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xx市招聘教师考试模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16041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省xx市招聘教师考试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xx省xx市招聘教师考试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xx省xx市招聘教师考试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xx省xx市招聘教师考试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xx省xx市招聘教师考试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省xx市招聘教师考试模拟题.docx

《xx省xx市招聘教师考试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省xx市招聘教师考试模拟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省xx市招聘教师考试模拟题.docx

xx省xx市招聘教师考试模拟题

窗体顶端

2013年xx省xx市招聘教师考试模拟题

 一、 选择题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2、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3、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4、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做到因材施教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6、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 )

  A.忠于职守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D.良好的道德修养

  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8、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      B.学校教育       C.环境      D.家庭教育

  9、心里断乳期是指(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0、“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

  A.定势     B.迁移     C.应用      D.技能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12、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  )

  A.变式     B.反例      C.正例      D.比较

  13、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

  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

  14、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

  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   C.运气好坏 D.任务难易

  15、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 )

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二、填空题

  16、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活动是        。

  17、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夸美纽斯于1657年发表的      ,被认为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18、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人的发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这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说中的        。

  19、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有关课程管理的改革趋势是实行           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20、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      ,学校教育工作必须以此为中心。

  21、1922年颁布的学制是       。

  22、下列不需要智力活动参与的是        。

  23、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是         。

  24、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人是         。

  25、《教育法》颁布于         年。

  26、提出少年免费的教育法规是         。

  27、规定教师资格的教育法规是         。

 三、判断题

  2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

  29、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 )

  30、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有差异。

( )

  31、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

  32、上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 )

  33、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 )

  34、“勤能补拙”充分说明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

  35、.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

  36、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 )

  37、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

  38、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 )

  39、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应抛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 )

  40、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 )

  41、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 )

  42、学习室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 )

  43、高创造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 )

  44、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

( )

  45、某中学开设了线条画、垂钓技术等课程供学生自愿选择,这是地方课程。

( )

  46、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应归咎于家庭,与学校无关。

( )

  47、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 )

四、论述题

  48、有人说:

“启发式就是问答式”,也有人认为“启发性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主动性的发挥”,而更多的人则是感到困惑:

“在教学中为什么总是启而不发?

”那么,你认为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什么?

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启发性的原则?

  49、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

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将如何运用有关德育规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

  50.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

“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

校长找其谈话,她还不以为然:

“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

”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51、某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教师里失去了往日的欢快和活泼。

班主任为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

学生一次次摔跤一次次又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和气馁。

班主任就借机告诉学生:

“学会溜冰尚且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摔跤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艰苦的学习呢?

”于是学生们放下心理包袱,信心十足的又投入学习中。

结合教育学理论分析案例。

  52、小明平时学习挺好,但是一到考试发挥就很不理想,他很沮丧,如果你是他的班主任老师,你该如何去帮助他?

2010年xx省xx市招教考试模拟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B 2、C 3、A 4、D 5、C 6、D 7、B 8、B 9、C 10、B 11、B 12、A 13、B 14、A 15、C

二、填空题

  16、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7、《大教学论》18、外铄论19、国家、地方和学校

  20、教学21、壬戌学制22、意志力23、弗洛伊德24、马斯洛 25、199526、《义务教育法》  27、《教师法》

三、判断题

  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

四、论述题

  48、答:

①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②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a.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c.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d.发扬教学民主。

  49、答:

①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培养;②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③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的问题④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过程,教师要长期不懈,坚持长期抓,反复抓。

五、案例分析题

  50、答案要点提示:

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51、答案要点提示:

从德育的原则来看: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从德育方法来看:

实际锻炼法

  52、答案要点提示:

  

(1)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指导其正确的面对挫折:

一切分析原因,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在共同分析问题作出假设时,利用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3)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表现教师的期待和信任

2009年xx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

  2.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B学校教育C环境 D家庭教育

  3.心里断乳期是指()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

  4.“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A定势B迁移C应用D技能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6.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

  A变式B反例C正例D比较

  7.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

 8.教师的根本任务()

  A教书育人B教学C班级管理D道德教育

  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育具有()

  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

  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强调教师的()

  A合作精神B友爱精神C奉献精神D自律精神

  11.孔子代表作()

  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大学》

  12.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

  13.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A谈话法B演示法C讲授法D讨论法

  14.在学业成功与失败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运气好坏D任务难易

  15.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

  16.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

  A综合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个别教育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织培养班集体

  18.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

  A教师B家长C自我D同伴

  19.一个人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是意志缺乏()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持性

  20.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师生关系B上下级C同事关系D同学关系

二、判断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2.升学率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

  3.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智力结构有差异。

()

  4.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5上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

  6.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

  7.“勤能补拙”充分说明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8.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9.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总是一致的。

()

  10.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

  11.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

  12.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应抛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

  1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

  14.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

  15.学习室由反复经验引起的,它所引起的行为及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

  16.高创造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

  17.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

()

  18.某中学开设了线条画、垂钓技术等课程供学生自愿选择,这是地方课程。

()

  19.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应归咎于家庭,与学校无关。

()

20.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

三、案例分析

  1.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

“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

校长找其谈话,她还不以为然:

“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

”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2.某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教室里失去了往日的欢快和活泼。

班主任为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

学生一次次摔跤一次次又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和气馁。

班主任就借机告诉学生:

“学会溜冰尚且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摔跤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艰苦的学习呢?

”于是学生们放下心理包袱,信心十足的又投入到学习中。

  结合教育学理论分析案例。

 四、论述

  1.一个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文

  题目:

教师,我所向往的职业

  要求:

观点正确,语言通顺

  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2009年xx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2.B3.C4.B5.B6.A7.B8.A9.C10.C11.A12.B13.C14.A15.D16.C17.D18.A19.C20.A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三、案例分析

  1.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2.从德育的原则来看: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从德育方法来看:

实际锻炼法。

四、论述

  1.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

  2.创设问题情景,运用启发式教学。

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

(试行)

一、仪容仪表 清新端庄

1、衣着体现职业特点,清新端庄,整洁美观。

2、发型简洁,发色自然,妆容得体,饰品搭配协调、雅致。

二、言谈举止 文明大方

3、谈吐文雅,举止文明,待人接物,真诚坦荡。

4、语言规范,语速适中,语气亲切,语音清晰,语意准确。

5、师生间微笑交谈,平等沟通;同事间主动问候,热情回应,保持良好的团结协作关系。

6、尊重家长,与家长交谈谦和、诚恳;接待家长热情有礼,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三、公共场合 儒雅风度

7、公共场合,自觉保持良好形象,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

8、尊重风俗,守时守信;谦恭礼让,尊老爱幼,女士优先;举止得体,气质儒雅。

四、网络通讯 恪守公德

9、上班时间不煲电话,不上网聊天、玩游戏。

10、在网络活动中,自觉遵守网络文明,自觉抵制不健康的、非法的、低俗的网站和内容;恪守公德,诚信为本,做到尊重他人,尊重他人隐私;不造谣、诽谤、谩骂和制造流言等,不损害或搅乱他人工作与生活。

五、师表形象 率先垂范

11、师生关系平等,新生学生人格。

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经常和学生交流,倾听学生心声;不歧视、讽刺、挖苦、体罚学生。

12、按时进课堂,学生起立时教师及时还礼。

上课时教师目光亲切、有神;站着讲课,与学生交流,多用“请”字;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不携带通讯工具进课堂。

13、校园行走精神抖擞,不勾肩搭背,不嬉闹,遇到同事主动礼让。

14、不在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合喧哗;会议期间,手机置静音或关闭,不接听手机、不发送和阅读短信;不随意走动;不吸烟;不做其他可能扰乱会场秩序的事情。

2009-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与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来源:

华图网校| 点击数:

10660 更新时间:

9/3/20093:

53:

56PM]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

“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计划。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和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

活动。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25.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26.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

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

2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

3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3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像力D.分化概念

3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A.从众B.依从C.服从D.遵从

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

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