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7393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6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

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呼吸系统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呼吸应该分为三个过程。

(+)

2、平静呼气时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

3、肋间外肌促进呼气过程。

(-)

4、憋气时胸内压等于或大于气压。

(+)

5、吸气时肺内压下降。

(+)

6、肺泡通气量在量上等于肺通气量。

(-)

7、解剖无效腔是因为不具有气体交换功能。

(+)

8、当呼吸频率加快肺泡通气量则随之增加。

(-)

9、气体的交换动力来源于肺呼吸运动。

(-)

10、胸内压正常呼吸时永远等于负压。

(+)

11、氧的运输主要依赖于氧的物理溶解在血液中(

-)

12、气体运输以化学结合形式比例较小。

(-

13、Hb对氧的结合与氧分压呈线性关系。

(-)

14、氧分压在组织处越低

Hb对氧的亲合越小。

(+

15、心率增加氧脉搏则随之增加。

(-)

16、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主要是

NaHCO3。

(+)

17、呼吸运动由植物性神经支配。

(-)

18、支配呼吸运动的肌肉是平滑肌。

(-)

19、H+浓度增加可抑制呼吸。

(-)

20、无氧阈是评定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

21、ATP.CP是运动中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

(+)

22、运动中首先消耗的是肌糖元。

(-

二、选择题:

1、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引起的呼吸运动是(

A)的原动力。

A、肺通气B、组织通气

C、气体运输

2、平静呼吸时吸气过程是(

A),而呼气过程是(

A、主动的,被动的

B、被动的,主动的

C、主动的,主动的

3、呼气时肺内压(

),而吸气时肺内压(

B)。

A、减小,增加B、增加,减少

C、增加,不变

4、胸内压一般正常情况下都处于(

C)状态。

A、等于大气压B、大于大气压

C、小于大气压

5、潮气量是指(B)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A、运动时B、平静时

C、最大呼吸时

6、人体最大深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为(

C)。

A、最大通气量B、最大肺容量

C、肺活量

7、肺通气量的多少直接受(

C)的影响。

A、呼吸深度B、呼吸频率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

8、肺泡通气量正常情况下(

B)肺通气量。

A、大于B、小于C、等于

9、解剖无效腔是由于一般呼吸道(

B)而得名。

A、血流较少B、无气体交换

C、无神经支配

 

10、若要增加肺泡通气量必须增加(

B)。

A、肺通气量B、呼吸深度

C、呼吸频率

11、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动力来源于(

C)。

A、肺通气量B、大气压差

C、分压差

12、正常情况下肺泡内保持着(

B

)氧分压和(

)二氧化碳分压。

A、较低,较高B、较高,较低

C、较低,较低

13、(B)大小可直接影响到肺泡内氧和二氧化碳分压。

A、呼吸频率B、呼吸深度

C、肺通气量

14、在组织换气过程中组织的耗氧程度与组织从血液摄取氧的量呈(

A)。

A、正比B、反比C、不变

15、气体运输过程中,气体首先以(

C)方式进入血液。

A、化学结合B、氧化反应

C、溶解

16、气体运输以化学结合或以物理溶解形式主要取决于(

A)。

A、化学结合B、溶解C、氧化反应

17、碳酸酐酶的浓度下降将使呼吸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

C)。

A、波动B、增强C、下降

18、血红蛋白所能结合氧的量取决于(

B)。

A、Hb浓度B、氧分压C、Hb分子量

19、随着氧分压下降,血红蛋白解离氧呈(

C)

A、线性的B、非线性的C、“S”形曲线的

20、肌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

C

A、促进肌肉代谢B、贮存血液

C、贮存氧气

21、根据氧利用率概念动静脉氧差越大则氧利用率(

B)。

A、越低B、越高

C、不变

22、氧利用率的是(

A)利用氧的能力。

A、组织B、呼吸道

C、心肌

23、血红蛋白氧含量与血红蛋白氧容量的比值越大,表示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

A)

A、越强B、越弱C、不变

24、氧脉搏是评定(

A)的一个重要指标。

A、摄氧能力B、射血能力

C、组织耗氧能力

25、心率越快,氧脉搏值便随之(

B)。

A、加大B、减少C、不变

26、每分摄氧量与心率之比为(

C)。

A、摄氧量B、耗氧量C、氧脉搏

27、二氧化碳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B)。

A、与Hb结合B、形成HCO-3C、物理溶解

28、二氧化碳运输过程中,化学结合反应的程度取决于(

C)。

A、Hb的数量B、组织摄氧的量

C、分压差

29、呼吸运动是由(

C)支配而实现的。

A、交感神经B、付交感神经

C、运动神经

30、呼吸的主要中枢位于(B)。

A、大脑皮质B、脑桥与延髓

C、脊髓

31、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作用是使(

A)

32、A、呼吸加深加快

B、呼吸基本不变

C、呼吸减慢减弱

 

32、缺氧时呼吸加快加深是通过(

C)而实现的。

A、牵张感受器B、压力感受器

C、化学感受器

33、大脑皮质的调节使呼吸运动成为一种(

C)活动。

A、反射性的B、无意识的

C、有意识的

34、人体运动时的总需氧量是指(

C)所需要的氧量。

A、肌肉活动期B、恢复期C、运动期和恢复期

35、氧离曲线中氧分压从

100下降至80mmHg时曲线仍保持平坦说明

Hb对氧的亲合力(C)。

A、较低B、不变C、较高

36、氧分压从40下降至10mmHg时曲线仍保持平坦说明

Hb对氧的亲合力(B)。

A、增强B、降低C、氧分压下降

37、血红蛋白对血液酸碱平衡的调节发生在(

B)。

A、解离氧之前B、解离氧之后

C、结合氧时

38、肺牵张反射的机能有主要是在呼吸中枢的调节下(

A

)。

A、终止吸气转为呼气

B、终止呼气转为吸气

C、增强吸气

39、减少吸入气中的CO2可(B)

A、增加呼气B、抑制呼吸

C、加强呼吸

40、无氧阈是反映(B

)能力的重要指标。

A、无氧B、有氧C、无氧和有氧

41、最大吸氧量利用率是(

C)时实际耗氧和最大摄氧量的百分率。

A、乳酸最高点B、乳酸已开始增加

C、乳酸刚开始增加

42、最大吸氧量利用率和无氧阈在评定有氧耐力能力时具有(

B)意义。

A、不相同的B、相同的

C、不能代替的

43、最大吸氧利用率值越高,无氧阈值便随之(

C)

A、波动B、下降C、增加

44、用力呼气时(B)也将参与工作。

A、肋间外肌B、肋间内肌

C、隔肌

45、用力呼气时(C)也将参与工作。

A、大气压B、呼吸运动

C、肺弹性回缩力

46、表浅而快的呼吸增加肺通气量,同时(

C)肺泡通气量。

A、增大了B、影响了

C、减少了

47、功能余气量的增加意味着肺功能(

C)。

A、下降B、增强C、不受影响

48、第一秒钟呼出气大于

83%的人说明他的时间肺活量值(

B)。

A、有波动B、增大C、减少

49、气体的扩散容量值一般是用来评定(C

)。

A、肺通气量B、呼吸能力

C、肺泡功能

50、氧饱和度水平越高意味着(

A

)能力越强。

A、物理溶解B、化学结合

C、血液运输

四、简答题:

1、1、呼吸包括哪几个过程?

呼吸包括外呼吸(肺呼吸),气体的交换与运输,内呼吸(组

织呼吸)三个过程

2、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有何区别?

腹式呼吸是隔肌运动使胸腔上下径扩大,胸式呼吸是通

过肋间肌运动使胸腔上、下、左、右径变化

3、胸内压与肺内压有何区别?

肺内压在呼气时大于大气压使气体由肺排出。

吸气时小于大

 

气压,气体进入肺。

胸内压在正常呼吸时不管呼气还是吸气都小于大气压使肺永远处于扩张状态。

4、功能余气量的大小有何意义?

功能余气量是反映肺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如果功能余气

量增加,滞留在肺泡内的陈旧气体排出较少,吸人新鲜空气会被陈旧的气体混合而使气体的交换减少。

5、影响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换气的因素有:

肺泡通气肺血流量、肺泡扩散容量,局

部血流量

6、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有哪些不同生理特征?

1)肌红蛋白存在肌肉中其功能是贮存氧气,

而血红蛋白存在于血液中主要机能是运输气体。

(2)肌红蛋白的氧离曲线呈几乎直角形,

红蛋白氧离曲线呈“

S”形。

PCO2高

7、简述CO2的运输过程。

(1)CO2+H2O

=======H2CO3======

H++HCO-3在组织中

PCO2高,反应PCO2低

由左向右进行,到肺部

PCO2较低,反应由右向左进行,

CO2呼出体外。

(2)以氨基甲酸

血红蛋白形式运输

8、简述肺牵张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吸气时肺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传入中枢反射性地引

起吸气中枢抑制,使吸气终止,

并转为呼气,呼气时肺牵张感受器刺激减少,传入冲动使吸

气中枢抑制过程解除,吸气中枢重又兴奋,吸气开始

五、问答题:

1、试述气体交换的原理及过程。

答:

气体交换的动力是各气体的分压差(

1)在肺部,肺泡

内氧分压高于血液氧分压,于是氧便依压力差由肺扩散至血液。

CO2分压肺泡浓度低于血

液,血液CO2便由血液弥散至肺并排向体外

2、“S”形氧离曲线有什么意义?

(2)组织中氧因消耗而使

PO2降低血液中氧便扩散入组织供组织利用,

同时组织因代谢产

生大量CO2所以PCO2较高CO2便以依压力差由组织向血液扩散,将

CO2运出组织。

2、

(1)当氧分压从

60mmHg至100mmHg时,坡度不大而平坦说明在此范围内氧分压变化

时,血氧饱和度仅从

98%降至90%这对高原适应或有轻度呼吸机能不全的人均有好处。

(2)

曲线下段(60mmHg

以下)曲线逐渐变陡,意味着随氧分压下降,氧的解离迅速增加,特别

是40—10mmHg氧分压时,正好在组中有这样的氧分压差,氧迅速解离保证了组织氧的供给。

3、血液化学成分变化是如何调节呼吸运动的?

血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刺激化学

感受器,其中CO2的增加主要通过刺激位于延髓部的中枢CO2敏感区使呼吸加深加快,

次是通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

而H+浓度的增加是通过刺激颈动脉体

和主动脉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

4、试述最大摄量与无氧阈之间的关系。

5、谈谈氧债的产生和氧债的消除。

6、呼吸系统是如何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的?

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实际就是维持血液PH值的衡

定,呼吸系统调节酸碱平衡是通过排出CO2而排H+该过程为H++HCO-3——→H2CO3—

—→H2O+CO2CO2便随呼吸排出体外,同时H+可刺激呼吸使其加深加快,也就加速了H+

排出,若体内碱性物质增多便会大量消耗H2CO3使CO2形成减少,导致呼吸抑制,从而使

呼吸排出的CO2减少,CO2的保留有利于CO2+H2O——→H2CO3使H2CO3浓度逐渐增

高从而使血液PH值维持平衡

7、需氧量和摄氧量在强度确定中有何意义?

 

第五章消化与吸收

 

一、是非判断题:

 

1、只有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

(+)

2、葡萄糖是一种复杂的物质,不能直接被消化管吸收。

(-)

3、化学性消化主要是依靠食物中各种酶的作用完成的。

(-)

4、消化酶的作用是催化食物中复杂分子分解为简单分子。

(+

5、消化酶是机体内环境制造的一种有活性的特殊蛋白质。

(-)

6、咀嚼美味食物时分泌唾液是一种条件反射过程。

(-)

7、胃蛋白酶是在酸性环境下由胃蛋白酶原活化而来的。

(+)

8、胃液中的盐酸不能腐蚀胃壁粘膜,是因为胃腺所分泌的碱性物质可中和盐酸。

(-)

9、促胃液素是一种由胃腺分泌出来的消化酶。

(-)

10、胃液的化学性分泌需依赖半消化食物的作用才能发生。

(+)

11、刺激交感神经对胃液的化学性分泌有促进作用。

(-)

12、离幽门越远的小肠分泌的小肠液愈多。

(-)

13、胰腺的消化酶分别由胰岛细胞分泌,然后经胰管进入十二脂肠,参与消化。

(-

14、胰腺分泌不足,会显著影响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

(-

15、胰液是一种能中和酸性食糜的碱性消化液。

(+)

16、胆汁没有消化酶,但能使脂肪乳化,并能激活胰脂肪酶。

(+)

17、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

(+)

18、胃对混合性食物完全排空通常需要

2—3小时。

(-)

19、如肠腔内容物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水就会从肠腔进入血浆而被吸收。

(-)

20、肝脏是体内最大的腺体,属于消化腺。

(+)

21、脂肪能刺激小肠粘膜释放肠抑胃素,可使胃液的分泌和胃壁的运动受到抑制。

(+

二、选择填空题:

1、酶是体内制造的(

B)

A、高能化合B、高效能催化剂C、化学递质

2、唾液淀粉酶主要在(A)起作用。

A、口腔内消化

B、胃内消化C、小肠内消化

3、食物被消化到小分子物质时才能(

B)。

A、被消化酶作用

B、透过消化管粘膜

C、与载体相结合

4、消化酶存在于(

A)

A、消化液中B、体液中C、血液中

5、在化学性消化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消化液中的(

A)

A、消化酶B、酸性物质C、碱性物质

6、胃液是由(A)分泌的。

A、胃腺B、胃粘膜

7、胃液主要由(

ABC)组成。

A、胃蛋白酶质

B、盐酸C、粘液D、浆液

8、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胃内经酶的催化作用后,可分解为(

A)和(B

)。

 

A、蛋白月示

B、蛋白胨C、氨基酸D、肽

9、胆汁是由(

D)分泌的。

A、胆B、胰腺C、肠腺

D、肝细胞

10、各消化液中,唾液呈(

C),胃液呈(A),小肠液呈(B

),胰液呈(

B),大肠液呈

(C)。

A、酸性B、碱性C、近中性

11、唾液有(

A),胃液有(BABD),胰液有()。

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

12、肝脏功能低下时,对(

C)食物消化能力明显下降。

A、糖B、蛋白质C、脂肪

13、增强胃运动的神经是(

A),抑制胃运动的神经是(C)。

A、付交感神经

B、躯体神

C、交感神经

14、胃的运动有(A),小肠的运动有(

AB),大肠的运动有(

AB)。

A、蠕动B、分节运动C、集团运动

15、吸收过程的主要部位是在(

B)。

A、胃B、小肠C、大肠

16、胃吸收(A),小肠吸收(ABCDE

),大肠吸收(AD)。

A、水B、葡萄糖C、氨基酸

D、甘油和脂肪酸

E、盐类F、维生素

17、糖被小肠吸收后,主要在(

C)合成为糖元。

A、血液B、肌肉C、脾D、肝

18、营养物质吸收的途径,葡萄糖以(

A)为主,氨基酸以(

A)吸收为主,甘油和脂肪

酸以(B)吸收为主。

A、血液B、淋巴液C、组织液

19、肝脏属于(AC)腺。

A、外分泌腺

B、内分泌腺

C、消化

三、概念:

1、消化2、化学性消化3、物理化消化4、吸收5、蠕动6、分节运动

7、集团运动8、被动吸收9、主动吸收10、消化液11、酶

 

四、简答题:

1、唾液有何作用?

2、胃液中的盐酸有何作用?

3、胰液中有哪些主要的消化酶,各有何作用?

4、胆汁有何生理功能?

5、吸收的原理(或吸收的过程)

6、肝脏的生理功能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

①小肠长5—6米,有环状皱壁,有指状绒毛,

吸收面积大。

②小肠绒毛内有平滑肌纤维、神经丛,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

③小肠内具有将食物分解可吸收物质的各种酶。

④分解的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

 

2、饭后马上从事剧烈运动对消化有何影响?

剧烈运动,交感神经兴奋,腹腔器官的血管收

缩,供给消化系统的血液减少;同时,付交感神经的活动受到抑制,胃肠平滑肌兴奋性降低,消化能力下降

 

第六章物质与能量代谢

一、是非判断题:

1、血糖是指血液中糖元的含量(-)

2、肝糖元和肌糖元是以葡萄糖形式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的(-)

3、肌糖元分解为葡萄糖,这个分解过程是不可逆的(+)

4、肝糖元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而血糖不可以合成肝糖元(-)

5、进入肌肉中的葡萄糖又合成肌糖元(+)

6、人体的有氧供能能力是无氧供能能力的基础()+

7、ATP有三个高能磷酸键,能释放高能量(-)

8、ATP——CP系统是在无氧情况下提供人体直接能源的系统(

 

-)

9、人体运动时,每分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的持续时间呈正比(

10、人体所需的能量大约有70%是由糖提供的(+)

11、肌糖元只能由血糖生成,而不能分解成血糖(+)

-)

12、脑组织所需能量的来源全靠糖的有氧氧化分解供能(+)

13、能源物质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几乎都被肌肉活动所消耗(-)

14、血浆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枢纽(+)

15、食物在体内氧化过程中,每消耗一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食物的热价(

16、基础代谢率随年增长逐渐降低,20岁以后保持恒定,老年阶段又降低(

17、ATP是直接能源而糖、脂肪,蛋白质等则是间接能源(+)

-)

 

+)

二、名词解释题:

1、新陈代谢

7、有氧代谢

2、基础代谢

8、无氧代谢

3、呼吸商4、食物的热价5、氧热价6、血糖

9、ATP—CP系统10、乳酸能系统11、有氧供能系统

三、选择填空题:

 

1、新陈代谢包括(AB)。

A、能量代谢B、物质代谢C、气体代谢

2、肌糖元的生理功能是肌肉活动的(C)

A、修补材料B、直接能源C、能量来源

3、肝糖元和肌糖元都属于(A)

A、多糖B、双糖C、单糖

4、补充糖的时间应在赛前(AB)或()为宜

A、2小时B、1小时C、30分钟D、15分钟

 

5、对蛋白质代谢有调节作用的内分泌腺有(

A)

A、甲状腺

B、胰岛腺

C、肾上腺皮质

D、肾上腺髓质

E、垂体前叶

F、垂体后叶

6、对脂肪代谢有调节作用的内分泌腺有(

CE)

A、甲状腺

B、胰岛腺

C、肾上腺皮质

D、肾上腺髓质

C,

 

E、重体前叶F、垂体后叶

7、儿童少年基础代谢率(A)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B)

 

A、高B、低C、恒定

 

8、在供氧不足的条件下,糖经无氧酵解分解为(

B)合成(

C)

A、丙酮酸B、乳酸C、ATPD、糖元

9、与血液相比较,汗液的特点是(

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