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722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国家大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1.1.2项目承建单位

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办公室

1.1.3项目建设地点

市及下辖的23个乡镇

1.1.4建设规模

1、育种、原原种生产基地200亩,年产优质小麦原原种2万kg。

2、原种生产基地2000亩,年生产原种80万kg;良种生产基地5万亩,年生产良种2000万kg。

3、优质小麦生产基地50万亩,年生产优质小麦2亿公斤。

1.1.5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

总投资1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5000万元,申请省投资2000万元,项目区**市投资1500万元,县(区)自筹1500万元。

1.2研究工作范围

1、项目建设背景

2、市场分析

3、项目区概况

4、项目选点与布局

5、建设规模与内容

6、优质小麦商品粮生产

7.环境保护、安全卫生与节能

8、项目组织管理与人员培训

9、项目建设实施计划

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效益分析

1.3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3、《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4、《**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5、《**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6、《**市农业产业化跨世纪发展五年规划》;

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编制相关资料。

1.4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承建单位—**市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办公室是由市计委牵头,联合农业、水利、农机、气象等部门,为实施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而成立的专门机构。

办公室设在市计委,具体负责项目的统筹规划、选点安排、建设内容,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及项目所在地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建设好项目,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项目建设后发挥最好效益。

**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现有市级农技术推广中心1个,县(区)级农技术推广中心五个和111个乡镇农技推广站。

市、县(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较健全,拥有农技推广专业人员1848人,其中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329人,初级职称638人。

**市优质小麦发展迅速,1997年开始了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引进、试验与示范,1998年发展到10万亩,1999年30万亩,到2000年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了107.9万亩,占全市小麦播种总面积的22.3%,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单产仍达到了306公斤,重点示范区达到了340-400公斤。

优质小麦的推广在我市已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

**市拥有一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丰华农科股份有限公司,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和强大的龙头带动作用。

**市农业科技园位于**市南郊,面积147公顷,包括组织培养中心、脱毒种薯种苗繁育基地、园艺园、优质农作物品种园等6个部分。

已投入资金2200余万元,建成了组织培养实验楼、科技培训楼和各种温室27000平方米。

园区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等授予“全国农业引智先进集体”和“农业引智示范基地”。

1999年,在全省农业科技园区考核评比中名列第一,被授予“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称号。

园区目前已引进了一大批优质小麦新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已筛选出在淮北地区表现较好的优质小麦新品种(系)皖麦38、皖麦33、豫麦34、郑州9023、兰考906、优麦3号、PH85-16、济南17、烟辐188等。

**市拥有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两家,中小面粉厂200余家,年加工能力6亿公斤以上,仅东方面粉厂、千禾面粉厂年加工能力就超过3亿公斤,“东鼎牌”优质小麦专用面粉、“千禾牌”优质小麦专用面粉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东南亚,为优质小麦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1、**农业大学

**农业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农业大学。

学科专业涵盖七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3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

学校现有农业学院等6个学院和农业经济系等8个直属系。

现有专业教师54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0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03人,博士生导师10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个,享受国家或省政府津贴696人。

学校设有现代教育信息中心、中心实验室和53个基础学科专业实验室,设有生物技术中心、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25个,有2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农业部、**省共建重点开放实验室和1个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

近年来,每年均有数百项在研的科研项目,每年有数十项各类获奖科技成果。

**农业大学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是全国最早从事优质小麦研究单位之一,是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优质小麦育种专题五个参加单位之一,在小麦优质育种基础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育种亲本材料创新和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其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七五”期间育成的“安农8455”、“安农2号”在1992年农业部举办的首届全国面包小麦品种品质鉴评会上被评为优质面包小麦品种(系),在全国“七五”小麦育种攻关验收报告中已列为面包小麦资源品种。

“八五”期间育成的“新安农2号”、“安农91168”、“安农9192”在1995年第二届全国饼干、糕点用小麦品种品质鉴评会上被评为优质饼干、蛋糕用小麦品种。

这些优质小麦品系作为优质小麦育种中间材料被育种单位广泛用作亲本。

“九五”期间育成的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皖麦33”在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铜奖,并成为1999—2001年农业部推荐结构调整用新品种和2000—2001年**省重点推广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并在**、江苏的沿淮地区替代豫麦18、扬麦158而大面积推广。

**小麦育种在后续新品种选育上成绩显著,并在十五期间承担了省科委重点专项研究“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是该项目的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

育成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安农92484”品质符合强筋小麦标准,已于2000年通过国家审定。

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安农95240”属中强筋小麦,2000年通过**省审定。

育成的强筋小麦“安农98108”和弱筋小麦“安农98005”在2001年**省区试中产量均居第一、二位。

近年来,**不仅小麦育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在优质小麦的种子繁殖、推广和产业化开发上也迈开了较大步伐,已摸索出完善的优质小麦配套技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目前已在**怀远种子公司、**农垦马场湖农场、龙亢农场、江苏大中农场建立了优质小麦“皖麦33”、“安农92484”良繁基地,并将于合肥丰大集团面粉厂、**东方面粉厂及有关粮食收购企业在**农垦寿西湖农场、**寿县、怀远及灵璧、泗县建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实行订单农业,集中连片生产,优质优价统一收购。

2、**市农科所

**市农科所是**市唯一的综合科研单位,肩负着全市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引种鉴定、高新栽培技术研究以及新成果、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工作。

现有职工206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3%。

**市农科所在小麦育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奖45项,论文95篇,先后选育出皖麦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新农6号、7号、8号、9号、宿育1号、皖麦19号、皖麦46号等。

其中皖麦19号推广面积达4000万亩,社会效益近21亿元。

同时还引进、试验、示范、筛选推广一大批优良品种。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同时加大了优质小麦的科研育种力度,他们与**农业大学合作已摸索出一套完整的优质小麦生产、栽培操作规程。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市农科所已从纯科研型转变为科研经营型,实行科研、开发一肩挑的办法,走出一条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新路子。

**市农科所将不断改革创新,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迈进21世纪。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详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1

良种繁育

1.1

面积

万亩

5

1.2

产量

万公斤

2000

2

商品麦生产

2.1

面积

万亩

50

2.2

产量

万公斤

20000

2.3

优质品率

%

95

3

优质麦供种率

20

3.1

项目区

%

100

3.2

全市

%

50

4

农田基本建设

4.1

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

万亩

50

4.2

水的有效利用率

%

60

4.3

改造中低产田

万亩

6

5

机械化作业综合水平

%

95以上

6

经济效益评价

6.1

总投资

万元

10000

其中

(1)申请国家投资

万元

5000

(2)申请省投资

万元

2000

(3)市投资

万元

1500

(4)县(区)及其它

万元

1500

6.2

直接收益

万元/年

6.3

经营成本

万元/年

6.4

投资内部收益率

%

6.5

财务净现值(Ic=12%)

万元

6.6

投资回收期

(含建设期)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2.1建设背景

2.1.1小麦的优质化发展趋势

1、食品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食品工业的基本经验表明,高质量面食品须用小麦粉进行制作,而专用粉须用相应品质类型的小麦原料加工生产。

比如油炸食品、面包等须用籽粒角质、蛋白质含量较高、面筋强度大的强筋小麦加工制作;饺子、面条、馒头等食品须用籽粒半角质、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强度中等的中筋小麦加工制作。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面粉企业陆续引进了大量的专用小麦粉生产线,各种小麦专用粉标准也相继出台。

专用粉生产的发展是导致我国对优质原料小麦的需求大幅度上升的根本原因。

2、提高我国大宗农产品(粮食)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我国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品质类型单一,绝大多数为中低筋小麦,尤其缺乏硬质强面筋或中强面筋的面包、面条专用小麦和软质弱面筋的蛋糕、饼干专用小麦,不能满足面粉加工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过去的若干年,尽管采取了进口配额制,常年进口小麦仍达1000万吨。

大量的进口粮食无疑会对当前全国粮价低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状况产生雪上加霜的效应。

特别是在我国即将加入WTO之际,如何提高国产粮食的竞争力将是农业生产面临的关键问题。

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将对此作出突出贡献。

3、我国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进入21世纪,我国已告别商品短缺时代,粮食生产已由过去的单纯追求数量型过渡到了量质兼顾的新阶段。

积极扩大优质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推进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

2.1.2发展优质小麦对**小麦生产具有特殊意义

**省是个农业大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3000万亩。

近年来,由于高产品种的育成与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小麦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单产已达每亩317kg,总产突破了1.0×109kg,农民出现了卖粮难问题。

开发种植优质小麦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并可带动**小麦种子产业的发展,提高优良作物种子的自给率。

我省发展优质小麦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1、具有生产优质小麦的气候、土壤条件

我省淮北地区属黄淮冬麦区,是我国的小麦主产区。

在淮北广泛分布的砂姜黑土地带,土质粘重,保肥能力强,适于强筋型优质小麦,而在一些沙土地带和沿淮稻茬麦田,则可以发展种植弱筋型优质小麦。

2、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由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小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