损伤)。

1)手工矫正。

采用大锤和平台为工具,用锤击使金属延伸,达到矫正变形的目的;适合于尺寸较小的零件的局部变形矫正,也可作为机械矫正和热矫正的辅助矫正方法。

2)机械矫正。

采用简单弓架、千斤顶和各种机械来矫正变形。

2.钢结构变形事故的处理方法

(2)热加工法矫正变形

采用乙炔气和氧气混合燃烧火焰为热源,对变形结构构件加热,使其产生新的变形,来抵消原有的变形。

正确使用火焰和温度是其关键。

加热方式有点状加热、线状加热(直线、曲线、环线、平行线和网线)和三角形加热。

5.2.3钢结构的脆性断裂事故

钢结构脆性断裂的特征:

1)破坏时的应力常小于钢材的屈服强度;

2)破坏前没有显著变形,吸收能量很小,破坏突然发

生,无事故先兆;

3)断口平齐光亮。

1.脆性断裂产生的原因

1)材质缺陷

碳、硫、磷、氧、氮、氢等元素的含量过高时,会降低其塑性和韧性;钢材的冶金缺陷,如偏析、非金属夹杂、裂纹及分层等也将降低抵抗脆性断裂的能力。

1.脆性断裂产生的原因

2)应力集中

应力集中越严重,钢材的塑性降低愈多,同时脆性断裂的危险性也愈大。

应力集中主要与构造细节有关:

①在构件的设计和制作中,孔洞、刻槽、凹角、缺口、裂纹以及截面突变等缺陷在所难免。

②焊接结构的各种缺陷将成为断裂源。

3)使用环境

当钢结构受到较大的动载作用或者处于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工作时,钢结构脆性破坏的可能性增大。

1.脆性断裂产生的原因

4)钢板厚度

钢板越厚,脆性破坏倾向愈大。

“层状撕裂”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材质缺陷、应力集中、使用环境以及钢板厚度是影响脆性断裂的主要因素。

在动载作用下,严重的应力集中加上材质缺陷、残余应力、冷却硬化、低温环境等往往是导致脆性断裂的根本原因。

2.脆性断裂的防治措施

1)合理选择钢材

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以及工作环境选择钢种;尤其是在低温下承受动载的重要的焊接结构,应选择韧性高的材料。

2)合理设计

选择合理的结构型式;避免或减少应力集中;提高接头或节点的承载力设计值;满足强度和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薄钢板;避免焊缝集中布置或重叠交叉。

2.脆性断裂的防治措施

3)合理制作和安装

采取合理的制作安装工艺以减少各种缺陷及焊接残余应力、装配应力。

4)合理使用及时维修

按照设计规定的用途、荷载及环境使用,不得随意变更。

建立必要的维修措施,监视缺陷或损坏情况,以防患于未然。

[事故实例]

5.2.4钢结构的疲劳破坏事故

1.脆疲劳破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疲劳破坏是指钢材或构件在反复交变荷载作用下在拉力远低于抗拉极限强度甚至屈服点的情况下发生的一种破坏。

疲劳破坏的特点:

1)结构在反复交变动载作用下的破坏,而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是钢结构在静载作用下的破坏。

2)疲劳破坏经历了裂缝起始、扩展和断裂的漫长过程,而脆性破坏往往是无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3)疲劳破坏断口一般分为疲劳区和瞬断区。

疲劳区记载了裂缝扩展和闭合的过程,颜色发暗,表面有较清楚的疲劳纹理,呈沙滩状或波纹状。

瞬断区反映了当构件截面因裂缝扩展削弱到一临界尺寸时脆性断裂的特点,瞬断区晶粒粗亮。

3.提高和改善疲劳性能的措施

1)精心选材。

用于动载作用的钢结构或构件,严格控制钢材的缺陷,选择优质钢材;

2)精心设计。

力求减少截面突变,避免焊缝集中,使钢结构构造合理化;

3)精心制作。

使缺陷、残余应力等减小到最低程度;

4)精心施工。

避免附加应力集中的影响;

5)正确使用。

避免对结构的局部损害,如划痕、开孔、撞击等;

6)修补焊缝。

4.事故实例

某厂均热炉车间15m变截面铆接吊车梁。

1987年9月29日,该梁的右端变截面处的下翼缘和腹板发生突发性撕裂,断口处于变截面转折处。

吊车梁的使用(即吊车运行)情况调查结果:

车间厂房跨度36m,车间内设置了50t钳式吊车3台,太原产20/50t钳式吊车1台。

自1960年7月投产至吊车梁发生破坏,已使用27年。

该车间钳式吊车停止运行时间是:

每次小修(每周一次)停4~8h,每次中修(年度检修)停10~18d,每次大修(每次一周期)停30d。

平均每年工作326d,每天实际工作17h,每小时运行15次,荷载循环次数为2.245×106次。

吊车无超负荷使用史,吊车梁发生破坏时的起重量为13.5t。

5.2.5钢结构的失稳事故

1.钢结构失稳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钢结构的失稳事故可分为整体失稳事故和局部失稳事故两大类。

(1)整体失稳事故原因

1)设计错误。

计算简图及支座约束与实际不符,设计安全储备过小等。

2)制作缺陷。

初弯曲、初偏心、热轧冷加工以及焊接产生的残余变形等。

3)临时支撑不足。

安装过程中,临时支撑设置不合理或者数量不足,造成构件失稳,致使结构倒塌或倾覆。

4)使用不当。

随意改造使用功能;改变构件的受力状态;由积灰或增加悬吊设备引起的超载;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应力引起的附加变形;意外的冲击荷载等。

(2)局部失稳事故原因

1)设计错误。

忽视甚至不进行构件的局部稳定验算。

2)构造不当。

局部受集中力较大的部位,原则上应设置构造加劲肋;为了保证构件在运输过程中不变形也须设置横隔、加劲肋等。

3)原始缺陷。

包括钢材的负公差严重超规,制作过程中焊接等工艺产生的局部鼓曲和波浪形变形等。

4)吊点位置不合理。

2.钢结构失稳的处理与防范

失稳事故应以防范为主,应做好以下工作:

(1)设计人员应强化稳定设计理念

1)结构的整体布置必须考虑整个体系及其组成部分的稳定性要求。

2)计算简图必须符合实际受力情况。

3)构件的稳定计算与细部构造的稳定计算必须配合,尤其要有强节点的概念。

4)强度问题通常采用一阶分析,而稳定问题原则上应采用二阶分析。

5)叠加原理不适用于稳定问题。

6)应考虑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的相关影响。

5.2.6钢结构的锈蚀事故

生锈腐蚀将会引起构件截面减小,承载力下降,因腐蚀产生的“锈坑”将使钢结构的脆性破坏的可能性增大。

再也将影响钢结构的耐久性。

1.锈蚀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1)锈蚀的类型

1)化学腐蚀。

钢材直接与大气或工业废气中含有的氧气、碳酸气、硫酸气或非电介质液体发生表面化学反应而产生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

钢材内部有其他金属杂质,具有不同的电极电位,在与电介质或水、潮湿气体接触时,产生原电池作用,使钢材腐蚀。

5.2.7钢结构的火灾事故

1.火灾对钢结构的危害

耐火性差是钢结构的缺点。

一旦发生火灾,钢结构很容易遭受破坏而倒塌。

如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的。

2.钢结构在火灾中的失效分析

200℃以下时变化不大;250℃左右时,钢材的抗拉强度反而有较大提高,而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蓝脆现象)。

超过300℃时,钢材的、和开始显著下降,而塑性伸长率显著增大,钢材产生徐变。

当温度超过400℃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急剧降低。

600℃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接近于零,承载力几乎完全丧失。

钢结构在火灾中失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钢材的种类、规格、荷载水平、温度高低、升温速率、高温蠕变等。

对于承重结构来说,火灾时钢结构的损伤程度还取决于室内温度和火灾持续时间,而火灾温度和作用时间又与此时室内可燃性材料的种类及数量、可燃性材料燃烧的特性、室内的通风情况、墙体及吊顶等的传热特性以及当时气候情况(季节、风的强度、风向等)等因素有关。

火灾属意外性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现场较为混乱,扑救时间的长短也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的破坏程度。

3.钢结构的防火方法

(1)紧贴包裹法

采用防火涂料紧贴钢结构的外露表面,将钢构件包裹起来。

(2)空心包裹法

采用防火板、石膏板、蛭石板、硅酸钙盖板、珍珠岩板将钢构件包裹起来。

(3)实心包裹法

一般采用混凝土,将钢结构浇注在其中。

钢结构防火方法的选择以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为依据,防火涂料是最为流行的做法。

5.3钢结构的加固方法

5.3.1钢结构加固的基本要求

1.钢结构加固的一般规定

1)钢结构的加固应根据可靠性鉴定所评定的可靠性等级和结论进行。

2)加固后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结构的重要性(等级)和加固后建筑物功能是否改变、结构使用年限确定。

3)钢结构加固设计应与实际施工方法紧密结合,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新增截面、构件和部件与原结构连接可靠,形成整体共同工作。

4)对于高温、腐蚀、冷脆、振动、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的结构损坏,提出其相应的处理对策后再进行加固。

5)对于可能出现倾斜、失稳或倒塌等不安全因素的钢结构,在加固之前,应采取相应的临时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6)在加固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原结构或相关工程隐蔽部位有未预及损伤或严重缺陷时,应立即停止施工,会同加固设计者采取有效措施后方能继续施工。

7)钢结构的加固设计应综合考虑其经济效益。

应不损伤原结构,避免不必要的拆除或更换2.钢结构加固的计算原则

1)计算简图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并应适当考虑结构实际工作中的有利因素,如结构的空间作用、新结构与原结构的共同工作等。

2)结构的验算截面,应考虑损伤、缺陷、裂缝和锈蚀等不利影响。

计算中尚应考虑加固部分与原构件协同工作的程度、加固部分可能的应变滞后的情况等,对其总的承载能力予以适当折减。

3)承载能力验算时,应考虑结构实际工作中的荷载偏心、结构变形和局部损伤、施工偏差以及温度作用等不利因素使结构产生的附加内力。

4)加固后使结构重量增加或改变原结构传力路径时,应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验算。

5)对焊接结构,加固时原有构件或连接的实际应力值应小于0.55fy,且不得考虑加固构件的塑性变形发展;非焊接钢结构加固时,其实际应力值应小于0.7fy。

当不满足时,不得在负荷状态下进行加固。

3.钢结构加固的设计与施工

(1)结构加固设计应具备的基本资料

1)原结构的竣工图(包括更改图)和验收记录。

2)原结构的计算书;

3)结构或构件破损情况检查报告;

4)原结构的建造历史和使用情况;

5)原钢材材质报告或现场材质检验报告。

若缺乏原始资料,应在原结构上取样检验;

6)原结构构件制作、安装验收记录;

7)现有实际荷载和加固后新增加荷载的数据等。

3.钢结构加固的设计与施工

(2)加固方案的选择

加固的方法有:

改变结构的计算图形、加大构件截面、连接的加固、阻止裂纹扩展等。

  

钢结构加固一般采用焊接连接和高强螺栓连接,有时亦可采用焊缝和高强螺栓混合连接。

1)焊接结构的加固以采用焊接连接为主,应避免仰焊。

当施焊困难且零件的接触面较紧贴时,可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

2)对轻钢结构杆件,因截面过小,在负荷状态下不得采用电焊加固。

3)在受拉构件中,加固焊缝的方向应与构件中拉应力的方向一致。

3.钢结构加固的设计与施工

(2)加固的设计

1)减轻荷载。

改用轻质材料及其他减少荷载的方法。

2)改变结构的静力计算简图。

采取措施使结构发生符合设计意图的内力重分布,以调整原有结构中的应力,改善被加固构件的受力情况。

3)对原结构的构件截面和连接进行补强。

注意:

加固方案不仅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加固效果良好,还要尽可能不影响生产,方便施工。

加固设计应遵守《钢结构设计规范》。

尽量减少加固工作量,充分发挥原有结构的潜力。

负荷状态下加固时,首先应尽量减轻施工荷载,减轻或卸掉活荷载,以减小原有结构构件中的应力

3.钢结构加固的设计与施工

(4)钢结构加固的施工

1)卸荷加固。

结构损坏较严重或构件及接头的应力很高,需卸荷降低应力。

2)从原结构上拆下加固或更新部件。

3)负荷加固。

注意:

加固时,必须保证结构的稳定;

清除原结构表面的灰尘,刮除油漆、锈迹,以利施工;

先修复结构上的缺陷、损伤(如位移、变形、挠曲等),然后才进行加固。

在负荷状态下用焊接连接加固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应慎重选择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焊条直径、焊接速度等),尽可能减小焊接时输入的热能量,避免由于焊接输入的热量过大,而使结构构件丧失过多的承载能力。

②确定合理的焊接顺序,以便焊接应力尽可能减小。

③先加固最薄弱的部位和应力较高的杆件。

④凡能立即起到补强作用,并对原构件强度影响铰小的部位先施焊,如加固桁架的腹杆时,应先焊好杆件两端节点的焊缝,然后再焊中段焊缝;如加大角焊缝的厚度时,必须从焊缝受力较低的部位开始施焊;

⑤采用焊接加固的环境温度应在0℃以上,最好在大于或等于+10℃的环境下施焊。

5.3.2钢结构的加固方法

1.结构的卸荷方法

(1)梁式结构

增设临时支柱或组成撑杆式结构张紧其拉杆对屋架进行改变应力卸荷。

由于屋架从两个支点变为多支点,所以需进行验算,特别应注意应力符号改变的杆件。

临时支承节点处的局部受力情况也应进行核算;采取临时措施防止支承点在平面外失稳。

(2)柱子

当下段柱需要加固甚至截断拆换时,一般采用“托梁换柱”的方法,此时应对两侧相邻柱进行承载力验算。

(3)托架

可利用吊车梁作为支点使托架卸荷。

应验算吊车梁得强度。

2.改变结构计算图形加固法

采用改变荷载分布状况、传力路径、节点性质和边界条件,增设附加杆件和支撑、施加预应力、考虑空间协同工作等措施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应对被直接加固结构进行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外,尚应对相关结构进行必要的验算,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合理的构造措施,保证其安全。

改变结构计算简图加固的途径:

①增加结构或构件的刚度;②改变受弯构件截面内力;③改变桁架杆件内力;④与其他结构共同工作形成混合结构,以改善受力情况。

(1)增加结构或构件的刚度法

1)增加屋盖支撑以加强结构的空间刚度。

2)加设支撑增加结构刚度,或调整结构的自振频率等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改善结构的动力特性。

3)增设支撑或辅助杆件使构件的长细比减少以提高其稳定性。

4)在排架结构中重点加强某一列柱的刚度,使之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以减轻其它柱列负荷。

5)塔架等结构中设置拉杆或适度张紧的拉索以加强结构的刚度。

(2)改变受弯构件截面内力法

1)改变荷载的分布情况,例如将一个集中荷载转化为多个集中荷载。

2)改变端部的支承情况,例如变铰接为刚接.

3)增加中间支座,或将两简支结构的端部连接起来使之成为连续结构。

4)调整连续结构的支座位置。

5)将构件变为撑杆式结构。

6)施加预应力。

(3)改变桁架杆件内力法

1)增设撑杆变桁架为撑杆式构架。

2)加设预应力拉杆。

3)将静定桁架变为超静定桁架。

4)与其他结构共同工作形成混合结构,以改善受力情况

3.加大构件截面加固法

加固可能是在负荷、部分卸荷或全部卸荷状况下进行,加固前后结构几何特性和受力状况会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