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原理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7628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会学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会学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社会学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社会学原理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原理复习要点.docx

《社会学原理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原理复习要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原理复习要点.docx

社会学原理复习要点

1.从自我实现预言机制看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区别。

(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a)托马斯“情境定义”、默顿“自我实现的预言”原理表明,人们不只对情境的客观方面有反应,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情境所具有的意义也有反应,所以,一旦我们赋予情境某种意义,我们随后的行为以及这一行为的结果将受这种意义的影响。

这也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特征,而对于人类未涉足的自然界,则不具有这种特征。

例如,无论你是怎么虔诚地期望或者坚信太阳是围绕地球转动的,而现实永远也不会因你的期望而发生变化。

b)默顿认为,这种现象不但发生在个体身上,也在社会或公众身上发生。

个人“自我实现预言”的例子,如人们所熟知的考试焦虑症,一个有焦虑症的学生如果相信自己注定要考砸时,他就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忧虑担心,而不是用于学习,结果其考试很糟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最初荒谬的期望变成了一种非常肯定的结果;社会或公众型的自我实现预言,指的是个体间或集体间互动所导致的预言,例如关于银行破产的谣言,会使更多人从银行提走存款,结果就真的破产;敌对国家的领导人如果相信他们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这一信念的促动下,他们会逐渐变得不和,并且总是为对方的“进攻”行动和自己一方的“防御”行动担心,因此双方进行军备竞赛,有关战争的预言最终会变成实际的战争。

对种族、民族、阶级、宗教的偏见和歧视,都因自我预言而存在。

夸大会导致极端主观主义。

2.迪尔凯姆的自杀类型及理论(试分析现代社会的自杀现象)

利他性自杀:

1989年,4个年龄在6~16岁之间的韩国小姐妹,喝下灭鼠药试图自杀。

其中三个大一点的姐妹活了下来,最小的一个死亡。

年龄最大的姐姐的话,为这一看似无意义的行动提供了令人吃惊的社会学洞察。

他们的家庭非常贫困——其父亲以每月约362美元的薪水养活一家人。

姑娘对政府机构人员说,姐妹们商议好自杀是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以留出钱让三岁的弟弟接受教育。

在韩国传统文化中,女孩在家庭中不如男孩重要。

四个姐妹自杀并不是她们沮丧或难以应付困难,而是她们感觉到有义务为了家庭的男性继承人的成功而牺牲自己的福利。

3.用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如功能主义、冲突论、符号互动论)分析相关社会现象。

(一)功能论

1.基本假设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均对社会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发挥一定的功能

社会秩序来源于社会各部分(结构)之间功能上的耦合

用社会现象对于整个社会体系的顺畅运行所产生的功能来论证此现象的存在与合法性。

2.分析方法:

帕森斯结构-功能分析()

结构:

各种社会因素(包括物质、行为、角色、人员、群体、组织等)结成相对的模式。

3.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

显功能/潜功能

正功能/负功能

4..对功能论的批判

意识形态上的保守主义

逻辑上的目的论和循环论证

功能分析仅仅依据事物的功能解释其存在,难以分析事物的产生,没有从宏观社会水平移至微观行动的水平,必须要有行动分析范式才能做到这一点。

(二)冲突论

1.基本假设

社会是不均衡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冲突的;

社会秩序来源于一个部分对另一部分的强制,或相互之间的妥协。

2.思想渊源:

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

3.当代冲突论

达伦多夫(Dahrendorf,Ralf1929~?

针对西方社会学中一度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片面强调共识、秩序和均衡的倾向,达伦多夫指出,要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现实中的变迁、冲突和强制方面,走出和谐与均衡的“乌托邦”,建立冲突的社会分析模式。

他认为,权威的不平等分布是社会冲突的根源。

制度化的权威和权力结构必然导致系统的社会冲突。

和谐和秩序只是局部和暂时的,强制和冲突则是普遍和持久的。

社会是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权力和抵制的辩证法则是历史的推动力。

刘易斯.科塞:

冲突功能论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

冲突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性

女性主义社会学

4.对冲突论的反思

过于关注社会竞争和冲突,对社会共通、共享的一面关注不足,不善于关注社会现实中较有秩序、比较稳定和争议较少的方面。

(三)互动论

1.基本假设:

社会秩序是人类互动的产物,没有人的互动就没有社会

使用符号是人类互动的本质特征

2.理论演变

芝加哥学派的影响(乔治.米德)

布鲁默

当代社会互动论

3.互动论的不足

社会互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结构中发生的,但互动论对宏观社会结构关注不够,忽视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稳定和社会变迁的过程,其实这些都有力地影响着社会互动和个人的经历。

三者的关系

功能论和冲突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但都是结构主义的观点;

互动论是一种微观社会学的观点,是一种行动主义的观点;

三种观点的互补性

举例:

不同理论视角对于体育运动的分析和解释

其他例子:

不同视角对于婚姻家庭、社会分层、校园生活的分析、体育现象

3.文化的特征67页

1.文化的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文化具有复合性;

3.文化具有象征性(符号性);

4.文化具有传递性;

5.文化具有变迁性。

自然条件的变化,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发明与发现

4.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76页

文化中心主义

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

文化中心主义常常敌视和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

文化相对主义

每一个社会或文化对什么是真、善、美以及有效都有自己的观点,文化之间无所谓谁更好或更坏,只是存在不同而已。

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否认了文化的普遍性

文化相对论对联合国国际人权宣言的反对:

认为宣言是将西方中心论强加给世界其他国家。

5.如何看待文化之间的冲突PPT0374页

6.“文化堕距”(CulturalLag文化滞后)

文化的各部分在发生变迁时,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断裂、失衡与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各个部分发生变化的速度是不一致的,一般情况下,具体的事物(物质文化、科学技术)会比抽象的事物(非物质文化、观念、制度)发展得更快,因为这些抽象层面的理念、制度、政策往往是适应具体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抽象事物落后于具体事物发展的情况就被称作“文化堕距”。

文化变迁的次序:

物质文化——制度——风俗、民德——价值观念。

7.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

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独立于个体之外且对个体构成实实在在的限制。

(G·齐美尔、迪尔凯姆)

社会唯名论:

只有个体才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只是一个概念,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

(F·H·吉丁斯、G·塔德)

8.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机械团结:

在劳动分工较低的传统文化中,社会成员在情感、信仰上具有高度同质性。

社会是个几无分化的同质体,其成员之间的团结为机械团结。

有机团结:

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的,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

由于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个人之间的差异性不断扩大,同时也使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

维系社会成员的纽带是他们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赖关系,尤其以物质利益为根本内容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方面。

社会分工越来越承担了原先由共同的集体意识所承担的角色。

9.自致地位与先赋地位

a.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通过个人努力而取得的社会地位,如教育和职业等,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控制,通过个人努力可以起到部分作用,如使自己成为大学生、艺术家、律师、罪犯或宗教信徒等。

b.先赋地位是个人不能通过自身努力而改变的,不管我们的先天差异或个人能力如何,包括性别、年龄、种族等。

先赋地位是一种规定性地位,决定于所属阶级、阶层、家庭、亲属关系、毕业学校、所交流的圈子以及所拥有的财产等社会从类的依附性。

10.社会学一般从那些角度考察社会?

⏹一、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

⏹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和职业结构等。

⏹微观社会指社会的个体结构,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

社会学对于微观社会的考察侧重于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差异与特性。

⏹二、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从社会关系的水平和层次上看,社会系统可以区分为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三个层次。

⏹个人关系,是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常常是不稳定的。

⏹群体关系,是在社会群体或组织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三、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P61-64)

⏹社会学通常根据人际关系纽带的性质将社会关系区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以从不同的角度把握社会关系与社会系统。

⏹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

⏹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

⏹趣缘群体的兴起

11.再社会化及其表现P117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着眼于人的改造,形式剧烈。

改造罪犯,新兵入伍,移民。

12.社会化的主体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P123+PPT04

家庭:

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1.家庭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对个人的观念、心理、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家庭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主要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

3.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

学校:

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对人的社会化有更强的指导作用,具有系统性。

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培养自己与他人交往的合作性和独立性,学会参照他人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同龄群体:

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其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参照。

工作单位:

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场所,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大众传媒:

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暗示作用。

开放性和无强制性(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的强制性灌输,无职业环境的束缚和限制)

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受众的广泛性

作用效果的两重性

大众传播的商业性运作及其对社会化的影响

国家、社区

社会化的相关理论(库利:

“镜中我”;米德的自我理论;生命历程理论)P117+PPT04

13.社会互动的含义P136

v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14.表现型角色与功利性角色P157功利型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商人企业家经理,实现效率目标。

表现型角色指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党政干部、法官、警察、教授,表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互动的相关理论P149+PPT

角色冲突的调适P160-162+PPT

15.集合行为PPT0549

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

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集合行为的特征:

(1)人数众多;

(2)无组织性;

(3)行为者相互依赖。

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区别

16.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P171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P171

社会初级群体的衰落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P182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提高工作效率。

削弱社会支持网络,削弱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人际关系的疏远。

17.社会分层的含义

社会学所说的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阶级”与“阶层”的联系与区别

v阶层与阶级一般都是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个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

第一,阶级是一元论的概念抽象,而阶层则是分析性的抽象概念,是多元论的;

第二,阶级概念较少考虑社会流动,而阶层则以个人不断的流动过程为前提的概念抽象,社会阶层是这种流动过程的一个瞬间断面;

第三,阶级概念没有与实证性的资料解析的方法相结合,阶层概念则是以社会调查为前提,与统计资料解析方法论的开发相结合。

联系

v阶级和阶层都是从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配置的角度出发的

v阶层是按“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区分的;阶级则是一种按特殊的社会资源——生产资料来分层的结果。

社会分层与不平等的社会学理论解释P280-283+PPT

中国现阶段社会分化(分层)的原因PPT0740

一是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的结构性变化;

二是出现了“新”中间阶层;

三是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四是有些阶层则不同程度地向下流动,社会地位和机会结构开始出现一定的刚性;

五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及随之而来的全球化的影响。

18.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社会变迁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社会现代化是社会变迁的特殊类型。

⏹社会现代化是指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现代化可以看作是这样一种互动过程:

经济领域工业化;

政治领域民主化;

社会领域城市化;

价值观念领域理性化。

社会现代化的涵义

(一)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二)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

⏹(三)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四)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P315

二元社会结构P330

依附理论

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研究

⏹经典“依附论”:

不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发达,是长期受西方发达国家统治、控制与剥削的结果,是由于不发达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所造成的。

主张不发达国家要发展,实现现代化,惟一的办法就是斩断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摆脱依附状态,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新殖民主义)

⏹依附:

一个欠发达国家在根据外国需要确定其经济结构。

⏹代表人物:

弗兰克(Frank)、桑托斯

⏹新依附理论:

F.H.卡多佐、奥多拉尔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一些学者对依附论的认识:

认为中国需要截断与西方大国的密切联系,摆脱依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