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1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8601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14.docx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1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14.docx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14

中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

教育,最有生命力的场所,是在课堂,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在师生的互动和对话之中。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学生越来越活跃,师生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新课程还给了教师一个展现个性与才华的舞台。

可是,在这个舞台上的那一幕幕却并不是那么好唱、好演,教师们需要适应自己的新角色,适应教学的新方式,学生的新要求。

这一切在带给教师以惊奇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各种困惑与问题:

新课程中的课堂究竟应该什么样?

教师的身份与角色该如何转变?

课堂教学应该怎样进行?

……这些困惑和问题不仅仅是众多教师需要面对的,也是教师们所深切感受到的。

因此,课改中遇到困惑,这也是很自然的,教师们应该从困惑中竭力地走出来,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丰富自身的学养能力,这样,面对困惑,我们才能不会再无奈和茫然,反而将会有更多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么,我们课程改革的关键是什么?

是教师。

真正的课程改革精英在哪里?

不在教育管理机构、不在书房里、不在研究所。

……而在校园里,就在在座的各位之中。

因为校园里有教育精英成长的沃土。

这本书汇集了教师们对于自己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本书分为四部分内容①教学篇②评价篇③管理篇④教师篇

第一章教学篇

包括五部分内容:

1.教学目标2.学习方式3.教学情境4.教学互动生成的实现5.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书中教学目标中提到三维目标的整合,那么如何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一崭新理念。

具体到课程目标的设计,既要体现合理的价值取向,又要处理好课程目标内部构成的层次性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是整体目标的三个方面。

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必须同时考虑如何把三者有效整合。

课程目标体系有三个层面:

知识与技能属于同一层面,是第一层面目标。

它是掌握方法和获得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层面的目标就是方法和能力。

它概括的程度比知识和技能更高一些。

第三层面的目标是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实质上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

是最高层面的目标。

如果说第一层面的目标是下肢,第二层面的目标是躯干,那么第三层面的目标就是灵魂。

这三个层面的目标,即是可分解,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角度来看,完整的课程目标一般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目标。

宏观目标是指课程的培养目标,它反映时代、社会、国家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总体要求,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存在于国家制定的课程方案之中。

中观目标是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微观目标就是具体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目标。

它是宏观和中观课程目标的一种具体化,具有更强、更直接的操作性和现实性。

二、学习方法:

重点谈一谈探究性学习方法

目标确定后就要考虑到学习的方法问题。

那么开展活动是否就等于探究性学习呢?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认为进行探究学习就是开展很多活动,做实验,搞小制作。

出现了把探究学习形式化的倾向。

实际上,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

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接受学习。

对于这一问题过于片面或绝对化,反而会丢掉过去传统中非常有价值的做法。

教师追求的应当是本质的东西,而不应该是形式,更不应该做表面文章。

新课程在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也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提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反对教师满堂灌及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但这并不是要降低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这对于教师来讲,不是降低了要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在备课时,不是准备讲什么。

而是在钻研教材明确这一节课教学要点和目标的基础之上,确定怎样在课堂上引导孩子自主探究学习,在什么地方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对孩子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出事前的准备,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才能使课堂教学即是生动活泼的,又是有序有效的。

新课程是在接受性学习与发现性学习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实现有效整合、优势互补。

新课程并不排斥必要的讲授,而且对讲的要求更高,讲授仍然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有效教学方式,但讲的重点已经发生转移。

新课程中的教师需要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的“活”,实现知识教学与方法教学的有机整合,问题由学生提出来,教师引领学生在反复阅读文本中寻求答案,获得感悟。

总之,教学本质需要明确,一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动嘴、动手、动脑,积极主动的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二是引导学生真正地“学进去”,才能避免教学游离于浮华和浅薄而变得丰厚与凝重。

一.如何处理学生个性化学习与教师的价值引导之间的关系

新课改课堂中,我们时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景:

在数学课上,有十几种解题方法;在人文课程里,对文本有十几种理解。

有的方法巧妙,有的较为繁琐;有的切中主旨、视角独特,而有的却是牵强附会,众说纷纭。

而教师在此是“听其不语”,最终,学生或是各执一词,不及其余,或是不得要领,无所适从。

个性化理解与发展绝不意味着可以抛弃教师的合理引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决问题和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个人理解。

只有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与主动构建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才能富有独特、个性化地来把握这个世界的真谛和意义。

而另一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个性化地理解文本之后,并不意味着他的解决策略是最佳的、他的个人理解就一定是正确的。

教师在此过程中,应通过对话、提问、比照、分享观点、合作反馈等交往环节来促进其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帮助学生不断克服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性所导致的主观性偏差,引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聚合到主题含义和最优的解决策略上来。

这才是新课程理念的题中之义。

提到理念,在这里我谈一点个人的理解。

理念的问题其实是最大最高最根本的。

亚里士多德说“理念是一种思想,是非物质形态的。

”柏拉图说过“时间万物转瞬即逝,但为惟有其背后的原形——理念永远存在。

我们的教育理念,课改理念再也不能是飘在空中的东西。

理念要着地,理念要转化,要成为你人格特征的组成部分。

要成为你的信念。

举个例子说,比如,“以人为本”。

什么叫以人文本?

你要理解深刻。

你不理解深刻就不会内化、就不会落实。

无论你是校长、主任还是教师,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人的自由。

这里所说的自由,是关注人的思想自由。

恩格斯说“人的思想的自由是人世间最绚丽的花朵。

世界著名的数学家霍金先生失去了肢体的自由,但是他的思想是自由的。

自由的前提是尊重。

“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从尊重学生开始,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要给他以时空。

否则学生就要唱一首歌了“起的最早的是我,睡的最晚的是我,书包最重的是我,作业最多的是我,心事最大的是我。

”学生哪里还有什么快乐可谈。

四、如何认识教学过程中即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

在一节音乐课上,一位教师正在教歌曲《快乐的小骑兵》。

这位教师设计的活动花样繁多:

从小火车旅游出发到内蒙古,到摹仿:

呜……咯嚓、咯嚓”的小火车声,一会拉着学生在教师里“东奔西跑”,一会让学生骑马,一会又让学生手舞足蹈、敲敲打打。

这其中,教师最核心的讲解学生根本没听清。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撒欢儿得倒很开心,但会唱的学生寥寥无几。

我在小学部作教研员时,经常下基层听课,参加各校搞的教研活动。

到培训部,也是每学期都下基层学校作调研、督导、检查等工作。

确实感到有一部分课堂教学就单纯是“为活动而活动”,形式上看是热热闹闹的,内容上也是乱七八糟。

该讲的没讲清,该听的学生没有听懂。

课堂的秩序常有失控现象。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

如何更好的优化学生的活动?

那就是要在活动的设计上,不应该只注重其外在表现方式,更多的应是注重其内在品质。

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

设计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识。

有价值的活动应经过不断的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逐步向思维的抽象化转变。

以达成学生认识和思维水平的深化。

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当前应努力提高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水平,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对活动的质量有效有机结合起来。

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有效性的关系。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动念生成”能展现课堂的真实性。

它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外的情况。

再现师生原滋原味的教学情境。

“动念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然而诸多教师在课堂上仍受制于教材,受约于教案。

他们把执行教案视为课程实施的终点,而造成预设的情况与教学的真实情境脱离,痛失了许多良机。

五、下面谈一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目前,在中小学课堂上多媒体、互联网带来的闪烁画面、缤纷色彩、动漫世界……让孩子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知识理解。

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无疑具有诸多积极意义。

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应用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表现一:

多媒体的利用形式化。

多媒体的利用为教师搜集资料,展示地理现象的发生、变化,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在课堂上,多媒体包办一切,课题的出示、教学板书、问题及结论展示全靠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所有知识呈现都离不开多媒体,各种声音及画面的闪烁有时成了扰乱学生思维的“干扰源”。

表现二:

强化多媒体利用,忽视教师基本功训练。

前面讲到多媒体在课堂中的使用,包办一切,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进行演示,多媒体成为一个“高级玩具”。

过去地理教师常用的板图、板画技能似乎无用武之地,也不用板书,没人再去做这些训练,教师的基本功退化。

表现三:

强调教学创新,忽视常规基本要求。

以创新精神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考虑如何以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种教学创新的号召下,教师忽视了备课、说课、听课、评课中积累的好经验,如有的教师备课简单,几乎不参与听评课,只是创新设计一个活跃的过程。

试想一个连所教知识都吃不透、把不准的教师,单凭积极的、活跃的课堂气氛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

那么如何避免教学方式的技术化,保持教学的艺术呢?

新课程推进以来,目前从教学研究到教学实践,人们对教学艺术好像失去了兴趣。

谈及教学现代化似乎就是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不用多媒体就意味着落后。

在中小学公开课的课堂上,无论什么课都用多媒体,这也不能怪老师们,因为上级评课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就是这堂课是否用了多媒体。

所以教师用了大量时间,到处搜集动画资料,编制课件,所用时间和精力大大超过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状态及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对教学的精心设计。

我们需要认识,思考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避免教学方式技术化,保持教学艺术。

现在教学技术的本质意义在于教师活动的优化以及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而主要不是为了展示教师的应用技巧或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技术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它既不是教学的主导,也不应该成为教学评价中的主要部分。

因此,信息技术的过多使用有时反而不如不用。

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朦胧,幽香弥漫。

荷叶田田,流水脉脉,愁思淡淡。

犹如小提琴上的梦幻曲,令人遐思。

如果教师用画面展示其景物,可能就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

因为朱自清先生笔下流溢出的是情思之美,意境之美。

而不仅仅是真实的画面。

所以在教学中,有时运用课件不当,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感受。

综上几方面的内容简述,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亚洲之星》

请百年的风/舞九天的雪/捧长春的美酒/迎亚洲宾朋/唱和平的歌/牵友谊的手/绽青春的微笑/托起了亚洲之星/我们是肩并肩的姐妹兄弟/让我们亚细亚更加繁荣。

……

这是六年级的一道期末试题(阅读教学),题中是这样要求的:

2006年11月26日第六届亚冬会发布晚会在长春电视台演播厅隆重举行。

由吉林省音乐家大平作词、作曲的“亚洲之星“。

最终被确定为第六届亚冬会会歌。

请你从歌词的角度举例谈一谈这首歌好在哪里?

至少谈三点。

反馈:

抽取了100多份试卷中,得满分得占三层,丢一半分得将近三层。

其一:

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什么角度去评价。

其二:

词不达意,表达的层次性差。

其三:

语言不规范,病句、错别字现象比较普遍。

我们再来看《赠汪伦》教学案例分析

《赠汪伦》

第一步:

读一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

请学生看课文情境课件。

第三步:

选择学习,凭想象分组表演各种送别的情景。

喜欢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

喜欢音乐的同学点击适合表演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诵。

第四步:

选读两首赠别诗。

第五步:

学生总结收获,并合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这是一节课改后阅读教学的课堂,透析一下上述两个案例出现了阅读教学的“去语文化”现象。

有下列几方面。

1、虚——走马观花,“到此一游”

2、闹——“自主”变成“自流”

3、从评课的角度看,

(1)教学内容多、繁、杂,怕听课的人和评委说自己遗漏了哪一方面。

如果方方面面都做到了,那就什么事都没做好。

没有落实教学目标。

(2)教师作用弱化——教师在教学中起的作用小。

课堂上教师的指导少,学生活动交流的多。

应该根据课程的内容该指导就指导,该放手就放手。

我们要走出“三化”误区。

(1)教学内容的自由化

(2)目标要求的自由化

(3)教师进程的自由化。

错误的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由学习。

此外这册书2页有个案例,题为诗意涌动,个性飞扬——新课标下古诗《江雪》一课中的案例及其他几个案例的问题与反思,建议大家看一看,会有更多的感悟和更深的理解。

总之,新课程改革以来尽管教材变了,学生变了,理念更新了,但总体上讲,规律还在那。

无论怎么搞课改许多教育规律仍然实用。

华师大著名教授陈桂生说“教师还是教师,就象佛家修行的三个境界一样。

第一境界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第二个境界:

修行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个境界:

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因为无论怎么改革,一些教育规律还是没有变化。

我个人的理解,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从教育教学的角度说,那就是继承与发展。

 

第二章评价篇

这一章节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节:

学生评价的实施

第二节:

教学评价的进行

这部分内容教材在每一小节中都收集了相关的典型案例。

在这里我就不展示这些案例的内容了。

各位看这部分的教材内容在65页---83页。

我们能够体会到如何能够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及把握表扬与批评之间度的问题。

大家看书78页有个案例“错了,也能赢得掌声”

——我教《养花》(片段)

陈宇

前一阵上了一堂很有争议的阅读课《养花》,引起了许多教师的讨论,赞成反对皆有之,现记录下来,谈我对语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

师:

刚才大家都自己通读了一遍教材,能把课文中不懂的词语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吗?

生1:

“秉烛夜游”这个词语我不太懂。

师:

谁来帮助他?

生2:

就是点着蜡烛在夜间游玩。

生3:

我有补充,成语词典上的意思是:

夜间持着蜡烛游玩,旧时形容及时行乐。

这个词很早就有了,他的出处是:

汉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

“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

”意思就是及时行乐,这是不好的。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

“少壮不努力,年一过往,何克樊援?

古人思柄烛夜游(柄与秉是通假字)良有以也!

”意思就是我们从小就要努力,不要浪费光阴。

师:

说的真好!

我们读书就要像这位同学一样,要追根问底,下面……生4:

,老师,慢点,我还想说……

师:

(迟疑了一下):

行,你讲。

生4:

《与吴质书》是曹丕的代表作,整篇文章都透露出作者的伤逝感旧。

这是我在课外书上看到的这篇文章(拿出他的摘录本)……师马上投影出示……其余学生马上认真默读。

生4:

老师,我还能够背诵……

另有六名学生站起来要求一起背诵。

师微笑默许。

生4流利的背诵,完毕,其余学生掌声四起。

生4:

《与吴质书》作于建安二十三年(218)。

当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有著名的建安七子,是那个时期的代表。

不过,建安七子中除了应玚和孔融外,我不记得了……

师投以赞许的目光并马上补充:

徐干、陈琳、刘伶、王桀、阮禹。

生4:

因为其余六个人去世早,曹丕感到不胜可惜,感到文坛零落,因此,整篇文章充满着哀伤凄楚的情调,是一篇感叹人生的抒情文章。

文中的吴质是曹丕的朋友,比曹丕大十岁,在其他人去世以后,吴质就是曹丕相处最久的朋友了。

曹丕写信给他,既是追怀共同的亡友,寄托哀思,也是彼此论心叙旧,倾述哀曲。

不提出不要“秉烛夜游”,虚度光阴,以此来勉励年轻人……

学生再次爆发热烈的掌声……

师:

,同学们,我非常感动,几个发言的同学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他们能根据一个词语去探本求源,看书找资料,而且回答的是那么精彩,了不起啊!

你们看,多看书,那你的知识会是那么丰富呀!

我早就说过,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文化,单看流传下来的成语:

90%都有典故,有传说,有出处,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一定会提高你的阅读水平,跟这些同学一样……我希望,你们每堂课都让我感动!

生5:

老师,能给我们讲讲建安七子的故事吗?

把他们的文章推荐给我们,好吗?

师:

行……不过,谁知道可以代替老师说?

师生互相交流,协作完成……

铃声想过,学生要求不要下课,把他们提出的问题讲完。

反思及解决思路:

由于学生的“出色”表现,教学目标自然没有完成,而且,评课时也引起了诸多争议:

赞成的认为:

这堂课虽然有悖于我们的教学常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探索性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探究学习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注重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突破了语文“符号性”的外显

语言文字是人类传情达意的符号。

既是符号,本身便是外显的东西,往往是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这点讲,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语文,除了外显的声、形需要正确、清晰和准确、流畅地表现外,对其符号所蕴涵的丰富性,更应该让学生有所发现和领悟。

“秉烛夜游”有词的外显引申出其丰富的内涵,这种方法值得提倡。

2、语文不再是“工具”

我们都这样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文字是记录思维成果的工具,是使交流的思想感情传之久远的工具。

但在这堂课中所凸显出的情况来看,语文不可能仅仅以“工具性”就能概括得了。

课堂上这种把语文学习看做是一种工具运用能力的训练过程,昭示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会语文的真理。

自主研究---发现,便是让学生亲自实践的一种方式,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3、回归社会,再现生活

新课程告诉我们,语文,其学习范围不应该局限于狭小的校园,局限于封闭的课堂,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扩大学生的社会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多具备一些感悟、发现的视点,逐步增强、提高语文能力。

本堂课的构成,可以说是由课外向课内过渡的成功典范。

我们的课文,是文学作品的组合,文学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

新课程同样要求我们的语文课更应该是生活的再现,即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这堂课的完成,是学生自主学习经历来再现语文,为教师提供了一种让语文回归生活的新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

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如何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有的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探究变成了一种模式,变成了一种固定的程序,每节课照着去做。

学生一步一步的完成,基本上学生没有思维活动……究竟需不需要合作?

值不值得探究?

教师需要有深刻的思考。

所有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但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或者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

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

动要动的有序,不是杂乱无章,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

其次,如何评价课堂气氛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于是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显示启发式教学,便采用边讲边问,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成为较低认知水平的“填空式问题”,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的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反复;一些课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学生能准确的回答教师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

师生、学生没有真正的互动起来。

新课程还强调建立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开放的课堂气氛。

于是有些学生上课太自由化了,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想闹就闹……甚至有些教师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与学生最多的应是鼓励、尊重。

但在强调师生之间的这种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的同时不要忘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纪律制度和规范的要求是学习的必备保证,同时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发展,以及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所不可缺少的。

(二).如何评价认知目标的完成

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的一件很重要的任务,但认知性任务不是课堂教学法的中心或唯一目的,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传统的评课标准,往往强调教学进程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

许多观摩课,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结果往往是把一节好课上成了表演课,演员就是教师,或者说主角是教师,学生则是配角,是观众。

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常常采取回避的处理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是的点拨。

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观后不是让人拍案叫绝,为之喝彩,而是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无任何收获。

我们的教师在评价时应该有一点幽默,因为老师过于严肃,学生就不喜欢接近他。

有一位小学教师因为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下降而懊恼,于是上课时,对学生发脾气说:

“今天我们教室的窗子没打开,要是开着我就要从楼上跳下去了。

”偏偏有个淘气鬼轻声接着说:

“老师我给你开窗户去。

”虽然声音轻,但大家都听到了,哄堂大笑之后,教室里立即安静下来。

所有的学生眼睛都紧紧地盯着老师,等着火山爆发。

果然,老师把孩子撵出了课堂,并通知了家长。

家长怎么办?

肯定是坚定地跟老师保持一致,把孩子痛打了一顿,让孩子写了检查,向老师承认了错误。

这为老师找回了一点面子,但是算一算总帐,失去地大于得到的。

因为这位老师的威信下降了,挨打的孩子恨死他了,不安的因素增加了。

他其实可以用轻松的办法引起孩子们对成绩下降的重视。

可惜他缺乏幽默感,只会用沉重的办法把事情弄得更加沉重。

有人问“这位老师还有别的办法下台阶吗?

”有的,只要他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还有办法。

他可以笑着说“那好,请你去给我打开窗吧。

”一般来说这个学生一定不会真去的,即时他想去,其他同学也会制止他并指责他。

这样,事情就化作一笑解决了。

万一这孩子是个愣头青,真的把窗户打开了,怎么办?

那老师就可以走到窗前,探头向下看一看,然后幽默的说:

“可惜太高了,如果是一楼我真跳下去了……”这样也能把事情化作一笑。

本来这是师生间的一个幽默剧,是课堂上的一个喜剧片。

可是这位老师因为缺少幽默感,硬是把这“喜剧片”导演成了“功夫片”。

(弄得家长对学生是拳脚相加。

学生可能还在想着复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