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第2至4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6607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第2至4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二下第2至4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二下第2至4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二下第2至4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二下第2至4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下第2至4单元教案.docx

《二下第2至4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第2至4单元教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下第2至4单元教案.docx

二下第2至4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主题:

第二单元是用爱心串起来的课文。

不要说雷锋叔叔那样平凡而伟大的光辉典范,就是那一路奉献甘甜和快乐的泉水,甚至用雨衣给蔷薇花挡雨的五岁的萨沙,也同样有着一颗清纯而美丽的爱心。

有爱,才会甘于奉献;有爱,才会乐于助人。

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去细细地品味这些充满爱的诗文,再联系实际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献出爱心。

二、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在读诗读文中积累好词佳句,不仅要积累课文中的词句,还要留心在生活中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感悟时,可把重点放在“感”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有所感触,能够感动,有些感想,从而自发地收集反映爱心的诗文,动情地朗读它们,主动地背诵它们,积极地参加故事会、朗诵会等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把感想落实到行动上,在家爱爸爸妈妈,在学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上关爱别人,愿意帮助别人。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字、写字、积累语句。

难点:

感悟课文内容,品味诗文,体会爱心。

四、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奉献与关爱”为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四篇课文及语文园地二组成。

这是一组用爱心串起来的文章,除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旧课文外,其余的都是新课文。

各课的主旨虽然都是助人为乐,但又各有侧重。

《泉水》侧重抒情,重在表现泉水的纯洁无私。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侧重用英雄的典型事例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我不是最弱小的》主要用身边的小事感染熏陶。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品析语言文字中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积累语言,同时还要把所感所悟落实在行动上,增强行为的自觉性。

《泉水》一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化自读自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赞颂了雷锋叔叔乐于助人、奉献爱心的伟大精神。

由于学生对雷锋的事迹了解不多,课前教师要布置他们搜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树立英雄形象,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在情感延伸中揣摩文章的意蕴,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不是最弱小的》情节简单,贴近儿童生活。

课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真实感人的雨中情。

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体会文章蕴涵的浓浓深情和深刻的道理。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

 

5、泉水

教材简介:

这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

我们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声音要轻快些,让我们的心跟着那清泉流淌,心中不断地涌起像清泉那样去无私奉献、帮助别人的渴望。

教学本课,要强调自读自悟。

让每个学生读后都有所感悟,而所悟又不尽相同。

他们也许会感悟到泉水的乐于奉献:

“来吧,来吧!

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喝吧,喝吧!

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也许会感悟到泉水的乐于助人:

“照吧,照吧!

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唱吧,唱吧!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也许会感悟到泉水的团结协作、乐观奋进、勇往直前:

“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

”“他们互相问候:

你好!

你好!

”“他们互相约定:

大海里见!

大海里见!

本课的插图很美,课文描绘的画面也很美,读起来富有音乐感。

在朗读时可让学生充分自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边读边欣赏插图,边读边思考。

比如,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天然水塔”,然后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再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火红的杜鹃花”“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静静的山谷”“清脆的歌声”……在学生积累这些词语时,可引导学生感悟:

加上修饰部分可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形象、生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教学难点:

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课件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份资料你们仔细看看吧。

(出示泉水的有关资料

2、学生认真默读,指名说说这份资料里你了解到了什么?

3、揭题并板书:

泉水

过渡:

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个阳光灿烂的世界。

它一路奔来,还带来了许多新知识。

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

1、范读

2、自由读课文,有困难的孩子请教海螺生字宝宝,如果能顺利地读下来,那是最棒的孩子。

(师巡视,并及时做辅导)

3、指名分节读课文,并及时进行生字教学(根据学情进行)

股:

一股。

还可以组词什么?

缝:

石缝。

(还可以组词什么?

罐:

瓦罐(看图理解)

杜鹃(鸟)、杜鹃花(映山红,校园里以前也有,如果有照片给孩子们看一下)

脆:

清脆。

(再组词)

4、再读课文,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二到五节结构相同)这四小节特别像,老师想请四位同学来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

剩下三小节谁来读一读?

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

(都有“丁冬丁冬,前后呼应)

5、通过这么多次的朗读课文,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请提出来。

(整体感知,质疑问难,了解学情)

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

1、写字指导

“骨、鹃、股、脆”

2、抄写生字。

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

2、上堂课大家读了课文,认识了几个生字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3、出示生字词:

杜鹃、清脆

再点击课件出现:

火红的杜鹃、清脆的歌声

课文里还有一些“怎样的什么”的短语,你能找到吗?

课件校对并指导读:

“火红的杜鹃”“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

“静静的山谷”“清脆的歌声”(为感情朗读作准备)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1)谁愿意读读第一自然段?

(2)感受泉水的欢快读,抓住“冲”

(3)你们先自己练习练习吧。

(自由读)

第二至五自然段

(1)泉水都流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

请同桌两个一起读读书,把答案画在书上,谁能给大家一点提示,答案在哪几个自然段。

大家拿出笔来,可以边读边画

(2)学生互读互说。

你们读懂了吗?

(3)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启发学生体会泉水乐于助人的精神。

(4)我们刚才在读书时,谁注意到学习伙伴给我们提出的问题了。

(5)指名读学习伙伴的问题。

(6)学习伙伴不明白这个问题,你能告诉她吗?

(理解天然水塔,进一步使学生体会第一自然段中,泉水是从石缝里冲出来的,而不是流出来的。

)指导读

(7)谁还读懂了第三、第四和第五自然段?

(8)下面请你从这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9)我想请四个同学当代表到前面来领背。

谁来领背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

其他同学,如果读到你喜欢的那一段你就站起来和领背的同学一起读,激趣说话。

第六至七自然段

(1)(引读)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好多同伴)他们互相问候(你好!

你好!

)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

大海里见!

(2)我们看课文的第六、七自然段。

(出示六七自然段内容)自己先读一读。

(3)自由读。

(4)齐读。

三、指导背诵

1、课文读完了,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

你喜欢哪部分,就请你把你喜欢的那部分背下来。

(师下去指导,加动作背。

2、检查背诵。

四、扩展延伸

1、你们看我这里还有一首写泉水的小诗,咱们来读一读,女生读问的句子,男生读回答的句子。

2、你们喜欢泉水吗?

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

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点什么呢?

五、巩固生字词语,写字

1、开火车读卡片词语。

2、写字

瓦:

竖提直伸弯钩展。

注意笔顺。

最后一笔是点。

结:

左低右高口宽扁。

脆:

左低右高竖钩展。

最后部位要写对。

板书设计:

        

哪里  谁    泉水

水池  姐姐   多

平地  杜鹃花  清

果园  果树   甜

山谷  画眉鸟  美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wǎyīɡǔquánshuǐtiānránjiéɡuǒɡàncuì

()罐()()()()

shuǐtǎdùjuān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泉水流进山腰的_________,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_________。

泉水流过山间的_________,火红的杜鹃花_________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泉水流到山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口大口地喝水。

泉水穿过_________的山谷,画眉鸟在_________地歌唱。

最后泉水流入_________。

2、山上有一()天然水塔,说明了泉水()的特点;泉水像一()大镜子,说明了泉水()的特点;果树喝了泉水能结出(    )的果子,说明泉水()的特点;泉水的琴声很美很美,可以为画眉鸟()的歌声伴奏,说明泉水()的特点。

三、实践活动

实地观察泉水的美丽和它的流向。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材简介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我们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我们在心底里真诚地呼唤着雷锋叔叔,我们仿佛听见了小溪在说话、小路也在说话;我们看见了在长长的小溪边、弯弯的小路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

雷锋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我们都知道雷锋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

读完这首诗,我们会明白,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诗歌要熟读成诵。

让我们在朗读和背诵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去沿着雷锋叔叔的足迹,伸出热情的双手,捧出春天般温暖的爱心。

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一课的词语自读自悟,进一步体会加上修饰部分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我知道”中的两条信息,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雷锋,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掌握这课生字新词,学习诗的语言。

难点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的内涵。

课件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一、分步揭题,学习资料袋

1、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小鹿、泉水以帮助别人为自己最快乐的事。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个人:

他的一生中是在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中度过的。

(出示:

雷锋画像)看,他是谁?

板书:

雷锋叔叔,他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他呢?

板书:

你在哪里齐读课题。

2、对“雷锋叔叔”的了解随机识记书写:

“锋、叔”二字。

结合课后资料袋:

简介雷锋的生平。

了解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题词。

(二)找感动句子,多读掌握诗歌大意

1、自由读诗歌,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

2、这首诗歌很短,但是很感人。

只要你认真读,投入读,你一定能找到让你感动的句子。

学生自由读文。

3、交流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1)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请多人读,理解学习生字:

曾——曾经。

泥泞——道路上因为有雨水变得有烂泥不好走。

脚窝就是——脚印。

(2)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请多人读,理解学习生字:

年迈——年老。

荆棘——带刺的灌木。

瓣,形近字有辩辨辫等。

晶莹,课文里说晶莹的什么?

露珠。

还可以说晶莹的什么?

宝石。

(3)第五段。

读好理解:

寻觅——寻找。

需要——用需要说话。

(三)识字写字。

1、巩固识字:

雷锋叔叔曾踏着泥泞,送迷路的孩子回家;

曾踏着荆棘,背年迈的大娘行路。

那泥泞路上的脚窝,还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那花瓣上的露珠,将永远闪烁着雷锋的光辉。

2、写字

冒、需、雷:

上大下小,上宽小窄。

迈、迷、迹:

注意笔顺。

先里头,后外头。

注意迹的里面写法。

3、完成〈课堂作业〉3、4。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一)复习

1、生字词语卡片

2、读课后的词组。

(二)精读课文

1、闭眼,老师有感情读课文,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交流出现的画面。

读好2、4段。

抓住关键词语,如泥泞、蒙蒙细雨、迷路的孩子、小溪等展开想象。

有一天,雷锋下班走在回家的路上。

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

他急忙加快了脚步,想着早点到家。

这时,他隐约听见一个小男孩的哭声。

他循声快步走去,只见一个小男孩,坐在路边的草地上哇哇哭着,嗓子都已经哭哑了。

雷锋向前一问,才知道他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雷锋二话不说,就背上小男孩往他家里跑。

下过雨的水泥地很泥泞,走一步滑一脚。

雷锋的额头布满了汗珠。

终于把小男孩送回了家。

3、用不同形式来读1——4段。

自由默读,你发现写法上有什么规律?

男女生互读,师生对读,、练习背诵。

4、乘着温暖的春风……引读第五段。

(1)、思考:

我们四处寻觅,终于找到了雷锋。

他正在(         ),他正在(      )。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

(2)思考泡泡里的问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表面含义是,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雷锋叔叔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

联系全诗,深层含义:

生活中也有很多活雷锋,奉献爱心成为他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5、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身边的活雷锋。

(三)、名言积累。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三)巩固识字写字

1、读卡片识字学词

2、写字

滴、洒、泥、泞:

都是三点水旁。

注意滴右边的写法。

注意洒右边是个西字。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    小路

迷路的孩子 年迈的大娘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àoxiǎnléifēnɡxūyàomàibùmílùzújì

()()()()()()

shūshūhàndīsǎshuǐnínìnɡ

()()()()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路()的小溪()的细雨

()的春风()的露珠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是赞美_________叔叔的,他为人民做了许多________,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

”他牺牲后,毛主席曾为他题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温暖的春风,四处()雷锋的足迹。

哪里需要(),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雷锋()迷路的孩子,()蒙蒙的细雨。

()年迈的大娘,()路上的荆棘。

四、实践活动

多做好事。

网上慈善点击。

7、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材简介

这篇课文的课题是萨沙带着自信、坚强和自豪想说的一句话,也是作者激励我们每一个孩子挺起腰板自豪地说出的一句话。

这句话是文章的题眼,课文所叙述的故事最后就落脚在这句话上:

我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我可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因为我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物。

在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的森林,在赏花聊天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

这雨演绎了一出动人的戏:

妈妈把雨衣递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萨沙,这件雨衣就是一份关爱,这关爱传递到每个人的心里。

弱小的萨沙看到蔷薇花被大雨打掉了两片花瓣,就心疼地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萨沙学会了保护弱小者,他不再是最弱小的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能感觉到,爱是一条无形的丝带,它把我们每个人的心牢牢地拴在了一起,于是我们互相关心着、爱护着。

有了爱,不管生活中有什么风雨,我们都不会害怕。

当风雨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保护比我们更弱小的,让融融的爱意温暖我们的心,鼓舞我们战胜风雨。

课文中的三个问句都是萨沙的问话,要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通过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这一道理。

课文中自然而平实的对话,蕴含着浓浓的感情和深刻的道理,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并通过读好带问号和叹号的句子,表达其中的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体会朗读表的出不同的说话语气。

难点:

理解萨沙说话的含义,感受到要保护弱小。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一、导入:

1、揭题

今天我们就不学习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篇文章《我不是最弱小的》。

师板书课题

学习生字弱:

弱是生字,你怎么记得它?

生:

两个弓加两点水

你能给弱小找一个意思相反的词吗?

生:

强大

2、读题:

这个课题很有意思,不同的读法可以读出不同的意思,请你根据我屏幕上的提示自己练习读一读:

出示提示:

谁不是最弱小的?

我是不是最弱小的?

我是怎样的人?

学生自由练读,读出语气。

3、认识部分生字

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位主人公,他们的名字是:

萨沙托利亚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不知道小朋友能不能把两种花名读好?

铃兰花野蔷薇

二、初读课文:

过渡:

萨沙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赶紧去读读故事吧!

1、学生自由读文

跟同桌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

2、检查,指名分段读课文。

生字正音。

三、讲读课文

1、这是什么时候,萨沙一家来到了哪里?

这个地方又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

读读第一自然段。

2、再读课文

快速默读,用笔画出文中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1)交流句子:

指导朗读

(1)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2)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读这两外描写蔷薇花的句子,你发现花儿有什么不同?

生:

雨前————,雨后————

带着体会来读这两处句子一定特别有味道。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语气的变化。

(这两个句子尽管都是描写蔷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惹人喜爱;而第二句则重在体会花儿已被倾盆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

(2)是大雨让蔷薇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你找找课文中写雨大的句子?

知道朗读。

3、练习说话:

过渡:

是啊,雨后的蔷薇花是那么娇嫩,无力,假如你就站在这朵弱小的蔷薇花旁边,你想说点什么?

做点什么?

生:

我想保护它,雨衣给它————

那萨沙又是怎么做的?

怎么说的?

快把描写萨沙的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找到读一读吧!

4、抓弱小学文

1、萨沙为什么说:

“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读3-8自然段,把萨沙说的话找出来。

学生读找。

交流:

萨沙说了几句话?

  3句

练习读好对话。

重点指导问句和感叹句的读法。

(1)妈妈,你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

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2)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语调先降后升。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3)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

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

同样是萨沙说的话,你们觉得他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因此,萨沙的妈妈最后说:

“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四)写字

1、练习书写。

“应该、芬芳、末、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一)复习导入

师:

萨沙,一个才5岁的小孩,他怎么会想到去保护蔷薇花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细细品课文的后面内容。

(二)朗读感悟

1、自由默读课文3——9节,划出妈妈的话。

师生进行妈妈与萨沙之间的对话。

2、学生练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自由找学习伙伴读

3、师生共同评价:

哪里读得好?

为什么?

哪里还需要改进?

(三)拓展

1、你喜欢萨沙吗?

为什么?

你还喜欢谁?

2、萨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是否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

3、小结:

我听出来了,你们都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们都是一个有爱心的、勇敢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说:

“我不是最弱小的!

(四)书写

1、识字巩固

2、书写:

学习剩下的几个字,重点指导两个带提手旁的字(托、摸)

3、完成剩余的练习。

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雨衣

妈妈——托利亚——萨莎

第三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fēnfānɡpūtuōqǐfǔmōlìyìlínɡshēnɡruòxiǎo

()鼻()()()()()

zhōumòxiàtiānyīnɡɡāi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空气是那么()。

2、要是你(         ),那你就是最弱小的。

3、托利亚不是最弱小的,因为他能(         )。

4、萨沙不是最弱小的,因为他能(         )。

5、我也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我能(         )。

三、实践活动

爱护植物,保护弱小。

教学反思: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教材简介

本文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有趣。

“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这是故事的起因。

正因为她“一直”想,爸爸就给她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

可别人送来了许多许多小猫,为了解决小猫太多的问题,爸爸只好又登广告把小猫送人。

当别人把小猫都拿走了时,喜欢小猫的卡罗尔非常伤心,可就在这时,她却惊喜地发现她最喜欢的那只小猫留下了,“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

这篇故事篇幅虽长,但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出人意料的情节产生的吸引力,能够抓住孩子们的心,使其一口气读下去。

从本课识字的安排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