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满分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全部.docx
《人教版中考语文满分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全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满分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全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中考语文满分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全部
九年级下册文 言 文
一、鱼我所欲也
基本知识:
1.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__避__”,__躲避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__辨__”,__辨别__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__德__”,__感恩、感激__
“与”同“__欤__”,__语气词__
(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__向__”,__先前、从前__
2.古今异义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古义:
__能够用来__
今义:
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2)万钟于我何加焉
古义:
__益处,好处__
今义:
增加
3.一词多义
(1)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介词,表示比较 )
万钟于我何加焉( 介词,对 )
(2)为: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接受 )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做 )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介词,为了 )
4.重点实词
(1)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取得 )
(2)故患有所不辟也( 祸患,灾难 )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假使 )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
(5)行道之人弗受( 不 )
(6)万钟于我何加焉( 益处 )
5.句式句意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反问句)
答:
__假如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手段)不用呢?
__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答:
__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心(本性),人人都有这种心(本性),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__
(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答:
__一碗饭,一碗粥,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
__
(4)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反问句)
答:
__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
__
(5)此之谓失其本心。
答:
__这就叫作丧失了本性。
__
6.文本理解
(1)简要说说第一段是如何提出论点的。
答:
__通过鱼和熊掌的关系,类比生与义的关系,从而引出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应舍生取义的论点。
__
(2)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一个论据。
答:
__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__
二、唐雎不辱使命
基本知识:
1.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 “错”同“__措__”
(2)仓鹰击于殿上“仓”同“__苍__”
2.古今异义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义:
__交换__
今义:
容易
(2)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
__虽然如此____
今义:
连词,表转折
(3)休祲降于天
古义:
__吉祥__
今义:
休息
(4)长跪而谢之
古义:
__道歉__
今义:
感谢
3.一词多义
(1)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派遣 )
因使唐雎使于秦( 出使 )
(2)徒:
亦免冠徒跣( 裸露 )
徒以有先生也( 只,仅仅 )
(3)怒:
怀怒未发( 愤怒,怒气 )
秦王怫然怒( 发怒 )
(4)以: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介词,用 )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介词,凭 )
以君为长者( 介词,把 )
徒以有先生也( 介词,因为 )
4.词类活用
(1)天下缟素 名词用作动词,__穿白色丧服__
(2)请广于君形容词用作动词,__增广、扩充__
(3)轻寡人与形容词用作动词,__轻视,蔑视__
(4)伏尸百万动词的使动用法,__使……倒下__
5.重点实词
(1)大王加惠( 施予恩惠 )
(2)秦王怫然怒( 愤怒的样子 )
(3)岂直五百里哉( 哪里只是 )
(4)以头抢地尔( 碰,撞 )
(5)休祲降于天( 不祥 )
(6)秦王色挠( 胆怯 )
(7)寡人谕矣( 明白,懂得 )
6.句式句意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答:
__(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
____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反问句)
答:
__即使拿面积为一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呢?
__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答:
__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__
(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答:
__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____
(5)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答:
__天下人(都)穿白色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__
(6)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答:
__安陵国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__
7.文本理解
(1)唐雎列举三位“布衣之士”的目的是什么?
答:
__表明决心,威慑秦王。
__
(2)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
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答:
__示例一:
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__示例二:
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__示例三:
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分化瓦解,说服秦穆公退军,救郑国于危难之中。
__
三、送东阳马生序
基本知识:
1.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同“__肢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__披__”
2.古今异义
(1)持汤沃灌
古义:
__热水__
今义:
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日再食
古义:
__两次____
今义:
又一次
(3)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古义:
__古代学官名__
今义:
学位的最高一级
3.一词多义
(1)至:
礼愈至( 周到 )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到,到达 )
(2)若:
烨然若神人( 好像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如,比得上 )
(3)以:
以衾拥覆( 介词,用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把 )
无从致书以观( 连词,来 )
以中有足乐者( 连词,因为 )
俯身倾耳以请( 连词,来 )
4.词类活用
(1)手自笔录 名词作状语,__用笔__
(2)腰白玉之环名词用作动词,__在腰间佩戴__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名词用作动词,__穿着破旧的衣服__
5.重点实词
(1)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
(2)不敢稍逾约( 超过约定期限 )
(3)尝趋百里外( 快步走 )
(4)未尝稍降辞色( 脸色 )
(5)俟其欣悦( 等待 )
(6)烨然若神人( 光彩鲜明的样子 )
(7)缀公卿之后( 跟随 )
(8)无冻馁之患( 饥饿 )
(9)生以乡人子谒余( 拜见 )
6.句式句意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答:
__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期限。
__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答:
__因此人们大多都会把书借给我。
__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答:
__有时遇到他呵责,我的表情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
__
(4)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答:
__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
__
(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答:
__同舍的学生都穿着华丽的丝绸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在腰间佩戴白玉环。
__
(6)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答:
__诋毁我夸耀自己的际遇好而在同乡面前表示骄傲,难道是了解我的吗?
__
四、曹刿论战
基本知识:
1.古今异义
(1)小大之狱
古义:
__诉讼事件__
今义:
监狱
(2)牺牲玉帛
古义:
__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__
今义: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3)又何间焉
古义:
__参与__
今义:
隔开,不连接
(4)肉食者鄙
古义:
__浅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__
今义:
粗俗,低下
(5)忠之属也
古义:
__尽力做好分内的事__
今义:
忠诚
(6)可以一战
古义:
__可以凭借__
今义:
表示许可,可能
(7)再而衰
古义:
__第二次__
今义:
又一次
2.一词多义
(1)故:
故逐之( 所以 )
公问其故( 原因,缘故 )
(2)从:
民弗从也( 听从 )
战则请从( 跟随 )
(3)以:
何以战( 凭、靠 )
必以分人( 把 )
必以情( 按照,根据 )
3.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名词用作动词,__赐福,保佑__
(2)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__击鼓进军__
(3)弗敢专也名词用作动词,__独自享有__
4.重点实词
(1)齐师伐我( 军队 )
(2)衣食所安( 安身 )
(3)小惠未遍( 遍及,普遍 )
(4)弗敢加也( 虚夸,夸大 )
(5)必以信( 实情 )
(6)小信未孚( 使信服 )
(7)公将驰之( 驱车追赶 )
(8)既克,公问其故( 已经 )
(9)望其旗靡( 倒下 )
5.句式句意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反问句)
答:
__当权的人该谋划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__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答:
__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
__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答:
__古代祭祀用的祭品,不敢夸大,一定按照实情(上报)。
__
(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答:
__(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赐福的。
__
(5)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答:
__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
__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基本知识:
1.通假字
孰视之 “孰”同“__熟__”,__仔细__
2.古今异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
__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__
今义:
讽刺,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
(2)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
__指责讥刺__
今义:
讽刺
(3)明日徐公来
古义:
__次日,第二天__
今义:
将要到来的下一天
(4)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
__土地方圆__
今义:
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等
(5)私我也
古义:
__偏爱__
今义:
自私
(6)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古义:
__指责__
今义:
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尖锐像针的东西
3.一词多义
(1)朝:
朝服衣冠( 早晨 )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
皆朝于齐( 朝见 )
(2)上:
受上赏( 上等的 )
上书谏寡人者( 送上,呈上 )
4.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名词用作动词,__穿戴__
(2)面刺寡人之过名词作状语,__当面__
(3)闻寡人之耳者动词的使动用法,__使……听到__
(4)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_认为……美__
5.重点实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这里指身高 )
(2)形貌昳丽( 光艳美丽 )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实在,的确 )
(4)王之蔽甚矣( 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
(5)时时而间进( 间或,偶然 )
(6)期年之后( 满一年 )
6.句式句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反问句)
答:
__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__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答:
__第二天,徐公前来,(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
__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答:
__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__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答:
__能够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__
(5)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答:
__几个月以后,不时有人来进谏。
__
六、陈涉世家
基本知识:
1.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同“__谪__”
(2)为天下唱“唱”同“__倡____”,__倡导、发起__
(3)卜者知其指意“指”同“__旨__”
(4)固以怪之矣 “以”同“__已__”
(5)身被坚执锐 “被”同“__披__”
2.古今异义
(1)若为佣耕
古义:
__你__
今义:
如果
(2)会天大雨
古义:
__适逢,恰巧遇到__
今:
通晓
(3)今亡亦死
古义:
__逃跑__
今义:
死亡
(4)等死,死国可乎
古义:
__同样__
今义:
相等
(5)今或闻无罪
古义:
__有人__
今义:
或许,也许
(6)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
__十分之六七__
今义:
十六或十七
3.一词多义
(1)次:
皆次当行( 编次 )
之次所旁丛祠中( 军队驻扎 )
(2)数:
扶苏以数谏故( 屡次 )
卒数万人( 几,数词 )
(3)故:
扶苏以数谏故( 原因 )
广故数言欲亡( 故意 )
(4)之:
辍耕之垄上( 去、往 )
怅恨久之( 助词,无实义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的 )
二世杀之( 代词,他 )
4.词类活用
(1)法皆斩 名词作状语,__按照法律__
(2)乃丹书帛曰名词作状语,__用朱砂__
(3)狐鸣呼曰名词作状语,__像狐狸一样__
(4)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作动词,__用网捕__
(5)皆指目陈胜名词作动词,__手指目视__
(6)尉果笞广名词作动词,__用鞭、杖或竹板打__
(7)皆刑其长吏名词作动词,__惩处__
(8)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_以……为苦,苦于__
(9)固以怪之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_对……感到奇怪__
(10)忿恚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使……恼怒__
5.重点实词
(1)发闾左適戍渔阳( 指代贫苦人民 )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逃跑 )
(3)陈胜、吴广喜,念鬼( 考虑、思索 )
(4)藉第令毋斩( 即使、假若 )
(5)并杀两尉( 一齐 )
(6)为坛而盟( 发誓、起誓 )
(7)比至陈( 等到 )
6.句式句意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答:
__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
__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反问句)
答:
__如今逃跑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国事而死不更好吗?
__
(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答:
__有的人认为项燕战死了,有的人认为项燕逃跑了。
__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答:
__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
__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答:
__又私下派遣吴广往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
__
(6)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答:
__即使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而死的本来就会占到十分之六七。
__
(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答:
__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__
(8)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答:
__召集当地掌管教化的乡官和有势力有地位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
__
七、出 师 表
基本知识:
1.古今异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
__时候__
今义:
秋季
(2)愚以为宫中之事
古义:
__我,谦称__
今义:
愚蠢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__痛心、遗憾__
今义:
极端憎恨或悔恨
(4)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__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__
今义: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5)临表涕零
古义:
__眼泪__
今义:
鼻涕
2.一词多义
(1)行:
性行淑均( 品行 )
必能使行阵和睦( 行伍 )
(2)效:
恐托付不效( 效果 )
讨贼兴复之效( 功效 )
3.词类活用
(1)以光先帝遗德 名词用作动词,__发扬光大__
(2)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用作动词,__发扬,扩展__
(3)亲小人形容词用作动词,__亲近__
(4)攘除奸凶形容词用作名词,__奸邪凶恶的人__
4.重点实词
(1)盖追先帝之殊遇( 特殊的礼遇 )
(2)引喻失义( 道理 )
(3)陟罚臧否( 赞扬和批评 )
(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治理 )
(5)猥自枉屈( 辱,谦辞 )
(6)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自那时以来 )
(7)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怠慢,疏忽 )
(8)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奋激发 )
5.句式句意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答:
__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从而堵塞了忠臣进谏的道路。
____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答:
__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
__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答:
__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西汉能够兴盛的原因。
__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答:
__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__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答:
__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了委任。
__
(6)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答:
__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
__
(7)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答:
__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面对这篇文章,我涕泪交流,不知说些什么。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