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模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805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模板.docx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模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模板.docx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书模板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申报书

 

项目类别:

招标□重点□一般□经费自筹□(可多选)

课题名称:

形成性评估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实证研究_

课题主持人:

_________________喻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名称:

__________**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

**市紫阳大道99号江西师大**学院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信箱:

_________yu0798@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

_________2010年5月23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教育厅制

填表说明

1.填写此表时,不得减少栏目、改变内容,内容应简明扼要。

2.《申报表》一式三份,省教育厅、高校课题管理部门及课题组各一份。

3.本表所附《申报书(活页)》供匿名评审使用,必须填写,但不得出现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

活页需报送三份,每份单独装订。

4.申请者签名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5.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高校课题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一、简表

课题简况

课题名称

形成性评估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实证研究

申请省教育厅经费

0.2万元

配套

经费

学校

0.2万元

起止

年月

2010年6月至

2012年7月

(从申报年份开始计算,

研究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

其他

0.1万元

 

 

 

 

姓名

喻萍

性别

出生年月

1980年12月

专业技术职务

讲师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

文学硕士/中国

近三年教学工作简历

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在单位

2009.9-2010

大学英语视听说

大学本科生

8节/周

**学院

2009.11-2010

英语阅读

英语专业本科生

4节/周

**学院

2008-2009

大学英语读写

大学本科生

8节/周

**学院

2007-2008

大学英语读写

大学本科生

8节/周

**学院

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况

时间

课题名称(校、省、国家级项目;主持/参与)

概况(在研、结题、获奖)

2009

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写作课教学模式

(省级课题;参与)

在研

2007

采用折衷教学法来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校级课题;参与)

结题

2005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课程平台设计研究

(校级教改课题;参与)

结题

组主要成员简况∧不含主持人∨

总人数

高级职称

人数

中级职称

人数

初级职称人数

博士

硕士

学士

3

1

3

1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技术职务

工作单位

课题中

的分工

签名

唐雄英

1971.

教授

江西师大**学院

数据分析

饶振辉

1955.10

教授

江西师大**学院

辅助课题报告

章少泉

1953.10

教授

江西师大**学院

辅助结果分析

黄琳

1981.8

讲师

江西师大**学院

收集数据

二、立项背景与意义

1.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简评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500字内)

语言教学评价不同于语言考试和测验,他是为教学决策服务,是以促进语言教学改革为目的。

196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家M.Scriven第一次提出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并把教育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和终结性评价(summativeassessment)。

之后,美国教育家B.S.Bloom将形成性评价运用于教育评价实践领域,拓展了现代教育评价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形成性评价对教学的影响。

多种评价手段在教学评价中的使用(Allison1991,Genesee&Upshur1996/2000,Hamp-lions1996等),形成性评价的促学作用(Black&William1998,Williametal.2004),以网络为媒介的评价(Bachmann2004)等话题成了语言教学评价界的研究焦点。

近年来,国内教育评价理论迅速发展(参李雁冰2002,金娣、王刚2002,董奇2002,2003等),相关文献内容涉及形成性评价在各教学阶段的应用(林芸2006),其对个人发展和教学方法的作用(曹荣平等2004,董金伟2005,陈旭红2009),以及其在网络环境中的运用(李川2005)。

这些研究都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国内的形成性评价研究较国外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

大学英语评价是近年来才有的概念,在此之前,考试就是评价。

而单一的考试评估模式并不能满足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诸多评价要求,大学英语需要一种新的多元评价模式(唐雄英,2005b)。

目前,国内实证研究较多的是形成性评价在口语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其在听力课程中的操作还有待探讨。

2.本课题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限列5条,300字内)该课题的研究对解决当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意义如下:

第一,师生一起讨论学习目标和困难可以加强师生互动,让老师了解学生的状况,学生也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欠缺所在。

第二,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学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由被动评价的客体变为积极评价的主体。

这可以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进行回顾,反思,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第三,形成性评价的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更客观得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

如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讨论,学生日记,作业与小测验,访谈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第四,由于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因而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地给予反馈。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要,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题实施方案

1.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

当前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还是采取终结性评价作为唯一的评估方式,这一传统的评估模式阻碍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不能让师生得到及时的教、学反馈以致听力教学效果和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基于以上的大学英语听力课程评价现状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该课题试图在期末测试的基础上,将多样的评估方式贯穿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力教学过程中,通过前后测的比较来分析形成性评价对听力教学产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看法。

具体内容包括:

1>测试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入学时的听力水平,调查听力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和他们对终结性评价的态度。

2>在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中选择两个自然班作为实验班,随机抽取另两个班作为控制班。

教师与实验班学生共同讨论设定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形成性评估。

3>通过前后测的纵向比较和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横向比较分析形成性评价是否起到了促学的作用。

4>调查实验班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态度,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对象是**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的约80名本科生。

2.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为了贯彻大学英语评价系统改革要求,该课题通过在大学英语听力课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模式以达到如下研究目标:

1>促进学生意识到学习过程和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反思和调控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试图找到能促进听力学习,提高听力教学质量的多元化评价手段

4>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形成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新型评价模式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形成性评价是否促进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的学习?

通过前后测将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比较分析看看这两种班的学生听力成绩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2>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看法和态度如何?

通过调查了解实验班学生在实践了形成性评价后,对其在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方面所起作用的看法和态度怎样。

3>形成性评价在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通过观察,讨论来发现在大学英语听力课程中运用形成性评价会遇到哪些问题及如何解决。

4.课题的预期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教改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讲义、课件、软件、实验报告、调研报告、著作、论文等。

其中,研究报告为必备成果。

(1)实践性、应用性成果:

教学计划,听力课堂新型评估模式

(2)理论性成果:

研究报告、论文

 

5.课题的预期效益(包括实施范围与受益范围等,200字以内)

该课题将选取**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上学期的两个自然班进行教学评价实践。

课题组成员以理论研究为指导、参考相关实践研究、结合调研情况,设计出适当的评价手段并制定出实践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方案。

通过讨论分析实验教学的结果,尝试在大学英语听力课程中建立新型的评价模式,即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

最后以论文的形式总结整个课题的研究结果及意义。

其研究结果可用以改革**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工作,并通过推广应用于省内其他高校的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中。

 

6.主要的实施计划(含不少于两年时间的年度进展情况)。

2010年6月——2010年9月:

阅读文献资料,借鉴前期研究结果

2010年9月——2011年2月:

教学与形成性评价实践与调查

2011年3月——2011年9月:

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数据解释

2011年10月——2012年7月:

论文撰写,形成研究报告并提交

(含调研计划,包括调研的内容与周期,调研报告的完成时间及报送部门与报送时间)

 

7.本课题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200字内)

(1)特色:

由于各个地区的教学情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具体教学情境下作形成性评价实证研究将有助于促进丰富语言评价理论。

该课题以江西省的教学情境为背景探索研究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2)创新点:

在国内现有的形成性评价实证研究中较多的是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口语、写作课程中,而关于其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尚处于初始探索阶段,相关文献为数不多。

该课题的研究将设计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新型评价模式。

 

(3)应用价值及推广途径:

该课题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课堂的评价体系改革,通过实施有效的新型评价方式加强学生听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时反馈师生意见从而提高大学英语的听力教学质量。

课题成果可通过发表论文等形式进行推广。

 

8.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逐条列出)

本课题拟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

(1)调查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态度,检测新型评估手段是否对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2)将实验班和控制班前后测的听力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形成性评价在英语听力课程中的促学作用。

定性研究:

针对教学和评价结合的实践,调查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的评价活动,

并对这些活动进行质性描述和分析。

研究对象:

**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选取两个自然班为实验班,两个自然班为控制班。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

(1)定量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实验法;

(2)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