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对待网络专题的讲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6107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对待网络专题的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对待网络专题的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对待网络专题的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对待网络专题的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对待网络专题的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对待网络专题的讲座.docx

《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对待网络专题的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对待网络专题的讲座.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对待网络专题的讲座.docx

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对待网络专题的讲座

祥加初级中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专题讲座

《上网所引发的思考》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你们好,今天有幸借此机会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上网方面的一些问题,今年二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14个部委联合推出了“2007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现在网络已成了离我们最近的,值得我们大家关心的问题。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跃居世界第二位,网络给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每一处细节带来了前所未有、难以置信的全方位深刻变革。

它正在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方式。

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网络时代已经来到。

但是我们应看到,在我国1.1亿网民中,青少年网民超过50%,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到了16.4%。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广大青少年的学习、娱乐、生活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伴随着网络的繁荣和更多的应用,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趁机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一、我们现在的同学为什么喜欢上网?

1、网络虚拟可以满足青少年想象力。

网络的虚拟性表现在网民身份“隐形”、网络空间“虚拟”、网络实际运行“无序”。

网络通过其互联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创设了一个虚拟空间。

人的世界在互联网上发生了异化。

这个空间丰富而刺激,你可以创造出一种与现实环境极为逼真的“虚拟实在”;你也可以尽情地尝试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还能为你圆现实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梦想……这种虚拟互动的文化,在为青少年生活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基地,使他们有了自由选择、主动参与、自我实现的广阔舞台的同时,也促使一部分青少年人际情感疏远,甚至上网成瘾。

2、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与成人世界平等对话的平台。

平等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网络上流行一句话: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网上的等级、性别、职业等差别都尽可能小地隐去,不管是谁,大家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地位的平等带来了交流的自由,任何人在互联网上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对青少年来说具有很大诱惑力。

3、满足青少年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学习求知、社会交往、展示自我、娱乐休闲)。

网络的交互性、多维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满足了青少年强烈的探求欲望,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

网络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有效地开发出来。

二、隐患

1、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尽情表达的空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政治态度以及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价值观念的人都可以在不同或相同网络上自由表达各自的观点,其中不乏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如果这些信息不经过滤就让我们的同学接受,势必会影响同学们的价值观,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品格。

甚至会影响同学们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并动摇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更有,网络也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

案例一:

初中生,网龄一年。

父母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曾经试图关掉电脑,但是立刻遭到了儿子以死相逼的威胁。

案例二:

29岁,网龄两年。

不上班、不吃不喝、到处向人借钱,都是为了上网游戏。

案例三:

16岁,高二学生,网龄两年。

为了上网,他自动退学了。

为了唤醒儿子,一把年纪的父亲曾给自己的儿子跪下。

案例四:

14岁,初中生。

曾经一个多月吃住在网吧,有钱就上网,没钱就观战。

案例五:

18岁,高三复读,网瘾七年。

大年三十晚上网瘾突然发作,立刻就奔向网吧。

但遭到了母亲的阻拦,这位大侠一气之下一拳将母亲打倒在地,还要踩上两脚才愤愤而去。

案例六:

高中生,网龄两年。

因家庭困难,母亲无力再支付他上网的费用,于是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成了变卖的对象。

案例七:

24岁,网龄近十年。

从初中开始就上网,为了能够上网,他丢了五六份工作。

案例八:

16岁,网龄四年。

为上网,干脆辍学。

家人为此找心理医生,吃药打针,但是全无作用。

据调查显示,上网学生当中,有近80%有意或无意甚至是“被迫”(如一些不可预料的弹出窗口)访问过不宜未成年人参观的网站。

另据《华商时报》报道,我国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几乎全部观看过淫秽影碟或访问过色情网站,青少年的犯罪手段也大多来自网络。

2、未成年人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维异常活跃,而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

得到太多父母的关爱而缺乏兄弟姐妹的交流,加上他们通常大多有繁重的学习任务,与外界的交流交往也较少,所以他们更渴望能获得与成年人同等的交流自由,也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烦恼、孤独、痛苦。

网络的出现与普及,特别是各类虚拟现实技术的大量涌现,给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宣泄的机会,真实生活中的缺憾可以通过上网制造出的虚拟来弥补。

比如,在虚拟游戏里,通过扮演一定的角色,可以任意的残杀与暴虐;在虚拟社区里通过虚拟的身份可以对现实生活中任何不满的人或事漫骂和抵毁;……;这些都是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

我做过几次初略的调查,如果让学生自由上网,规定不能玩任何游戏,那么至少有90%的同学会用QQ聊天,而这些聊天的同学中至少有50%以上的同学的网友在100个左右。

这么多的网友要“聊”,将消耗他们大量的学习与休息时间,也必将影响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另外,“网络中毒”现象也比较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总嫌上网的时间少而不满足、无法控制用网时间、一旦减少用网的时间就会焦躁不安、一上网就能消散种种不愉快、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作为、下网后有疏离、失落感等。

这种“网络中毒”者以青少年居多,他们一旦在网络上遇到挫折,便容易心情便焦躁不安,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更有“网络中毒”还容易诱发犯罪。

在湖南,2006年7月,长沙市一名小学6年级女生因网上聊天与同学发生争吵,之后她在学校内用刀杀死了与之相争的同学,在日本引起轩然大波。

家长们由此发现,很多中小学生在回家后,会花大量时间在网上聊天。

中小学生聊天的对象往往是自己的同学,如果和陌生人聊天发生不快,可以不理对方了事,但和同学网上争吵,虚拟网络空间就会引发现实矛盾。

由于网上聊天互不见面,说话不留情面,矛盾容易加深,一旦矛盾激化就可能酿成惨祸。

三、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1、摧残身体

   中学生曾强一连泡吧十几天,视力由1.2下降到0.2。

一名13岁小学生从家里偷出300元钱在网吧玩电游连续4天4夜,由于网络游戏的强烈刺激和惊心动魄的打斗,游戏者血压升高,心跳过速,又加上过度疲劳,最后瘁死网吧。

湖南浏阳一名12岁小学生在网吧泡3天3夜,饿了喝口水,困了伏在电脑桌上打个盹,通宵达旦地玩游戏,当家人找到他时,身体已极度虚脱,几近死亡。

由于网迷对游戏的痴迷,达到了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疯癫地步。

由于玩游戏时精力高度集中,伴随着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

再加上电游、网吧空气混蚀,人口密度大,烟味、食物味、汗臭味,味味俱全,机器声、打闹声、脏话声,卫生、环境条件极差,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

所以一般玩通宵的网迷走出网吧时,眼睛胀红,蓬头垢面,两腿发软。

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地泡网吧,其对身体的危害不会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害言耸听。

2、心理受损

   由于网迷对上网有着很强的心理依赖,轻者影响学习、身体,严重者致使心理变态、心态扭曲。

某学校一初三学生,成绩非常优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某重点中学,家里给其买来了台电脑作为奖品,但是,自从家里买了电脑后,不知从何时起,就迷上了网上聊天,很就就在网上找到了“网友”,自从有了网友以后,他那网友一次次地向他借钱。

他想与之继绝关系,但又优柔寡断,无法斩断,在极为矛盾的心态中,他一次又一次偷家里的钱给网友寄去,从此家里电话费直线攀升,常常钱柜里的钱不对帐,他自己也惶恐、矛盾,变得沉默寡言,孤僻怪异,易暴易躁。

家里发现他网上交友的事情后,非常愤怒,将电脑摔烂,每天接送于学校家庭之间,天天晚上关在房间不得出来,该生变得几近神经病。

某校一位高中二年级学生曾一度痴迷于网吧,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整天整夜地沉迷于网吧,成绩一落千丈,家人非常生气,老师非常着急,用尽各种办法,苦口婆心就是不能从网吧里将他解救出来,他自己也变得沉默不语、心态浮躁,吃不下、睡不着,看样子几近痴呆。

有部分同学上网的目的是来调节心态的。

学校课务负担重,心理压力大,能在网上找个忠实的听众(不一定是朋友)聊聊,心情可以得到放松,情绪会变得稳定,我们不否认此说法,部分同学把握得好,对调节心智是有一定益处,但实际上,许多同学一旦上网,便无法把握,将太多的时间精力花在网吧里,致使学业受影响,老师批评、家长生气,反而心理负担更重。

3、滋生是非

   进出网吧的大多是中小学生,小的几岁,大的十七八岁,他们大多没有收入,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钱,有的结伙敲诈,有的偷盗抢劫。

还有一类人进出网吧,他们纯粹是敲诈中小学生,经常有打架斗殴的事在网吧发生,据统计未成年犯罪20%与网吧有关,有的网吧经营者唯利是图,向过夜学生提供饮食住宿,子女夜不归宿,家长自然心急火燎,亲戚朋友、老师一起出动,到处找人,确实给家庭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由此可见,网吧已成为滋生是非的一大聚集地。

2005年2月23日,某中学的李某等四人到网吧上网,后因与社会青年闹矛盾,几个被打。

几个小时后,李某等四人经预谋到市场买来几把西瓜刀对打他们的王某等人进行报复。

报复行为致使1人被破断2根手指。

后来几人被警方捕获。

4、影响学业

   一位中学教师说,学生一旦对网吧痴迷,就是对人生追求的放弃,学生一旦进入网吧,成绩直线下降。

有一位网迷写道:

该死的网吧呀,你夺走了我的学业、夺走了我的大学,我咬牙切齿,切肤心疼!

但我就是不能自控!

这位同学说:

我一闭眼,就看到键盘,手指碰到任何物体都有鼠标的感觉,鼠标一点,导弹就发出了。

我们无法真正进入那些网迷们的内心世界去体味他们的感受,但可以想象到他们游离的眼神、胀红的眼睛、疲惫的心理到底有多少精力去搞学习。

如果孩子爱踢球,一天最多耽误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果贪吃,一天最多花几元钱,但如果孩子迷上网吧足以毁他一辈子!

我不想将网吧贬得太惨,但是,只要听听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揪心的诉说,看看孩子们失魂丢魄的样子,我们是否思考一下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5、安全隐患

   大多数网吧都未请专业人员安装设备,也未经消防、安全、文化、卫生等部门允许,其营业场所的电脑安放的密度、电脑走线、安全出口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网吧出进仅一扇门,无安全通道和疏导标志,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25名花季少年命丧“黑网吧”。

 2002年6月16日凌晨,北京海淀区一家名为“蓝极速网络”的黑网吧燃起冲天大火,三个小时后大火被完全扑灭。

由于网吧老板事先将门反锁,致使在内通宵上网的25名花季少年被活活烧死。

在暴利的驱使之下,经营业主无视安全进行非法经营活动,90%以上的“黑网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违法经营行为,主要表现为空间狭小,消防通道不畅,消防器材缺乏,无逃生路线标志,吸烟现象普遍,堆放大量易燃物品等问题。

阴暗狭小、烟雾缭绕的“黑网吧”变成了一个个“黑色陷阱”。

 但愿“蓝极速”上空的大火能够警醒沉溺于网吧的孩子们。

再谈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

四、不当的上网对青少年的危害

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

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决不亚于邪教,是腐蚀青少年的“电子毒品”。

由于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且新奇等特点,加之大量形形色色的网络游戏及色情影片反动等信息,甚至还有网吧经营者提供的免费食、住、行等优惠手段,使不少青少年沉迷于网吧。

这种沉迷往往无法自拔,同毒品的成瘾性是很相似的。

迷恋网吧对青少年群体至少存在以下几种显著的危害:

1、影响青少年性格的完善。

长时间的上网使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处在于一种虚拟的世界中,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混淆。

有人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那些沉迷于网吧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和同学不能正常沟通等等,这些性格特征除了极易引发不良后果外,更会使学生将来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

2、影响青少年诚信品质的形成。

大多数青少年上网的内容都是网络聊天,由于这种交流方式具有匿名性,因此学生在聊天时通常无所不说、无所顾忌,久而久之的后果便是做事为人的不负责任,缺乏诚信。

3、影响青少年的情感世界。

青少年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向往与异性的交往,网络便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空间,但在网上“你、我、他”通常都是虚假的,这种虚无的情感只会导致青少年走向情感误区,无法自拔。

4、影响青少年的遵纪守法意识。

由于青少年的自控能力较差,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过多的受反动、暴力、色情的腐蚀,与外人抢网友,便采取暴力极端的方式实施了持刀打架行为,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害人害已。

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

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事后,小新投案自首。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

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

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

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

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

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

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

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把他拉到了网吧。

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

“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

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

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

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

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

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

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

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

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

“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

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

”说到这里,他痛哭起来

2003年2月,湖北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竟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钱。

2003年3月,湖南沅江14岁少年因网络游戏入魔产生幻觉,从4楼跌落身亡。

 目前的网络游戏,25岁以下用户超过80%。

而带有暴力、色情等成人化内容的游戏,在青少年中不断升温。

因沉迷网络游戏而导致自杀、彻夜不归、离家出走、盗窃、抢劫事件连连发生。

2006年6月17日,黄某在超能网吧上网。

泡了一整日的网后无钱续费。

走到楼下时持刀抢劫了一摩的身上仅有的20多元钱。

在抢劫的过程中黄某用刀刺死了摩的。

发现摩的师付死之后扔掉手中的刀逃之夭夭。

后来被警方告破并对其进行拘捕。

提升自身自觉性和免疫力。

明白长时间上网的危害,主动杜绝登录不良网站,不轻易透露自已的真实信息给别人,不同网友见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受不法侵害的机率。

我校2007级一女生,长期沉迷于上网,并外出与外省的网友见面,至今下落不明。

2、应合理的安排时间,也就是说,凡在校学生应远离网络,因为年龄小根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并且一旦上瘾,将会对严重的影响学习。

我校2004级毕业生王某,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资阳中学,但因迷恋上网,最后名落孙山,只好辍学外出打工。

我校2007级毕业生王某,成绩一向优异,后因迷恋上网,每天晚上翻墙和上网到深夜,白天精神萎靡不振,没能考上好的学校。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据调查,很多的学生均有过上网经历,经常上网的学生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有空虚感,很多学生都承认上网已成为逃避现实的重要手段。

“网络心理障碍”导致的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混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病学生的生活,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自残意识和自残行为。

诫言:

   世上的事分三种:

该做的;不该做的;可做可不做的,比如说上网。

可做可不做的事做得越少,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人生充满积累和消费的矛盾,如果积累大于消费,你就能成功;如果消费大于积累,你就会失败。

作为学生,不认真学习积累,整天上网,消费青春和父母钱财,很难达到成功的彼岸!

总之,丰富多采的网络世界,为广大青少年益智广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不过面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网上咨讯,年轻一代的辨别和自律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为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公约内容如下: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祥加初级中学

2007年10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