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旋扩法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112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旋扩法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旋扩法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旋扩法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旋扩法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旋扩法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旋扩法施工工艺.docx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旋扩法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旋扩法施工工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旋扩法施工工艺.docx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旋扩法施工工艺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旋扩法)施工工艺

1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工艺原理及特点

1.1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工艺原理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以下简称DX桩),是使用三岔双向旋扩设备进行旋扩而完成的一种变截面桩。

它是在钻孔灌注桩(直孔桩)工艺中增加一道旋扩工序,按承载能力要求,根据地层的力学指标及土质条件,选择有利地层作为承力盘的持力层,使用DX桩旋扩设备旋扩臂的扩张和收缩,在桩身不同部位旋扩成圆锥盘状的扩大空腔,然后放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

DX桩的承力盘端承截面是普通钻孔灌注桩桩截面的多倍,从而使摩擦桩变为多端承、多段侧摩阻共同作用的新桩型。

通过对土体进行三维挤压,经过挤密的土体与桩身混凝土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发挥桩土的共同作用,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定,沉降变形小,基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抗水平力及抗拔力都大大提高,以达到节约材料,降低工程成本的良好效果。

下图为HDX-1215旋扩钻机:

1.2DX桩特点

1.2.1成桩质量可靠

三岔双向旋扩装置独特的双缸双向液压结构设计理念,使旋扩臂呈水平运动方向旋扩挤压孔侧土体,成腔完整,施工差异性小,成桩一致性好。

1.2.2单桩承载力高

与普通直孔灌注桩相比,因DX桩增加多个承力盘,DX桩端承面积大幅度增加,所以,DX桩单桩承载力比普通直孔灌注桩大幅度提高。

如φ800mm直径的桩增设φ2000mm的承力盘,DX桩承力盘的端承(截面)面积是直桩的5倍之多。

故DX桩具备良好的竖向抗压能力和抗拔能力。

1.2.3节约成本、缩短工期

由于单桩承载力大大提高,一般而言与普通钻孔灌注桩相比,节约原材料20%以上,可节省桩基总造价20~30%,同时,相比较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可缩短桩长,减小桩径或减少桩数,从而缩短工期。

1.2.4设计灵活、适应性强

DX桩可在多种土层中成桩,不受地下水位限制,并可以根据承载力要求采取增设承力盘数量来提高单桩承载力。

1.2.5施工过程可控制

由于桩身承力盘腔是通过液压旋扩臂旋挤土体形成,仪表能显示出压力变化情况,因此,施工时能大致了解到土层软硬性,当发现与试桩首扩压力有明显差异时,可采取调整盘位或增设承力盘数量的措施,以确保单桩承载力,这是其它桩型施工无法做到的可控性特点。

2DX桩施工工艺

三岔双向挤扩灌注桩工艺流程(图示)

(a)成孔(b)旋扩(c)成盘(d)下钢筋笼(e)浇注混凝土(f)成桩

2.1泥浆制备

2.1.1成孔过程中的泥浆性能满足下列要求:

成孔护壁泥浆可采用原土造浆,当采用原土造浆不能满足正常施工时,需用膨润土加以补充,以提高泥浆护壁功能。

必要时采用人工制备泥浆。

泥浆比重是成孔质量的保证,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2.1.2泥浆护壁应符合以下规定:

1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5m以上。

2在清孔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泥浆,以保持水头压力。

3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8%,粘度≤28s,胶体率宜为90%。

4在容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应采取维持稳定的措施,添加CMC纤维素,提高胶体率,工业用碱提高粘度,铁酸盐等。

5施工初期,认真分析每桩原土造浆中添加后的泥浆指标,尽快掌握膨润土配量规律,使其满足技术要求,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

2.2成孔

2.2.1桩位测量

根据桩位布置图、控制桩和工程地质报告,采用全占仪测定桩位,从基准点引出桩位控制点,建立二级控制网,控制桩周围采用混凝土浇注加固,用钢筋加工安全防护栏保护,经监理验收后再进行施工。

2.2.2护筒埋设

1先利用十字交叉法引出定位点,然后进行护筒开挖及护筒埋设,护筒设

立后,再用十字交叉法将桩位引至护筒内,以保护桩位的准确性;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20㎜,并保证垂直。

2护筒直径根据桩径而定,高度不小于1.5m,用6mm钢板制作,护筒的埋设深度一般不小于1.5m,如需要适当加长,以确保护壁作用。

护筒口略微高出孔口地面,防止孔口漏水、坍塌。

护筒周围须用粘土从下往上填满捣实。

2.2.3钻孔

1本次试桩成孔均采用旋挖钻机成孔。

2钻机移动就位后,钻头准确对准桩位中心,同时再次核对钻机平台、钻

杆的水平及垂直度无误,此时可以开机钻进。

3开孔时,采用慢进尺,保证开孔的钻孔垂直度,待钻过3~5m后,可恢复正常进尺速度。

4孔深、孔径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

5一般钻至距离设计孔底约2米停止钻孔,然后转入下一道扩孔工序。

等扩孔工序完成后再进行回钻清孔至设计孔深,钻孔预留约2米原状土的目的是使清孔更方便及彻底。

施工允许偏差

序号

成孔

方法

桩径偏差(mm)

垂直度

允许

偏差

(%)

桩位允许偏差(mm)

单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

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间桩

1

挤扩灌注桩

-0.1d且

≤-50

1

d/6且不大于100

d/4且不大于150

2.2.4成孔检验

1孔深检验:

孔深检验应检查钻孔施工记录表和实测检验,按钻杆和钻具

总长减去钻机上部剩余尺寸确定孔深;或用测绳复测孔深及沉渣厚度。

2成孔垂直度检验:

可用测斜仪检测;或间接利用旋扩装置入孔检验,如

成孔垂直度偏差较大,装置在孔中下放时受阻。

3孔径检验:

1)检查成孔后的钻头直径。

2)用扩孔机头入孔检验。

2.3扩孔

2.3.1旋扩及盘径监测

操作要点

1旋扩时根据土层反映的压力及时调整盘位。

如旋扩压力偏低(表示土层较软),盘位往下调整;压力偏高(表示土层太硬),盘位则往上调整。

各盘位土层的旋扩压力参考值根据试桩取得资料。

2旋扩时认真谨慎操作,包括设定盘位深度、旋扩盘径变化,注意旋扩时的机具状态,根据旋扩情况及时调整旋扩速度。

3旋扩时,机载显示屏同步反映孔内旋扩机头工作状态,并自动记录盘位深度、旋扩压力和盘径数值,根据机载显示屏,现场工程师或监理可以实时监测旋扩作业状况,并可拍照存档。

根据机载显示屏的实时同步监测,实现了隐蔽工程可视化监控的功能,提高了质量管理的监测手段,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

采用旋扩法工艺,机载显示屏的同步监测可以代替原机械式盘径检测器的检测方法,结果准确、可靠。

4盘径允许偏差:

-4%。

5旋扩过程中如遇塌方、流砂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提出旋扩装置,妥善处理后,再继续进行旋扩作业。

2.4清孔

2.4.1扩孔完毕,钻机进行二次回钻清孔至设计孔深。

2.4.2清孔必须达到设计桩长的深度和质量。

抗压桩清孔后虚土厚度应<100mm。

抗拔桩清孔后虚土厚度<200mm。

2.5钢筋笼制作

2.5.1钢筋笼制作是在胎具上进行的,以确保主筋位置及整体尺寸准确、成笼后的垂直度无扭曲现象。

2.5.2所有接点都采用焊接,主筋搭接长度不小于10倍主筋直径,并应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

2.5.3钢筋笼的制作应满足以下要求:

1钢筋笼所用钢筋规格、材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应按不同规格分别堆放。

2钢筋加工前应清除钢筋表面的油污、铁锈等杂物。

3钢筋笼拼装顺序是先将主筋等间距布置好,待固定住加强筋后,再按规定的间距安设箍筋。

箍筋与主筋可用双面搭接电弧焊固定。

4钢筋切割时有裂纹部分、收缩的钢筋头和过弯的钢筋头必须切除。

钢筋笼的制作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序号

项目

质量标准

1

主筋间距

±10mm

2

箍筋间距

±20mm

3

钢筋笼长度

±50mm

4

钢筋笼直径

±10mm

5盘条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后,再圆盘成钢筋笼直径大小后备用。

6加强筋按设计图纸所示尺寸下料,盘圆后立即点焊。

然后再双面搭接焊。

7钢筋笼主筋按设计图纸要求下料,主筋连接采用单面搭接焊或双面搭接焊。

主筋连接必须保证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不超过总接头数的50%,且相邻钢筋接头间距大于35d。

主筋与盘条拼装可进行绑扎或点焊连接。

8钢筋笼保护层在主筋外侧安设,外形呈圆弧状突起。

在钢筋笼同一断面上设对称4处,其间距按设计图要求而定。

9钢筋笼的运输及下放

钢筋笼运输可采用小型拖车。

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变形,可在笼内侧暂放支撑梁,以补强加固。

当将钢筋笼插入孔内时,再卸掉支撑梁。

钢筋笼的吊放位置应在箍筋处。

吊放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缓慢下放,当前一段放入孔内后即用钢管穿入钢筋笼上端的支撑筋下面,临时将钢筋笼支在钻机大梁或护筒口上,再吊起另一段,对正位置焊接后逐段放入孔内至设计标高。

本工程设计中,钢筋笼顶距孔口距离较大,因而须在主筋上焊接吊筋。

当钢筋笼按设计要求检查安放符合要求后,将吊筋上部与护筒口点焊,或用2寸水管将主筋头套住,固定在钻机底座两侧内,以使钢筋笼定位,防止钢筋笼因自重下落或灌注混凝土时上浮。

下放钢筋笼时,应防止碰撞孔壁,下放过程中要观察孔内水位变化。

如下放困难,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下入。

一般采用正反旋转,慢起慢落数次逐步下放。

2.6混凝土配制

混凝土的配制严格按设计规定进行配制。

混凝土用水泥、碎石、砂严格按技术要求选用,在搅拌过程中要注意保证足够的搅拌时间,混凝土拌合与浇注质量检查与控制标准,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其质量并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次

项目

质量标准

1

砂、石

±2%

2

坍落度

18~22cm

3

扩散度

34~40cm

4

导管埋深

2~6m

5

导管距孔底

30~50cm

6

开浇时间

宜在清孔合格后1h以内开浇

2.7混凝土浇注

2.7.1导管的安装

1导管壁厚不宜小于3mm,直径为200mm,丝扣连接,直径制作偏差不应超过2mm。

水下浇注混凝土时,导管要按照桩基规范要求埋入混凝土中一定深度。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控制第一斗混凝土量,保证一次性灌满盘腔,以保证盘腔的充盈质量。

导管提升时,不得挂住钢筋笼,为此可设置防护板或护罩。

2导管连接必须密封性好,不得漏水。

使用前需作水压试验,试水压力为0.6~1.0MPa,检查导管的密封性能和耐压能力,达到标准后方能使用。

3导管可在钻孔旁预先拼接,在安装时再逐段拼装,分段拼装时,应仔细检查,变形和磨损严重的不得使用。

4导管安装,应使其位于孔中心位置,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笼混凝土灌注一般采用Φ200mm的导管,并应配有不同桩径相适用的规格的导管。

2.7.2混凝土浇注

为提高浇注质量,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遵循以下技术要求:

1只有在成孔和清孔质量检验合格后,才可开始灌注工作。

浇注前,应对护筒标高进行复测,以决定钢筋笼吊筋的长度,使浇注时钢筋笼稍离孔底,保持垂直状态,防止钢筋笼倾斜而导致保护块嵌入孔壁,影响钢筋笼保护层。

2应保证足够的初灌量,以确保导管初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0.8m以上。

3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应连续不断地进行灌注,严禁中途停工,并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埋深为2-6m。

做好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

4在灌注混凝土时,按设计要比例数量及时制作混凝土试件,用油漆写上部位孔号、日期。

试件拆模后,送实验室进行28天强度养护后统一做试压检测。

5灌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1.25;含砂率≤8%;粘度≤28s。

灌注混凝土时,应及时测量混凝土面高度,以控制导管埋深和桩顶标高。

具体做法是采用绳系重锤吊入孔内,使其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混凝土表面上,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混凝土面深度。

测深锤应以平底为宜,且底面积不宜太小,控测时须仔细认真,并与已灌注的混凝土数量核对,以防误测。

2关键工序及控制要点

3.1原材料品质

3.2泥浆比重

3.3孔深、孔径

3.4首扩压力值

3.5旋扩盘径、盘位

3.6浇注前清孔及孔底虚土厚度

3.7钢筋笼连接质量

3.8钢筋笼标高、定位

3.9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

除上述技术要求、关键工序严格操作和控制外,以下措施应严格遵守执行:

1)应重视一次清孔的重要性。

一次清孔前须停泵磨孔10分钟,将泥浆块打碎后,开泵排出地表。

一次清孔彻底,有利于降低下道工序的孔底沉渣,因本工程的特殊土性,含砂率较高,又旋扩时泥浆静止循环,泥浆砂粒的自然沉淀较快,沉渣过多,往往会造成通长钢筋笼下底困难,导致费时费工。

一次清孔彻底,实际也缩短了二次清孔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工效。

2)用于浇注旋扩灌注桩的水下混凝土,其坍落度应为160~220mm,若掺入缓凝剂,应事先做好试验,满足强度与和易性等要求方可使用。

3)浇注后桩顶混凝土面(不计浮浆)至少应高于设计标高0.8m。

4)旋扩装置入孔下放受阻时不得强行冲放,导致塌孔埋没设备。

此时,应将旋扩装置及时提出孔外,并向钻孔施工人员反映,共同分析原因,找出处理方案,必要时进行二次回钻。

5)每次旋扩后应立即补足泥浆,以维持孔口水头压力。

6)若桩距布置较密,在布置施工流水时应隔桩跳打施工。

7)旋扩盘腔工序完毕,应及时移交进行下放钢筋笼及清孔等下一道工序。

连续作业不得中途停工,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8)旋扩灌注桩的混凝土浇注量充盈系数应大于1。

9)根据施工现场道路、雨季场地泥泞等天气情况,提前调整混凝土运输计划,以保证混凝土及时供应。

10)定期组织质量管理人员检查规程、规范及技术要求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评定与施工总结,以利于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11)桩孔施工质量检查项目与控制标准见下表:

项次

项目

质量标准

1

孔位偏差

±d/6-±d/4(d桩径)mm,且不大于100mm

2

孔径偏差

±50mm

3

孔深偏差

+300mm

4

盘径偏差

-4%

5

孔斜偏差

<1%

6

泥浆比重

<1.25g/cm3(孔底500mm以内)

7

泥浆粘度

漏斗粘度≤28s(孔底500mm以内),马氏漏斗30-45s

8

泥浆含砂量

≤8%(孔底500mm以内)

9

沉渣厚度

≤100mm

3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4.1钻进困难

本次试桩桩端入强风化岩层达中风化上层,土层较硬,成孔采用大扭矩旋挖钻机进行,以使桩端满足试验要求。

4.2塌孔或跑浆

成孔中如遇塌孔情况,首先分析塌孔原因,采取合理的、有效的处理措施。

塌孔主要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点。

1配置合适的泥浆比重,保持孔内的水头压力。

2旋挖时控制钻进和提升速度。

3上述两项措施无效时,需埋设深长护筒控制孔壁坍塌。

如护筒埋设在砂层或软弱土层因振动或钻机重压造成孔口坍塌。

应用粘土填实护筒周围。

4如塌孔、跑浆严重,用粘土回填后重新开孔。

4.3缩颈

钻机低速慢进,用钻头上下往复多次磨孔。

4.4终孔控制

根据钻进的难易程度确认已达中风化上层面方可终孔停钻,转下一道工序。

4.5钻头脱落

主要是钻杆的连接螺栓松动或破损,应及时将螺栓拧紧,破损者及时更换,如发生掉埋钻头事故,应用泵清孔后,用钻头打捞专用工具及时提起钻头。

4.6混凝土堵管

混凝土堵管主要原因有:

灌注间隔时间过长,表层混凝土已初凝;混凝土泌水离析严重;混凝土配制不合理等。

发生堵管时,应分析原因,如混凝土有问题,按要求重新拌合混凝土。

如混凝土离析,应上下提动导管,使导管疏通;若无效,提出导管进行清理后,重新插入混凝土内足够深度,用潜水泵或空气吸泥机将管内泥浆、浮浆、杂物等吸除干净,重新灌注,或者把已灌注的混凝土全部清除后在进行灌注。

4施工准备

5.1试验场区必须具备施工条件,包括道路、水、电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4.2设备进场安装调试,有问题及时在施工前排除。

5.3做好水泥级配、强度,钢材焊接试验等材料的进场质检工作。

5.4施工前,应会同设计、监理等单位共同做好试桩技术交底工作,验证地质报告情况,确定桩入土深度及其控制方法,确定打桩路线,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

5.5施工前,应对每一试验场区(地质钻探孔附近)进行试成孔,通过

试成孔、试扩孔情况,结合勘察报告,进一步了解场区土层情况,为正式施工掌握第一手资料。

5.6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严格把关文明施工。

检查桩位平面布局及定

位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测量、定位、桩尖埋设必须正确无误。

5.7施工交底会时,质监、设计、建设及施工单位应派员参加。

以便确定该施

工技术依据,控制标准。

并作试成桩会议记录,待各单位负责人员签字认可后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