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118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docx

《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docx

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

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国际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五大论)

一、相互依存理论

(一)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社会出现了本质的变革。

美元的浮动标志着固定汇率时代的结束,石油危机的冲击让人们意识到经济的相互依存可以转化为政治力量,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国抬头。

这些现象学者对50-60年代盛行的现实主义进行了反思。

相互依存理论就是这种反思的结果。

相互依存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理查德·库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学:

大西洋共同体的经济政策》(1968);爱德华·莫尔斯的《现代化和国际关系的转化》(1976);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权利和相互依赖》(1977)。

(二)主要内容

1、定义:

相互依赖(依存)理论认为,依赖(依存)是指受到外部力量支配或极大影响的一种状态。

国际政治中,相互依赖是指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中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形。

这些相互影响往往是国际交往所产生的结果,例如货币、商品、人员以及信息等跨国界的流通。

2、理解:

1)相互依存并不意味着互利。

只有当为彼此的交往活动付出代价时才可以称的上是相互依存,它既不意味着互利也不意味着没有国际冲突,相反,国际冲突会采取新的形式甚至增多。

2)并不意味着“零和”。

军事联盟的成员国积极追求相互依存来增加共同的安全,而经济相互依存的政治也包含着竞争。

3)从不意味着完全平等。

最有可能为行为者提供影响力的是相互依存关系中的不对称状况。

3、两个核心概念:

敏感性和脆弱性。

敏感性指在某种政策框架内各国之间的相互反应程度,也就是说,某国发生的变化导致另一国有代价的变化的速度有多块,所付代价就有多大。

脆弱性指相互依存被切断时所蒙受的损失,其程度取决于各行为体获得可替代选择的相对能力以及为此所付的代价。

4、相互依赖理论认为,现实主义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缺陷。

第一,各个社会之间的联系时多样的,而不仅仅是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交往;

第二,问题之间等级之分消失,军事问题并不总是首要问题;

第三,军事力量不起主要作用,特别是在联盟国内部之间更是如此。

5、复合相互依存

特征:

非国家的行为体直接参与世界政治;

世界政治中的问题无法明确地划分等级;

武力是一种无效的政策工具。

四个政治过程:

联系战略;议题的确定;跨国及跨政府关系;国际组织的作用。

6、相互依存与国际机制,相互依存论提出了寺中解释模式:

经济过程;世界总体权力结构;不同问题领域中的权力结构;受国际组织影响的权力潜能。

(三)贡献:

1、将非国家关系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之中,并将其系统化;

2、将权力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拓宽了国际关系的研究视角;

3、将国际机制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为后来国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四)挑战:

1、国际机制与霸权国家的关系问题。

霸权稳定论提出相互依存的国际机制必须有制定者和维持者,即霸权国家;

融合结果:

基欧汉本人主张,即使在美国霸权衰退之后,相互依存依然存在,因为机制一旦产生,它有时可以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运行,而国家之所以愿意接受这种机制,主要是因为在某些问题领域的相互依存有利于国家利益。

2、国际机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

国家主义理论对相互依存论的国际机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提出挑战。

国家主义理论认为,机制可以帮助国家避免不协调的行为,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成为弱国的一种权力资源,国际机制并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

融合结果:

国际制度主义:

1)制度对于有雄心的政府来说是一种潜在的资源;

2)制度有利于有利益冲突的国家在国际制度中进行讨价还价;

3)国际制度可以作为平衡或反对其他制度的工具;

4)国际制度可以在政治上刺激国家表露出政府的意愿,从而为其他国家提供信息并使得政策更具有可预测性;

5)国际制度可以促使国家的责任具体化;

6)国际制度不但可以影响国家的利益,而且还影响国家的基本偏好)

相互依存论后来向现实主义靠拢并互相影响,它虽然有贡献但早期概念也有很大争议。

二、国家主义理论

(一)背景: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衰落、日本和欧洲经济的复苏,以及美国霸权的衰退,国际社会中出现了一系列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产生重大冲击的事件。

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美国带头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深化。

在这种背景之下,一些西方学者对国际政治经济中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期望降低,重返古典重商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传统,形成了国家主义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新变化:

1)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

2)70年代初,全球经济滞胀,石油危机,固定汇率结束;

3)美国霸权衰退,带头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4)欧洲一体化的深化

主要代表及其著作有:

罗伯特·吉尔平:

《美国的实力与跨国公司》;彼德·卡扎斯坦《国际关系与国内结构》;斯蒂芬·克拉斯纳《国家权力和国际贸易的结构》等。

(二)基本观点:

尽管国家主义理论提供了一种与自由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的观点,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其中心思想是经济活动要为——而且应当为国家建设的大目标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

尽管所有的国家主义者在强调国家利益以及国家实力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是他们在具体问题上的论述并不相同。

吉尔平更为关注的是跨国公司,克拉斯纳关注的是对原材料的投资,卡扎斯坦更多地关注发达工业化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区别。

对“国家主义理论”的总结:

国家主义没有一个系统的、具有继承性的理论体系,其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散见在对不同现实问题的分析中,主要表现为吉尔平对跨国公司和跨国经济关系的政治基础的分析、克拉斯纳对原材料投资和美国对外政策的关系的分析,卡扎斯坦对发达工业化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比较。

1、罗伯特·吉尔平:

《美国的实力与跨国公司》

运用“国家权力分析法”,对跨国公司以及跨国经济关系的政治基础进行分析。

1.1、国家和世界市场的三种模式

(1)“主权困境”模式(自由主义的模式)

维农《主权困境》

观点:

经济相互依存、技术的进步促使传统经济的载体——民族国家逐渐让位于跨国公司,后者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论据:

跨国公司促使世界经济成为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民族国家日益融入到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中;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受益。

(2)依附理论模式(马克思主义的模式)

观点: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跨国公司遵循“不断扩大公司规模”的规律运行。

发展与欠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不平等发展规律: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创造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欠发展,后者源于政治上的不自主和经济上对于前者的依附。

(3)重商主义模式

强调民族国家的利益,将民族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目标看成是世界经济的首要因素。

观点:

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

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正在加强。

因此,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组织工业化的世界经济,其结果是区域化。

1.2、对三种模式的批判

(1)对“主权困境”的批判:

从70S后国际社会的经验事实出发——

美国的跨国公司受到日、欧的国家经济的挑战;

美国的跨国公司实力衰退,既改变了其与美国政府的关系,也改变了美国政府与他国政府关系的改变;

外来跨国公司受到国家措施的挑战。

(2)对依附理论的批判

夸大了美、日、欧的共同利益。

低估了亚洲、非洲、中东和加拿大这些边缘国家在世界政治和经济关系中的地位。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值得商榷。

(3)对重商主义模式的批判

“世界经济将被区域化所取代”,没有充分说服力。

事实——

美国仍然主宰着世界经济。

美国仍然为欧洲和日本提供军事和安全保障。

所以,只要日、欧没有找到其他办法来取代经济和军事上对美国的以来,区域集团化的论断就缺乏可行性。

1.3、国家权力分析方法

以市场、政治和对外投资的关系为切入点,运用国家权力分析方法,对世界经济进行分析,集中于以下三方面的论述:

(1)世界经济的增长与扩散:

相互依存的国际体系是有等级结构的。

结构是指国际体系存在核心区与边缘区之分。

等级是指核心区处于支配地位,边缘区处于从属地位。

当代有等级结构的国际体系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核心是一个在国际经济中发挥某种经济和政治功能的民族国家。

二是,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不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而是一种功能关系。

衡量“核心区”的标准——三种功能:

一是,在国际体系中发挥国际银行的功能,为国际体系提供国际货币和国际结算及其管理体系;

二是,在创立和组织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能够通过私人投资或对外援助,为国际体系提供投资资本并且促进国际体系的发展。

符合标准的只有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

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财富、权力和经济活动存在两个过程:

一个是世界经济增长分布的极化(经济增长和分布的不均)过程,核心区是增长分布集中的地区;

二是世界经济的扩散(生产要素的流动,从核心区流向边缘区)过程,注意:

扩散过程和结果不是均衡的,边缘地区可能揣性能债权人,并最终转化为新的工业中心。

(2)国内政策与对外投资

对外投资不仅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而且受到国内政治秩序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特别是一国经济衰退时,对外投资的“政治化”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种对外投资的“政治化”表现为4类经济战略:

第一类,核心区以证券投资的形式向边缘区输出资本。

第二类,核心区采取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第三类,核心区重新盘活核心区经济本身。

(政府鼓励新技术、新工业,投资国内以往被忽视的行业。

第四类,核心区采取保护战略或建立某种有益于本国经济的体系。

(在边缘区取得发展并使得投资条件有利于边缘区的条件下)

(3)工业扩展和国际冲突

工业扩展导致核心区和边缘区的新旧交替,从而导致国际冲突。

有三种可能性:

第一种,旧核心国家会想方设法维持或重新确立自己在新出现的世界经济结构中统治地位,继续制定规则。

第二种,国际体系由一个有等级的国际体系,转变为一个由几个相对平等的核心区组成的体系,这几个核心区通过谈判确定贸易和投资规则。

第三种,国际体系分化为相互冲突的帝国体系或区域集团。

2、彼德·卡扎斯坦《国际关系与国内结构》

运用“比较研究分析方法”,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发达国家在现实中追求不同的对外经济战略。

2.1、已有的两种研究方法:

官僚政治方法和国际力量方法

前者侧重从国内出发,关注官僚因素以及政策制定过程对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影响,可以说明战略的偶然性。

局限性:

将美国的特殊性普遍化了。

后者侧重从国际层面出发,关注影响一国制定对外经济战略的国际体系有何特征,有利于分析国家作出的对外经济策略的范围。

局限性:

不能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在现实中追求的对外战略不同。

2.2、在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对外经济政策的两方面主张:

(1)国家、社会与对外经济政策

关于国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三种观点:

一是,国家是社会中的国家。

由此,在对外政策研究中产生的是“民主模式”或“利益集团模式”,都认为对外经济政策主要反映了社会压力。

二是,社会是国家之下的社会。

因此,对外政策是国家管理的结果。

三是,国家和社会是一种共生关系,则不同学派有不同解释。

卡扎斯坦主张,必须区分不同案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再此基础上对其对外政策做具体的研究。

(2)国内政治结构与对外经济政策

国内政治结构:

既包括统治联盟,也包括政策网络。

根据国内政治结构的不同,把发达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分为三类:

一是,英美,依靠有限的政策手段,追求自由的国际经济。

二是,日本,国家官员在与商业社团的交往中占有显著的地位。

三是,中间道路,其中,西德与美英相近,法国与日本相近。

综上,卡扎斯坦主张,发达工业国家的对外经济策略主要源于国际力量与国内力量的相互作用。

3、斯蒂芬·克拉斯纳《国家权力和国际贸易的结构》

通过对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原料投资政策的分析,深化了“国家主义分析方法”。

(三)贡献:

国家主义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将民族国家放在国家体系的中心,进一步发展了权力分析法。

国家主义的理论范式强调国家主权、安全以及民族感情,在此意义上,继承了古典重商主义以及现实主义传统,对现实主义进行了修正,因此被称作“新现实主义”。

具体而言,其贡献包括。

(1)提出在国际体系中,国家所获得的权力并不总是对称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并非零和的,在某一具体领域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主张将机制引入国家之间的关系分析之中,将现实主义向前了一步。

(3)推动了国内权力政治及其结构的分析。

这是国家主义理论最具特色的,也是对国家关系研究最大的贡献。

(四)挑战:

1、在全球化的时代,民族国家自治能力的下降是国家主义面临的重大理论挑战。

2、区域一体化迅速推进使得国家主义面临挑战,民族国家的利益是否仍然至上成为问题。

三、霸权稳定论

(一)背景:

20世纪70年代,在经历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之后,发达国家出现了巨大的危机:

一是持续近十年经济大滞胀的出现;二是固定汇率制的结束;三是美国霸权的衰退。

霸权稳定论就是反思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中产生的。

首先提出霸权稳定论的是经济学家查里斯·金德尔伯格,他最初只是力图说明为什么会出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他将这场危机归因于英国由于霸权地位的下降,虽有意志却没有能力管理国际体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只限于经济领域,后来被斯蒂芬·克拉斯纳、罗伯特·吉尔平、罗伯特·基欧汉、乔治·莫德尔斯基所继承并扩展到军事、安全领域,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二)内容

1、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霸权和国际体系的稳定;霸权周期和霸权国家的兴衰;霸权战争和国际体系的变革。

(1)由于霸权国家巨大的军事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霸权国家的存在是国际经济合作以及政治军事秩序的必要前提,为国际社会提供基本规则和“公共物品”;

(2)国际体系总以霸权国家的兴衰为特征,霸权国家兴衰的周期表现为扩张——平衡——衰落——新的扩张——新的平衡——新的衰落。

霸权周期的动力是经济的成本与收益。

(3)霸权维持着国际体系的稳定,当国际体系出现失衡状态就会发生霸权战争,霸权战争通常导致国际体系基本规则的变革。

2、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黄金周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成就三个方面:

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制度的建设;美国霸权的确立。

3、国际经济制度的建设:

固定汇率制;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霸权的三种理解模式:

(1)基本力量模式(crudebasicforcemodel)霸权即在物质资源方面有着绝对优势,有四种资源尤其重要:

原材料、资本、市场以及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中的竞争优势。

吉尔平认为霸权国家主要有如下三个标志:

相对巨大的市场规模,核心地位的货币,经济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2)力量行动模式(forceactivationmodel)由基欧汉提出。

一个国家是否是霸权国家,既取决于他的能力,也取决于他的意愿,基欧汉将这种模式称为力量行动模式。

霸权指一个国家有足够的能力来维持主宰国家之间关系的必要规则,并且有意愿这样做。

(3)马克思主义的霸权概念(Marxiannotionofhegemony)马克思主义者从整体上并不承认霸权稳定论,也使用霸权这个概念,但只是将其放在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中,将它定义为一种统治力量。

沃勒斯坦认为,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主要是指如下这样一种机制:

在所谓的大国之间的竞争中,一个大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它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甚至文化上的原则和意愿强加于国家体系中。

马克思主义对霸权国家的比较:

17c荷兰、19c英国、20c美国相似性:

第一,每个霸权国家的兴衰逾期在三个经济领域是效率相关的,当一个国家先后在农业—工业、商业、金融领域都占有优势,它就获得短暂的霸权地位。

第二,在其霸权期内都奉行全球自由主义,反对重商主义对贸易的限制。

第三,霸权国家的全球军事力量的模型是相同的,即霸权主要是海上/空中的力量。

以上三种理解模式都试图将霸权和国际体系中的合作联系起来,这也是霸权稳定论者关心的首要问题。

5、怎样理解霸权和国际体系稳定。

(1)霸权国家的利益是其建立和维持国际体系的动机和动力。

国家的目标主要有三个类型:

领土征服、扩大对其他国家行为的影响、实现对世界经济的控制或者至少是施加影响。

(2)国际体系的公共利益。

开放的、自由的国际经济经常受到“免费搭车”行为威胁,即有些国家希望得益于公共物品,却拒绝为此承担合理的支出。

为了自由的国际体系得以建立并长期维持下去,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即霸权国家为国际体系提供并维持一种公共物品。

(3)国际体系中的相互受益既是霸权国合法性的基础,也是国际体系稳定的基础。

(三)贡献

20世纪70年代产生之后,虽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但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突出了政治结构变动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它集中关注了民族国家体系的作用,以及国际政治关系在组织和管理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霸权稳定论指出,政治环境是国际自由经济秩序存在的条件,并指出霸主的兴衰是结构变革的重要决定因素。

对于我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动力做出了一份贡献。

(四)影响和局限性

与世界体系强调经济因素不同的是,霸权稳定论突出了政治结构的变动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动力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

1、将霸权解释为国际合作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不能解释霸权衰退之后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2、霸权稳定论认为霸权国家衰退必然导致国际体系的变革,这种分析的证据不充分,因为霸权国家中的跨国公司、金融界名人\政府官僚的在国际体系中的利益仍然存在,他们会维持现有的国际体系。

3、过分强调了国家和政府的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忽视了各个社会之间多渠道的联系造成的复杂情况。

四、依附论

(一)背景——现代化理论

兴起:

二战后,世界新变化:

美国霸权的确立;西欧殖民体系瓦解,新兴民族国家独立,面临发展问题。

在此背景下,出现了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

20C50-60S,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成长的认识。

两个特点:

分析单位是单一国家;存在着实现持续增长的一般道路,就是西方的发展道路。

三个主要理论:

(1)帕森斯的社会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西北欧为主导,其代表是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的民主革命;

第二阶段:

东北欧为主导,即德国的工业化;

第三阶段:

二战后,美国主导。

(2)阿尔蒙德的政治现代化理论

发达的政治体制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不发达的政治体制是传统社会的特征。

现代化需要三个条件:

不断创新的社会体系;

被分化的、易变的社会结构;

技术和知识的社会。

(3)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现代化要经历五个成长阶段:

传统社会、为发动创造提供前提条件、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现代化理论”的困境:

(1)民族主义运动兴起,反对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成为当时主题。

发展中国家并不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模型。

(2)一体化开始在局部地区出现并发展,对以“单一国家”为研究单位提出了挑战。

(3)南北差距加大,使发达国家的发展也受到一定制约。

(4)美苏冷战加剧。

新独立国家不得不结盟求发展。

(二)基本观点

1、依附的定义:

依附反映了当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经济上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是一种双重关系:

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对政治、经济、金融、技术的垄断,进而对发展中国家形成经济和社会上的扩张和渗透,促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附;

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即或由于依附于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发展了本国经济,或由于依附于发达国家而变得落后、贫穷。

2、三种依附形式:

一是殖民性的依附,主要发生在16世纪以来欧洲的饿殖民者和其殖民地国家之间,即殖民者控制着殖民地的土地、劳动力、矿产和贸易,导致殖民地对殖民者的依附;

二是金融—工业的依附,主要发生在19世纪的发展中国家,即霸权国家控制着大量资本,它通过投资来开发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和农业,进而生产出霸权中心国家所需要的产品,这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出口产品而采取“外向型发展”战略,依附于霸权中心;

三是技术—工业的依附(新依附),主要发生在战后,即一些国家控制着一些先进的技术,通过技术转让来控制其他国家,导致另一些国家为了获得新的技术、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而依附于他国。

3、中心—外围结构,是依附理论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首要的理论假设,包括:

(1)单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际体系中只存在一个市场,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有的国家都生活在这个世界市场中。

(2)不等价交换;在发达的中心区和不发达的边缘区之间存在着一种不等价交换关系,或者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3)二元社会结构。

发达和不发达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国际体系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不发达国家内部。

4、外围社会的一般形态及其发展:

随着外围地区从“前资本主义形态”发展为“外围资本主义形态”之后,就有四大社会形态——

(1)在国营部门,农业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

(2)产生一个追随占统治地位的外国资本的当地资产阶级;

(3)具有当代外围地区所特有的特殊官僚主义发展的趋势;

(4)无产阶级化的现象具有不完全的特点。

(三)贡献

最大贡献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并将其创造性的应用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分析中,否定了西方主流学术界关于“存在一个普遍的现代化模式”的论断,为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世界体系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四)关于依附论的争论:

1、来自新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

(1)依附论过分强调民族主义,依附就是民族自我决定和独立的丧失。

但是真正的敌人是私人控制和主宰。

(2)依附论者缺乏辩证的态度。

(3)依附论对非依附性发展的前景持一种乌托邦的思想。

2、来自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

(1)依附论存在着概念模糊的问题。

(2)存在着方法论上的不充分性。

①不能准确说明依附程度;

②不能解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依附关系)

(3)很少注意资本主义发展的成功模式。

五、世界体系论

(一)背景

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

学术渊源: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波拉尼《大转变:

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普雷维什《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

波拉尼的《大转变:

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十九世纪主要基于以下四种制度:

权力平衡体系,它阻止了大国之间长期的和破坏性的战争;国际性的金本位制。

它象征着一个独特的世界经济组织;自我调节的市场,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自由的国家。

最根本的就是:

自由市场

(1)自我调节的市场是被创造出来的一种机制

(2)自我调节的市场对人、自然和社会是一种极大的破坏

(3)重建文明首先是保证社会的自由

时段:

历史研究的三种视角。

短时段指传统历史学家所集中研究的历史事件;中时段指“局势”,包括价格波动、人口增长、工资运动、利率波动、生产预测以及货币的分析等等;

长时段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的那些因素,诸如地理格局、气候变迁、社会组织、思维模式、文化形态。

康德拉捷耶夫周期:

由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杰耶夫提出的为期40-60年的经济周期理论。

以世界经济的三个周期、六次波动为理论基础,康认为,世界经济每隔50年会出现一次上升期和一次下降期。

其现象:

1)每次上升期,社会经济结构会出现重大变化,突出表现为技术的重要革新、新的国家加入到世界经济行列、黄金生产的扩大、货币循环出现各种变化。

2)每次上升期都有无数次大的社会变动,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