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701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5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docx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练习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人过快的生活节奏和过重的工作压力往往造成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B.导游提醒大家,接着是一段嶙峋的山路,要格外留意脚下以免滑倒。

C.“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

”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

D.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中国的“上元”指农历正月十五;“下弦”指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孟秋”指秋天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3.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

A.你寄来的大作我已拜读,对文中个别字句我冒昧地作了雅正,谨供参考。

B.班里新转来的同学邀请小王星期天去家里做客,小王痛快的答应了:

“没问题,我一定光临寒舍。

C.这次,幸亏班主任张老师从中斡旋,才化解了赵明和张华的矛盾,使得两人化干戈为玉帛,重新握手言和。

D.李老师,我们敬请您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如果能得到您的应允,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平时没有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

(删除“因为”)

B.受检的十余种教辅材料合格率不足10%左右。

(“不足”和“左右”前后矛盾,删除其中一个)

C.班长采纳和征求了同学们关于开展“劳动之星”评比的意见。

(“采纳”和“征求”调换位置)

D.为了防止类似的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把“防止”改为“避免”)

5.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及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睿智(ruì)别出新裁(xīn)

B.隽永(jùn)揠苗助长(yà)

C.惊诧(chà)明眸善睐(lài)

D.虔诚(qián)急不遐择(xiá)

6.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凭心而论   一介草民  矜持  噙住眼泪

B.沉鳞竟跃   风声箫箫  署名  风度翩翩

C.耿耿于怀   不讲逻辑  作揖  熠熠生辉

D.无所事事   惹事生非  窒息  濒临灭绝

二、字词书写

7.将下列语句认真誊写在方格内。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

“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

“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

你们站出来!

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8.选文中“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中“这”指代什么?

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9.选文画线句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10.下列选项中,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选文依次选取了群众大会演说、起稿政治传单、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

B.选文开头两段在全文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概括前面作为学者的部分,引出后面作为革命家的部分。

C.“口的巨人”是指闻一多先生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

“行的高标”是指闻一多先生笃行务实,勇于牺牲。

D.选文结尾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崇高品格和“言行一致”的精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方缺着点儿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

“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1.下面没有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A.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12.文章的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尾句说: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选出对这个结尾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结尾句的意思是:

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就是冬天的济南啊!

B.结尾和标题相照应。

C.这样的结尾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D.标题的中心词是“冬天”,结尾的中心词是“济南”,自相矛盾。

1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写济南的山水之前,先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总体的印象。

B.“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喜爱之情。

C.作者把济南城比作“小摇篮”,把小山比作“婴儿”,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暖、舒适的特点。

D.“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中的“妙”字有统领全段的作用,后面对雪后山景的描写全部围绕这个字展开。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恐前后受其敌(______)

(2)其一犬坐于前(______)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

(4)屠自后断其股(______)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6.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7.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五、情景默写

18.理解课文内容,默写句子。

(1)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2)《答谢中书书》中,“__________”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

(3)《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诗中“________”这几个字,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名句有何妙处?

请简要赏析。

七、语言表达

21.小辉的爷爷过六十岁生日,家人聚餐,为老人祝寿。

(1)下列对联适合小辉送给爷爷的是(______)

A.耳顺年体健身康 花甲岁神清气朗

B.花甲岁神清气朗  耳顺年体健身康

C.庆古稀福如东海 贺生辰寿比南山

D.贺生辰寿比南山  庆古稀福如东海

(2)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

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____________。

(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

八、名著阅读

22.走进名著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她进来了。

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

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

快叫呀!

”她说。

“父亲!

父亲!

”我就叫起来。

“大声!

他听不见。

还不快叫?

“父亲!

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

快叫呀!

”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

……不要嚷。

……不……。

”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

”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1)选段中的“她”指的是       。

(2)选段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了“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3)在《朝花夕拾》整部作品中,鲁迅刻画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表达了强烈的爱憎之情。

请写出书中一个能够表现鲁迅“爱”之情的人物,并写出与之相关的一处情节。

九、作文

23.请以“语文课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认真审题,明确选材方向。

(2)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本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4)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文言文阅读

1、

五、情景默写

1、

六、诗歌鉴赏

1、

七、语言表达

1、

八、名著阅读

1、

九、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