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1920个月的宝宝日托班早教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6592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生1920个月的宝宝日托班早教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出生1920个月的宝宝日托班早教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出生1920个月的宝宝日托班早教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出生1920个月的宝宝日托班早教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出生1920个月的宝宝日托班早教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生1920个月的宝宝日托班早教教案.docx

《出生1920个月的宝宝日托班早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生1920个月的宝宝日托班早教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生1920个月的宝宝日托班早教教案.docx

出生1920个月的宝宝日托班早教教案

19~20个月

1、目的要求: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式:

课程名称

课题

授课学时

(分钟)学时

教学目的

1

2

3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重点难点思考题

1重点:

⑴、⑵、⑶

2难点:

3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一般掌握部分:

18个月底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体重:

10.65~11.25千克;身高:

81.6~82.7厘米;头围:

46.5~47.6厘米;胸围:

46.8~48.0厘米;前囟:

0~0.5厘米*0.5厘米;出牙:

10~16颗,其中门牙8颗,前臼4颗,尖牙4颗。

19~20个月宝宝的标准发育:

1、现在各方面都更为成熟了,他(她)已经知道做什么事会让爸爸妈妈生气,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

2、会发现一些看起来明显错误的事物,比如:

当你故意把长颈鹿叫做斑马,把鼻子叫做嘴巴,宝宝就会因此而开心地大笑;

3、宝宝很喜欢纠正大人的错误。

他(她)也能发现自己的布娃娃掉了一只鞋子,发现墙上多了一块污渍,这说明宝宝的观察能力也提高了。

4、现在,他的词汇不断丰富,一般都能说20至30个词语;

5、语言能力强的孩子可能远超过100个;

1、特别喜欢自作主张,越来越多地抗拒大人的管束;

2、有的宝宝特别缠人,总得有人陪着他才行;

3、20个月宝宝应该会跑了,尽管跑得还不太稳;

4、有的宝宝会自己上楼梯,但下楼时还需要大人的帮扶;

10、能比较自如地把球用小脚踢出去。

大多数宝宝还不会双脚跳起,也不太会双手过肩抛球;

11、有的宝宝还表现出逞强好斗的个性,会发生打人、推人、咬人等各种不良行为;

12、有的宝宝对自己的外生殖器发生兴趣,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手去玩弄。

这个阶段再用婴儿的语言对待宝宝,就不那么恰当了,所以妈妈要尽量避免用婴儿的语言与宝宝讲话,以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提高。

闲暇时让宝宝认识家中的生活用品,并说出各自用途,并不麻烦,也是一种有效方法,同时又能培养宝宝的观察力。

这时宝宝能背数到10个数左右了,通过数字图卡游戏可开始学习认1~2个数字。

目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宝宝,全家人都自然而然地会以宝宝为中心,尽力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使宝宝不懂得关心别人,不懂与人分享,非常自我。

在这里要向妈妈们强调,教会宝宝关心他人,学会分享很重要,能使他更好地适应社会,享受生活快乐。

19~21个月

一、智能特征:

19~21个月龄的宝宝除会向前走稳以外,还能稳定地倒退走和侧方向走。

游戏时会蹲下。

跑步时,可控制速度及绕开障碍物跑。

会把圆、方、三角形放入形状相同的盒孔内。

能自然地把2~3个字连贯地说,如“上街”、“没有了”、会背一句儿歌,会背数从1到5或1到10,能指认两个数字。

要吃、玩或要大便时会说出,会用勺子把碗中食物吃干净,能拉你去找需要的东西。

二、运动:

跑。

小儿在刚学会走路时即踉踉跄跄,步伐显得比一般走路要快,但那并不是跑,而是身体尚不能很好地控制。

在他(她)能够较好地控制住身体,能平稳走路后即开始学跑。

起初他可能动作较僵硬、速度可能慢一些,经常鼓励小儿练习,逐渐地使小儿能较稳定地、协调地跑,速度可逐渐加快。

还可教小儿学习转弯,绕障碍物跑等。

倒退走。

小儿能倒退走也是运动稳定、协调的表现,可经常与小儿一起玩拉玩具或做一些游戏,让小儿练习持续地倒退走。

三、认知:

培养一般能力。

此时期的小儿已经开始有了初步的思维活动,对事物的认识已开始向整体、多方面发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及游戏中要注意培养小儿的认识能力。

教小儿去观察一些不同的事物,在观察中教会他一些概念,如物体的大与小、位置的上与下等等,使小儿对这些有一定的分辨能力。

这时期小儿的记忆能力有了很大发展,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让小儿有意识地记一些东西,家长在不同的时候给予提问,培养和锻炼小儿的记忆力。

笔、纸活动。

为了锻炼小儿手的活动,除了一般的玩具外,纸、笔也可成为小儿的活动工具,在让小儿学画中教会他(她)正确的握笔姿势,教他(她)模仿在纸上画出一定的笔道。

当然这时小儿控制笔的能力还比较差,画图的意识还不成熟,尚不能画出一定的图形,但我们可教小儿一道玩折纸的游戏,不要折得太复杂,一般只折出横线、竖线、斜线即可。

家长可多次示范,让小儿来模仿,以锻炼小儿的动手能力。

四、语言:

双字词。

小儿在经过了较长一段单字词语语言后很快向双字词语发展。

这个双字词不是指两字的重复,如“抱抱”、“拜拜”等,而是一些既有名词,又有动词,能较完整表达一定意思的词,如“妈妈抱”、“拿来”等等,要多教小儿学会这类词句,多鼓励小儿自己表达,使他(她)能够较准确地使用一些词语。

懂得自我。

婴儿第一年没有自我的意识,不认识自己身体的存在,不能把主体和客体分开。

1岁以后随着小儿独立行走及语言的发展,才能逐渐将自己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客体分开。

此时可教小儿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包括姓,并教会小儿正确的使用“我”这个词,能知道那些东西是“我”的,那些事情是“”我”做的,使小儿建立起初级的自我意识。

五、生活与交往(情绪与社会能力):

熟练以勺及杯。

吃、喝是人生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也是小儿最早掌握的自我服务活动,家长要使小儿有机会尽快掌握这一生存的本领。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她)已能比较熟练地用勺及杯子了,吃一些简单的饭菜时尽量让他(她)自己吃,或至少让他(她)自己用勺吃掉一半,然后家长再将其喂饱。

喝水时给小儿选择好合适的杯子,每天定时给他(她)放好凉开水,让他(她)自己喝完水并将杯子放好;也可以让他(她)把纸盒里的食品取出来(见图4-14)。

主动交往。

小儿既能走路,又会用语言表达了,这时他(她)会对周围的事物更加好奇,而怯生的程度已大大减轻,他(她)会对一些新的面孔发生兴趣,此时可鼓励和创造机会让他(她)学习主动和别人交往,特别是与他(她)年龄相仿的小儿交往。

他(她)可能会互相接触,或交换玩具,就是这些简单的活动,他(她)会得到很多乐趣。

家长不要强迫小儿用某种方式与别人交往,而是让他(她)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近别人,这种简单的交往会给他(她)带来很多好处。

婴儿发育标志、保教目标、内容与要求

(18-24个月婴儿)

生理、心理发育的主要标志

能倒退走,扶栏杆上下楼梯,会掷球、自己擦鼻涕,逐渐会用勺吃饭。

能握笔随意画,会拣豆豆,模仿成人做家务,会说4-5个词构成的句子,知道某些常见物品用途,认识简单形状和红色,对玩具有偏爱,喜欢单独玩,有时注意时间很短。

教养目标(应达到的一般水平)

能上攀登架,迈过障碍物,(跨过线道)会踢球。

喜欢说话、学唱歌、说歌谣、重复结尾词句,认识家里人的东西,知道小伙伴的名字,有大小、多少概念,认识1-2中鲜艳色,能按要求从许多同类物品中取出1-2个。

教养内容与要求

生活照料

培养左手扶碗、右手拿勺吃饭技能,并要求婴儿安静地坐在桌边吃完自己的一份饭,不妨碍别人吃,咽下最后一口饭再离开饭桌,培养婴儿按时入睡、按时醒、睡眠有正确姿势等良好的习惯.

动作技能

1、走:

自如,较稳,能按指定方向走。

能扶栏杆上下滑梯、台阶。

2、跑、跳:

开始学跑、学跳,动作不协调。

3、钻:

能低头弯腰钻过拱形门,迈过8-10厘米的杆。

4、平衡:

走过25-30厘米宽的平行线。

5、爬:

练习手膝着地爬。

6、投:

练习扔球。

7、基本体操:

学做简单的模仿操。

8、精细动作:

会穿木球、拣豆豆、套盒。

会搭出简单物体。

语言发展

1、理解成人语言,培养婴儿说话能力,说出较多的短句。

2、会模仿正确发音,积极用语言和成人及小伙伴交往,能用语言调解自己的行为。

3、会简单的儿歌3-5首(每首4句,每句3-5字),能说4-5个字组成的句子,掌握词汇200个左右。

4、观察事物时能集中注意力5-10分钟,听完故事后能说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5、对语言发育较为迟缓的婴儿要耐心启发、鼓励,多给练习机会。

认知能力

1、认识周围的人及人体的基本部分,如头、眼、耳、嘴、鼻、手、脚等。

2、认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和衣物。

3、认识周围环境,记住自己的物品和东西。

4、认识常见的几种交通工具及蔬菜、水果并说出名称,5、认识常见的家禽及动物的名称。

6、认识红颜色、圆形。

7、认识自然现象如太阳、刮风、下雨等。

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

婴儿常常有抗拒行为和态度,如将手和玩具放在嘴里,成人越是让拿出来,他越是要放。

因此,千万不要强迫将手和玩具拿开,而应运用注意力转移法,如“看看宝宝的手和妈妈的手谁大?

”,“把心爱的小娃娃拿过来”。

父母千万不能从自己的行为习惯、自己的愿望出发去强迫婴儿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应该根据婴儿的心理、生理的需要去满足婴儿的需要。

婴儿2岁时喜欢按自己的想法摆弄玩具,不喜欢大人干涉,会反抗、吵闹,和小朋友吵架,和妈妈撒娇。

有嫉妒心,知道害怕,任性、难管。

自我意识发展,常常不合自己的意愿就会以反抗的形式表现出来,喜欢帮助大人做家务、喜欢自己脱衣裤、袜子等,能自己洗手并擦手。

美育活动

(一)音乐启迪1、培养婴儿能安静地、精神集中地听音乐的习惯。

2、引导婴儿练习唱歌,能随音乐做出简单的动作,如拍手、点头、搓手、洗脸等,并出现快乐的表情。

3、学做音乐游戏2-3种,逐渐有一些表演动作。

(二)美工活动1、初步认识笔和纸,说出名称。

2、在成人指导下,初步学会握笔,在纸上随意画。

3、能把纸折成两折或五折。

认识周围的形体和数

1、让婴儿知道“1”和“1个”。

2、认识方的、圆的、大的、小的物品。

 

婴儿大运动发展顺序及年龄

大运动发展项目

开始年龄

常模年龄

发展较晚年龄

扶栏上楼一阶一阶

13

17.5

19

会抱着玩具走

13

18.2

26

会踢球无方向

13

18.8

22

跑几步不稳

14

19.3

20

不扶栏上台阶1~2级

16

19.5

20

会自己上下床

11

20.5

22

踢球较准

16

21.5

23

跑5~6米

16

21.5

23

有意识跳但脚不离地

16

24

28

不扶独自上楼2~3阶

21

26

28

独脚站1~2秒钟

20

26.7

30

会双脚跳离地面

21

26.8

30

模仿做二三个动作

21

27.6

31

双脚跳远

18

28.1

31

独脚站5~10秒

21

29

32

 

婴儿精细动作发展顺序及年龄

精细动作项目

开始年龄

常模年龄

发展较晚年龄

用手掌握笔乱画

11

16.8

19

有握笔姿势但不准确

16

18.8

22

翻书一次2—3页

16

19

22

用玻璃丝穿扣洞,但不会玩

16

21.5

24

会折纸2—3折

16

22.8

24

手握笔正确

16

23.6

24

会一手端碗吃饭

21

24.6

26

用玻璃丝穿扣洞,会玩

21

24.6

26

用积木搭桥

21

24.8

27

会一页一页翻书

18

24.8

26

折纸有边角

21

30.6

33

会在水龙头下自己洗手、冲手

21

30.7

33

 

婴儿语言发展顺序及年龄

语言发展项目

开始年龄

常模年龄

发展较晚年龄

会说“我不要”

12

15.9

18

知亲近人名字二人

11

16

18

知同伴名字二人

11

16

18

执行简单给予的命令

12

16

18

指出身体3-4部分

11

16.5

19

会用叠字三个

11

16.9

21

会说一个词的句子

12

18.9

20

开始辨别声音

12

19.1

21

会讲十个词

13

19.1

21

懂得上面下面

14

19.1

21

能叫自己名字

15

19.9

23

懂得三个提问

18

21.1

25

会回答“这是什么”

18

22.6

25

说3—5个词的句子

18

22.5

26

会说父母名字

18

23.5

29

会用词回答”**到哪去了?

19

24.1

26

会用词回答“谁来了?

19

24.6

28

会说出常用东西名称4件

18

25.1

28

会说3-4句儿歌

18

25.5

28

会用代名词“我”

18

25.1

27

会用代名词“他”

18

26.1

28

会用代名词“你”

18

26.4

28

会回答“这是什么”

20

26.6

28

会回答“***到哪里去了”

19

27.5

29

会回答“那是谁”

20

28.1

30

会四首以上儿歌

19

29

32

用完整句子表示一件事

20

29.5

35

婴儿认知能力发展顺序及年龄

适应能力项目

开始年龄

常模年龄

发展较晚年龄

会搭两块积木

11

14.9

19

自发乱画

12

15.6

19

动作模仿笨拙

12

17.1

19

一玩具可玩十分钟

11

17.5

18

能记住一天内的事

12

18.1

21

有意听讲故事,但不懂内容

12

18.6

20

模仿动作象

12

18.1

20

能记住三天前的事

14

19.1

20

注意力可集中5分钟

16

20.5

22

对室内变化有觉察

16

21

22

会搭7-8层塔

16

21.5

22

看过图一周仍记得

16

22.6

25

爱听故事,简单情节能答

16

22.9

25

注意玩具等细小变化

16

23.6

24

对自己画的画加以解释

20

24

28

认识圆形大小

18

24.5

28

集中注意可达15分钟

20

24.6

27

会数1-5个数字

19

25.4

27

认识红色

19

26.4

28

知道1和许多的区别

20

26.5

28

听故事一周后能记住并复述其中情节

21

26.8

30

 

婴儿社会行为及人格发展顺序及年龄

发展项目

开始年龄

常模年龄

发展较晚年龄

主动把玩具给人(放手)

11

15.5

19

会按成人表情行事

11

16

18

对想要的东西会手指或发音

12

15

19

用手绢擦鼻涕

12

16.5

18

会模仿抹桌子扫地

12

16.9

20

白天知道小便或说蹲盆

13

17.5

20

吃完东西会托出空盘

13

19.5

22

会用勺吃东西不大撒

17

20

22

开始表示个人需要

17

20

22

对成人演示下会再见等

17

21.5

24

开始有得意、撒娇情绪

19

23.5

26

自己会脱帽子

19

24

27

开始知道热爱他人(除妈妈外)

19

24.5

27

开始懂得好行为、坏行为

19

25.1

27

主动和成人打招呼

19

27.5

31

会穿上衣

19

28

30

会解衣服扣子

20

29

30

语言能力训练一:

赢字卡

一、【课程名称】:

赢字卡

二、【课程目标】:

赢字卡,可以测试宝宝记认符号的能力。

三、【课程准备】:

用硬纸写成4厘米×5厘米的字卡

四、【课程课时】:

15分钟

五、【课程内容】:

大人把家里的日常用品贴上汉字,以方便宝宝经常看到。

当宝宝会读出一个汉字时,大人再用硬纸写成4厘米×5厘米的字卡,离开实物看宝宝是否能认读出来。

两个字的词也可以写在一起,同时认读,如“兔子”“猴子”“老虎”等,可以一面看汉字,一面拿着动物玩具和字卡放在一起认读。

然后,大人把字卡逐个拿出来,宝宝认读,如果能读对,就赢得一个字卡,宝宝手上赢得的字卡越来越多,认读汉字的兴趣也就越来越大。

六、【课程建议】:

汉字是像形文字,宝宝在记认时往往从字形来记认,先用左脑记住文字的读音,再用右脑记认图像。

实际上宝宝记认两三个字的字卡比记认一个字更容易些,这是因为宝宝在记认时,如同模块印入记忆之中那样,笔画多的字在记忆中的印象更深也更容易记住,而笔划少的字反而不引起宝宝的注意,更容易被忽视。

语言能力训练二:

开口说话

一、【课程名称】:

开口说话

二、【课程目标】:

开口说话,可以测试宝宝开口的月份,这与家族因素有关,也与语言环境有关。

三、【课程准备】:

无需玩教具

四、【课程课时】:

10分钟

五、【课程内容】:

如果宝宝仍用手去指物,大人用声音慢慢说物名,让宝宝跟着说出声音,才把东西给他,渐渐引导宝宝用声音而不必用手去指物。

在游戏时大人故意让宝宝说出声音,让宝宝喊口令大家一起跑,到达时要说“到”。

讲故事时让宝宝用声音回答问题,而不是用手指图回答。

做动作时让宝宝说出自己在干什么,说出“吃饭”“睡觉”“跑跑”“跳跳”“走路”“喝水……”等。

有时宝宝发出声音,但是大人听不懂他要表示什么,这时二人又可以再用身体语言来加强,例如宝宝想说:

“撕开”但是不会说这个词,大人看出他一面“啊啊”想开口,又不会说,大人用手势做出“撕开”的样子,宝宝也点头表示同意,大人一面帮他撕开纸包,一面慢慢教他说“撕开”,让他学会说出这个动作。

家长要特别耐心观察宝宝到底想说什么,如果猜对了,大家都感到愉快,如果猜错了容易产生误会甚至产生对抗。

语言能力提高训练三:

我是小鸭

一、【课程名称】:

我是小鸭

二、【课程目标】:

提高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宝宝的语言节奏感。

三、【课程准备】:

儿童音乐

四、【课程课时】:

10-15分钟

五、【课程内容】:

游戏时,教师或家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让宝宝也做同样的动作。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小手指一指,眼睛在哪里?

眼睛在这里(用手指眼睛)。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小手摸一摸,鼻子在哪里?

鼻子在这里(用手摸鼻子)”。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小手指一指,耳朵在哪里?

耳朵在这里(用手指耳朵)。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小手指一指,嘴巴在哪里?

嘴巴在这里(用手指嘴巴)。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小手指一指,小手在哪里?

小手在这里(用手摇两下)。

”然后慢慢地让宝宝单独做。

可做各种各样的动作,让宝宝学说“伸伸手”、“弯弯腰”、“喂小猫”、“种种花”等短语。

六、【课程建议】:

也可更换游戏扮演的对象,发展宝宝学说简单句的能力和练习发音。

语言能力提高训练四:

鸡蛋

一、【课程名称】:

鸡蛋

二、【课程目标】:

让宝宝认识鸡蛋,知道鸡蛋是鸡妈妈生下的宝宝。

学会说重叠词“溜溜”,并学会做磕和剥的动作。

三、【课程准备】:

鸡蛋娃娃(画上五官的鸡蛋),几枚熟鸡蛋,字卡“鸡蛋”。

四、【课程课时】:

10分钟

五、【课程内容】:

教师指导家长从身后取出鸡蛋娃娃:

“宝宝看,今天妈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就是鸡蛋娃娃,名字叫鸡蛋,是鸡妈妈的宝宝。

”家长指导宝宝观察熟鸡蛋,并让宝宝摸一摸,知道鸡蛋是圆溜溜的。

然后妈妈剥鸡蛋,让宝宝观察动作(先磕一磕,再剥皮),同时说儿歌。

宝宝学说儿歌:

小鸡蛋,圆溜溜,

磕一磕,剥一剥,

宝宝吃了身体壮。

边说边剥鸡蛋;妈妈则重点指导宝宝剥鸡蛋的动作:

磕、剥。

剥开鸡蛋后,妈妈指导宝宝观察蛋黄、蛋清。

六、【课程建议】:

让宝宝品尝鸡蛋,并告诉宝宝,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多吃鸡蛋身体壮。

同时教宝宝识字:

鸡蛋。

六、【课程建议】:

在3个月前就会说元音,在6个月时能说4个以上辅音的宝宝,基本上都在9~10个月叫爸或妈,1岁时会叫3~4个大人,16~17个月就会开口了,多数宝宝在18~20个月开口。

有些宝宝开口迟一些,只要宝宝能听懂大人说的话,迟开口也不要紧。

如果宝宝对大人说的话没有反应,首先应检查听力,如果听力有问题可以马上矫正或者佩带助听器,使宝宝能听到语言才会说话。

如果发现太迟,过了7岁就难以有语言能力了。

另一个问题是智力的问题,听力良好就是听不懂,语言理解困难,也应当早期发现,给以特殊教育,帮助他尽量懂得别人的要求,也应教他简单的表达,尽量能与人交流才能增进智能的发展。

注意:

如果大人不及时更正宝宝的发音,宝宝在开口期就会自己编出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引起交流的困难。

大人千万不要将就宝宝去学宝宝的话,应把他说的变成正规语言才能便于以后的交流。

此外大人要细心理解宝宝的实际需要,例如当宝宝想自己撕开饼干的纸包,大人以为宝宝想要饼干,替他撕开,把饼干递给宝宝,宝宝拒绝时,大人以为宝宝不听话,给以批评。

宝宝不服就会产生对抗,经常所谓“第一反抗期”就是因为彼此误解所产生的。

善于理解的妈妈和善解人意的宝宝很少反抗,一次的对抗就会加重第二次的对抗,所以在开口期大人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

数学能力训练一:

比高矮

一、【课程名称】:

比高矮

二、【课程目标】:

比高矮,可以测试宝宝比较常见事物的能力。

三、【课程准备】:

玩具若干个

四、【课程课时】:

10分钟

五、【课程内容】:

先让宝宝替玩具比高矮,例如狗熊和猴子比高矮,把两个动物玩具背靠背放在桌子上。

用一根尺子或一本书放在它们的头顶上,尺子或书的一边翘起来的动物个头就高,另一边的动物就矮。

接下来宝宝与小朋友比高矮,两人背靠背,用尺子放在两人的头顶,尺子一头翘起来一方的宝宝高些,另一方的宝宝矮些。

两个人比高矮时最好由第三人做评判,宝宝也可以当评判,大家轮流比高矮。

六、【课程建议】:

生活中宝宝们喜欢比一比谁长得高,两个娃娃哪个更高一些,利用最基本的重叠法1岁半的宝宝就能够比较出来,是很有本领的表现。

数学能力训练二:

套碗比大小

一、【课程名称】:

套碗比大小

二、【课程目标】:

套碗比大小,可以测试宝宝的目测和比较大小的能力。

三、【课程准备】:

套碗1套

四、【课程课时】:

10分钟

五、【课程内容】:

把9个一套的套碗次序弄乱,先用眼睛大致去观察一下,然后按大小次序排列,如果不容易分辨两个大小时,就把它们背对背侧放于桌上比较。

将9个套碗按大小顺序排队,并按从小到大的次序依次把小碗套入大碗内摆放好。

如果宝宝正在学认数字,大人可把数字按套碗从小到大的次序依次贴上1~9,宝宝既比较了大小,又认识了数字。

六、【课程建议】:

目测能力好的宝宝不必比较就能看出哪个大,并把小的放入大的内。

目测能力差的宝宝需要事先把套碗按大小排队,排好后才放得快。

数学能力提高训练三:

给纽扣排队

一、【课程名称】:

给纽扣排队

二、【课程目标】:

让宝宝认识大、小,并能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

三、【课程准备】:

大小不一、颜色多样的纽扣若干,大口玻璃瓶一只,字卡“纽扣”。

四、【课程课时】:

10-20分钟

五、【课程内容】:

妈妈出示纽扣:

“宝宝,看妈妈这里有这么多漂亮的纽扣。

来,咱们一起来玩‘扣子排队’的游戏吧。

”妈妈把多种颜色的纽扣放入一个玻璃瓶中,摇一摇,发出清脆的响声,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让宝宝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给纽扣排队,还可以和妈妈比赛,看谁排得快。

妈妈可以有意让宝宝取胜。

同时教宝宝识字:

纽扣。

六、【课程建议】:

宝宝不仅可以给纽扣排队,还可以给其他物品排队。

、数学能力提高训练四:

熊的家族

一、【课程名称】:

熊的家族

二、【课程目标】:

按数量匹配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三、【课程准备】:

见下图

四、【课程课时】:

不限

五、【课程内容】:

让宝宝手指物数数。

“这里有多只熊猫?

……”让宝宝数一数这些动物。

六、【课程建议】:

教师或家长先教宝宝认识这些动物的名称和喜欢吃的食物。

熊的家族

大运动能力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