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6566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单.docx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单.docx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单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单

D

等方面举办的各种有益的活动,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兴趣、爱好;多与家长、老使用网络应有度科学合理才健康

网络在为我们服务时,也在同我们的健康较劲。

除了鼠标手、失写症等,最严重的是电脑依赖综合征,即患者如同药物成瘾,离不开电脑,时间过久会出现性格异常,如孤独、怪僻,对周围同事、国内外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人际关系不正常,甚至导致人格异常等精神症状。

因此,卫生部将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确定为“使用网络应有度,科学合理才健康”。

一、过度上网对身体的危害

1、颈椎病

过度上网可使颈部关节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时间过久则出现颈椎代偿性增生。

颈椎增生可以压迫神经根,引起肩周炎、上肢活动受限,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

颈椎增生还可导致供应大脑枕部的椎动脉受压,引起大脑枕部供血异常,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在一些学生的x光片上,医生可以看到骨刺、椎间隙塌陷等以前40岁以上人才得的疾病。

2、眼部疾患

长时间上网不仅容易使颈椎衰老,老年干眼症也会提前报到。

一般的临床表现为眼睛干涩、酸胀、异物感、痛痒、易疲劳、分泌物增多等。

调查结果显示,经常使用电脑的人中,经诊断有31.2%的人患有“干眼症”。

一旦患上干眼症,缓解的方法只能点用人工泪液,更严重的病况就要进行手术治疗了。

视觉的过度疲劳还会引起房水运行受阻,导致青光眼

3、下肢静脉曲张

长时间上网,因缺乏活动,依赖骨骼肌收缩回流的下肢静脉的压力将增高,长时间静脉管腔扩张会引起静脉瓣功能性关闭不全,最终发展成为器质性功能不全,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4、腰椎间盘突出

长期的前倾姿势加上缺乏活动,容易发生腰椎增生,并使后纵韧带紧张,失去弹性,引起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

如果压迫了坐骨神经,则可导致根性坐骨神经疼痛,出现腰痛、下肢疼痛及活动障碍等。

5、神经衰弱持久使用电脑者,可出现较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状,如情绪不稳、易躁、易怒、头晕、头痛、失眠和健忘等。

6、长时间上网还可以诱发或者加重下列疾病:

泌尿系统结石、精索静脉曲张、关节炎、腹股沟疝、下消化道肿瘤、椎管狭窄、肥胖、痔疮等。

二、减少电脑对人身心的伤害应注意

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一般来说,连续上网1小时后应该休息10分钟左右。

2、注意正确的操作姿势:

应将电脑屏幕中心位置安装在与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线上,最好使用可以调节高低的椅子。

坐着时应有足够的空间伸放双脚,不要交叉双脚,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注意保护视力:

注意中间休息。

要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40~50厘米。

4、注意补充营养:

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而多饮些茶,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会有利于吸收与抵抗放射性物质。

5.避免患上网络成瘾症:

预防是治疗上网成瘾的最好良方。

一是提前打好“预防疫苗”。

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坚决杜绝上黄色网站,控制不玩或少玩网络游戏。

二是丰富日常生活。

平时积极参加社会、学校等方面举办的各种有益的活动,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兴趣、爱好;多与家长、老师和同学交往沟通,获得心灵上的慰籍与成长。

三是及时遏制上网有瘾的苗头。

当你出现上网成瘾的苗头时,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自我,决不宽容自己,以防止上网成瘾症的发生。

师和同学交往沟通,获得心灵上的慰籍与成长。

三是及时遏制上网有瘾的苗头。

当你出现上网成瘾的苗头时,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自我,决不宽容自己,以防止上网成瘾症的发生。

【篇二: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计划】

凤城镇卫生院2012年“世界精神卫生日”

宣传活动计划

今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当前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广大群众逐步适应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各种心理卫生问题逐步增加,群众寻求心理帮助的愿望日益迫切。

同时,因重性精神疾病有可能导致患者工作、学习和生活能力损害,甚至发生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为了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社会能够和谐稳定,国家能够长治久安,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以下宣传活动计划:

一、宣传目的

(一)提高精神卫生工作的大众参与和关注程度;

(二)加大精神卫生知识与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快公共精神卫生服务的开展;

(三)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发挥政府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作用;

(四)提高全民精神健康水平,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二、宣传主题

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

三、活动时间

2012年10月10日

四、活动地点

文水县新华路

五、活动形式和内容

1.活动期间,在新华路悬挂宣传条幅,向居民发放精神卫生宣传资料。

2.通过咨询活动,向居民宣传精神卫生和精神疾病相关健康知识。

3.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康复患者开展各种活动。

凤城镇卫生院二0一二年十月八日

【篇三:

201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资料】

201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知识宣传

2016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宣传的主题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意在表明每一位公民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和谐息息相关,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精神卫生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保护和促进公众心理健康,创造和谐美好社会。

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由来: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psychiatricassociation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

2000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至今已先后举办了16届活动。

一、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

每个人不仅需要身体健康,也需要精神健康。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精神健康(mentalhealth),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

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精神卫生问题,又称心理卫生问题。

精神卫生问题的存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人都会存在精神卫生问题,自己可能意识不到。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是指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产生精神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使患者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造成主观痛苦的一种疾病状态。

现行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将精神疾病分为10大类72小类近400种。

10大类为:

1.器质性精神障碍。

如老年期痴呆。

2.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如酒精依赖综合征。

3.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4.心境(情感)障碍。

如抑郁症和躁狂症。

5.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如焦虑症。

6.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如失眠症。

7.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

如偏执型人格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

即通常所说的智力低下。

9.心理发育障碍。

如儿童孤独症。

10.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和情绪障碍。

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二、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

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产前产后的发育情况、躯体疾病和成瘾物质等。

如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要比没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相互影响,精神疾病会加重躯体疾病,患有躯体疾病也会增加患精神疾病的危险性。

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心理因素包括人的个性特征、对事物的看法、应对方式和情绪特点等。

如心理负担过重、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心理反应大,均可能诱发精神疾病。

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社会因素包括生活中的各种大事、意外事件和不良事件、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文化、环境等。

如天灾人祸、亲人亡故、工作或学业受挫、婚姻危机、失恋等重大生活事件是诱发精神疾病的重要社会因素。

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人生的各个阶段。

各因素之间的良性作用是精神健康的保护因素,反之则是精神疾病

发生的危险因素。

当危险因素作用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而通过消除危险因素、加强保护因素可以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促进精神健康。

三、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1、婴幼儿(0-3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

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2、学龄前儿童(4-6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

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

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

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3、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

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4、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

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5、各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等,除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外,还会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严重的可引起精神障碍。

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变化,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救助,是避免突发事件导致的精神卫生问题的可行方法。

四、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和老年期痴呆。

五、怀疑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医疗机构接受咨询和正规的诊断与治疗。

怀疑有明显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者,要及早去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进行咨询、检查和诊治。

如发现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等周围人有明显的言语或行为异常,要考虑他可能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应及时劝告其去医疗机构检查。

心理行为问题的处理,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为主,辅以社会支持和药物对症治疗。

在精神疾病的治疗方面,目前已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以及心理治疗和心理社会康复方法。

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者,应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遵照医嘱全程不间断按时按量服药,以达到最好效果。

不愿意接受治疗、不正确治疗或不规律服药,会导致病情延误、难以治愈或复发。

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

六、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精神疾病的防治分为三级。

一级预防主要是增强精神疾病的保护因素,减少危险因素。

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改善营养状况、改善住房条件、增加受教育的机会、减少经济上的不安全感、培养稳定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社区支持网络、减少成瘾物质的危害、防止暴力、进行灾难后心理干预、开展健康教育、发展个人技能等。

二级防治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疾病,降低危害。

为此,需要建立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为骨干、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

三级防治是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训练,以减少残疾和社会功能损害、促进康复、防止疾病复发。

为此,需要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康复工作。

采取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调适对社会和他人的期望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个人保持和促进精神健康。

七、关心、不歧视精神疾病患者,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

精神疾病患者和躯体疾病患者一样,也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帮助。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对患者负有照料和监护责任,不仅不应该嫌弃、遗弃患者,还要积极帮助患者接受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担负起照料和监护责任。

社区不应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要创造条件帮助患者康复。

单位和学校应该理解、关心和接纳康复后的精神疾病患者,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条件。

八、常见心理疾病

(一)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7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巨大痛苦。

但是,双相抑郁症却很少被人们所了解,双相抑郁症的症状容易被忽略,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意外不到的伤害。

双相抑郁症首次发病多在16-30岁之间,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它是躁狂抑郁症中最常见一种疾病表现,是一种能够引起患者心情大起大落变化的疾病。

患者的心情可能就会有极度亢奋,突然转变为极度忧伤抑郁,即在心情的两极间波动。

而在平时,患者又是正常的。

引起抑郁症的两大原因有关专家指出抑郁症的致病原因可以分为非心理原因和心理原因两种情况。

1、引起抑郁症的原因之非心理原因:

1)药物的副作用。

药物可以治病,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引起忧郁症。

服用治高血压、心律不齐和其它类固醇药物,如果发现有忧郁症状,应立即请医生诊断2)甲状腺问题。

甲状腺不正常是引起忧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3)经前综合症。

许多妇女都有经前综合症,但其中只有5%患严重忧郁症影响日常生活。

主要症状有:

强烈饥饿感、哭泣、行为异常。

4)缺乏运动。

研究表明,缺乏运动会导致忧郁症。

2、引起抑郁症的原因之心理原因:

人生活在社会中,其寿命、健康和疾病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人们观察、烦恼、幸福、悲痛、舒畅、焦虑等,这一切维持或破坏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情绪都与社会紧密相连。

生活中凡能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严重的精神创伤都会引起抑郁症的心理因素。

(二)焦虑症:

焦虑症是精神上的疾病,焦虑症的表现具有持久性的焦虑,紧张不安和内神经紊乱脑功能失调等诸多症状,焦虑症的表现还常常会引起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上的不适感。

焦虑症常发病于中青年,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不过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压力也随之而来,导致的是焦虑症患者数量的上升,为了降低焦虑症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了解焦虑症的表现是很重要的。

焦虑症的表现持续在6个月以上,症状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1、身体紧张:

这个指的是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

他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有的时候会坐立不安,来回徘回,总觉得是要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不能安心,但是自己又说不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2、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

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

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等一系列的身体上的不适。

3、对未来无名的担心:

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

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始终是不能够让自己放松下来,以至于导致很疲劳。

但是还是控制不住的担心焦虑。

至于是为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

4、过分机警:

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像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

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他所有的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不能够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习惯,这导致的是引起身体上的各种不适,家庭生活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调节焦虑症的精神良方:

1.睡眠充足:

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减轻焦虑的一剂良方。

2.保持乐观:

当你缺乏信心时,不妨想像过去的辉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

你将很快地化解焦虑与不安,恢复自信。

3.幻想:

这是纾解紧张与焦虑的好方法。

幻想自己躺在阳光普照的沙滩上,凉爽的海风徐徐吹拂。

试试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深呼吸:

当你面临情绪紧张时,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压力消除焦虑与紧张。

5.转移注意力:

假使眼前的工作让你心烦紧张,你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把视线转向窗外,使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适时地获得松弛,从而暂时缓解眼前的压力。

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动,暂时避开低潮的工作气氛。

心理专家指出,克服焦虑症最有效的方法,关键在于自我的坚持与努力。

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想治愈,还需从根本上解开患者的心病,还需长期的维持式自我调节。

如何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

如何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一直是困扰当代人的心理难题。

我们知道,如果长期睡眠不足而又得不到有效改善的话,势必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健康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

那么,到底该如何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呢?

下面我们给出了几个小建议。

1、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失眠患者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

人体是有一定的生物钟的,不规律的生活和睡眠习惯会破坏这种生物钟导致睡眠障碍,所以日常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最佳。

2、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身心健康

精神健康网睡眠专家指出,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帮助提高新陈代谢,血液循环,促进大家的健康睡眠。

不过要注意,睡前尽量避免做运动,睡前运动会干扰你的睡眠,运动时间最好是在睡前6小时左右进行。

3、阳光是睡眠的好朋友

如何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

阳光是生物钟和睡眠的好朋友,晒晒太阳可以让你的身体适应生物钟的调整。

4、享受睡前时光,有助快速入睡

睡前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帮助自己尽快入睡。

譬如洗个热水澡、阅读书籍、听些轻松的音乐等等。

充分的放松,享受睡前时光,可以帮助你尽快睡着。

让我们关注心理健康!

打开心灵之窗,用一颗心,照亮一颗心,用一份爱,温暖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