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5719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4 大小:7.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1.1.3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1章规划界定

1.1规划编制背景

1.1.1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

2010年11月1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意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措施,强化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保障。

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在未来城镇化战略构想中,中心城市和县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的发展将成为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贺胜桥作为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一站一城”城镇化试点,同样需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1.1.2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

构建“两型社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到来的新一轮探索,武汉城市圈是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贺胜桥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接地带,同时也处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昌九景城市群”三大中部重要城市群的围合之中。

中央已将赤壁市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省委已将咸宁市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和实验,在种种利

好因素的作用下,梓山湖(贺胜)新城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

(1)城际铁路建设的非交通意义

2009年3月,武汉至孝感、黄石、咸宁、黄冈4条城际铁路宣布动工,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周边8

市的半小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

省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略愿景一一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

值此时机,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位于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实验区,城际铁路作为资源共享和城市圈建设的空间联系载体能够很好地把武汉和城市圈内部的二线城市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发挥武汉市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武汉市的极化效应,以及实现城市圈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动圈内城镇化建设,以城市圈作为区域一体化空间载体,把消费和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新一轮城市城镇化浪潮

(2)城际铁路建设推动沿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在城际铁路沿线的35个站点中,将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价值为核心目的,改变以往粗放式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密度的土地开发,将居住、办公、公共空间等用地进行混合使用设计,按“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站一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设35个平均人口规模达5-15万的城镇。

这是武汉城市圈通过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梓山湖(贺胜)新城也将共享城际铁路建设带来的红利。

(3)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地区同城化发展

城际铁路的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武汉城市圈半小时交通圈的构建也势必与“行政圈”、“商务圈”“工业圈”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同城化时代,打破了城市间的隔阂,也将彻底颠覆圈内居民传统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观念。

在同城化的作用下,城市之间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加频繁与激烈。

如何整合土地利用,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1.1.4大咸宁地区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契机

在《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中,咸宁市被定位为地区性中心城市,咸宁经济发展自2005年开始步入快车道,地区生产总值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2009年更是达

到历史最好水平,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05.15亿元。

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城市经济发挥了核心作用,2009年咸安

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8.75亿元,分别占咸宁市总量的20.08%和19.51%。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

贺胜桥处于咸宁与武汉的交接地带,具有接收大城市辐射作用的良好区位条件。

大咸宁地区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将给梓山湖(贺胜)新城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在《咸宁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中咸宁主城区的城镇村体系确定为:

“一主城、四新城、四集镇、十四中心村”的4级城乡居民点布局体系,其中四新城当中的梓山湖新城和和梓山湖

(贺胜)新城在贺胜桥镇及官埠桥镇内。

面对咸宁市域城市空间拓展与重构,梓山湖(贺胜)新城需要制定全新的发展目标。

1.1.5目前亟需法定规划指导新城建设

梓山湖(贺胜)新城位处武汉市与咸宁市过渡地带,是一个边缘小镇,目前缺乏完善的法定规划指导城市建设,随着武咸城际铁路的建设以及咸宁地区城市空间格局的重构,作为武汉

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梓山湖(贺胜)新城亟需编制总体规划来指导城镇的科学、合理建设。

1.2规划依据、原则

1.2.1规划依据

(1)主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11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3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3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2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1993年发布)

《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建设部44号令,1995年发布)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条例》1993

(2)上位规划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3)相关规划

《咸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

《武咸城际铁路沿线贺胜桥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20091.2.2规划原则

(1)集约高效

新型城镇化与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相结合,走集约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集约高效就是充分发挥空间聚集效应,突出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提高知识、技术、信息含量,强化规模效应,节能降耗,转变发展方式,建设集约城镇。

(2)功能完善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相结合,走城市功能完善的城镇化道路。

功能完善就是要具备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政府公共服务,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培育城市独特个性,建设功能完善城市。

(3)社会和谐

新型城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走社会和谐的城镇化道路。

社会和谐就是公平公正,结构稳定,利益协调,充满活力,安全有序,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建设和谐城市。

(4)环境友好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生态化相结合,走环境友好的城镇化道路。

环境友好就是要按照城市标准,对垃圾、污水、噪音等污染物进行达标处理和控制,增加绿地、林地面积,突出城市生态建设,推动城市与自然、人与城市环境和谐相处,建设生态城市。

(5)城乡一体

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走城乡统筹的城镇化道路。

城乡统筹就是要按

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城乡规划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乡政府管理等,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城市文明覆盖农村,建设协调城市。

1.3规划期限与范围

1.3.1规划期限

本次总体规划编制期限为:

近期:

2011年-2015年;

远期:

2016年-2030年,

1.3.2规划范围

本次总体规划范围包括贺胜桥镇武咸城际铁路以西的大部分区域以及官埠桥镇北部的部分区域,总面积合计为45.66平方公里。

部空间拓展轴的重要节点。

随着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进行,武汉咸宁城际铁路以

及武汉城市圈外环线的建成,圈内交通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与优化,形成一小时交通圈,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2.3自然环境与环境禀赋

2.3.1地形地貌

贺胜桥东、南两面多丘陵,湖岸曲折,西、北两面为冲积平原,湖岸较平直。

贺胜桥镇属

丘陵地带,版图面积88平方公里,拥有耕地3.1万亩,其中水田2万亩,旱地1.1万亩,全镇水域面积1.17万亩,其中河流面积0.1万亩。

基地现状两面临水,为梓山湖所环绕。

梓山湖为天然淡水湖,位于规划区的西北部,水质良好,自然环境优越,景观生态资源丰富。

此外,研究范围内还有大面积的水塘和内湖。

基地处于湖水环绕之中,近1/2边界与湖水相邻,有着极为丰富的岸线资源。

多样的岸线与波光粼粼的湖水相映生辉,不仅提供了美丽的岸线景观资源,也为基地带来了许多珍贵的自然生态效益。

(2)植物资源

莽林竹海——有楠竹、凤尾竹、苦竹、万竹等20多种。

丹桂飘香一一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四季桂等各种桂花数十万株。

(3)物产资源

贺胜物产十分丰富,盛产茶叶、油菜、西瓜、水稻、花生、苎麻、花卉苗木、水产品、土

鸡等,有茶乡、油乡、鱼米之乡的美称,是鄂南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

鱼米之乡贺胜拥有斧头湖天然渔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名茶载誉贺胜茶事始于晋唐,初盛于宋,古有客来茶当酒,辗转百年未改香。

油菜花田一一贺胜是全省产油大镇,每逢春天“儿童疾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乐事之一。

膏腴之地——贺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盛产西瓜、水稻、花生、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

贺胜鸡汤一一贺胜鸡汤不仅味美纯香,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4)旅游资源

贺胜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

贺胜村是北伐战争中著名的贺胜桥之战遗址所在地,村内历史遗址较多,有北伐贺胜桥之

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有北伐贺胜桥之战遗址贺胜桥、印斗山、孟家山、罐山等景点。

而称之为贺胜桥的实际上有三座桥,它们是贺胜古石桥、贺胜铁路桥、贺胜公路桥。

(5)生态基底

梓山湖(贺胜)新城自然生态基底资源丰富,环境禀赋条件优越。

由山、水、田、地等要素构成了本区域的自然生态格局。

1山:

梓山湖(贺胜)新城东、南两面属于丘陵地带,低山连绵蜿蜒,呈拥城之势。

2水:

梓山湖(贺胜)新城拥有斧头湖天然水体,斧头湖位于梓山湖(贺胜)新城西面,水体沿着山体之间的低洼处向内渗透,形成自然优美的水系网络。

3田:

梓山湖(贺胜)新城地域目前经济发展仍是以农业为主,丰富的地貌地形条件形成了该地区多层次的农业空间形态。

贺胜桥镇是湖北省产油大镇,因此,油菜花田更是成为这个地区极具特色的农业景观。

4地:

梓山湖(贺胜)新城土地肥沃、盛产西瓜、水稻、花生、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

丰富的土地资源给梓山湖(贺胜)新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保障。

铁军之称的叶挺将军率领独立团在此取得贺胜桥大捷。

其中历史遗址包括北伐贺胜桥之战、阵

亡将士纪念碑、贺胜桥、印斗山、孟家山、灌山等。

(2)桥文化

名桥巡礼:

贺胜桥镇因贺胜桥而得名、扬名。

而实际上称之为贺胜桥的只有三座,分别是贺胜古石桥、贺胜铁路桥、贺胜公路桥。

(3)农耕文化

由于历史上工业化以及城镇化进程较慢,贺胜桥得以保持着传统的人文风貌以及农耕文化。

2.4文物古迹

贺胜村内历史遗址较多,有北伐贺胜桥之战阵亡将士纪念碑,有北伐贺胜桥之战遗址贺胜

桥、印斗山、孟家山、罐山等景点

(1)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

位于山坡乡贺胜桥镇西南,西靠京广铁路,东临107

国道。

现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贺胜二桥

1贺胜古石桥

追朔历史,贺胜桥原叫罐山桥,极富传奇色彩。

这座古老的单拱石板桥历经修缮,屹立千年而不倒

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等一些重要的祭祀时节,当地的贺胜人都要到桥头去祭拜,希望获得神灵的庇佑。

2

贺胜铁路桥

筑,建筑质量较好,其中以小型餐饮建筑为最多,另外还有部分的零售功能建筑分布。

107国

道南部两侧现状建筑较少,只分布有零星居民住宅。

2.5.2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1现状土地类型以农田和林地居多;

2现状河湖水面较多,水资源丰富;

3村镇建设用地分散且规模较小;

4集中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较少,门类单

第3章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3.1发展目标

3.1.1总体发展目标

外部环境的激烈变化使梓山湖(贺胜)新城的区位重要性得以凸显,内部特色资源优势是梓山湖(贺胜)新城发展的主要依托。

未来,梓山湖(贺胜)新城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立足于自身资源优势,抢抓外部机遇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依据“两型社会试验区、新

农村建设示范区、城乡统筹样板区、武汉城市圈城铁“一站一城”城镇化试点区”的战略愿景,梓山湖(贺胜)新城的总体发展目标是:

(1)滨水高档居住中心

依托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城市的同城化建设趋势,加快旅游地产开发,建设新型住区,把

梓山湖(贺胜)新城打造成为武汉城市圈滨水居住卧城、咸宁市滨水高档居住中心。

(2)滨水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借助咸宁市温泉旅游名城的总体优势,发挥斧头湖水体生态优势,发展滨水游憩、旅游度

假、康体休闲、生态农业观光项目,把梓山湖(贺胜)新城营造成为武汉城市圈极具特色的、

咸宁市主要的滨水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3)城铁站点特色商贸物流中心

利用武咸城际铁路贺胜桥东站的建设以及107国道、京港澳高速等良好的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发挥梓山湖(贺胜)新城重要交通节点的作用,积极打造贺胜城铁站前商贸商务服务区,发展楠竹、茶叶、桂花等特色化的专业市场物流及渗透式的配送物流,把梓山湖(贺胜)新城塑造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特色商贸物流中心。

(4)高科技产业研发中心

承接武汉市东湖高新高科技产业的扩散和转移,与咸宁市咸东、宝塔、横沟产业园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依托优越的环境优势,未来梓山湖(贺胜)新城将作为咸宁市高科技研发及孵化器基地,打造成为咸宁市的高科技产业研发中心。

(5)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示范中心

挖掘贺胜桥现有的农业发展优势,采用“公司+农工”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与观光农业,有目的地引导性发展蔬果、楠竹、桂花、茶叶等生态农业以及观光农业,彰显咸宁“桂花之乡”

“楠竹之乡”的特色,将梓山湖(贺胜)新城打造成为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示范中心。

量小于50m3/万,新城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m2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3.1.5城市建设目标

(1)宜居宜业新城

以人为本,创造优越的生活居住环境、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选择和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提高新城安全保障水平和新城管理水平,建设咸宁市最适宜居住的新城。

(2)休闲旅游新城

彰显新城生态环境特色,改善新城旅游及人文环境,形成以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休闲旅游新城。

(3)绿色生态新城

构建山、湖、城、田的自然生态格局,建设成为山水相映、城湖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生态城市。

3.1.2经济发展目标

3.1.6规划指标

梓山湖(贺胜)新城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低碳经济大发展,促进群众生活大提高,增进文化生活大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科技研发产业、旅游产业、商贸服务业、市场物流业以及房地产业。

稳步推进站前商贸服务区、滨湖休闲旅游区、高科技研发区、中心综合服务区”等片区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旅游特色化、居住宜居化”争取至规划期末,梓山湖(贺胜)新城GDP总量达到135亿元,人均GDP达到90000元。

3.1.3社会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民生活质量;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梓山湖(贺胜)新城。

至规划期末,每万人医疗床位数达到90个、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100%、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70%、公共服务设施人均面积达到19.1m2、绿色公共交通出行率达到40%,人均就业年限达到26年。

3.1.4资源与环境保护目标

规划应按照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要求,倡导集约型城市建设,提高新城土地利用效率,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资源;采用生态先行的规划策略,重点保护低山林地、斧头湖、等自然生态资源。

建立项目准入机制,严格控制环境污染总量。

至规划期末,万元GDP耗水

表3.1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规划指标一览表

指标分类

大类代码

指标分类

指标名称说明

单位

2030年

指标类型

经济指标

1

GDP指标

GDP总量

亿元

135

引导型

人均GDP

元/人

90000

引导型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50

引导型

社会人文指标

2

人口指标

人口规模

万人

15

引导型

医疗指标

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

个/万人

90

控制型

教育指标

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

%

100

控制型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70

控制型

居住指标

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m2/人

>10

控制型

就业指标

预期平均就业年限

26

引导型

公共交通

绿色出行率

%

40

控制型

道路网密度

公里/百平方公里

6-7

引导型

人均道路广场用地面积

m2/人

20

引导型

公共服务

各项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文化、教育、医疗、体育、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

m2/人

19

控制型

人均避难场所用地

m2/人

2

控制型

资源指标

3

水资源指标

自来水普及率

%

100

控制型

万元GDP耗水量

m3/万元

<50

控制型

水平衡(用水量与可供水量之间的比值)

%

30

控制型

能源指标

单位GDP能耗水平

吨标准煤/万兀GDP

1.2

引导型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

>15

引导型

土地指标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m2/人

<120

控制型

环境指标

4

生态指标

绿化覆盖率

%

45

控制型

人均公共绿地

~2~:

~

m从

>12

控制型

污水指标

污水处理率

%

95

控制型

资源化利用率

%

80

控制型

垃圾指标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5

控制型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100

控制型

大气指标

SO2、CO2排放削减指标

%

>15

控制型

3.2发展动力

3.2.1政策驱动力

根据城市发展经验,政策的倾斜,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实验、湖北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武咸城际铁路建设等外部利好因素都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梓山湖(贺胜)新城的发展。

3.2.2交通驱动力

从一定程度上说,交通系统的愈加完善是梓山湖(贺胜)新城推进城镇化发展最重要的外力因素,区域内快捷完善的交通体系,使得梓山湖(贺胜)新城与咸宁、武汉、湖北乃至是全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即将开通的武咸城际铁路让梓山湖(贺胜)新城的通达性呈倍数放大;城际铁路的开通使武汉城市圈内城市由环线交通发展的空间格局向轨道交通引导的轴向发展的空间格局转变。

便利的交通条件将吸引更多的人流和物流在此集聚。

3.2.3产业驱动力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环境变化进一步强化国际空间分工,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和产业梯度逐步向亚太地区集中,世界范围内的资源环境变化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增强,区域资源环境的

承载力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

其次,在新的时期,大城市的发展也面临全面转型,特别是产业发展转型。

作为后发地区,应发挥区域后发优势,梓山湖(贺胜)新城优越的生态条件、宜人的人居环境和便捷的交通设施势必产生强大的区位引力。

梓山湖(贺胜)新城紧邻武汉市,是大城市扩散效应最先作用的优势区域,通过接受武汉市、咸宁市的“双向辐射”,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利用新的交通区位和资源条件,进行合理的产业定位,发展分工协作的聚合产业,将促进本地的产业经济的发展。

3.2.4人口驱动力

基于交通、生态环境、区位等良好的发展条件,梓山湖(贺胜)新城人口的集聚主要通过交通移民人口、产业转移人口、农村转移人口三大途径实现。

3.2.5土地驱动力

产业用地局促、城市拓展空间饱和是武汉、咸宁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梓山湖(贺胜)新城相对充裕的空间供给条件具有巨大的增量发展空间。

这是边缘地区吸引大城市扩散辐射的关

键因素。

因此,做好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需求之间的平衡,协调好城镇化发展与用地、布局、开发强度之间的关系是梓山湖(贺胜)新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3发展战略

3.3.1交通先导战略

(1)问题与解析

1交通网络不成体系

梓山湖(贺胜)新城有京港澳高速、107国道、京广铁路、武咸城际铁路、武广高铁等区域干线穿境而过,外部交通联系便捷,但新城内部交通网络极不健全,与外部交通的联系脱节,总体交通网络体系亟待重构。

2既有优势尚未发挥、内外联系欠缺

梓山湖(贺胜)新城具有良好的外部交通条件,但目前来看,由于内部交通缺乏与外部交通的衔接,其交通条件优势并没有得到发挥,梓山湖(贺胜)新城仅仅扮演着过境地区的角色。

(2)战略对策

1扩大外延、畅通内连

充分利用京港澳高速、107国道、京广铁路、武咸城际铁路、武广高铁、长江航道等交通优势,强化与武汉城市圈其他地区的联系,强化梓山湖(贺胜)新城重要交通节点地位。

通过新城内部主干路的建设,加强新城与外部交通的衔接,提高新城内部交通的可达性。

2疏通脉络、构建体系

根据自然生态基底条件以及新城空间拓展方向,疏通新城交通脉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

则,构建健全的新城交通网络体系。

交通因素的改变是梓山湖(贺胜)新城发展最重要的外在动力,特别是城际站点的建设,将会为该地区带来大量的信息流、物流与人流。

城镇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聚集中心,才能带来人口与产业的聚集效应。

在咸宁规划区北部仅有两个城际铁路站点,贺胜桥东站是其中之一,

作为武汉与咸宁的交接地区,梓山湖(贺胜)新城具有良好的发展区位优势。

除此之外,周边区域以交通为导向的大规模开发项目到目前为止还比较少。

因此,以交通为先导,以站点及其周边地区的建设为启动区,特别是对贺胜桥东站站前区的开发,是梓山湖(贺胜)新城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首要步骤。

3.3.2产业聚合战略

(1)问题与解析

1经济落后、基础薄弱

2009年贺胜桥镇工农业总产值为为6.9305亿元,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主导产业的发展也不够明晰,总体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薄弱。

2结构不合理、特色不明显

梓山湖(贺胜)新城现状经济产业发展以农业为主,二产以及三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有限。

另外,该地区的产业发展特色不够明显,其特色主要体现为油菜、粮油等农产品生产,农业的低效生产以及二产及三产的落后发展难以推动新城经济的快速发展。

(2)战略对策:

引力塑造、多轮驱动

梓山湖(贺胜)新城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虽然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产业起点几乎为零,如何选择优势产业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梓山湖(贺胜)新城必须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大型品牌企业落户,鼓励相互合作,引入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流;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机遇,壮大产业经济,突破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产业发展,加强与区域之间的衔接,构筑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同时挖掘自身的资源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