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消费分期平台Akulaku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7200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亚消费分期平台Akulaku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东南亚消费分期平台Akulaku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东南亚消费分期平台Akulaku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东南亚消费分期平台Akulaku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东南亚消费分期平台Akulaku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南亚消费分期平台Akulaku分析报告.docx

《东南亚消费分期平台Akulaku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亚消费分期平台Akulaku分析报告.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南亚消费分期平台Akulaku分析报告.docx

东南亚消费分期平台Akulaku分析报告

2021东南亚消费分期平台Akulaku分析报告

一、报告前言

1.1选择理由

笔者一直在关注金融科技,其中包括国内金融科技企业出海东南亚的情况。

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逐渐结束,流量成本持续上升,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流量“天花板效应”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受益于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红利等利好因素,东南亚仍有大量对数字金融服务的需求未得到满足。

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同属泛儒家文化圈的地缘优势,使得东南亚成为了金融科技出海的一大主要目的地。

因此,笔者选择了较早出海东南亚、目前发展得较好的Akulaku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企业及其产品的剖析,希望能为中国金融科技出海事业做一点知识贡献。

1.2分析自评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笔者自认为,存在以下亮点和不足。

在亮点方面,笔者到外网查阅了大量英文资料,通过中英文两个语言维度的网络资讯,尽可能全面地理解Akulaku;再者,笔者从GooglePlayStore爬虫抓取了20520条用户评论,并基于此对Akulaku的用户体验做了一些大数据分析。

同时,这份报告也存在至少两个局限性。

首先,笔者没有Akulaku目标市场的当地合法ID,只取得了当地的手机号码,这意味着笔者只能完成在AkulakuApp的用户注册,但没能通过信贷审批流程。

此外,Akulaku最主要服务的市场在印度尼西亚,而笔者只会英语、不会印尼语。

这两个背景决定了笔者对于Akulaku的沉浸式体验是做得不够的,并导致笔者对该产品的解剖以及战略复现有不足之处。

1.3正文结构

本报告正文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产品概况

2.1产品概述

Akulaku是最早一批出海的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之一,于2016年6月进入东南亚市场。

根据36氪的访谈,截止2020年6月,Akulaku在东南亚四国(印尼、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每年向600万用户提供服务,年交易额超过15亿美元。

“Akulaku”在印尼语中是“货物已经售完”的意思。

来源:

Akulaku

Akulaku的运营主体是岩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公司目前在东南亚提供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和数字银行三大板块的服务。

其中,消费金融是Akulaku的起点,2016年下半年开始运营,最早版本是线上分期购物平台。

2018年,公司开始拓展理财业务,服务于印尼当地高收入年轻人群的理财需求。

2019年3月,公司宣布将收购印尼本地民营银行BYB(BankYudhabhakti),并推进公司下一个发展目标——打造印尼数字银行,为更多东南亚用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此举的目标是打造东南亚互联网金融生态闭环,成为东南亚市场第一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AkulakuIT能力系统架构图,来源:

Akulaku

本文重点分析的是Akulaku分期购物APP。

这款APP在2016年6月正式上线,上线三个月交易量破千万人民币。

Akulaku的金融服务类似于国内的京东白条或分期乐,用户可在购买页面直接计算分期费用。

2.2体验环境

∙设备型号:

华为P20

∙操作系统:

Android10EMUI10.0.0

∙体验网络:

移动4G(借助VPN)

∙体验版本:

v3.0.83(GooglePlayStore)

∙体验时间:

2021.02.18–2021.03.08

2.3产品定位

AkulakuApp是一个扎根在东南亚市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的、技术驱动的移动端线上消费金融平台。

Akulaku以虚拟信用卡起家,之后开始自建电商平台,主打“用场景留住用户”。

系统评估用户的风险水平后,给予不同额度的授信。

平台上的商品都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

Akulaku平台主营分期需求较多的3C类产品,也有服饰、玩具、美妆等商品和第三方供应商供货,另外也经营公交卡充值、话费充值、航旅等虚拟类产品和服务。

同时,平台也为用户提供个人无抵押贷款的服务。

贷款产品覆盖较广,从日薪贷到车贷都有。

再之后,Akulaku公司进一步发展成为虚拟信用卡服务商,通过接入Shopee、Elevenia、Bukalapak、Blibli等印尼本地的主流电商平台,来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消费分期服务。

2.4目标用户

来源:

根据Akulaku公众号推送制作而成

AkulakuAPP致力于为东南亚地区未被银行信用卡服务覆盖的年轻人群,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

AkulakuAPP的目标用户群通常在20-40岁的年龄区间,在社会分层上以奋斗阶层(“aspiringclass”)为主,有着正式工作,也有比较强的线上购物习惯。

2.5商业模式

Akulaku先是以消费分期业务起家,后于2018年在App里上架现金贷业务。

下文的用户评论分析会提及,“cash”“loan”在1.0阶段不是排在前十的高频词,而在2.0则是。

消费贷和现金贷的经营模式不一样。

消费分期没有直接出借现金给借款人,而是类似于国内的白条消费,先拿走商品,然后分期付款。

这种模式相当于东西已经卖了出去,已经拿到前期费用,如果出现坏账,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讲,资产方的损失和风险会得到控制。

而现金贷通常是自筹资金,贷款也没有任何抵押,风险很大,但收益也比消费贷大。

来源:

Akulaku(2019年)

据了解,消费贷在Akulaku长期是一项亏损的业务。

用户在Akulaku下单购买后,平台会提前把钱垫付给商家,这使得坏账、延期贷款正成为Akulaku的主要债务负担。

于是,Akulaku尝试通过现金贷的收益来弥补消费贷的亏损,以支撑其进一步拓展市场。

三、市场状况分析

来源:

Akulaku

拥有6.5亿人口,涵盖11个国家的东南亚已发展成为一片新的红海市场。

另外,东南亚地区的互联网经济已达到新的里程碑,于2019年首次达到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39%,这一数字有望在2025年达到3000亿美元。

在手机、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和中产阶级壮大的推动下,东南亚的互联网经济正在蓬勃发展。

下面以Akulaku最主要服务的印度尼西亚市场为抓手,对东南亚的市场潜力做分析。

3.1宏观经济

3.1.1人口多,且人口结构年轻

皮尤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印尼人口规模已达2.69亿,世界排名第四,仅次于中、印、美三国。

印尼人口整体呈现出年轻化的特质,30岁以下人口占比超五成,为51.2%。

数据来源:

皮尤中心

eMarketer数据统计,2019年印尼互联网用户占总人口比例达到45.9%,为1.22亿。

其中,35岁以下的互联网用户更是占到66.22%。

潜力大、发展快、人口结构年轻化、充满活力已成为印尼市场的典型特征。

数据来源:

eMarketer

数据来源:

DotCUnitedGroup出海研究院

印尼有数百个民族,民族语言共计300多种,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

出海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印尼APP用户在语言选择使用方面,约77%的用户习惯使用官方语言印度尼西亚语,有22%用户倾向英语。

与印度各邦有各自的语言选择相比,印尼较高比例的主要使用语言为厂商在开发软件时做本地化处理提供了便利。

3.1.2宏观经济增速较快

疫情爆发前的二十年,印尼GDP增速持续保持在5%-6%的增速区间。

在各大新兴经济体中,印尼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

2019年,印尼GDP规模高达1.119万亿美元,占整个东盟的35.67%,也是东盟里唯一的一个GDP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

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和持续5%左右的GDP增速,为印尼经济增长释放出巨大的动能。

数据来源:

WorldBank

另外,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调查显示,35%的印尼人口为中产阶级,人数超9000万,这些家庭每月日常开支通常超过200万印尼卢比。

印尼的中产阶级已日益成为印尼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为促进印尼经济持续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3.1.3互联网经济规模化

作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互联网经济体,自2015年以来,印尼的互联网经济增长迅速。

根据东南亚市场报告数据,2019年印尼互联网用户数规模达到1.52亿,互联网经济规模有望在2025年突破1300亿美元大关。

数据来源:

e-ConomySEA报告2019

3.1.4电商规模快速增长

eMarketer2019年4月统计数据显示,在东南亚地区,印度尼西亚电商市场规模最大——销售总额达131.6美元(约926.6亿元)。

而从增速来看,菲律宾市场最快,其次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

数据来源:

eMarketer

东南亚电商市场作为一片增长迅速中的红海,奠定了消费金融的增长基础。

6.6亿人口基数、高移动互联网渗透率,使得东南亚电商发展拥有可观的增长空间。

这意味着在东南亚布局金融科技业务有流量基础。

3.2行业状况

3.2.1金融科技借贷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在2016-2018年,印尼金融科技借贷市场规模增速显著,复合年均增长率(Compoundannualgrowthrate,CAGR)高达793%。

预计2018-2020年,金融科技借贷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214%。

预计到2020年,金融科技贷款将达到223万亿印尼卢比。

数据来源:

PWC

3.2.2 发展动因:

巨大的资金鸿沟,年轻人超前消费意识强

首先,消费环境日趋成熟、消费意识强烈、人口结构年轻化等因素均大大促进了印尼的借贷的需求。

根据2018年数据,印尼央行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分别为4.5%和6%,相较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1.5%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和4.3%左右的贷款利率,印尼的利率较高。

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印尼对资金的需求十分旺盛。

此外,印尼年轻群体人数众多可支配收入少,超前消费意愿强烈。

根据预测,到2020年小额现金贷目标人群将占占印尼总人口数的62%,这其中44%的人会由于缺少渠道而从亲友处借钱。

数据来源:

HaitouGlobal

再者,印尼的潜在借贷需求很旺盛。

印尼信用卡渗透率极低(不足2%),即使银行借记卡的渗透率也仅有36%,因此,大量的资金需求需要通过民间借贷来满足。

旺盛的借贷需求及低廉的获客成本为印尼信贷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2.3 驱动因素:

互联网崛起,移动用户增长,基础设施完善

互联网崛起,移动用户增长,基础设施完善这三方面的因素驱动了印尼借贷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电商、网约车、在线旅游等互联网领域的崛起和快速发展,提升了用户对借贷平台的接受程度;

移动用户渗透率增长:

移动用户的不断增长,使用户对印尼借贷市场有了更多了解并能够随时获取相关资讯;

基础建设的完善:

支持性IT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的发展,扩大了用户覆盖范围并加快了KYC流程,提升了用户留存和使用率。

3.2.4 监管套利时期已过,各国收紧政策

国内金融科技企业出海潮始于2017年。

当时,东南亚市场业态几近空白,移动互联网渗透率持续增长,面对上亿人口的金融需求,中国公司蜂拥而至。

在最高峰时期,仅印度尼西亚就有超过2000家金融科技公司。

但两年繁荣过后,印尼金融管理局(OJK)对在线借贷公司提出了六项要求,加强了对当地线上借款平台的监管;宣布封杀上百家未能取得监管认证的金融科技公司,同时联合GooglePlay下架相关现金贷产品,在当地掀起了一场现金贷监管风暴。

随后,东南亚各国金融监管也收紧了对金融科技的监管。

比如,越南国家银行(SBV)起草修订关于金融公司消费贷款的第43/2016/TT-NHNN号通知,收紧消费金融公司的个人无抵押贷款。

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SC)修订了《马来西亚数字资产准则》,以推动数字资产领域的负责任创新,有效管理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整体来看,随着各国更加重视金融科技产业,东南亚已经过了早期的监管套利时期,各国都在依照本国国情、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实行了较为严格的金融科技监管政策。

牌照申请难度和出海企业的合规成本都在不断提升。

3.5市场分析小结

快速增长的经济、年轻人口占比较大以及他们的超前消费意愿较强、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让以印尼为代表的东南亚市场存在着巨大的互联网红利。

尽管如此,在东南亚拓展金融科技业务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比如,如何应对政府部门逐渐加强的监管力度,这要求企业做好产品合规。

四、投融资

来源: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而成

从投融资的角度来看,Akulaku走的是一条偏激进的扩张路线。

自2016年至今,Akulaku已通过股权加债权融资超过2亿美元。

同时,Akulaku也通过欧洲最大的P2P债权平台Mintos来开展债权融资。

来源:

TheKenResearch

Akulaku把自己跟C端用户之间的债务打包、重组,部分通过Mintos销售给欧洲的个人投资者,并把融到的资金继续用于垫付资金、抢占用户、扩张规模。

这是一条冒着高风险来追逐快增长的路线。

一旦C端用户大规模地逾期还款,Akulaku会无法按时向Mintos的投资人支付欠款。

而这只黑天鹅不幸在2020年飞了出来。

受新冠疫情冲击,印尼2020年经济负增长2.07%,再叠加新增劳动人口因素,全国失业人数接近千万。

这种情况下,很多用户无法按时还款,这也导致Akulaku遭遇了流动性危机。

据DealStreetAsia2021年1月的报道,Akulaku在洽谈拟售出其旗下P2P借贷部门Asetku15%的股权,以融资1800万美元。

这可能是为了解决Akulaku因疫情而遇到的流动性困难。

五、产品分析

5.1信息架构

从信息架构图来看,APP结构层级比较简明。

整体架构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电商模块(Akulaku、Services)、金融模块(Credit)、个人中心模块(Personal)。

下面对这三个模块进行简要概述。

5.1.1电商模块

电商模块包括Akulaku和Services两个子模块。

两个子模块的内容有一定重合,定位都是为用户搭建分期支付的Akulaku自有电商场景,以拥有自有流量、沉淀用户行为数据。

在Akulaku页面点击中部导航栏里的“AllServices”,即可进入Services页面。

点击Services页面右上角的下拉键,即可弹出在该页面的所有商品大类。

对比来看,笔者认为,两个页面的一个差异在于,Akulaku更多地侧重推荐商品和引导转化,针对的是用户不知道要买啥或者想逛逛消费热点的场景;而Services页面则侧重通过提供详细的细分类目,帮助已经清楚自己大概要买什么东西的用户,用清晰、详尽的类目帮助他们快速找到自己要买的商品。

比如,在Akulaku页面,在中部导航栏展示Credit和CashLoan入口引导用户办理金融业务,通过BrandPromo、Leaderboards向用户推荐品牌厂商的折扣活动、最近销量高的商品,在BestChoice类目借助大数据+瀑布流向用户推荐他们可能意向的商品。

而在Services页面,共有VirtualService,Gadgets&Accs,Computers&Accs等10个大类。

具体地,Gadgets&Accs大类下16个细分类目,Computers&Accs大类下有17个,Audio&Cameras大类下有11个,等等。

类目划分得细而全,有利于用户快速找到目标商品。

5.1.2金融模块

在这个模块,用户可以申请信贷额度和管理自己的订单。

关于信贷申请路径的分析,详见下文。

在信息架构图里,这一块的组成内容不多,这里不排除笔者体验不深的原因。

如开篇所言,笔者由于缺乏当地合法ID,未能申请到信贷额度,所以沉浸式体验做得不到位。

5.1.3个人中心模块

Personal模块是用户管理个性化配置和信息的地方。

包括个人信息(个人资料、优惠券、余额等)、系统设置(密码管理、地址管理、手机绑定等)、订单记录、邀请朋友、隐私协议等等。

这些信息大多和用户个人利益密切相关。

其中,在Personal→Countryandlanguage,如果用户确认改变服务区域,系统会强制退出,并提醒用户用对应国家的电话号码重新登录。

这说明Akulaku是个强区域性产品。

用户只能在所注册电话号码的归属国使用Akulaku的服务。

纵观整个信息架构,可以看到Akulaku在多个地方通过信息流的方式,向用户个性化推荐商品。

这反映出企业在把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到电商服务中。

概括来说,AkulakuApp的信息架构侧重在电商模块,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主打分期付款的特色来做电商平台。

5.2版本迭代

笔者梳理了Akulaku自2016年6月21日上线以来的全部迭代记录。

从整体来看,Akulaku的迭代风格是:

先推出MVP,再快速迭代。

平均每隔11天迭代一次,间隔最短的发生在前一版本上线的第二天,间隔最久的迭代隔了约60天(比如,2018年8月1日发布的1.5.7版本和2018年9月29日发布的2.0.0版本之间)。

下面按照1.0、2.0、4.0三个大版本来概述Akulaku的迭代特点。

5.2.1版本1.0:

搭建支付功能,拓展市场区域

在版本1.0,Akulaku主要是通过快速迭代,搭建、完善虚拟信用卡的解决方案,同时,逐步拓展服务的市场。

首先推出MVP,然后完善身份校验程序(领英校验、语音校验等)、添加取消订单功能、添加购物信息和物流追踪功能、添加客服功能等等。

可以看出,Akulaku不是等整个分期购物方案都完善后再发布,而是先上线MVP,再根据场景和用户痛点快速迭代优化。

此外,观察Akulaku的迭代记录,笔者发现它拓展市场范围的节奏,跟这四个国家的GDP规模有一定的相关程度。

数据来源:

世界银行DataBank

最先进驻的是东南亚经济规模最大的印度尼西亚,然后是次之的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紧接着是越南。

5.2.2版本2.0:

自建电商场景,做大自有流量

在版本2.0,Akulaku主要做的是完善自己的电商平台,做大自有业务和流量。

包括以下四大类:

1.加大技术投入,推出首页热销商品和个性化商品推荐,发布秒杀、抢券等系列优惠活动推荐功能,并提升APP整体性能90%。

2.服务于电商业务运营。

比如,逢双11和双12发布大促版本,结合消费热点拉动商城销量;新增签到领金币,鼓励用户登录App。

3.新增交易功能。

比如,新增安全验证场景,以保护账号安全;新增发现附近商家;新增余额中心;新增扫码功能供用户扫码付款;新增货到付款选项。

4.用户体验持续优化和bug修复。

比如,优化话费、流量等充值服务,优化购物流程界面,优化用户界面的视觉效果,等等。

5.2.3版本4.0:

蜜汁操作

在写这篇分析时,笔者没搞懂Akulaku推出4.0版本的战略意图。

第一,Akulaku此前的迭代基本上遵循了逢十进一的编码规则(比如,从1.01、1.02……到1.09、1.10、1.11……),而这里却跳过了3.0版本,直接从2.0版本到4.0版本。

第二,对比来看,从版本1.5.7到2.00,Akulaku有较大的更新;然而,从2.8.7到4.0.0,Akulaku仍然是“已知Bug修复和用户体验提升”。

笔者猜测4.0版本可能是为应对后疫情时期经济放缓、收入减少做出的调整。

5.3额度申请路径分析

这部分对Akulaku的额度申请路径做个简要分析。

由于Akulaku没有把战略重心放在电商业务上,它自建电商场景更多地是为了自己的分期支付引流以及沉淀大数据,而是把重点放在消费金融上,所以,本文选择了额度申请路径来分析,而没有选择购物路径。

为申请信贷额度,用户需要依次提供个人信息、紧急联系人、身份证明、账号授权、手机通讯录授权和位置信息授权,然后提交系统审核。

提交后,2个工作日内返回结果。

笔者分析,Akulaku主要:

∙由个人信息与身份证明,判断用户的身份真伪、风险水平;

∙由职业信息和用户在社会保障系统的用户名以及密码,判断用户就业信息的真伪及其收入水平;

∙由用户在Shopee的用户名以及密码,登录Shopee查询用户消费行为,并用消费行为数据来判断其风险水平;

∙读取手机通讯录与位置信息,判断用户的社交范围以及是否常居号码归属地。

经过体验,笔者觉得该路径有两个地方可以完善。

第一个是在上传身份证明环节,系统会给提示,但还没做到智能判断和识别。

比如,第一次点击上传证件正面照,系统会提示预防图片模糊、光线过亮、照明太暗(第二次重试则不会再提示)。

笔者试着用手指遮掩手机摄像头并拍照(即上图左边第一张),此时照片过度模糊,系统会要求重新拍照。

而当笔者随便拿了一张卡自拍,则可以上传,说明系统不能智能识别内容是否相关。

对此,建议引入身份校验时常用的活体检测技术、OCR身份证识别等。

第二个是信贷额度审批不通过时,只说了未达到要求(“Sorry,yourapplicationhasnotbeenapprovedyet.Pleasereadthefollowingtips:

YourApplicationNotFulfillToOurRequirement”)。

建议具体说明是哪一个信息没达到要求。

六、用户评论分析

在这一部分,笔者用Python写代码从GooglePlayStore爬虫抓取了20520条用户评论,做了时间序列、词云可视化、分词以及词频统计等分析。

基于对爬虫数据的分析,笔者给AkulakuApp的用户体验打分为良好。

6.1数据介绍

来源:

GooglePlayStore

在GooglePlayStore网页端的App下方有三个下拉选项,可依次分别选择“Newest/Rating/MostRelevant”“AllDevices/HuaweiEml-Al00”“AllRatings/1-star/2-star/3-star/4-star/5-star”。

笔者使用了MostRelevant、AllDevices、AllRatings的组合设置。

然后,笔者抓取了20520条关于AkulakuApp的用户评论。

由于算力有限,所以在爬虫时只抓取了20520条“MostRelevant”的用户评论(如前一张图所示,GooglePlay总共提供了1202595条评论)。

笔者用的设备是华为的MateBookXPro(2019版),通过VPN代理隧道访问外网。

在这个条件下,先是运行点击FullReview的Python代码,以未全部展示的评论展示完整,这部分跑了约5个小时;然后运行爬虫抓取评论的代码,这部分跑了约10个小时。

6.2评分概览

由用户评分均值折线图和统计表可看出,总体上,用户对Akulaku的体验满意度呈现下降趋势。

2016年6月-2017年1月,每个月的评分均值都在3.0以上;此后,除了2019年6月外,2017年2月-2020年5月,基本在[2.1,3.6]之间波动。

2020年6月-2021年1月,都在[2.1,2.7]之间。

整体而言,用户评分的均值为2.98分。

在折线图中,2016年5月和2021年2月这两个点不可信。

前文提及,AkulakuApp于2016年6月21日上线,而在PlayStore上,2016年5月有且只有一条的评论(如上图所示,评分为5分,内容为“Cool”),笔者认为这是Akulaku工作人员自己打的。

另一个不可信点是2021年2月,原因是数据爬虫工作完成于2月9日,这意味着这个月的数据在时间跨度上是不完整的。

2019年6月,Akulaku用户评论经历了一个峰值。

该月产生了1593条用户评论,评分均值为4.39,无论频数还是均值,都是前后一年内的峰值。

经进一步统计,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