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栽培的技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628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棚草莓栽培的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棚草莓栽培的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棚草莓栽培的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棚草莓栽培的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棚草莓栽培的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棚草莓栽培的技术.docx

《大棚草莓栽培的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草莓栽培的技术.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棚草莓栽培的技术.docx

大棚草莓栽培的技术

大棚草莓栽培的技术

1、选用浅休眠的优质、早、熟、高产品种。

  

 

    草莓品种颇多,特性各异,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一,促成栽培应选用浅休眠、早熟的大果型品种,以适应市场销售。

在此前提下,还需品质优、产量高。

目前适应促成栽培的品种有丰香、女峰、春香、明宝等。

本地促成栽培的主栽品种为丰香,它具有早熟、优质、高产、耐贮运的特点,但该品种抗白粉病能力较弱,须提早做好预防工作。

为更新品种,近年来先后引进的一些促成栽培的草莓新品种,如章姬、鬼怒甘、枥木少女、莓宝等,表现较好的有章姬和枥木少女,章姬主要特点是早熟、果型大、品质优、果色鲜艳美观、糖分高、市场畅销;枥木少女生长旺盛、抗性好、品质优、耐贮运。

 

  2、发挥良种优势,及时更换新品种和品种的改良。

 

 

   草莓在生产中一般都采用遗传性无性繁殖,即通过当年母株发生的匍匐茎苗作下年的生产苗,由于连续多年种植,受病虫危害,植株体内带病毒越来越重,导致植株变矮、果型变小、生长势和抗病能力减弱,产量逐年下降。

因此,草莓一般遗传种上3年就必须重新更换新的组培脱毒苗,即新原种苗或引进新的优良品种。

通过更换脱毒原种苗,在同样栽培条件下,能增产30~50%,培育脱毒苗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科研部门才能培育,农民无技术力量搞。

在无新的良种引进情况下,在生产上必须及时向科研育种单位引进脱毒原种苗,进行更新换代。

如无法引种情况下,可进行品种选优去劣,提纯复壮,即在生产中选择生长旺盛、果大、结果多的优良植株作为专用母株进行繁殖,有利于提高品质和产量。

 

 

   3、选好一块适宜草莓生长的栽培地。

  

 

    土壤是草莓生长的主要环境基础。

草莓根系为须根,分布浅,有70%的根系分布在20厘米深土层中,草莓又是喜水、喜肥的作物,所以要求保肥保水能力强、通气良好、质量疏松、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地下水位应在1米以下,碱性地和粘土都不适合草莓生长,土壤酸碱度(PH值)为6~7生长良好,PH值8以上不适合生长。

所以,有条件的一定要选择排水畅通、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砂壤土里。

 

 

   4、育足育好草莓生产苗 

 

   草莓生产用苗一般用母株发生的匍匐茎进行繁苗,经匍匐茎抽生而成的新生苗即是下半年的生产栽培苗。

因此,要育好生产苗,首先要做好母株的繁苗工作,母株繁苗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选择无病虫的优良母株。

作繁苗的母株一定要选择品种纯、生长势健壮、结果性好、果型大、品质好的无病植株,在原生产地作苗圃,也应去除病株、杂株,保留综合性状良好的植株作母株。

  

  ②、苗圃地的选择与准备。

选择灌溉方便、保水保肥力强、土壤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作母株的繁苗地,最好原来未种过草莓及茄科作物的土地,这有利于母株生长和匍匐茎的发育,培育出根系发达、植株健壮的优质苗。

作生产苗专用母株的母株每亩100株左右,大棚生产母苗200株。

苗地与生产地的比例为1:

10。

苗地应提前深翻,促使土壤疏松,然后平整。

母苗移栽前一星期每亩施腐熟栏肥1000公斤、饼肥30~40公斤、三元复合肥25公斤,并与土充分混和,然后按畦幅2米或3.5米开沟作畦,将沟土盖在基肥上,畦整平待种。

如果用采收后的生产地作育苗地,则把原来双行小畦三条并为一条畈面,去除中间四行苗株,剩下两边2行,再隔株去掉一半苗,并要做到去病去劣,留壮苗、优势苗株作母苗,然后将黄叶、老叶和花茎摘除,适当追肥一次肥料,清理掉原来沟中的病叶残留物即可。

  

  

  ③、母株的定植。

繁育生产苗最好采用专用母株,专用母株应于上年10月把选定的优质母苗另移植到苗圃地,到第二年3~4月份时再进行一次选择,经越冬后的植株在生长势上有明显的差异,再次去掉弱株,选健壮苗定植到预先做好的苗圃内。

2米畦种单行,3.5米畦种双行,即畦边25厘米处定穴,株距50厘米。

如采用生产苗作母苗,一般在果实采收后期,即5月中下旬移苗定植。

为防止伤根死苗,应采用带土移栽,母株摘除黄叶、脚叶和花茎,按25厘米株距移植到苗圃中。

  

  ④、母株的培育管理。

定植后要充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如气温高、天气干燥,在定植后一星期内最好采用遮阳网遮荫,促进成活,母株成活后的目标是培育成健壮植株,使其多发匍匐茎和子苗,主要管理工作是:

  

  

  A、施肥。

母株成活至6月底,应提供足够养料,特别是氮素营养,使母苗生长健壮、多发叶,增进光合作用能力,促进多发匍匐茎,也可促进1~3次子苗早发和多发匍匐茎。

  

  

  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每15~20天浇一次,稀人粪尿或1%尿素加过磷酸钙溶液,用磷酸二氢钾或植物动力2003根外施肥2~3次。

  

  

  B、喷赤霉素。

匍匐茎发生量的多少除了受植株体内营养状态决定外,还在于生长激素(赤毒素)在体内积累多,有利于匍匐茎的发生。

故在母株定植后应用10~15ppm赤霉素喷二次,第二次在第一次喷后一周进行,喷赤霉素的效果随母株定植时间推迟而减弱,喷一次的效果没有喷二次的好。

  

  

  C、摘花穗。

4月中旬至5月份,是草莓花穗和匍匐茎旺发期,为使养分集中,促进母株营养生长和抽生匍匐茎,应及时摘除花穗,但要注意防止扭伤基部腋芽。

  

  

  D、除草和防病治虫。

母株生长期,气温较高,特别是5~6月份雨水较多,杂草和病虫害最易发生。

要及时拔除杂草,并做好病虫防治工作。

为减少除草化工,可结合化学除草,在母株定植前的整地后3天内,每亩用50%丁草胺乳油50~75毫升或都尔50毫升加水50公斤喷洒畈面,有良好的除草效果。

定植后如禾本科杂草多,可用盖草能或精禾草克进行防治。

采用手工拔,在拔草时要注意,不能把匍匐茎拔起翻动,以免伤苗死苗。

常见的病害有黄萎病、根腐病、叶斑病、炭疽病、灰霉病,前期和后期还有白粉病、黄萎病,根腐病和赤霉病一旦发现,应立即拔除病株,用1000倍百菌清浇病穴,叶斑病、炭疽病和灰霉病用大生1000倍、可杀得500倍、速克灵1000倍、72%农用连霉素3000倍任选一种进行防治,白粉病可用2000倍三唑酮或8000倍福星进行防治。

虫害有蚜、螨类、地老虎、金龟子幼虫以及芽线虫等,使用药剂:

蚜虫可用灭蚜灵、一遍净,螨类可用速螨酮,芽线虫可用敌百虫和辛硫磷、保得等药剂进行防治(具体用药浓度和方法详见第10点的病虫防治)。

除药剂防治外,更重要是及时摘除黄叶、病叶,减少菌源。

E、整理匍匐茎和压茎苗。

母株抽生匍匐茎后应及时均匀摆布在母株的周围空地,以便充分利用土地。

今后发生的子苗也要及时均匀分布整理。

为使子苗及时扎根,在子苗具2张叶时还未扎根的苗要进行压茎,即在子苗后2~3厘米处用小泥块把子苗匍匐茎压牢,促进提早定根。

  

  

  4、及时灌水和清沟排水。

草莓苗怕水又怕干旱,母株苗圃地遇大雨后要及时清沟排除积水,保持良好的通气条件。

如遇高温干旱,要及时浇水或灌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死苗。

 

   5、培育壮苗,搞好调控,促进花芽分化。

 

  草莓是短日照植物,在低温和短日照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

但随着温度下降(在5度以下)进入休眠,促成栽培的浅休眠品种虽对感光性和感温性都较弱,在前期高温长日照条件下,也不能提早花芽分化。

为了提早开花结果,大棚栽培的浅休眠品种也必须在育苗期进行人工调控措施,促进其提前花芽分化。

促进花芽分化的措施有高山育苗、冷藏、遮荫降温、控水控氮、断根和使用激素。

从近几年实践经验总结分析来看,高山育苗和冷藏较困难,在苗期进行遮荫降温有一定效果,但不如控水控氮效果好,并采用断根控苗的手段能有效地促进花芽分化。

早熟大棚栽培既要早开花结果,又要达到高产要求,就必须培育好草莓壮苗,培育壮苗在抓好前期繁苗圃工作的前提下,还须再进行一次假植。

通过假植期的培养和调控,达到苗矮壮、根系发达、老健抗性好,使植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促进花芽提前分化。

  

  

  假植苗床地宜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方便、前作未种过草莓、无病毒、杂草少的蔬菜地或早大豆地。

床面宽1.2米,肥沃的蔬菜地可不施基肥,如前作水稻田或肥力差的地需适当施肥,在假植前3天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5公斤兑水750公斤喷洒在畈面上,结合化学除草,在施肥后每亩再用丁草胺乳油50~75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能达到良好的除草效果。

  

  

  草莓苗假植时间从7月10日开始到8月下旬都可以,以8月上旬为假植适期,取苗以选择中期发生的适龄壮苗为好,摘去基部黄叶、老叶,留中心2~3叶苗进行栽植,株行距15×15厘米左右。

  

  

  假植后管理,前期以促进生长培育壮苗为主,假植后一星期内为促使发根快、成活早,在高温干旱情况下需用遮阳网遮荫,早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一周后适当追一次肥料,一般以0.5%浓度的尿素加过磷酸钙溶液浇洒一次。

成活后当苗长出2~3张展开叶时,要及时摘去原来的老叶,促进植株生长。

中后期(即8月中下旬后)要适当进行控制,在中午遮强光,并控制氮素营养,减少土壤水分。

如苗生长旺盛,在氮、水无法控制情况下,可用断根办法控苗,即用小竹片取镰刀插入苗行土中,松动土壤断根,但不可大挑大翻,以免伤苗严重或死苗。

通过各种促控措施,促使顶花芽于9月20日前完成分化。

假植一般期为30~35天为宜,最长不超过50天,如假植苗早植的情况下,需推迟定植,要超过60天的务必进行第二次假植,第二次假植要求在定植前15天前完成。

第二次假植株行距应放宽到20×20厘米,促使秧苗再一次新发,否则草莓苗易老化。

定植前10天揭去遮荫物,使苗矮壮老健。

植物激素赤霉素(920)对花芽分化有抑制作用,而对草莓的花芽生长有促进作用。

因此,一定要正确使用。

一般不能在花芽分化前的假植期使用,否则会起反作用。

赤霉素的有效使用期在定植后的开始生长旺期,即9月下旬至10月初使用。

尤其在前期温度高、营养条件好的情况下使用效果显著。

但因超负担生长,会缩短寿命,导致早衰,降低后期产量。

反之,在育苗早、假植早、生长旺的情况下,在苗床地使用矮壮素或多效唑、烯效唑等生长延缓剂对草莓控制营养生长过旺、促进花芽分化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一定要掌握适宜的浓度和使用量,一般矮壮素1000倍、15%多效唑150ppm、5%烯效唑20ppm均匀喷布叶面,使用时间必须在定植前15天使用(9月5日前使用)。

 

 

   6、加强土壤消毒杀菌处理,做好移栽前的整地和施肥工作。

 

 

   种植草莓的土地最好是新地,多年种草莓必须实行轮作,与水稻间隔种植更好,如连作的土地一定要严把消毒杀菌关,以减少虫害菌源。

消毒杀菌首先要消除原来的草莓老植株,连根挖起,搬移到离栽培地较远的地方,最好晒干后烧毁。

利用7~8月份高温季节进行翻耕水淹,并撒入石灰100公斤,并用50%多菌灵1000倍、60%敌克松500倍、40%福尔马林50倍、使百克1500倍喷施,能提高杀菌杀虫效果,调节酸碱度,定植前排干水再翻耕一次,晒白泥土,然后整地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合理搭配,因大棚栽培草莓生育期长,需肥量大,必须施足基肥。

在基肥重施的情况下,为防止肥害现象,基肥尽量做到早施、适施,定植前10天每亩用腐熟栏肥3000公斤、含硫三元复合肥50公斤、硅肥10公斤、钙镁磷30公斤、腐熟菜饼肥150公斤加泥灰10箩撒施与土壤充分混和(为提高章姬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每亩一定要施用泥灰10箩左右)。

如时间紧,为安全起见,以开沟集中施为宜,施入基肥后,整地作畦。

大棚栽培标准棚一般宽6米,共6畦,畦底宽80厘米,面宽60厘米,高35厘米,沟底宽20厘米,上宽下狭,作畦一定要沟直、边平、土细、畦面呈低拱型。

整地结束后,畦面每亩再撒入贝壳烧制的石灰粉50公斤,调节酸碱度和增加钙素含量。

大棚地长度一般以35~45米为宜,有利于通风管理和作业。

 

 

   7、选择优质壮苗适时定植。

  

 

    草莓促成栽培的定植时间是根据顶花芽的分化程度来确定,一般在50%以上苗株达到分化时为定植短期,如苗圃生长旺盛的苗应适当推迟定植,最好在顶花芽完全分化后定植,有利于有效花的生成。

测定顶花芽分化程度要用显微镜来解剖观测。

为适合生产上应用,所以,只能根据地区的地理和环境条件在时间上来定较为切合实际。

本地的适宜定植期为9月中旬,因年度间的气候变化和生产的需要,可适当提前和推迟。

从苗的生长情况来看,壮苗大苗应推迟定植,而弱苗小苗需适当提前定植,定植时苗要求有5~6张展开叶,根茎粗1~1.3厘米,根系发达,苗体重25~30克,选择阴天移栽,有利早成活、还苗快,移栽时尽量做到带土入穴。

每畦种2行,行距25厘米,株距18~20厘米,每亩栽6000株左右。

定植时苗不可种得太深,否则苗心埋入土中易烂芽心,以根系全部入土,根茎部与土面平为标准。

草莓苗基部呈弓形,花序向弓背方向伸出。

为便于管理、采收和防止烂果,定植移栽时应将弓背朝畦边栽种。

移栽最好采用营养土或5%过钙拌和泥灰压根,有利于发根快、生长好。

天晴移栽应边栽边浇水,移栽后一星期内要早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切忌浓肥水浇,也不能沟灌。

如土壤过于干燥,浇水无法解决的情况下,需进行沟灌的,也一定要先把表土浇湿后再灌,以免发生翻肥伤苗死苗。

 

  8、加强培育管理,搞好促控协调关系。

 

  三分种,七分管。

促成栽培的草莓在长达半年多时间的生长中有一半时间是在不正常生长条件下,完全靠人工进行各种办法来保护和调节,满足其生长的需要。

因此,管理是重要环节,且技术性强,务必要高度重视。

管理环节也是种植大棚草莓的成败关键,所以,一定要抓好各个环节的培育管理。

  

  

  ①、定植后的苗期管理。

  

  

  定植后的主攻目标是:

快长促早发,为丰产发好基础苗架。

移栽后前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发育。

一星期后浇一次稀人粪尿或1%浓度的复合肥稀肥水,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争取在复地膜前追施2~3次。

苗期的追肥一定要掌握少吃多餐,薄肥勤施的方法,要注意追肥不宜过多施用氮肥,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影响花芽分化,推迟结果。

在追肥的前提下,也要及时清除杂草,在覆地膜前把杂草清除光。

  

  

  ②、及时搭棚和保温。

  

  

  定植后要抓紧搭棚,以免覆膜保温推迟时间而影响正常生长,力争在10月上旬搭好棚。

采用毛竹棚的要符合棚的标准,一般从两边打桩点计算,宽6.2米,长40米左右,高2.2米,中间立柱子,两旁打桩,桩的高度为1.2米,棚顶和两旁桩顶扎三条横档,拱棚竹片长4.5米,对帮过顶互孔,拱棚竹片间隔距离为0.5米,搭棚要求边直面平,帮扎牢固。

  

  

  当植株的第一侧花分化后,夜间温度降至15度以下时,应进行覆膜保温,生产上一般在10月下旬为开始保温适期,保温过早,影响侧花芽分化,保温太迟,植株进入休眠,采收期推迟,影响前期产量。

因此,覆膜一定要掌握适宜时间,在覆盖大棚膜的同时,也要及时铺盖地膜,地膜以黑色膜为好,既保温又能起到除草作用,采用上白下黑双色膜更好,还能起到反光作用,提高果实的成熟度和色光。

到12月上旬,当大棚内最低气温降到5度时,为不影响正常开花结果,要采用双重保温措施,即在大棚内夜间再加盖小拱棚内膜,提高保温能力。

  

  

  加强温度与湿度管理。

  

  

  温度管理:

根据草莓生育特点,大棚草莓各生育期的温度管理要点如下:

  

  

  盖棚初期。

为增加积温,又兼顾前期高温所带来中后期早衰,促进早开花,白天大棚温度应保持30度左右,但在复膜后头几天温度可偏高,35度左右,有利起发,夜间温度保持10度以上,以后直至开花前,棚温白天保持25度为标准,最高不超过30度。

顶花序开花后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棚温保持20~25度,夜晚保持5度以上,果实膨大期或温度过高(超过25度),成熟快、果变小。

因此,棚温高于25度时要注意通风降温。

总之,前期应尽量掌握温度低一些,有利于提高中后期植株的生命力。

  

  

  双重保温。

当棚内夜间最低温度在5度以下时,夜间应采用双重保温,即加盖小拱棚,保持夜间小拱棚内温度在5度以上,当小拱棚内温度出现3度以下时,需采用电熟加温或小拱棚外再加草帘保温等措施。

3月中旬后温度管理。

立春后气温渐渐回升,当小拱棚内最低夜温高于5度时可解除二重覆盖,尽量降低温度,防止徒长,有利于结果。

大棚内最高温度不要超过25度,当超过25度时要及时换气降温,或用排气扇通气降温,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4月下旬温度管理。

4月下旬一般气温已回升,棚内温度白天高时可达37~38度,这时要及时通风换气降温,有效的办法可拆除棚二侧围膜,使棚内温度保持在30度以下。

总之,在保温的前期和后期往往容易出现高温,棚内温度上升快,一定要控制棚内温度在30度以下,防止烫苗而引起死苗的现象,造成棚大损失。

所以,一定要重视通风管理。

湿度管理:

草莓一般自开花前一天即能授粉受精,到开花后3~4天才失去发芽率,花粉发芽率除受温度影响外,还受空气湿度影响,空气湿度在40%左右时,受粉率最高,而空气湿度在80%以上时受粉率下降。

根据这一特点,当草莓开花时,大棚内要尽量保持在50~60%湿度,这不仅有利于花药开药和花粉发芽,也有利于防止病害发生、畸形果减少,提高结果率和正果率。

降低大棚内湿度除覆盖地膜外,特别应重视换气降湿,即使在寒冷的冬季,白天也要利用中午气温较高时掀起二侧膜帘通风换气。

  

  

  地膜覆盖:

促成栽培覆盖黑色地膜的作用:

减少杂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层湿度,降低棚内湿度;提高土温;防止土壤对果实的污染,减少病虫危害,改善果实品质。

因此,草莓覆盖黑色地膜作用很大,有条件用黑白双色膜更佳。

在本地的自然条件下,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是草莓根系生长的有利时期,所以,前期一般不需盖地膜,而覆盖大棚膜后,棚内温度升高,加强了植株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能力。

同时也因棚温升高蒸发大量土层水分。

为保持土层水分,减少棚内空气湿度,在覆盖大棚膜后应马上覆盖地膜,也可在覆盖大棚膜前盖好地膜。

覆盖地膜时间最好在下午进行,以免伤叶。

为减少空气湿度,最好采用连沟行全地覆盖。

  

  ④、光照管理。

大棚内光照不足对草莓会产生影响,光照不足对草莓影响最大的是花粉发芽率下降,其次是叶的光合作用。

草莓是比较适合在低温和低照度条件下栽培的作物,在冬季、光照在1~5万勒克斯时,同化作用均以15度时为最高,到25度时开始下降,30度时急剧下降,根据测定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晴天还是阴天,大棚内温度也能保持在15度以上。

因此,是适合同化作用要求的。

但在冬季,大棚膜上会染上污尘而影响光照,这时需冲刷掉污尘,以利透光。

使用第二年老膜,透明度减弱,所以覆盖草莓最好每年用新膜为好。

  

  ⑤、肥水管理。

  

  

  促成栽培自年内11月至次年6月要连续采果,生长期长,而棚膜则隔绝了雨水的进入,因此,要充分地、不断供给水分和养料,才能满足其生长,否则会造成早衰而减产。

除了施足基肥外,还应追施薄肥,以补充其不足。

追肥时间和次数大致如下:

  

  

  第一次追肥:

10月中旬顶花序现蕾后,覆盖地膜前叶色转淡时进行,以促进顶花序生长。

  

  

  第二次追肥:

顶花序顶果达到拇指大小时(约11月上旬)进行,注意不要在顶序开花时施追肥,以影响结果。

  

  

  第三次追肥:

顶果开始采收时,约11月下旬。

  

  

  第四次追肥:

顶花离果采收盛期,约12月中旬。

  

  

  以后每一朵花序果开始采收时,看苗情况施肥,一般在年内20天施一次,年外半月施一次,一般施肥和灌水结合进行,有灌水设备的通过滴管渗入土中,若无灌水设备采取浇注方法,土层严重缺水时也可沟灌,前期尽量采用浇灌为宜,因基肥用量多,前期未完全分解溶化。

如采用沟灌易造成大量化肥溶解向上蒸发,并释放大量铵气,而导致伤根伤苗,甚至死苗。

浇灌有利于肥料向下压,对苗生长有利,中后期沟灌也不要漫灌,以土壤湿润为标准,及时灌及时排。

追肥应氮、磷、钾配合,即含硫三元复合肥为好,并视生长和结果情况增加氮和钾的用量,生长弱时增氮,结果多时增钾,液肥的施用浓度以控制在0.3~0.4%为宜,切忌浓肥浇施,每亩标准浓度肥水掌握在1500~2000公斤。

特别要注意,切不可用干肥作追肥,以防止发生肥害。

增施二氧化碳对草莓有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因此,在低温的条件下,每天早上8~10点施用二氧化碳气肥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

  

  

  ⑥、植株整理。

  

  

  促成栽培自定植至采收结果9个月中一直处于不断的生长中,叶、花、茎不断进行更新,腋芽也不断发生。

为了保证有足够叶面积、合理的花茎数及田间通风透光,要经常做好植株的整理工作。

整株的总原则是:

既不使茎叶过密,又要保证有足够的叶绿数、适宜的花茎数。

  

  

  植株整理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⑴、掰芽。

促成栽培在保温的条件下生长旺盛、腋芽发生较多,应把多余的腋芽掰掉。

方法如下:

在顶花序抽出前,只须保留一个顶芽即可,待顶花序抽生、腋芽也相继抽生时,选留2个方位好的而粗壮的腋芽,其余掰掉。

即每株保留2个芽茎,如密度高、生长旺盛的只选留单茎即可,以后再抽腋芽也要及时掰掉。

⑵、摘叶:

一般具有2个芽(2个分株)的植株,通常能抽出3~5花序,这样的植株需保留10~12张展开叶,生长旺盛植株留1个芽的,因叶大茎粗保留8~10张叶即可。

随着新叶的展开,应定期及时掰除老叶、黄叶、病叶,以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和增强光照。

但要注意在2月份前低温情况下,尽量多保留老叶,在3月份后,气温回升,草莓生长转旺,应多去老叶,如植株徒长,在摘老叶前提下,再摘去少数心叶。

⑶、掰花茎:

促成栽培采果时间长,顶花序一般至第二年2月底或3月初采果结束,这时要及时掰掉老花茎,以后第二和第三花序的花茎在采果结束后也应及时处理掉,以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⑷、摘匍匐茎:

匍匐茎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繁殖下代新苗株,它的抽生需消耗大量的养分。

因此,如不作繁种地的植株在采果前期和后期要及时摘除匍匐茎,以减少养分消耗,增强通风透光度,促进开花结果,增加大果率。

 

 

    9、提高座果率措施。

 

 

   草莓虽是自花授粉植物,但在大棚中栽培,空气湿度重,自然界昆虫进入少,花药和花粉发放困难,花粉粘固在花柱上,导致授粉能力下降,座果率减少,畸形果增加,特别是前期生长势旺盛的植株在本身花茎缩短、花药花粉发育不良的情况下更难以座果。

因此,在前期和低温期应采取增强授粉措施,力争顶花序结果结大果。

增强授粉的主要措施有:

  

  

  ①、放养蜜蜂:

蜜蜂是最好的授粉助手,通过蜜蜂在花朵上活动,把花粉均匀地撒涂在花柱上,从而提高授粉授精能力,座果率和整果率明显增加。

近几年,这项措施已被广大草莓种植户所应用。

放养蜜蜂一定要每只棚一筒,因各棚受膜隔离,无法进入别只棚内,所以,每只棚都要放养。

冬季温度较低,湿度重,加上棚内生活不习惯,蜜蜂死亡率高,如管理不当,养上一个月就死完。

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蜜蜂的培养管理,首先要引导蜜蜂适应棚内环境;其次要加喂糖浆和花粉,提高抗病能力;第三要做好冬季夜间保温工作,防止受冻,并且要做好草莓病虫害防治时毒害蜜蜂的安全保护工作。

  

  

  ②、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是一项化工量较大的工作,虽没有放养蜜蜂效果好,但在没有养蜂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授粉也有一定效果。

方法是:

做一只用软鸡毛串的小刷子,在每天中午前后用鸡毛刷子轻轻刷动花朵,达到相互授粉,提高受精能力,刷时要轻要均匀。

  

  ③、喷施赤霉素(920):

喷赤霉素会对草莓抑制花芽分化,但能促进花芽生长发育,并能拉长花茎,增强授粉受精能力,结果整齐,提高成熟。

因此,使用赤霉素一定要掌握适宜的时间、用量和逍度,否则会起反作用。

正确的使用时间是在20%植株现蕾时喷第一次,隔一周后喷第二次,使用浓度都在10ppm左右,第一次略浓,第二次宜淡,即第一次以1克加水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