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促发展之东莞谋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6067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转变促发展之东莞谋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加快转变促发展之东莞谋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加快转变促发展之东莞谋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加快转变促发展之东莞谋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加快转变促发展之东莞谋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快转变促发展之东莞谋变.docx

《加快转变促发展之东莞谋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转变促发展之东莞谋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快转变促发展之东莞谋变.docx

加快转变促发展之东莞谋变

加快转变促发展之东莞谋变(上)

破与立:

东莞之路

 没有永远的朝阳产业,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变则通,通则久。

  起步于制造业、发达于制造业、扬名于制造的东莞,早在4年前就满怀忧患意识地提出了“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战略思维。

此后,便一直在质疑声中前行,在求索中感悟,在危机中自省,以实践探索着以转变促发展的新路径。

  转型中的痛与乐、危与机、破与立,并不是简单的矛盾对立。

在加快转变促发展的实践中,东莞忍痛求乐、危中寻机、有破有立,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东莞迎来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第一缕曙光,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答卷,也为社会各界提供转变促发展的鲜活样本。

谋变:

壮士断腕,志在千里

  让我们把眼光转向2007年。

  元旦刚过,万象更新,东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会议将“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被确定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

从那一刻起,“双转型”逐渐成为这座城市新的发展理念。

  《周易·系辞下》云: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双转型”最朴素的内涵就是变,它要求在经济上,从资源主导转向自主创新,在社会上,从初级城市化向高级城市化转变。

对东莞来说,它昭示了一种以全面创新为先导、体制改革为基础、产业协调为支撑、内外并重为互动的发展新模式。

  此时的东莞,已沿着自我探寻的路径孜孜前行了近30年,从一个农业小县,一举跃升为闻名遐迩的制造业名城。

全国服装1/5东莞造,全世界1/10的运动鞋东莞造,1/5的电脑东莞造……这些数字记载的,无疑是属于东莞的荣耀。

  然而,也就在此时,东莞觉察到荣耀背后隐现的危机。

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在制造土地、治安、环境等方面的矛盾和压力。

这些矛盾一个枷锁,逐渐成为东莞继续前行的瓶颈和障碍。

  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将当时的形势概括为“双边缘化困境”,即所引进的产业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为主,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本土产业成长空间受挤压,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落后,在国内生产体系中也处于边缘位置。

  他进而指出,困境提供了一个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模式创新的关键拐点,也是一个实现经济转型、社会转轨、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

如果转得好,就可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期;转不好,则可能坠入经济滑坡、贫富分化和社会动荡的深渊。

  那次党代会结束几天后,《经济日报》即以《东莞:

“制造之城”创新发展模式的新探索》为题,报道了发生在“世界工厂”的这场自我审思和战略转变。

文章说,靠“三来一补”成长的东莞制造不是扎根本土的植物,而像一根根竹竿,插得容易拔走也快。

一旦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升高,产业资本就会掉头而去另觅低处……东莞制造亟需一次吐故纳新的模式转型。

  同年9月,刘志庚率东莞市党政代表团前往环渤海5市寻求转型经验。

他在多个场合说,转型是东莞的唯一出路,转则泰,不转则否。

转型已在政府层面形成共识,并逐渐向社会各阶层传播和渗透。

  这就是2007年,被称为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元年。

  改革从来就不会一帆风顺,转变发展方式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因为改革意味着对现有利益格局的冲击,转变决定了必须对过去进行扬弃。

  很快,关于转型的质疑声甚嚣尘上:

“日子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转型?

”“转型的终点在哪里?

”甚至有人将转型与“赶厂”、“赶人”画上等号。

影响所及,“产业空心化”、“东莞将沦为空城”等说法也时有耳闻。

  利益调整不容易,自我否定不容易,探索新路更不容易。

虽然“双转型”的理念在争论、质疑中被更多的人理解、认可,但“双转型”的路究竟怎么走,仍然是个问题。

一时间,东莞似乎陷入了“无法持续的现在,方向不明的未来”的彷徨。

  2008年3月,省委书记汪洋履职广东4个月后,第一次造访东莞。

在这次考察中,汪洋书记说出了一段足以振聋发聩的话:

“如果东莞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

  汪洋寄语东莞,不但要坚定不移地搞调整,还要将产业转型升级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统一,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就此,质疑和争论得以平息。

汪洋书记结束东莞考察后的第6天,东莞市党政领导班子召开联席会议,明确提出从18个方面梳理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问题。

很快,东莞市制定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1个总体意见和26项配套政策,先后出台《东莞产业发展白皮书》、《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试点工作方案》等。

  半年后,刘志庚又率市党政代表团走马大西南问计转型。

这时,东莞刚被确定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

转型明显提速,步履更加有力。

  正当全市上下力推转型升级阔步前行之时,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风暴猝不及防,以外源型经济为主导的东莞首当其冲。

被放大传播的“倒闭潮”,以及订单不济等负指标的出现,让一些原本坚定了转型思路的企业又有所退缩,徘徊和犹豫的气氛再次笼罩在东莞上空。

转还是不转,又成了问题。

  要转,必须转!

东莞一次次地用坚定而决然的声音作了回答———

  “面临危机,挑战和困难可能更严峻,但我们仍需充满信心以更大决心推进转型升级,把调整产业结构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结合起来推进。

  “经济发展面临的危机正是集中调整转型的契机,加快转型发展是东莞应对外部危机、赢得更大发展的根本出路。

  “必须进一步增强信心,处变不惊,趋利避害,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化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机遇中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忍得住暂时阵痛,忍得住经济一定程度放缓,忍得住社会非议,忍得住暂时的利益……忍得住就是胜利。

  东莞的坚定选择,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既有壮士断腕的悲壮与胆识,也有志在千里的眼界和雄心。

行动:

披荆斩棘,知难而进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

每一次重大的危机都可能是一次机遇,每一次抓住机遇的变革,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事实证明,国际金融危机确实给东莞上了深刻而又生动的一课。

危机使这一共识在东莞最终形成:

危机,既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又是科学发展模式之机。

东莞应该坚定转型才能危中求机、化危为机。

  长期以来,东莞发展主要依托第二产业优势,尤以加工贸易为最,“重生产、轻市场”的倾向十分突出。

习惯了“两头在外”的企业在走向转型时,即便不是迫于危机的倒逼压力,其未来的走向也并非很明确。

  例如,当国际市场低迷时,转身拓展内销无疑是最佳选择。

然而,拓展内销谈何容易?

经营模式、销售渠道以及结算方式等一道道难关横亘在企业面前,内销蛋糕虽大,但看上去似乎是摆在玻璃橱窗内,可望而不可及。

  如何转型?

转型的前景如何?

站在关口的企业,忐忑与不安是不可避免的。

同样,对政府来说,引导企业摆脱路径依赖又谈何容易?

转变发展方式怎样才能免于沦为口号?

面对转型,东莞怎样才能更有作为?

  东莞市的负责同志表现出了决断和信心。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表示,加工贸易绝对不是长远之计。

困难再大,东莞都要迈过结构调整这道坎。

在走访企业和乡镇时,他还鼓励说:

“只要坚持五年、十年,东莞的整个发展模式就有新的希望。

  早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东莞就确定了围绕推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等6个重点来加快转变促发展,强调以调稳结合、进出结合、内外结合、政企结合、点面结合为原则,分镇街、村、企业和行业,有选择地先行先试。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东莞市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以产业规划统领结构调整,以帮扶重点企业夯实产业基础,以企业转型带动产业链延伸,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来系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思路已确定,但出路却并非完全畅通。

  一些固有观念阻碍着转型的步伐。

在危机带来的恐慌中,传统发展观虽备受冲击,但仍然难以自我更新。

要加快转变促发展,亟需一次观念创新。

  市政府率先垂范,主动摒弃“来者不拒“的粗放式发展观和业绩观,在提出“四个忍得住”后,又摆正了“优等生”的位置,首次将GDP增长预期目标调低至个位数。

  观念创新迅速在企业中产生以引导和培育品牌意识的鲶鱼效应,企业或走出去,或引进来,逐步将品牌观念注入到发展思维之中。

  某些产业环节中的先天不足,限制了转型的步伐。

以加工贸易起步的东莞,要摆脱其“制造车间”的刻板印象,必须填补在研发、设计等环节上长期存在的空白。

要加快转变促发展,亟需一轮科技创新。

  市政府出台了以科技东莞工程为核心的“1+N”政策体系,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自主创新企业培育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引导和扶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6个10亿元”的专项资金的设立,从资金、项目和人才等方面帮助企业度过经济寒冬,也是对企业转型最有力的实际支持。

  某些内外部环境延缓了转型的步伐。

在加工贸易时代,东莞首创过全国第一个来料加工办,推出过“一条龙服务”。

“东莞速度”缔造了“东莞奇迹”。

在加快转变促发展的新时期,东莞亟需一场服务创新,再造“东莞速度”。

  很快,市政府结合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出台了《东莞市来料加工企业就地不停产转三资企业操作流程及指引》,强化各职能部门的协调服务能力,建立加工企业转型“直通车”服务制度,使企业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实现转型;引进港台服务机构,延伸香港“升转一站通”服务计划;引进台湾电电公会、台湾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产业服务机构进莞设点,近距离为在莞港企、台企提供转型升级辅导服务。

  结合企业拓展市场的需求,通过与黄埔海关合作,东莞还在全省率先试行“集中申报”模式,建立了加工贸易内销“快速通道”;联手沃尔玛,搭建拓展内销商贸平台;联手阿里巴巴,搭建拓展内销电子商务平台;联手“外博会”,搭建拓展内销对接洽谈平台;联手香港贸发局,政府出资组织在莞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会。

  ……

  一道道障碍被打通,东莞终于再次驶上了转型的高速路。

曙光:

疾风劲草,乘势而上

  劲草才可御疾风,砥柱方能立中流。

早谋划、早行动、早落实,让东莞在转型的道路上先走一步,赢得先机,赢得主动,在危机中实现了突围,提速发展的转机重现。

  2009年8月,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近一年后,省委书记汪洋再次专程到东莞,对东莞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他欣喜地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东莞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已见曙光。

  被省委书记称作曙光的,是以下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

  通过加快加工贸易转型,产业存量得到了有效调整。

2008年以来,东莞全市共受理815家来料加工企业办理转型手续,推动了536家成功转为三资企业或民营企业。

其中,2009年成功转型的有339家,增长率达72%;

  通过强化园区招商,产业增量实现了有效提升。

2008年以来,东莞全市实际吸引外资26亿美元、内资122亿元,分别增长6%和42.4%;

  通过推进自主创新,产业质量表现出有效提高。

东莞全市新增外资企业研发中心89个,占历年总数的90.8%;2009年,全市有988家加工贸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拥有海内外注册品牌2678个,全市委托设计生产外资企业比重由2007年底的23.6%提高到了29.8%;

  通过开拓内外市场,市场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

2009年,东莞全市内销总额达1541.22亿元,占内外销总量的比例提升至29.4%;

  通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三大产业结构得到有效优化。

2009年,东莞第三产业比重从2008年底的46.9%提高到51.9%,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

  ……

  2009年11月,省长黄华华对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试点经验进行了如下总结。

他说,东莞以转型应对危机,以升级推动增长,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产品产业层次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内销规模提升、异地拓展能力提升“四个提升”。

  他还把东莞加快转变促发展的经验概括为“三着力三优化”:

政府着力提供政策支持,政策环境得到优化;着力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环境得到优化;着力苦练内功,企业成长环境得到优化。

  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则对金融危机的倒逼效应给予了评价。

他说:

“原本预计要15年,东莞的产业结构才会有新的面貌。

但金融危机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许四五年之后就会有新的面貌。

  坚持转变,东莞转过身又见一片天。

  不过,在形势一步步好转的时候,保持清醒头脑是必要的。

汪洋书记在欣喜的同时提醒东莞:

现在仅是“曙光初见”,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依然存在。

东莞仍需坚持狠抓产业转型升级不放松,坚定信心,沉住气,加油干。

  幸而,东莞并没有好了疮疤忘了痛。

国际金融危机逐渐退潮,经济形势日渐好转时,东莞市迅速从思想认识、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10个方面,在全省率先就防止传统模式复归提出具体意见,并多次向全市领导干部打“预防针”。

刘志庚说:

“越是形势好转,越需要居安思危,越要坚定转型步伐。

如果过去的发展模式和工作方法复归,那么产业结构调整就会前功尽弃。

  立足现在,东莞仍将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一轮新的思考和行动正在展开。

李毓全市长说:

“接下来,我们面临的不是怎么鼓动大家转型,而是怎么加快转型,怎么转得更好。

”他还把加快转变促发展与惠民生相结合,提出“继续扎扎实实地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同时,还将重点关注民生,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

  展望未来,东莞市描绘了这样一幅产业发展的新图景:

用10年左右时间,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并转”、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度重化工业“两翼齐飞”、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新的征程上,东莞市再次被寄予“雄鹰领跑”的厚望。

省委书记汪洋说:

东莞要做广东发展的雄鹰,经过脱胎换骨的改变后,继续再领跑30年。

  对此期许,东莞有信心。

守与变:

雄鹰翱翔

创业难,守成更难,新的创业最难。

  过去30年,东莞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扶摇直上,书写了一部解放思想、领跑中国的创业史。

  站在新世纪第一个10年的尽头展望未来,摆在东莞面前的课题是:

怎样做广东发展的雄鹰,继续领跑30年。

  这是省委书记的期许,也是东莞的责任。

  继续领跑,意味着在守成中进行新的创业。

新的创业,不能再走老路,而要转变过去管用但现在已经不管用了的发展方式。

  东莞用“守与变”的辩证法谋划全局。

  守,是为了夯实转变之基。

  变,是为了培育新的增长极。

  在守成中谋变,谋变中守稳。

东莞雄鹰将乘着转变发展方式的东风,展翅翱翔。

人力资源:

夯实转变之基

  对周建军来说,2009年1月15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那天是农历腊月二十,离牛年春节还有10天,她还是新科电子厂的员工。

当晚,她和另外799名留莞过年的新莞人一起,来到张灯结彩的幸福大酒楼,与刘志庚等市领导一起吃团圆饭。

  那是周建军来东莞的第18个年头。

能与市委书记一起过年,她格外开心。

借着吃饭的机会,她向刘志庚提出合影留念的请求,刘志庚爽快地答应了,留下了一张让周建军非常珍惜的照片。

  周建军参加的“留莞关爱暖新年团圆饭”活动,是东莞市“城市暖流”系列活动之一。

以关爱新莞人为主题的“城市暖流”系列活动,为新莞人送去了东莞的关爱。

  近年来,东莞市将关心、善待外来人员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努力打造城市亲和力,为转型集聚力量。

市领导刘志庚、李毓全等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外来人员用青春和汗水浇灌了这片土地,东莞对他们心怀感激。

  在“城市暖流”感召下,东莞市将外来工称谓改为“新莞人”,成立新莞人服务管理局,新建廉租房和统租农民出租屋出租给新莞人,选举新莞人担任党代表和政协委员,公选新莞人任团市委专职副书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评选“优秀外来工”……

  东莞深知,人力资源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东莞必须显示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求贤若渴,不断为转型积聚力量,夯实发展方式转变的根基。

  为解决非户籍人员入户问题,东莞花了不少心思。

从2006年开始,逐步地、有条件地解决长期在莞就业和居住的新莞人的户籍问题。

围绕企业人才入户、事业单位人才入户、作家艺术家入户,出台了相关政策,并不断对入户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

  今年以来,截至3月24日,已为103名企业人才、143名随迁家属办理了入户手续,企业人才入户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06%,帮助一大批人才解决了后顾之忧。

  刘小姐就是引才政策的受益者。

她是湖南人,大学毕业后来东莞工作,至今已有5年。

她在这里工作、恋爱、买房,早已成为事实上的东莞人。

她有过把户口迁到东莞的打算,但听说入户很难,所以一直犹豫着。

去年底,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申请入户,没想到顺利通过,成了南城街道鸿福社区居民。

  刘小姐入户的鸿福社区是个“新型社区”。

所谓“新型社区”,是东莞市为解决外来人口入户卡在基层的难题,专门设立的虚拟社区,是东莞专门为外来人才制定的入户方式。

  近年来,社会上对东莞市户籍准入门槛有一些议论,据此,东莞市多次强调要进一步放宽入户条件。

在今年市“两会”期间,市委书记刘志庚至少在4个场合公开表态:

入户门槛一定要降。

今年3月,市长李毓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东莞入户政策只会越来越宽松,不可能再收紧。

他表示,将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出台放宽户籍限制和人才引进的政策,尽快拿出规划、政策或实施意见。

  最新的政策动向显示,东莞打算推行“积分制”入户。

  凤凰高栖梧桐树,百鸟争鸣满园春。

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一大批“凤凰”在东莞栖居。

至去年10月,全市人才总量为115.46万人。

未来三五年内,东莞还将面向海内外引进50余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本区域内每年培养造就15-20名各行业科技领军人才,并给予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最高500万元的科研启动资金资助。

科技创新:

科学发展之路

  4月14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高朋满座,国务院参事张鹤镛等600余名京城科技界、企业界的精英汇聚一堂,参加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2010年北京推介会。

这是松山湖连续第三年在北京举办大型招商推介会。

每次赴京,松山湖都带给客人们新的惊喜。

  近年来,松山湖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0%,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0%,税收总额年均增长170%。

今年一季度,园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4%,预计税收同比增长33%,预计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5%。

在去年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松山湖逆势增长,风景这边独好。

  有媒体评论说,松山湖已“成为东莞乃至珠三角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产业升级引领区”,探索出了科学发展新模式。

  这种新模式的实质,是把科技创新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和核心环节,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并因此抵挡住了金融危机的寒流。

  2001年以来,东莞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于2006年启动实施了“科技东莞工程”,形成了科技东莞工程“1+N”政策体系。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东莞在去年初颁布实施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1+26”政策文件,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没有大投入就不会有大产出,就不可能有科技大发展。

2006年起,东莞市每年拿出1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事业。

去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增加了10亿元融资支持资金、10亿元创业东莞资金、10亿元转型升级资金、10亿元的费用减免和10亿元进出口企业台账周转资金,帮扶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渡过危机难关。

  为引进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大项目,东莞主动赴台湾、欧日韩拜访高科技企业,兴办松山湖台湾高科技园,引进世界第一大石化仓储物流企业荷兰皇家孚宝、日本电产三协、京瓷爱克电子等全球500强企业,以及中外运物流、中储粮粮油、广东核电等一批内资大项目,优质项目的落户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科技产业的持续发展。

  在科技合作方面,东莞已推动企业与国内100多所著名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达成900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成为“两部一省”产学研合作的首批示范城市。

通过产学研合作和对外科技合作,促成了20多个公共研发和检测服务平台落户东莞。

  科技创新还积极引导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激活产业发展存量。

如通过数字化改造,南兴木工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开发出高速木材加工装备,节约成本50%;通过优化设备工艺生产线,勤上光电公司引进亚洲最先进的生产线,自主研发封装的大功率LED照明灯已大量投入路灯改造。

  虽然东莞经济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但由于有科技创新保驾护航,全市产业经济仍然在逆境中实现了平稳发展。

去年第四季度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实现正增长,同比增长15%;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4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三分之一,在全省排第二位。

新产业,新支柱,名城增添新光环

  东莞一直被称为“制造业名城”,但东莞不满足于此。

国际金融危机中,东莞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等新兴产业。

未来的东莞不仅是制造业名城,还将拥有更多新产业的光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东莞触手可及。

  

  文化产业成第九大支柱产业

  

  在牛年和虎年新旧之交,曾经被称为“文化沙漠”的东莞,因为一个文化事件声名鹊起。

  美国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上映后引发观看热潮。

为了欣赏到效果最佳的《阿凡达》,许多影迷坐飞机来到东莞。

在东莞万达影城“亚洲第一幕”的IMax巨幕上,这部重金打造的美国大片无数次让影迷尖叫。

《阿凡达》不仅搅热了电影市场,还有力地带动了万达影院的周边消费,让东莞尝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甜头。

  在今年东莞市“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争相谈论这一现象。

有媒体评论:

由万达IMax掀起的东莞影视热,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少有的影响珠三角的文化事件。

  这一事件将东莞推向了文化产业的前台,摆在了有关部门的办公桌上,写进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和提案。

市委书记刘志庚说,这些事件背后展示的文化产业影响力是惊人的。

  目前,东莞市文化企业达到4303家,其中有1000多家动漫衍生品生产企业,投资总额达到了2800多亿元,增加值达到了1550亿元,占东莞GDP的4.1%。

全市有印刷企业2800多家,印刷工业总产值272亿元,印刷品出口产值176亿元。

  因文化产业的实力,东莞获得了两个称号:

“国内最大动漫衍生品的生产基地”、“南方最重要的印刷基地”。

去年底,东莞提出将文化产业培育成第九大支柱产业,打造成东莞新一轮的增长极和新引擎,力争到2020年,其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8%,全市印刷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人民币,出口产值达50亿美元。

  文化产业的影响不限于文化本身,也涉及到转变发展方式。

2009年12月31日,由旧厂房改建的艺展中心盛大开业,这个占地5万平方米、投资8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基地,解决了工厂腾空后的难题,也为“腾龙换鸟”和“三旧”改造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如今,文化产业已成为东莞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成为前景广阔、效益可期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东莞还将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实施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设立“东莞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现代服务业助经济“脱负”

  

  4月22日上午,大雨并没有影响一场盛会的激情。

上午9时,2010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简称“台博会”)在东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450家台企将带着台湾的名品来到东莞会展中心,开办大卖场,让东莞人在家门口闻到了阿里山的味道。

  这场由东莞市政府和台北世贸中心主办的展会,在4天的时间里共吸引30余万人次参观,创造了19.4亿元人民币的采购商机,成果丰硕,参展商甚为满意。

  红红火火的台博会,让人想起了近期在东莞举行的另外两场大型展会———首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简称“外博会”)、首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简称“动漫博览会”)。

  2009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