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常见考点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819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43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常见考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常见考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常见考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常见考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常见考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常见考点汇总.docx

《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常见考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常见考点汇总.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常见考点汇总.docx

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常见考点汇总

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常见考点汇总

(公众号关注:

百通世纪获取更多)

执业药师考试

药剂学常见考点汇总

1.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

(1)剂型:

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如片剂、丸剂等。

(2)制剂:

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

如阿司匹林片、维生素C注射液等。

(3)药剂学:

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2.剂型的重要性与分类

1.剂型的重要性

(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2)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4)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5)剂型可影响疗效

2.剂型的分类

(1)按给药途径分类:

与临床使用密切结合

a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有肝脏首过效应,如:

口服给药。

b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无肝脏首过效应,如:

注射给药剂型、呼吸道给药剂型、皮肤给药剂型和黏膜给药剂型、腔道给药剂型。

(2)按分散系统分类:

便于应用物理化学原理阐明制剂特征

溶液型:

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注射剂等

胶体溶液型:

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乳剂型:

口服乳剂、静脉注射乳剂、部分搽剂等

混悬型:

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气体分散型:

气雾剂微粒分散型:

微球剂、微囊剂、纳米囊等

固体分散型:

片剂、散剂、颗粒剂、丸剂等

(3)按制法分类:

不能包含全部剂型,不常用

(4)按形态分类:

液体剂型:

芳香水剂、溶液剂、注射剂、合剂、洗剂、搽剂等

固体剂型:

散剂、片剂、丸剂、膜剂

半固体剂型:

软膏剂、糊剂等

气体剂型:

气雾剂、喷雾剂等

药剂学的任务(X):

基本理论的研究、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1)工业药剂学:

是研究制剂工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科学。

(2)物理药剂学:

是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研究有关药物剂型的设计、制备、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科学。

(3)生物药剂学:

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机制与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关系的科学。

(4)药物动力学:

采用数学方法,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体内经时过程与药理强度之间关系的科学。

(5)临床药剂学:

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合理、有效、安全用药的科学。

第二章 散剂和颗粒剂

(一)粉体学简介

1.粉体学概念:

粉体学是研究固体粒子集合体的表面性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等内容的应用科学。

2.粉体的性质

1.粉体的粒子大小、粒度分布和粒径的测定方法

⑴粒子大小与粒度分布

定方向径:

在显微镜下按同一方向测得的粒子径

等价径:

粒子外接圆的直径

体积等价径:

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球体的直径。

用库尔特记数法测

有效径:

根据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又称Stocks径

筛分径:

用筛分法测得的直径

例题:

A.定方向径B.等价径C.体积等价径D.有效径E.筛分径

1.粉体粒子的外接圆的直径称为

2.根据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称为

答案:

B、D

(2)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

显微镜法:

测定0.5~100um级粒径,一般需测定200-500个粒子

库尔特记数法:

粒度分布

沉降法:

测定有效径,100um以下粒子的测定

筛分法:

测定范围45um以上有关粉体粒径测定

下列说法不正确表述是【D】

A.用显微镜法测定时,一般需测定200-500个粒子

B.沉降法适用于100um以下粒子的测定

C.筛分法常用于45um以上粒子的测定

D.中国药典中的九号筛的孔径大于一号筛的孔径

E.工业筛用每一英寸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2.粉体的比表面积

粉体的比表面积常用单位重量的表面积表示。

粉体的比表面积是其重要的基本性质,对粉体的吸附作用,溶解速率等都有重要影响。

 

粉体的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直接测定常用方法:

气体吸附法。

另外还有气体透过法:

只能测粒子外部比表面积

3.粉体的密度真密度M/Vt、粒密度M/V内、松密度M/V真密度﹥粒密度﹥松密度

4.粉体的孔隙率 粉体层中孔隙所占的比例测定方法:

压汞法、气体吸附法

5.粉体的流动性 评价参数:

休止角。

休止角是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夹角。

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好。

6.粉体的吸湿性水溶性药物粉末在相对较低湿度环境时一般吸湿量较小,但当相对湿度提高到某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CRH)。

药物吸湿性大小的衡量指标混合水溶性药物临界相对湿度约等于各水溶性药物临界相对湿度的乘积。

水不溶性药物没有临界点,混合水不溶性药物吸湿性具有加和性。

7.粉体的润湿性固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

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

例题:

有关粉体性质的错误表述是

A.休止角是粉体堆积成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B.休止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C.松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体积所求得的密度D.接触角越小,则粉体的润湿性越好E.气体透过法可以测得粒子内部的比表面积答案:

E

3.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并非所有情况都是粒子越小越好:

有刺激性的药物稳定性差的药物某些长效制剂吸收不受溶解速率限制的药物。

缓释制剂控制粒子大小可以控制表面积大小,粒子大,表面积小,药物吸收减慢,药效可以延长。

粉体的理化特性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混悬液粒子控制在10μm以下粉体的理化特性对制剂安全性的影响:

静脉注射混悬液粒子应在1μm以下,;肌肉注射混悬液粒子应在10μm以下;混悬型滴眼剂粒子应在10μm以下;治疗指数低的药物粒径减小后,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将增大。

(一)散剂

1.散剂的概念和特点散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物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也可外用。

散剂的分类:

(1)按组成药味多少分为单散剂和多散剂

(2)按剂量情况分为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3)按用途分为吹散、内服散剂、煮散剂和外用散剂等。

特点

⑴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⑵外用覆盖面积大,具保护、收敛等作用;

⑶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小儿服用;

⑷储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2.散剂的制备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是:

物料前处理→粉碎→筛分→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与储存

(1)物料前处理

(2)粉碎

(1) 粉碎概念与意义

粉碎是将大块物料破碎成较小的颗粒或粉末的操作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减少粒径、增加比表面积。

目的:

减少粒径、增加比表面积

粉碎的意义在于:

①细粉有利于固体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②细粉有利于固体制剂中各成分的混合均匀,混合度与各成分的粒径有关;③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中的分散性,提高制剂质量与药效;④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

例:

有关粉碎的不正确表述是【D】

A.粉碎是将大块物料破碎成较小颗粒或粉末的操作过程

B.粉碎的主要目的是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更多执业药师考试真题请点击百通世纪进入]

C.粉碎的意义在于:

有利于固体药物的溶解和吸收

D.粉碎的意义在于:

有利于减少固体药物的密度

E.粉碎的意义在于:

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中的分散性

(2) 粉碎机理、方法及设备

① 粉碎机理

粉碎过程主要依靠外加机械力的作用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来实现。

② 粉碎方法

A、闭塞粉碎与自由粉碎 闭塞粉碎是在粉碎过程中,已达到粉碎要求的粉末不能及时排出而继续和粗粒一起重复粉碎的操作。

常用于小规模的间歇操作。

自由粉碎是在粉碎过程中已达到粉碎粒度要求的粉末能及时排出而不影响粗粒的继续粉碎的操作。

常用于连续操作。

B、开路粉碎与循环粉碎 开路粉碎是连续把粉碎物料供给粉碎机的同时不断地从粉碎机中把已粉碎的细物料取出的操作。

适合于粗碎或粒度要求不高的粉碎。

循环粉碎是使粗颗粒重新返回到粉碎机反复粉碎的操作。

适合于粒度要求比较高的粉碎。

C、干法粉碎与湿法粉碎 干法粉碎是使物料处于干燥状态下进行粉碎的操作。

在药品生产中多采用干法粉碎。

湿法粉碎是指在药物中加入适量的水或其它液体进行研磨的方法。

D、低温粉碎 是利用物料在低温时脆性增加、韧性与延伸性降低的性质以提高粉碎效果的方法。

蜂蜡的粉碎过程中加入干冰。

E、混合粉碎 两种以上的物料一起粉碎的操作叫混合粉碎。

 

(3)筛分     

筛分是将粒子群按粒子的大小、比重、带电性以及磁性等粉体学性质进行分离的方法。

(1)影响筛分的因素

①粒径范围适宜,物料的粒度越接近于分界直径时越不易分离;     

②物料中含湿量增加,黏性增加,易成团或堵塞筛孔;

③粒子的形状、表面状态不规则,密度小等物料不易过筛;

④筛分装置的参数。

为了便于区别固体粒子的大小,《中国药典》2005年版把固体粉末分为六级。

最粗粉、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

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

中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细粉—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最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极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4)混合与分剂量

(1) 把两种以上组分的物质均匀混合的操作统称为混合,固一固、固一液、液一液等组分混合。

混合过程三种运动方式。

①对流混合②剪切混合③扩散混合。

(2) 混合方法

常用的混合方法有搅拌混合、研磨混合、过筛混合。

对于含有剧毒药品、贵重药品或各组分混合比例相差悬殊的情况应采用“等量递增”的原则进行混合。

固体的混合设备大致分为两大类,即容器旋转型和容器固定型。

(3)分剂量方法:

目测、重量、容量

3.散剂的质量检查与散剂的吸湿性及实例

(1)质量检查:

主要检查项目有粒度、外观均匀度、干燥失重、装量差异、卫生学检查。

(2)散剂的吸湿性及防范措施重点在于防潮。

测定CRH的意义:

值越大,越不易吸湿;生产及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药物的CRH值以下;一般应选择CRH值大的物料作辅料.

倍散是在小剂量的毒剧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以利于下一步配制。

稀释倍数由剂量而定:

剂量0.1~0.01g可配成10倍散,剂量0.01~0.001g可配成100倍散,剂量0.001g以下可配成1000倍散。

配制1000倍散时应采用逐级稀释法。

例题:

某药师欲制备含有毒剧药物的散剂,但药物的剂量仅为O.0005g,故应先制成

A.10倍散B.50倍散C.100倍散D.500倍散E.1000倍散答案:

E

(二)颗粒剂

1.颗粒剂的概念、分类与特点

颗粒剂系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分为可溶:

、混悬型、泡腾性、肠溶性、缓释性、控释性制剂。

主要特点:

可直接吞服,也可冲入水中饮人,应用和携带比较方便,溶出和吸收速度比较快。

2.颗粒剂的制备工艺

与片剂相似,但不需压片而是直接将颗粒装袋。

制软材→制湿颗粒→湿颗粒干燥→整粒与分级→装袋3.颗粒剂的质量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外观粒度干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

第三章片剂

第一节概述

一、片剂的概念和特点 

片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性片状的固体制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