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2《文献学引论》03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157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记2《文献学引论》03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笔记2《文献学引论》03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笔记2《文献学引论》03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笔记2《文献学引论》03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笔记2《文献学引论》03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笔记2《文献学引论》03要点.docx

《笔记2《文献学引论》03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2《文献学引论》03要点.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笔记2《文献学引论》03要点.docx

笔记2《文献学引论》03要点

《文献学引论》总结笔记

复习纲要:

(文献学题目大约10个,占100分左右,往年基本都考过了)

一、文献定义、社会功能、文献属性、文献学

二、文献类型1、类型2、类型3、类型4、类型5、古籍类型

三、文献结构、西方现代印刷术的影响

四、文献生产、原生文献、再生文献、非法出版物、标准文献号

五、古籍整理、七分法、四分法

六、文献流通、文献典藏

七、文献揭示、文献目录、目录类型1、类型2、书评、核心期刊、文献评奖

八、文献交流、文献交流障碍、文献规律、零散知识

*****************************************

文献的定义:

★(400字左右)(也是近现代文献的定义流派)

国际文献定义:

(1)定义之一:

根据《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草案)》记载:

“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活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

(2)定义之二:

根据《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总则)》记载:

“item(文献)是指以任何实体形式出现的文献,作为标准书目著录的书目文献实体。

国内文献的定义:

(1)注释性定义:

“为了把人类知识传播开来或继承下去,人们利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和视频等手段将其记录下来:

或写在纸上,或晒在蓝图上,或摄制在感光片上,或录制在唱片上,或存贮在磁盘上。

这种附着在各种载体上的记录,统称为文献。

(2)概括性定义:

其一: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载体论)

其二:

“文献,记录信息与知识的一切人工附载物。

(3)科学定义:

“文献是记录有信息,可作为存贮、利用或传递过程中一个单元处理的人工固态附载物。

”★★

各个流派文献的定义:

(400字)

国内:

(1)孔子、朱熹等认为“文”指古籍等历史资料;“献”指熟悉历史、掌故的人。

(2)元代马端临提出,“文”是指引古经,“献”是指臣僚等的言论、记录。

(3)近现代“文献”不仅仅是指典籍和贤者,还包括具有一定价值的档案、论文等资料。

(4)现代文献的定义流派有载体论、知识论、符号论、融合论等。

国外:

(1)literature,“文学作品”或“某学科的著述”。

多指科技文献,也泛指一般文献;

(2)item,一条或一则新闻、条款等。

被ISBD(G)作为文献著录中的“文献”含义;

(3)document,文件、公文等。

多指各种具有法定效力的文献,也泛指各种“文献”通称;

(4)material,指原料、资料等。

指一些跟原始材料相关的文献;

(5)bibliography,书目、索引等文献。

也指对图书历史进行研究的书志学、文献学等概念。

局限:

都是从外延定义文献概念,对概念的内涵涉及较少,不具备理论规范的特征。

文献的社会功能:

(180字)(文献的基本功能?

(1)保存人类文化:

文献是社会知识存贮的重要形式,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

(2)传递社会信息:

文献被用来记载人类文明知识,并进行跨时空传递。

(3)扩大人类交流:

文献具有共享功能,利用文献的传递进行信息交流。

(4)引导舆论,提供文化娱乐。

利用文献的创造、交流可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文献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还能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需求。

文献产生的动因:

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类知识的记录和保存、传播和交流、完善和延续的需要是文献产生的动因。

文字的出现使文字文献的诞生成为可能。

文献属性:

文献的基本属性有信息性、记录性、物质性。

★(文献的特征)

(1)信息性:

也称知识性,是文献的本质属性,任何文献都记录有一定的信息知识。

(2)记录性:

也称符号性,文献信息在保存时需要借助人工的记录符号和记录方式。

(3)物质性:

也称载体性、客观实在性,文献在外在形态上表现为客观的固态附载物。

文献的一般属性有:

文化性、价值性、智力资源性、时效性、可交流性、动态发展性等。

文献的一般属性是在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得以体现出来的,同时文献的一般属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的基本属性。

例如由于文献具有信息性这一基本属性,从而表现它的文化性、价值性、智力资源性等;由于文献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体现出文献的时效性;文献以其物质性的载体进行生产、交流、传播等,从而表现出其交流性、动态发展等特性。

现代文献的特点:

数量急剧增长;形式多样;内容交叉重复;生命周期缩短,更新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更广等。

文献学:

是以文献和文献工作为研究对象,对文献历史、文献工作方法、文献交流和利用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的学科。

从文献学的研究对象看,可分成古典文献学和现代文献学两大部分。

前者研究古代的文献工作,侧重于目录、校勘、版本等内容;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侧重于文献的收集、分类、交流和利用。

*****************************************

文献类型1:

根据内容、性质和生产加工层次(330字)

根据文献生产加工层次,文献可分为:

零次文献:

是未经正式交流或未经正式发行的文献,通常是一种难以获取的非正式文献。

如各种手稿、私人书信、内部报告、技术档案等。

具有原始性、分散性、保密性等特性。

一次文献(primaryliterature):

以生产和科研成果等为依据创作出来的文献,也称原始文献,例如专著、期刊、专利文献等,特点是数量大,种类多,内容详尽,但较为分散的,不便于管理和传播。

二次文献(secondaryliterature):

是对一次文献汇集整理,按文献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有序编排,形成诸如书目、索引、文摘等文献形式。

具有浓缩性、汇集性、指引性等特点,便于查找一次文献。

三次文献(tertiaryliterature):

在一次、二次文献基础上,经过深度分析、综合而编制出来的文献形式,如综述、指南、年鉴、百科全书等。

具有系统性、综合性、概括性等特点。

二次、三次文献的印刷形式也被称为工具书,是一种检索工具。

文献类型2:

根据文献载体分(400字)

根据文献载体的不同,文献可以分为:

纸前文献:

在纸张出现之前的文献类型,例如中国的甲骨、简牍;国外的泥版、羊皮等。

缺点:

难以记录和保存,信息密度小;形式笨重,不方便阅读,难以携带和传播交流。

纸质文献:

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类型,可分为手抄文献和印刷型文献。

手抄文献是以人工抄写为记录手段,印刷型文献是以印刷技术为记录手段。

优点:

便于阅读,携带方便;成本较低,复制量大。

缺点:

体积较大,不易长久保存;只能静态展示,存储密度低;不利于快速检索;不利于环境保护。

现代非纸质文献:

如缩微文献,利用缩微技术将文献信息保存在缩微胶片等载体上。

视听型文献,利用电、磁、光等手段将文献信息保存在特殊介质载体上。

机读文献,以磁盘、光盘等特殊介质保存文献信息,并利用计算机读取和处理。

优点:

体积小,重量轻,存储密度大;复制和传输方便,展示形式多样;

缺点:

需要借助特殊的设别进行记录和阅读,成本高,对技术要求高。

文献类型3:

从编辑出版的角度分/现代纸质文献的类型(400字)★

根据出版编辑的形式不同,文献可以分为:

图书:

由一种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在内49页以上的、构成一个完整书目单元的出版物,包括抄本和写本。

特点:

图书主题突出,知识系统完整;但撰写周期长,内容可能滞后。

如《文献学导论》。

连续出版物:

具有统一题名和卷期标识,并且无限期出版下去的刊物。

例如报纸、期刊、年鉴等。

期刊:

是指名称、开本固定的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物。

期刊内容新颖,报道速度快,信息含量大,是传递科技情报、交流学术思想最基本的文献形式。

如《中国图书馆学报》。

报纸:

报纸是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

报纸有期刊的大部分优点,且出版周期更短,传播信息快,内容新颖。

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

特种文献:

是具有特殊发行渠道和获取途径的特殊出版物。

特点:

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具有特殊的情报价值。

如科技报告、专利、标准、政府出版物等。

零散资料:

除以上类型之外的文献,如档案、图片、乐谱等。

专利文献:

记录有关发明创造信息的文献,如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书等。

特点:

蕴含着技术、法律和经济信息,新颖度高、实用性强,是主要的技术信息源。

标准文献:

按规定程序制定、经权威机构批准的一整套在特定范围内须执行的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献。

特点:

约束性、时效性和针对性,为生产活动提供依据。

科技报告:

是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撰写的特种文献,用于记录某一科技活动的研究成果或进展情况。

通常具有内容新颖、课题专深、重视实践性和保密性等特征。

政府出版物:

政府行政部门发布关于国家行政、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规范性文献资料。

如:

科技白皮书、经济蓝皮书等。

档案文献:

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并保存的各种历史记录,可用于核查真实信息等。

特点:

是原始的记录资料,具有可靠性和价值性。

剪报:

将各种报纸上的信息分类汇集,再提供给特定对象,是一种三次文献。

特点:

周期短,时效性强,内容丰富,成本较低,针对性强。

文献类型4:

从记录信号和信道的角度分★(300字)

记录信号是表达文献内在内容的符号体系,也称信道,根据人体的感官方式,将信号划分为视觉信号,声觉信号,视声同步信号,触觉信号四种。

因此可将文献划分为四种类型:

视觉文献:

是指通过显示视觉符号(例如文字、图片等)刺激人的视觉器官而获得信息的文献。

这类文献例如图书、报纸、期刊等印刷型文献。

听觉文献:

是指通过显示听觉符号(例如声音)刺激人的听觉器官而获得信息的文献。

主要有唱片、录音带等。

视听文献:

是通过同时显示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刺激人的视听器官而获得信息的文献。

可以动态直观地展示资料。

例如电影片、录像带等。

触觉文献:

是通过刺激人的触觉器官而获得信息的文献。

例如触摸式的盲人读物等。

文献类型5:

根据写作方式分★(300字)(古代文献生产方式/形成方式)

根据写作方式的不同,文献可以分为:

著述:

是指作者围绕某一专门主题,全面系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陈述理论,明确概念,而自成体系的作品。

广义的著述包括著作、编著等;狭义的著述则专指著作。

编述:

是以大量的书籍文献资料作为客观依据,或者对有关学说、事物加以综合,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组织、编排等工作所形成的概述性作品。

钞纂:

是抄录众多的文献资料,并以分类方式编排的资料性书籍,又有“纂”、“辑纂”、“论纂”等名称。

纂有编辑的意思,钞纂即可理解为“抄录而编”。

翻译著作:

是对其他语言的著作物用本族语言表达出来所形成的著作类型,是外来文化进入本土文化的桥梁。

可分为“译”、“摘译”、“编译”等种类。

古籍及其类型:

(250字)

古籍是指书写或印刷于辛亥革命以前,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古典装订形式的书籍。

广义的古籍还包括1911年后对上述古籍的整理、校勘等著作。

(1)写本:

又称手抄本,指用手工抄写形成的图书。

可分为稿本和钞本。

(2)刻本:

采用雕版印刷术复制出的文献,又称刊本。

如官刻本,私刻本、书院刻本等;

(3)活字本:

用活字印刷的古籍,统称活字本,如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等。

(4)拓本:

将刻在金石器物上的文字用纸墨拓印下来而成的本子。

例如墨拓本、朱拓本等。

文献的整体结构/构成四要素:

包括文献的内在内容和外在形态两个部分。

内在内容:

也称文献信息,是指文献记载的知识。

它是文献的灵魂,是文献实现价值、发挥社会功能的关键。

外在形态,也称文献客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符号系统:

表达文献内在内容的符号体系,通过特有的音响、形象等特征,使其代表的各种信息为人们感知。

例如文字、图画、声音等。

记录方式:

将文献符号记录到文献载体上的方法和形式,是符号系统和文献载体的中介,是文献的制作方法。

例如写、刻、印刷等。

文献载体:

记录文献内在内容的固态附载物,是存贮和传递文献信息的单元物体。

例如纸张、金石、感光材料等。

文献信息通过文献记录方式转换成符号系统,并附着在一定的载体上。

一方面,文献内在内容的价值体现文献的价值,另一方面,文献的外在形态对文献价值起辅助作用,有时本身就具有研究价值。

记录符号:

分为四类——象形符号(如象形文字、图像);文字符号(文字);声音符号(如音乐、口语);人工代码符号。

记录信号:

表达文献内在内容的符号体系,也称信道,分为视觉信号、声觉信号、视声同步信号、触觉信号四种。

记录方式和手段:

记录过程采用的技术方法。

按物理特性可分为:

机械记录(写、刻、印刷等)、电磁记录、感光记录、激光记录等。

记录方式速度更快、自动化水平更高、记录格式更加规则统一等。

文献载体:

从笨重到轻便,从储存量小到储存量大,从负载文字符号到负载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符号,更方便文献的存储和交流。

*****************************************

西方印刷术对中国图书结构的影响(300字)★★

西方现代印刷术使中国古籍的开本、版式、印刷装订形式、版权页等图书结构开始向现代形式过渡。

(1)开本大小的变化:

古籍以大开本为主,并无标准,逐渐开始向小开本方向过渡;同时印刷形式由雕版印刷向铅印和石印过渡。

(2)传统版式的改进:

传统版式很少有标点;存在界行;文字竖排;页码按卷编制。

之后图书开始应用句读、人名地名标识符;界行消失;开始出现文字横排;开始按册编排页码。

(3)两面印刷、洋装问世:

传统图书采用单面印刷,线装装订;之后采用两面印刷和洋式装订—平装、精装;封面设计也有了改观,例如采用图案。

(4)现代版权页的出现:

图书开始出现现代形式的记录书刊作者、出版者、版本等情况的版权页。

例如《大清印刷物专律》规定印刷物必须注明印刷人、印刷地。

西方现代印刷技术下古籍与现代图书结构并存的原因(图书装帧变化缓慢)(200字)

国外因素:

(1)西洋人力求不抵触中国人的风俗习惯,避免引起摩擦;

(2)西洋人将中国作为未开化之国,认为不宜直接输入文明的事物;

国内因素:

(1)文化原因,清朝国人盲目自尊,不会轻易抛弃传统;

(2)社会原因,国人对西方技艺的重新认识,引发了中国图书装帧的变化;

(3)心理因素,西方图书形式不符合国人阅读习惯,有心理抵触;

(4)材料和技术原因:

图书受国内纸张、油墨质量、装订设备等的限制。

*****************************************

文献生产及其意义:

文献生产是人们通过文献载体记录知识、传播知识的过程。

分为原生文献生产和再生文献生产。

意义:

(1)文献是人类知识的系统记录和整理,文献生产促进文献交流,从而方便了人类社会进行知识交流,促进人类文明进程;

(2)文献记录了人类的知识成果。

文献生产质量和数量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原生文献:

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人和群体将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上而形成的文献,这些文献没有经过系统整理和广泛传播。

形成原生文献的过程称为原生文献生产。

原生文献生产是再生文献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原生文献类型:

根据载体的不同,可分为:

(1)文字作品,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文献,又可分文章、著作。

(2)艺术作品,以艺术符号反映思想感情的文献,如乐谱、图画、舞蹈等;

(3)计算机软件作品,采用程序设计语言编成的作品,如windows、WPS等;

(4)其他作品,采用其他表述方式形成的文献,如工程图纸,地图等。

原生文献生产特点:

(1)内容个性化,由于主体个人和群体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不同,文献内容各有不同。

(2)质量参差不齐,个人或群体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水平,因此文献质量也不同。

(3)一些原生文献存在抄袭等不良行为或含有不良内容。

再生文献:

是通过抄写、印刷等复制方式,将原生文献批量生产,扩大原生文献数量的过程。

这一过程生产的文献,称为再生文献。

再生文献并不是对原生文献的简单复制,要经过选择、加工等程序;再生文献生产的目的是将原生文献向社会广泛传播。

再生文献类型:

根据载体的不同分为:

(1)印刷文献,以印刷方式将内容复制到纸上形成的文献;

(2)缩微文献,通过摄影方式,将文献资料拍摄到感光膜载体上形成的文献;

(3)音像制品,利用光学、电子技术将内容复制到磁性材料、感光材料等载体上;

(4)电子出版物,以数字代码形式,将资料复制到磁、光、电介质上形成的文献。

再生文献特点:

(1)具有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特点;

(2)其质量包含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内容;(3)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非正式文献生产中的再生文献。

再生文献生产特点:

(1)再生文献生产依赖原生文献的生产,在原生文献生产的基础上形成,原生文献的质量往往决定了再生文献内容方面的质量;

(2)再生文献生产能提高原生文献的质量,因为再生文献生产具有选择加工装帧等提高文献质量的过程;(3)再生文献生产能扩大原生文献的影响,因为再生文献生产对原生文献批量复制产生大量再生文献,然后通过发行等流通工作使原生文献广泛传播,扩大影响。

*****************************************

古代出版机构/文献生产机构:

(1)官办出版机构:

由政府部门兴办的出版机构,如国子监;

(2)民办出版机构:

由私人出自兴办的出版机构;(3)书院和寺院出版机构:

通过书院和寺院进行出版活动。

正式文献生产单位的设立体制:

登记制:

公民或法人经过登记注册后均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出版活动。

审批制:

公民或法人需首先提出从事出版活动的申请,经审批同意、注册后方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出版活动。

出版物内容的管理:

预审制:

出版物在出版前,经过指定机构对内容审查核准后才能公开出版的制度。

追惩制:

出版物在出版后,如果发现内容违背有关法律而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制度。

非法文献:

违反一国法律法规出版发行的文献。

西方国家由于在出版单位的设立上实行登记制,主要从内容上判断出版活动合不合法;我国在出版单位的设立上实行审批制,要从从事出版活动的主体资格和出版物内容两方面来衡量是否合法。

非法出版活动:

非国家批准的出版单位印制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出版物的行为。

非法出版活动的特征:

(1)出版者不具备法定的资格,即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没有出版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

(2)未经批准在社会上公开发行,例如非出版单位将内部资料公开发行牟利。

(3)出版行为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任何出版主体所产生的违反出版管理规定的行为。

(4)出版物内容违法国家法律法规,即出版物含有违反国家规定的内容。

非法出版物:

非法出版活动所出版的出版物。

非法出版物类型:

根据载体特征可分为:

(1)非法印刷型出版物

(2)非法音像出版物(3)非法电子出版物(4)非法网络型出版物

*****************************************

标准文献号:

是为了方便文献的管理、流通而设置的标识代码,具有唯一性。

★★★

国际标准书号:

InternationalStandardBookNumber,简称ISBN,是国际上图书的标准文献标识代码。

目前ISBN的结构为:

“ISBN前缀号-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码”,为5段13位数字。

升位前的ISBN不含前缀号,为4段10位数字。

(中国标准书号:

同国际标准书号。

例如:

ISBN978-7-5499-0256-9。

前缀号:

国际编码组织提供的3位数字,目前为978,979。

组区号:

地理区域、语种等分组特征的代号。

例如中国大陆为7。

出版者号:

各组区具体出版者的代号。

出版序号:

各出版社所出版图书的代号。

校验码:

检验前四段的编号是否有误,1位数字。

13位ISBN校验码计算:

前12位数交替乘以1和3并相加,然后除以10,所得余数与10的差便是校验码。

校验码有为0~9十种。

10位ISBN校验码计算:

前9位依次乘以10~2,相加和除以11,余数与11的差为校验码。

如果差是10则取罗马数字X。

校验码有0~X共11种。

适用范围:

图书、小册子、地图、缩微出版物、盲文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等。

作用:

规范图书市场,便于图书管理部门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可用于计算机检索入口。

优点:

用ISBN检索比用题名、著者等简单,速度快,查准率较高;

缺点:

普通用户不了解ISBN,使用人群受限。

国际连续出版物编号:

InternationalStandardSerialNumber,简称ISSN,由为了方便国际间连续出版物的交换而设立的标识代码。

由8位数字组成,其结构为:

“ISSNxxxx-xxxx”。

其中前7位数是标准号,由ISSN中心分配;第8位是校验码。

计算:

前7位数字分别乘以8~2,相加后除以11,再用11减去余数即是校验码。

中国连续出版物编号:

中国标准刊号,CSSN,ChinaStandardSerialNumber,由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两部分组成。

其格式为:

ISSNXXXX-XXXX

CNXX-XXXX/YY

国内统一刊号以中国国别代码CN为标志,形式为:

“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

报刊登记号共6位数字,由地区号和序号组成,中间以连字符相接。

分类号是补充部分,说明报刊的学科类别,便于分类统计和检索。

报纸暂不加分类号。

国际标准音像制品编码,InternationalStandardRecordingCode,简称ISRC,是国际上音像制品的标识代码。

其结构为:

“ISRC国家码-出版者码-录制年码-记录码-记录项码”,5段12个字符。

国家码:

音像制品出版国家名称代码,如中国的CN。

出版者码:

对音像制品拥有第一版权的公司代码。

录制年码:

音像制品出版年代的最后两位数字。

记录码:

识别一个音像制品记录的整体代码。

记录项码:

标识一个音像制品记录中每一项独立节目的代码。

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由国际标准音像制品编码ISRC和类别代码两部分组成。

类别代码用以说明一个音像制品整体记录的载体类型和学科分类。

结构为:

“ISRC国家码-出版者码-录制年码-记录码-记录项码/类别代码”

电子书号、电子版号:

电子出版物的标准文献号,采用ISBN,其中出版者号以9开头。

电子出版物是指把应用软件和数字化信息存储在磁、光、电存储介质上,利用计算机等设备读取使用的出版物形式。

作用:

提高书目质量,避免重复编目,为数字图书馆的实现创造条件。

DOI,DigitalObjectIdentifier,即数字对象标识符,是为数字对象提供的唯一性标识符号,具有唯一性、持久性、兼容性、互操作性、动态更新等特点。

它提供了指向数字对象本身的链接,方便了各种数字资源访问和利用,被称为“互联网上的条形码”。

标准文献号的作用(200字)★★

(1)判断该文献是否是正式公开出版物:

正式公开出版物应具有标准文献号,否则可能是内部文献甚至是盗版文献;

(2)便于文献生产、管理部门的发行、管理工作:

因为标准文献号具有唯一性特点,文献号条码输入速度快、准确性高;

(3)便于文献收藏和服务部门的工作:

利用标准文献号,可以了解文献收藏情况,方便文献部门处理文献,提高工作效率;

(4)便于增进国际间的交流:

标准文献号采用拉丁字母和数字,使用国际标准,不受语言等的限制,方便文献的国际交流。

*****************************************

古籍文献的整理/揭示:

(400字左右)

文献通过整理和组织,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古代文献整理主要有文献的钞写、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等。

钞写,即抄写,指按照原文写下来,是图书最原始、最基本的复制办法。

钞写具有方便、经济的优点,也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

注释,也叫注解,就是用文字来解释字句,对书籍、文章中的词语、引文出处等所做的说明。

注释能对正文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