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酒文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211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的酒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的酒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的酒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的酒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的酒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的酒文化.docx

《四川的酒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的酒文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的酒文化.docx

四川的酒文化

对酒当歌,祖上几何

欧阳修说得好“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觥筹交错,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大多和酒有解不开的情结。

陈年出佳酿。

历代文人寄情于酒,在今人看来无异于赵本山植入春晚的“1573”。

作坊都是同样的作坊,窖池也是大同小异的土坑,无论汉唐,无论明清。

老酒虽好,再显赫的祖上光荣,在市场经济语境里无非炒作的噱头。

酒同源,文同质。

求祖宗保佑,不如切实地酿出自己的品质来。

代言,谁最给力?

以市场经济的视角回顾历史,历代文人可谓生不逢时,全凭个人嗜好免费代言,留诗若干,没换得半两酒钱,杯具啊杯具。

唐人李肇的《唐国史补》对天下名酒记载道:

“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剑南之烧春……”李肇虽籍籍无名,但足以令今天的剑南春梦回唐朝。

比较给力的是唐德宗。

《旧唐书·德宗本纪》记载,皇帝与朝臣不谈公务,竟然商讨起“剑南烧春”的进贡事宜。

这才有了那句经典广告语:

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

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对泸州老窖的代言比较含蓄:

“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促我悠思兮,落笔成赋。

”显然,司马先生对植入厂告不太感冒。

同样含蓄的还有开一代诗风的大诗人陈子昂。

他拿舍得酒的前身射洪春酒摆了一桌人情宴。

子昂赴东都洛阳诣阙上书时,设“金樽绮筵”,以春酒宴请故老,射洪春酒才得以名入京华。

反倒是诗圣杜甫老师,喝起酒来,全然不避广告之嫌。

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杜老师自梓州游历至射洪,到金华山凭吊陈子昂,品春酒,留下“射洪春酒寒仍绿”的咏叹。

杜老师也许生活窘迫,走到哪儿,只要有酒喝,便有传世佳作。

好在没和厂家签下独家代言合同,少了程序繁缛的官司。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5月,杜老师从成都浮流东下,路过人才荟萃的古城泸州,寓居时日,把盏叙诗。

《泸州纪行》便是其间一首:

“自昔泸以负盛名,归途邂逅慰老身。

江山照眼灵气出,古塞城高紫色生。

代有人才探翰墨,我来系缆结诗情。

三杯入口心自愧,枯口无字谢主人。

”看来,杜老师这顿酒又没银子结账了,有银子八成也得先把家里的草房修补好。

到了北宋,诗人喝酒明显有了广告意识,代起言来,下手还真不轻。

黄庭坚曾因贬谪来泸州住了半年,于是吟出了“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的诗句。

吟诗还不够,接着在他的《山谷全书》里,黄老师还进一步描绘了泸州酒业“洲境之内,作坊林立,村户百姓都自备糟房,家家酿酒。

代言一个泸州老窖还不过瘾,庭坚老师也像诗圣人学习,在戎州(今酒都宜宾)生活的28个月里,继续作词给力“街头酒贱民声乐。

”看来物价的确是飞涨,今天的五粮液谁敢言贱?

中国文人最大特点是喝酒时惯用夸张技法。

“姚子雪曲,杯色争玉。

得汤郁郁,白云生谷。

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

老夫手风,须此神药。

”以酒为神药,太给力了。

写完这首诗,黄老师就已变成了五粮液的第一个广告代言人。

宜宾绅士姚君玉用玉米、高梁、大米、糯米、养子5种粮食混合配制而成的家酿——“姚子雪曲”,正是五粮液的前身。

代言最给力的,还真不是黄老夫子,而是清代“巴蜀第一才子”张问陶(号船山)。

对于泸州老窖,船山老师不仅仅是仰慕者,更是知音,他留下2000多首诗,大部分描写泸州的酒和风土人情。

船山老师一到泸州,就吟出“禁愁凭蜀酒,扶醉一开颜”的诗句。

他在清乾隆五十九年仲冬离开泸州时,带着对泸州酒的深厚感情,写下了《泸州》好诗三首,其中之一是“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时至今日,在泸州城南营沟头,耸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这就是为纪念张问陶大诗人而建的“船山亭”。

奠定川酒品质的,还是诗圣的这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今日川酒之所以沿袭浓香型路线,杜甫可谓功不可没。

最给力的诗句,非此莫属。

没有最老,只有更老

美女虽然妙龄好,佳酿却是老来香。

同样是发酵,岁月显然厚此薄彼了。

如何传承酒文化,显然不是牵强附会地认祖归宗,祖宗之法固然少不得,真正的功夫不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而是放眼今天酿酒技艺的日臻完善。

说到老字号,水井坊作为“中国白酒第一坊”,始于元朝,是历史上最古老的白酒作坊,其其史学价值堪与“秦始皇兵马俑”相媲美。

水井坊,位于成都老东门大桥外,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烧坊的遗址。

2001年6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后又被载人大地界吉尼斯之最,“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酒作坊”。

西蜀大地,气候宜人,沃野千里,人寿年丰。

射洪县境内的沱牌,其酿酒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据《四川通志》记载,射洪在唐代就以“射洪春酒”而闻名。

到宋代,射洪、通泉二县春酒酿制业兴盛,酢坊达200余家。

春酒酢坊改进传统工艺,用多种谷物混合酿酒,采取“腊酿蒸鬻,倾夏而出”和“自春至秋,酿成即鬻”工艺,以纯净、透明、甘、醇、甜诸味调匀而知名。

文人雅士“高咏难穷”,“射洪春酒旧知名”。

上古至秦时,泸州一直隶属巴国,巴蜀出产“巴乡清”酒,曾是向周王朝缴纳的贡品。

有江阳人尹吉甫在《诗经·大雅·韩奕》中曾云: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践之,清酒百壶。

”意为“韩侯祭祖出发,住宿在杜陵之地,显父设宴践行,席上准备了百壶清酒。

”文中所述清酒,正是产自巴蜀之地的巴乡清。

从巴乡清到泸州老窖,需要一段想像力的衔接。

但国窖1573.却是贯穿始终的中国白酒进行时。

明万历年间,大曲酒酿制工艺进入成熟阶段,“舒聚源”酒坊的主人舒承宗始建1573窖池群,酿制出第三代泸州老窖大曲酒。

从修建至今,遑论战火纷飞,世事变迁,1573国宝窖池群一直持续酿造,作为人类历史上稀有的活文物润泽世人.实属饮者之福。

僰(bó,音博)人,公信力极高的白酒创始人。

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我国古代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僰人就用荔枝、豆类酿酒,古僰人开创了人类酿酒之先河。

僰人被誉为披荆斩棘的人,所以他们的称呼要在”人”字上面加个“棘”。

世事无巧合。

将多种粮食混合酿酒推上顶峰的正是今日“酒都”宜宾,而宜宾古称即为“僰道”……

酒同源,文同质。

在白酒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各大川酒厂家大晒家底为树立品牌引经据典,此举恰恰数典忘祖了。

同为川酒,它们血管里流着相同的血,它们的背影同样投向沧桑的巴蜀大地。

那一抹千年风情

岁月一直在缓缓流淌,从南齐永明,从盛世唐朝……每一个关键的节点,都是时间开始的刻度。

早春的绵竹,天朗气清,微微清风拂过,拍打着照在白墙青瓦上暖暖的阳光;重新修葺的老屋,一角屋檐斜插出来,挑起几朵点缀在青天上的白云。

“剑南老街”牌坊下,一条平直的古街直指前方尽头处的“天益老号”酒坊,酒香巷深,漫步老街仿佛梦回了唐朝……

就在此地,1500年前的南齐时期,人们开始运用自然之法酿制绝世美酒。

也许路人脚下某处还有酿酒师傅跪拜酒神的膝印,也许我们脚下某处就深埋着汲满酒昧的顽石…刻有“永明五年”四字铭文的南齐纪年砖现世让所有的猜想成为真实。

漫步复古的这条唐代老街,1200多年前的盛唐民风若隐若现。

当剑南烧春被选为“宫廷御酒”进献京都的消息传来,街坊百姓走上街头兴奋雀跃,酿酒师傅面容庄重、眼噙热泪。

御酒之誉、满城尽欢颜:

御酒之名、光彩照人上千年。

还是这条老街,明清时期酒坊林立,商贾云集,百业兴盛。

康熙初年,朱熠开设了“开益”酿酒作坊,传至清光绪年间,朱家后代朱天益将作坊改为“天益老号”,一脉相承,“天益老号”酒坊也因此为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曾经的繁华与辉煌都已经成为历史,但一“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条幅,仍在风中飘摇着,似乎诉说一个亘古不变的饮者之惑。

在剑南老街,游客可以亲身体验酿酒全过程,现场品尝新出的美酒;在川酒会馆,游客可以煮酒论英雄,纵论天下事;在历代酒肆与古戏台旁,游客可以“边喝酒边看川剧”,同时还可以感受绵竹年画和年画现场制作的独特魅力。

“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

”这并不是单纯的一句广告语。

中国白酒,里面勾兑了太多情感的元素。

想化,却怎么也化不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既然难免一醉,何不伙同李白同消这万古之愁呢?

到底沉醉了多久,抑或我们一直没有醒来?

走出老街,我的思绪却留在盛世大唐的歌舞升平中……

酒在江湖,谁主沉浮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的江湖,怎一个逍遥了得。

看得见的江湖,滋养一方百姓,也酿造了飘香美酒;有了酒,于是浸淫出传说中的江湖:

笛声悠扬、洞箫委婉中聆听;恩怨情仇、刀光剑影中游走。

东不入皖,西不入川。

当世酒江湖从未平静,剧烈的行业竞争逐渐打破地域布局,皖地已非微酒独占,鲁酒早在2007年便已让出鳌头之位。

川酒执中国酒业之牛耳,成业界普遍共识。

山雨欲来风满楼,占据高端市场的六朵川酒金花,如何在觊觎中接招?

看不见的厮杀,正在国人的餐桌上展开……

看不见的手

话说南宋末年,神州奇侠萧秋水被困唐门七载有余,终以“忘情天书”冲破唐老太太的层层诅咒,自此蜀中唐门日渐式微,酿毒术亦被江湖所不齿。

然,天府之国物华天宝、人才辈出,更有后人转而精研酿酒之道。

忘情之水,醉生梦死:

人世间最“毒”之物,莫过于酒。

有诗为证: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酒道,却也正道沧桑。

光阴荏苒,日月穿梭。

今世川蜀之地大兴酒业:

中国17大名酒四川占据6席,占白酒销售总额四成之多。

这其中包括蜚声内外的川酒“六朵金花”:

五粮液、舍得、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水井坊。

长期的口碑积淀,懂酒之人自然明白在中国,最好的白酒在四川。

手,虽不是古龙笔下《七种武器》之一,但诸多利器无不发于手。

而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才是酒江湖真正的始作俑者。

2010年,传言中的川酒盛世危机,初见端倪:

湖北稻花香投资5亿元在重庆建厂;汾酒、红星二锅头相继在蓉设厂;洋河在控股双沟后正与川酒二线品牌密谈收购;加上一直盘踞川渝市场的茅台——至此,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公布的2009年中国白酒十强中,除五粮液、沱牌曲酒、泸州老窖、剑南春4户川酒外,其余6户省外白酒企业竞相在“十一五”收官之年强势启动入川战略……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说到白酒,似乎川酒的发展一直是支撑白酒大旗的中流砥柱,川酒在很大意义上就代表了中国白酒。

然而,那只“看不见的手”,在打破白酒行业“东不入皖”的神话之后,“西不入川”的神话也变得摇摇欲坠。

长期漫步高端白酒市场的川酒六大金花,在“高处不胜寒”中步入豪门行列,也令寻常餐桌望而生畏。

在神话与被神话的过程中,拥有八千多万消费人口的四川市场一直川酒独统,外来酒喟叹“西望巴蜀,可怜无数山”。

如今,在蜀道变通途的大战略之下,铜墙铁壁正在瓦崩,新型消费风向已吹进巴蜀大地。

白酒金三角

如今的江湖,早不是飞鸽传书的那个江湖。

面对外省其他门派的纷至沓来,川酒六大豪门虽言危机,却未动容。

他们眼里似乎只有一个国酒茅台,事实也是如此,只有茅台能撼动六大豪门的统治地位。

该结束与茅台分庭抗礼的江湖格局了,远交近攻的大战略呼之欲出:

捆绑茅台,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

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一步妙招,因为六大豪门与茅台原本一脉相承。

哪怕你是初出茅庐的莽撞少年,都该听说酒江湖神秘圣地“U形名酒带”的概念,即将四川几个盛产名酒的地方用线条联结起来,形成了一个“U”字形,也有人称之“U形酒杯”。

亦有好事者拿出铅笔、摊开地图,探寻四川白酒的历史沿革和地域分布:

西起绵竹一线,经成都、邛崃等地,向南经过宜宾、泸州后向东延伸至射洪,恰似一个“U形”,而“六朵金花”正是聚集于此。

该区域处于北纬270°50′-31°46′、东经103°36′-105°20′,之间。

沿着四川“U形名酒带”向东南捋过来,会发现不远处即是茅台镇。

由于版图上的茅台加入,“U形名酒带”也随即变为三角形名酒带。

其实,“中国白酒金三角”一直存在,千百年来酒江湖的风吹草动无不源于斯。

并不是所有江湖传闻都是有心者的刻意炮制。

该三角区域是国际公认地球上最佳酿酒的经纬度带。

在这一区域内,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高,常年温差和昼夜温差小,气候温暖潮湿,区内水系丰富,硬度低、酸度适中,含多种微量元素,是酿酒的绝佳用水。

在这一区域富集如此众多的知名白酒,仅从酿酒技艺而言是无法解释的,因为酿酒技艺凭借口传心授,总能够流传开来。

唯一能够解释的,也只能是得天独厚、无法复制的气候、地理、水土等条件。

在其综合作用之下,才造就了妙绝天下的四川白酒。

蜀酒论英雄

巴蜀之地,水系纵横、山峦叠嶂、道路险阻。

真正的英雄,是生长于斯勤劳的巴蜀百姓。

以成都平原为例,距今四五千年前,古蜀人就在川西地区进行开疆扩土。

成都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自蜀王杜宇开始,蜀人就致力于农作物的栽培,精心培育出了适合于成都平原的稻作农业。

鳖灵、李冰先后开发了岷江水资源,创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

与此同时,稻作农业区不断改进耕作技艺,培植优良品种,积累稳产、高产经验,成为全国著名产粮大区。

史书载,汉代绵(绵竹)、雒(广汉)每亩水田可收成30至50斛(约合今390至580公斤)。

水为酒之血,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水对酿酒好坏的决定意义。

四川是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而且因其靠近青藏高原等中国大多数河流的发源地,其水质之优更是毋庸置疑。

“中国白酒金三角”坐拥众多水系:

岷江、涪江、沱江、金沙江、赤水河……在这些江河流域,富集酒江湖最负盛名的豪门:

舍得、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茅台酒也产自赤水河流域。

说英雄,论英雄,谁是大英雄?

川酒称霸酒江湖,各大豪门都有领袖群雄的深厚功力:

五粮液,坐镇酒都宜宾,销量连续16年雄踞酒林首位:

泸州老窖,酒城望门,泸香型白酒开山鼻祖。

其窖池从1573年延续至今,堪称国窖:

沱牌曲酒,射洪老号,首开“生态酿酒”先河,建有全国首座酿酒工业生态园,同门舍得酒近年更是异军突起;剑南春的天益老号,乃酒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工艺要素最为齐全的活窖遗址群;水井坊,号称天下中国白酒第一坊;古蔺郎酒,酱香典范,天宝洞、地宝洞,乃酒江湖不可世出的藏酒圣地。

酒江湖,江湖酒。

万法归宗,天下之水本一家,共有一个DNA:

H2O。

放眼国际酒市场,中国白酒也到了阔别江湖、面朝大海的境地。

能否春暖花开,关乎国魂的传承与创新。

谁是国酒的“华英雄”,还需各位看官拭目以待。

大府一粟,尚能醒否

这是一粒天府之国的稻谷。

经过五百年的修行,它化身为曲,在窖池里暗暗酝酿:

再过了五百年,它化身为酒,静静躺在陶罐中,藏身洞府,又一个五百年过去了,它重见天日化为一缕浓香,陶醉了眼前那个男人。

“1500年前,是他收获了我。

今天,我终以最好的方式回报了他。

”这粒稻谷对神说。

“其实他也寻你寻了1500年…”神说。

以粮食的名义,我们欢聚生命里;因酒的召唤,我们邂逅轮回由……

粮为酒之肉

“吃饭实在是从饮酒中带出来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最初种植粮食的目的不是为了吃饭,而是用来酿酒。

1937年,著名考古学家吴其昌提出了这个匪夷所思的观点。

无独有偶,大约半个世纪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家索罗门·卡茨博士发表论文,再次提出了类似观点,认为人们先是发现采集来的谷物可以酿造成酒,而后才开始有意识地种植,以保证酿酒原料的供应。

好酒之人自然为上述观点欢欣鼓舞。

但逻辑关系依然是:

“清醯之美,始于耒耜。

”没有粮食,就没有中国酒。

天府之国“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实之饶”,故而“居给人足,以富相尚”。

在稻作农业的有力支撑下,四川酒业之风得以蓬勃兴盛。

其中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原料品种,例如,成都平原绵竹糯米、大米,以及川南丘陵赤水河流域的米红粱,这是酿造剑南春和茅台酒不可或缺的特殊原料,其他地方是难以出产的。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

”《诗经》中黄鸟啄食的“粱”,也是泸州老窖的“肉身”——高粱。

酒城特产的“泸高梁”,比其他地方的“粳高梁”对酿酒生产具有独到的优势。

手心的这穗高粱,皮薄红润、颗粒饱满,穗大而籽粒丰硕沉甸。

据介绍,泸高梁最大穗长50厘米,千粒重40至50克,产籽米近1市斤。

支链淀粉含量高、角质层更薄,支链淀粉易糊化,糊化后黏性好,不轻易老化,上述特点,非常适合酿酒微生物利用,促进糟子的保水生香。

其微生物酚元化合物可赋予白酒特有的芳香。

单用一种粮食为原料酿酒,酿出的酒具有相应特殊的风味。

高梁产酒清香味正,糯米产酒纯甜味浓,大米产酒醇和甘香,玉米产酒味含冲香,小麦产酒则显曲香。

如果将上述5种谷物糅合在一起酿酒,会是什么味?

那就品一口五粮液吧。

宜宾“杂粮酒”的酿制始于宋末元初,并形成了各自的生产配方。

“荞子成半黍半成,大米糯米各两成,川南红粮凑足数,糟糠拌料天锅蒸。

”这个“陈氏秘方”是1952年的版本,如今的五粮液配方和酿造工艺完全被外人所“破解”,但为何世上只有一家五粮液,个中道理,专家如是说:

就是外人有了“陈氏秘方”,也拿不走五粮液集团所处的独特环境。

需要探秘的酒之“曲”,实乃玄机四伏。

看不见的“酿酒工人”

酿酒车间里热气腾腾,四溢的酒香让我这非善饮之人亦通体舒畅。

起糟、拌料、上甑、蒸酒,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谁能想到,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员工,每秒钟都有数以万亿的微生物参与美酒酿造,正是这些看不见的“酿酒工人”据定了不同酒香、不同的品味。

让粮食霉变,制曲是酿酒的第一道环节。

“初麦面一石,高粱面一斗浇水和匀,模制成砖,置于隙地上,以物覆之,数日发酵,再翻之覆如故,听其霉变,是为曲母……”微生物发酵凭借靠天吃饭——等待气温暖和,酵母菌、霉菌等生长繁殖活跃的条件下制曲并添加10%左右的曲母制坯以启动发酵。

制曲工艺流程为:

小麦、高梁→磨面→润粮→踩制成型→堆放→培茵发酵→曲母。

这套流程流行于600年前,如今虽在工艺上有所精进,但仍大同小异。

古语云“千年老窖万年糟”。

从现代微生物的角度看,古窖池已不是简单的泥池酒窖,而是集发酵容器、微生物生命载体和摇篮于一身。

在酒糟的发酵过程中,窖池中会产生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质,并且慢慢地向泥窖深处渗透,变成了丰富的天然香源,窖龄越长,微生物和香味物质就越多,酒香就越浓。

在漫长的酿酒过程中,每一轮窖藏投入酿酒的粮食,都是窖内微生物新鲜的养料,微生物吸收养料,得以不断生长繁殖并进行酿酒代谢。

在传统酿造技艺中,历有“低温入窖,粮糟缓慢糖化、发酵升温成酒”的总结。

酒糟在窖池发酵“发热”属阳,用泥池发酵属阴,让发酵中的“阳”在泥池中“阴”的作用下平衡而酿造出美酒。

白酒的酿制是一项生物工程。

发酵过程中的“阴阳和谐”为好酒奠定了基础,而之后的蒸馏过程则更显神奇。

蒸馏也是传统酿造技艺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发酵好的固态酒醅采用续糟混蒸法在一种又低又矮的传统甑桶中缓火蒸馏,甑内繁多物质交织在一起,各种香味物质都蒸馏于酒中。

守候在甑桶旁边的摘酒工人们在合适的时刻用酒盅接出温热的原酒,喝上一口,凭着丰富的经验判断相应的时段出的酒是否合格。

如今,每一次蒸馏出来的原酒都会送到现代化的分析检测设备上测定成分是否优越。

实际上,科学的检测设备和经验丰富的酿酒工人们的舌头是质量的双保险。

在酿酒的过程中,将同一窖池中不同母槽的酒进行组合,即将槽酒进行勾兑。

这就是早期最原始的勾兑方法,也可认为这是勾兑技术的雏形。

繁琐的工艺师走向品牌的必然之旅。

并不是每一个窖池出产的酒都是五粮液。

一个窖池中不同位置的酒槽出产的酒质各不相同,而且一次蒸馏过程中各个时段出产的酒更是有优劣之分,如一级酒、二级酒、三级酒。

睡出来的美酒

养生之道关键在于合理休息,修身养颜的学问中特别指出女人的“美“是睡出来的!

“睡美人”一词叫了数千年,原来其中早有科学根据。

人如此,其实酒也如此。

酒的“睡姿、睡态、睡法”,在酿酒技术层面上讲就叫“贮存”,白酒贮存是白酒酿制的重要环节,贮存的功力最终决定了酒的品质。

在剑南春古窖池群旁边,有几处较大规模的贮酒库。

“藏酒重地,闲人免进”的标志显示了贮酒区域的重要性和神秘感。

这是一个视觉、嗅觉和味觉的盛宴,目及之处,庞大的陶坛矩阵齐整林立;呼吸间,醉人心脾的老酒气息扑面而来:

轻抚陶坛外壁,一股沁人的凉意泛进手里。

在贮酒区里是不可高声喧哗的,老酒在这里熟睡,真是“不敢高声语,恐惊梦中人”。

贮酒区里恒温恒湿,老酒的贮存是一个神奇的过程,老酒在陶坛里自由地呼吸,它与外面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温度”、“能量”、“健康物质”的交换,人力无法察觉,就算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也无法窥见其全部秘密。

利用天然洞库藏酒,到底会给白酒带来哪些好处呢’

俗话说,“酒是陈的香”,像国窖1573这样的中国顶级佳酿,其基酒则至少需要在天然洞库用陶坛贮存长达5年以上的时间。

目前,中国白酒企业绝大多数均利用自建的人工仓库来储酒,而利用天然山洞藏酒,在全国仅有4家酒厂具备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它们分别是桂林三花酒(米香型白酒)、湖南酒鬼酒(馥郁香型白酒)、古蔺郎酒(酱香型白酒)和泸州老窖。

其中,泸州老窖是中国唯一一家洞藏浓香型白酒。

泸州老窖拥有三大天然储酒洞库,分别是龙泉洞、醉翁洞、纯阳洞,它们是泸州老窖高档酒的贮存之所,是“液体黄金库”。

其中,龙泉洞位于长江畔的凤凰山麓,是国窖1573定制酒的藏身之所。

醉翁洞、纯阳洞位于沱江沿岸的五峰岭。

在老子的“大器晚成”的思想影响下,酒要长时间储存才好,日”越陈越香”;窖和糟也要越老越好,日“千年老窖万年糟”:

发酵与蒸馏时间要长才好,日“缓火蒸馏多轮发酵”。

在老子重阴弃阳哲学思想影响下,白酒讲究“绵柔甘爽,放弃糙辣”。

泥池发酵,对缓慢发酵十分有利,酒的燥辣味明显减少,而天然储存在地下洞库里,减少腥味,对酒体平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这也是发酵中以柔克刚的本源宗旨。

白酒为什么要陈酿呢?

听听中西合璧的医学诊断吧。

新蒸馏出来的白酒,度数很高,大约在60度至70度之间。

由于微量成分中低沸点含量较多,酒中分子自由度大,因而出现酒味辛辣、暴糙等不足之处,呈现白酒起初的“极阳状态”。

因此,新蒸馏出来的酒一般是不能直接上市的。

这种新蒸馏出来的酒又称作“基酒”,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与陈酿,削弱新酒的阳刚之气,去除酒体的刺激、粗燥、辛辣,使酒体日趋平和、缓冲、细腻、柔顺和协调,醇香与陈香渐渐显露。

白酒的陈酿老熟,实际上是酒体分子间相互进行缔合与重排,并把新酒中部分低沸点成分缓慢地挥发与演化,达到阴阳平衡的过程。

斯皮尔伯格在《世界大战》中诠释了时间之于生命的真谛。

当外星生物入侵我们星球时,最终捍卫地球的竟是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也正是这些带来生老病死的细菌,赐予人类跳跃自然法则的不二法门——酒。

因为酒,狄奥尼索斯可以眄视阿波罗,窃窃诡笑。

蜀家有酒,安得大器

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一杯美酒,悠悠醇香,似有无穷魅力。

法国的葡萄酒、俄罗斯的伏特加、德国的啤酒、日本的清酒都已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载体。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酒的品质与独具文化内涵的酒包装密不可分。

文人爱品酒,侠士爱饮酒,老翁爱咂酒,美人爱醉酒,大宴宾客时要饮酒,久别重逢时要饮酒,残花清月下爱独酌,大漠飞沙前宜豪饮。

天下爱酒之人多,好酒之出产亦多。

盛酒必有器物,售酒须有门道,酒器之内的乾坤,销售道里的天地,都能在那酒品的包装之间窥得一二。

好酒佳酿多配美装,酒品包装之精美既含商业又兼艺术,方寸之间自有一片天地。

著名品牌大师马克·戈贝(MarcGobe)在他最新中文著作《情感品牌》一书中提到:

包装就是一部半秒钟的商业广告。

“包”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象人裹妊巳在中”,是说它意为一个尚未成形的孩子孕育于子宫之中的形象。

而“装”的解释为“裹也”,即,缠绕包裹的意思。

在我国“包装”的国家标准是:

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我国之白酒,有柔水之外型,又有烈火之秉性。

因此,白酒的包装在体现商业价值、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同时,也多追求阳刚、力量、结实、饱满的味道,而四川白酒的包装在这种商业与艺术之间的探索,更是值得一观。

蜀中名酒,六朵金花。

作为最值得珍藏的包装奇葩之一,艺术珍品五粮液因其美轮美奂的水晶瓶体,与内装600多年古窖所酿之顶级五粮液酒,而备受世人瞩目。

经典的鼓形瓶造型,繁复精美的手工雕刻,配以红白两色的精致商标,尊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