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5751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说课稿

及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大象的耳朵》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

课文有1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直接写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并围绕“耷拉着”这个话题推进故事。

第2至7自然段写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见到大象“耷拉着”的耳朵后,都说他的耳朵有毛病,这6个自然段是故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大象做出改变的缘由。

第8至11自然段写大象开始不安并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以及竖起来的后果。

大象的想法变了,由开始的“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变为“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想法一变,行为就跟着变,他“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结果呢?

“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第12至13自然段,写大象的再一次改变:

“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

大象在经历耷拉—竖起—耷拉的过程中,“与别人不一样”让他一度不安,直至怀疑自己,甚至改变自己。

可当大象真的竖起耳朵后,他才真正体会到与众不同的耳朵的巨大作用,最后他决定让自己的耳朵继续耷拉着。

二、说学情

本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明了,语言浅白易懂,生动活泼的对话与妙趣横生的叙述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充满童趣,容易让学生走人文本,理解文本。

从能力上来看,由于低年段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讲故事的时候容易出现遗漏的现象。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借助提示,就故事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故事的顺序,搭建讲故事的支架,使学生在提示的作用下能够完整地把故事讲述下来。

关于“改变”的话题,对二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较难。

教学时,不要空泛地讲道理,要让学生走进这些具体的故事,从中领会蕴含的道理。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耷、咦”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耳朵、扇子”等11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

3.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借助提示讲故事,了解大象的想法改变的过程。

教学难点:

1.借助提示讲故事,了解大象的想法改变的过程。

2.明白“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五、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釆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回顾前文

  1.情境导入:

大象到森林里散步,他遇到了小兔子,小兔子问——

  学生齐读: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小兔子认为,大象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

大象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自己——

  学生齐读:

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大象摇着尾巴,扇扇他的大耳朵,继续散步去了。

  环节二、提供语言支架,拓展对话,学习6——8自然段,感受大象的不安

  课件出示其他小动物与大象的对话:

 

 

  

(一)提取对话,找到问句

  1.课件出示6-8自然段

  大象又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呢?

  指名回答。

  2.提取信息

  他们之间又说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默读6-8自然段,像上节课那样,用波浪线画出大象的话,用横线画出其他动物说的话。

  学生默读勾画。

  课件出示相应对话,学生反馈。

  

(二)读好对话,感受疑惑

  1.角色代入体会读

  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大象遇到了小羊,小羊怎么说的呀?

我是大象,你就是小羊,你来说。

学生转换角色读。

  2.联系前文,感受动物们看法一致

  咦,这小羊和小兔子说的话是怎样的?

  指名反馈:

一样的。

  3.抓关键词语体会

  难怪这里用了一个词——“也说”。

你也是小羊,你来问。

  指名读句子,全班读句子。

  (三)提供语言支架,拓展对话

  1.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

  引读:

不仅是小羊这么说,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

猜猜,他们都会怎么说?

  课件出示:

 

 

  小鹿会说什么?

小马怎么说的?

小老鼠说了什么呀?

  2.学生猜,借助支架自由表达,拓展说话

  3.再次联系前文,感知小动物们看法一致

  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和小老鼠,他们说的意思怎么样呀?

  学生反馈:

他们说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4.引发思考,感受耳朵的不一样

  大象遇到的每一个动物都这么说。

他们为什么都问大象这个问题啊?

  学生反馈:

因为大象的耳朵跟他们的不同,不一样,觉得很奇怪。

  小结:

哦,是啊,他们的耳朵不一样!

  (四)看图想象,感受大象心理的变化

  1.观察插图,对比感知

  课件出示整幅图,老师指动物们的耳朵

  他们的耳朵是什么样的?

我们来看看图!

  教师问:

小兔的耳朵是——学生读:

竖着的。

  教师问:

小羊的耳朵是——学生读:

竖着的。

  教师问:

小鹿的耳朵是——学生读:

竖着的。

  教师问:

小马的耳朵是——学生读:

竖着的。

  教师问:

小老鼠的耳朵是——学生读:

竖着的。

  教师问:

他们的耳朵都是——学生读:

竖着的。

  小结:

只有大象的耳朵是——学生说:

耷拉着的。

大象的耳朵和他们的耳朵——学生回答:

不一样!

  2.观察画面说表情

  瞧瞧图上小动物们脸上的表情,谁来说说?

  指名说

  小结:

他们各个都瞪大了眼睛,万分惊讶!

  3.引导思考大象心理变化

  看着大家惊奇的样子,听到大家都这么说,大象还会说:

我生来就是这样的吗?

  指名反馈,体会大象的“不安”。

  4.课件出示大象说的话

  这句话该怎么读?

自己先练读一下。

  学生练读,老师评读。

  5.课件显示:

“得”字标红,大象耳朵上的词语“耷拉着”变成“竖起来”。

  于是,大象作了一个决定:

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我要让我的耳朵跟别人一样!

  (五)对比朗读,情节回顾

  故事读到这,我们一起把这一部分回顾一下吧!

请一名女生来读小羊的话,一名男生读大象的话,其他同学读旁白。

  男女生配乐读。

  环节三、想象入境,换位感悟大象竖起耳朵后的矛盾心理

  1.教师过渡引读:

大象没有心思散步了,他开始思考起来。

  学生齐读第9自然段。

  2.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我们一起来回答!

  学生齐读。

  3.追问思考:

用两根竹竿撑,这个办法真有效!

大象的耳朵竖起来了!

大象的耳朵终于跟大家一样了!

从此,大象应该安心了吧?

  指名说反馈。

  4.想象入境,体会“又心痛,又心烦”

  

(1)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入境体会大象睡得香

  请闭上眼睛,我们大家都是大象!

天黑了,我们都睡着了,呼呼呼,大家睡得好香啊——

  

(2)课件播放蚊虫嗡嗡声

  教师出示词卡:

又头痛,又心烦。

  教师引导学生说感受

  教师问:

大象,你舒服吗?

学生回答:

一点也不舒服

  教师问:

大象,你怎么醒了啊?

学生回答:

早就被吵醒了。

  教师问:

大象,你做美梦了吗?

学生回答:

蚊虫不停叫,我被闹晕了。

  教师相机指导读词:

又头痛,又心烦

  小结:

大象的耳朵是竖起来了,但小虫子飞进飞出,唱歌跳舞!

吵得他——学生齐读短语:

又头痛,又心烦。

  5.引导感受大象矛盾的心理变化

  日子一天又一天过去,大象每天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这天晚上,大象刚想睡觉,虫子又来跳舞了,怎么办?

  学生反馈:

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可以把虫子赶跑。

  引导讨论:

那就耷拉着吧,没有蚊虫打扰,这样舒服!

你们都同意吗?

  学生可以自由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6.师生共同讨论:

大象到底是把耳朵竖起来好,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好呢?

  指名反馈。

  男女生合作对比读11、12自然段。

  7.小结:

经过几番纠结,大象最后决定,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下来。

还是让耳朵耷拉着。

  学生齐读13自然段。

  环节四、借助提示讲故事,明白道理

  

(一)提取信息,根据提示讲述故事

  课件出示大象说的三句话:

 

 

  我们来看看大象前后说过的三次话

  教师引读:

起初,大象说——学生齐读第一句。

  教师引读:

后来,大象说——学生齐读第二句。

  教师引读:

最后,大象说——学生齐读第三句。

  读了大象说的三次话,你发现了大象的想法是一样的吗?

  学生反馈

  借助大象的话,说一说大象的想法改变的过程。

  指名反馈,教师评价指导:

借助了这三个句子的提示,我们就能理清故事的顺序,把大象想法改变的过程说清楚。

  

(二)借助资源包,深入体会大象话的含义

  1.出示句子: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大象最后还是让耳朵耷拉下来,他说,一起读——

  学生齐读句子。

  2.引导抓关键词体会第一层意思

  课件显示:

“我”字标红。

这里的“我”是指谁?

  学生反馈:

我是大象。

  课件显示:

“人家”标红。

那“人家”是谁呢?

  学生反馈:

是指小动物们,小兔、小羊……

  大象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你们的耳朵竖着就竖着吧。

  学生——我的耳朵改耷拉着就耷拉着吧。

  3.学生借助资源包思考

  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可以赶跑虫子。

那人家的耳朵竖着,又有什么作用呢?

  请大家拿出抽屉里的平板,打开资源包去看一看。

  学生打开资源包自学。

  指名反馈。

  小结:

原来,人家的耳朵竖着,各有各的作用啊。

我们再来读读大象的这句话,一起读——生: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4.大象的这句话给了你什么启发呢?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的意思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

  学生齐读这句话。

  环节五、讲演故事,回顾全文

  1.演读故事:

故事学完了,我们把这个故事演演吧!

  指名学生分别扮演大象、小兔、小马、小鹿、小老鼠

  学生贴胸牌上台,师生共演

  2.总结故事:

又是一个温暖的早晨,大象出来散步,他晃着长鼻子,扇着大耳朵,多么惬意,多么悠闲。

  环节六、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四个生字:

根、痛、安、最。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四个生字。

  学生齐读四个生字。

  2.了解字的结构、比例

  课件出示:

把四个字按结构分成三排

  

(1)引导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反馈:

“根”是左右结构;“痛”是半包围结构;“安”“最”都是上下结构。

  

(2)说关键笔画:

这些字的关键笔画是什么?

  学生反馈。

  教师重点指出:

“根”,木作偏旁捺变点;“痛”,注意里面部分的第一笔是横撇。

“安”和“最”都有一个关键笔画,就是长横,这一长横托上盖下。

  3.教师范写“最”字

  提示:

日字居中,耳字长横,横撇向左穿插,捺舒展

  4.学生练写生字,描一个写两个。

  环节七、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一起读了《大象的耳朵》这个有趣的故事,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以朗读为主要手段,以说写为语用途径,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接触言语,通过生动、扎实的语言实践活动,走进文本世界,其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提炼核心话题,培养整体思维。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思维,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紧扣大象的想法,设计核心问题“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大象说的话,想一想,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自主探究,抓住课文第3~8自然段,理解大象决定把耳朵竖起来的原因,抓住课文第11~13自然段,找出大象又把耳朵放下来的原因,并联系上下文,前后贯通,为学生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打下基础。

本课中的这一问题是整堂课的一条主线,课堂中“派生”出的其他问题、任务都与之存在相关的逻辑关系,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围绕着它展开,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2.突出语用实践,提高表达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强化识字写字教学,突出朗读训练,为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善于捕捉课文中的语用现象,挖掘语言实践点,在实践和历练中促进言语能力的提升。

如围绕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练写比喻句,引导学生想象小虫子在大象的耳朵眼儿里跳舞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表演中发展情节、领悟道理等,都能较好地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

3.彰显汉字特点,开展字理识字。

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字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字理分析。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其《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谈及识字教学时指出:

“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本课教学中的识字教学就充分彰显了汉字的特点,凸显字理,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也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趣味。

如识记会意字“耷”“扇”,象形字“舞”等,通过图字对照,突出字理的构成,重现文字的形象,便于学生识记字形,体会字义;再如猜谜识记“竖”“竿”“痛”“烦”等,注意汉字音、形、义的联系,通过猜这些形、义结合的字谜,加强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特有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