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5598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docx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docx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论文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Researchonthe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ofClassicRecitation

关键字: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个案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向来重视经典诵读,从秦汉至清末,熟读精思,口诵心惟一直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经典也是最基本的甚至是唯一的课程.近(略)基础教育领域,也都对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予以了焦点式的关注和更高的地位.新课改(略)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不仅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建议,而且对于阅读做出了量化要求,其中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经典诵读对于基础教育、对于儿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经(略)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它不仅包括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古典诗词,而且包(略)篇、古今中外名著.“诵读”是一个并列短语,包括“诵”与“读”.“诵”指“吟诵”,包括吟诵、熟读、背诵;“读”指阅读,包括朗读、默读、略读、精读.“经典诵读”的核心是指背诵古(略)经籍;诵读古今中外名篇;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丰厚文化底蕴,启迪品性灵气,全方位地提升语文素养.本文主要根据研究者所在学校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Chinahasattachedgreati(omitted)topracticalrecitationallthetime.FromQinandHanDynastytotheendofQingDynasty,studyingearnestlyan(omitted)carefullyhasalwaysbeenthebasicteachingandlearningstyleofChi(omitted)tion,andclassicshasbeenthebasiccurriculum,eventheonlyone.In(omitted)rs,inthefieldofbasiceducationbothathomeandabroad,recitation,especiallypracticalrecitationhasbeeninc(omitted)highlyvalued.Newcurriculumrevolution-StandardofChineseCou...

目录: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7-10页

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研究第10-15页

  

(一)经典诵读的内涵界定第10页

  

(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第10-12页

  (三)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第12-15页

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框架体系第15-23页

  

(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愿景目标第15页

  

(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框架第15-17页

  (三)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第17-18页

  (四)经典诵读的学段学习目标及内容设计第18-20页

  (五)经典诵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创建第20-23页

三、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实施第23-34页

  

(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第23-24页

  

(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第24-29页

  (三)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法第29-32页

  (四)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保障第32-34页

四、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评价第34-40页

  

(一)学校的变化第34-35页

  

(二)教师的发展第35-38页

  (三)学生的发展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后记第43页

高中语文与“经典诵读”

"ClassicReading"inSeniorChinese

关键字:

孔子《论语》儒家文化传承经典诵读

论文摘要:

孔子在中国古代确实是一位非凡的智慧集大成者.可以这样说,没有孔子就没有中国后来乃至现在的文化.我们尊称他为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略)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古人云:

“半部《论语》治天下.”在中国历史上,《论语》一书被那些追求理想人格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目标的读书士子奉为(略)可或缺的教科书.东方文化的重要源头,儒家文化现已享誉世界.因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经典诵读也应在高中进行。

Ancient:

wisdomfindsitsfinestexpressionsinthewri(omitted)onfucius.OnecouldsaythatConfuciuswasthefatherofChineseculture.HehasbeenhonoredasasaintinChinaandi(omitted)soneofthetoptenworldhistoricalandculturalfiguresbyUNESCO.(omitted)anoldsayinginChina“Onemaygettoknowhowtogoverntheworldafte(omitted)halfofTheAnalects”.TheAnalectsofConfuciushasalwaysbeenregardedasaclassicbyscholarswhoseaimoflife(omitted)ivatethemselves,puttheir...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引言第8-13页

  ·孔子教育思想第8-9页

  ·孔子的历史地位第9页

  ·《论语》的重要作用第9-10页

  ·课题研究来源第10-11页

  ·学生学习《论语》的作用第11-13页

第1章经典作品《论语》诵读的教学实践第13-20页

  ·关于《论语》文本内容的教学第13-17页

    

(一)关于做人的思想第13页

    

(二)关于治国与安邦的道理第13-14页

    (三)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的阐述第14-16页

    (四)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第16-17页

  ·关于《论语》教学的重难点第17-20页

    

(一)陶冶中华文化第17-19页

    

(二)传承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第19-20页

第2章经典作品《论语》诵读的教学研究第20-24页

  ·诵读《论语》的方法第20-21页

    

(一)反复诵读法第20页

    

(二)逐日咀嚼法第20页

    (三)分章学习法第20页

    (四)遵循“本义”,适当“发挥”法第20页

    (五)互动学习法第20-21页

  ·教师遵循的教学原则第21-22页

    

(一)以经为本的原则第21页

    

(二)开放性原则第21页

    (三)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第21页

    (四)寓知于趣的原则第21-22页

    (五)教学相长的原则第22页

    (六)实践性原则第22页

  ·增加的课外活动内容第22页

    

(一)经典篇章吟诵及表演比赛第22页

    

(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的课本剧(小品)比赛第22页

    (三)“走进古代经典”为主题的演讲、辩论赛第22页

    (四)“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征文比赛第22页

    (五)开展阅读经典的“读书节”活动第22页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程序第22-24页

    

(一)评价方法第22页

    

(二)评价程序第22-24页

第3章教学实践、研究的结果第24-26页

  ·教学取得的初步成效第24-25页

    

(一)学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第24页

    

(二)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第24页

    (三)学生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第24页

    (四)教师转变了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第24页

    (五)教师加深了对语文教学的研究第24-25页

    (六)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高第25页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结论第26-27页

参考文献第27-28页

致谢第28页

幼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教育价值与方法研究

关键字:

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经典诵读语言教学教学法幼儿园

论文简介: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胡锦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保护民族文化丰富资源的需要,又是中华民族在日益开放、世界一体化的今天独立于世界各国的基础。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幼儿开始,在幼儿阶段学习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启蒙教育,意义重大。

当前幼儿园实践中,经典诵读活动有一定程度开展,但是存在问题较多:

教学内容的选择呈现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不能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水平;采用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保守落后,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忽视幼儿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等等。

鉴于此,加强对幼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教育的理论研究势在必行。

本文研究旨在通过对已有经验的梳理、归纳,得出一些有普遍价值的教育思想,指导实践活动。

本研究分析经典诵读涵义、发展历程,讨论经典诵读作用和意义,在对中华文化经典范畴等方面考察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探索经典诵读的价值和方法,达到科学认识经典诵读的目的。

一方面认识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发挥其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看到经典诵读教育的不足和缺陷,避免盲目推崇、鼓吹,为幼儿经典诵读找到合理的理论支持。

对现行开展的经典诵读进行客观认识评价,找到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和推动经典诵读健康发展。

本研究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区别经典诵读、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等概念的相同与相异,客观认识经典诵读。

回顾经典诵读的发展过程,了解历史上的读经与现今经典诵读活动的差异。

最初的读经更多是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养成基本的生活常规。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读经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成为主要内容,引起当时进步人士的反对。

九十年代,台中师大王财贵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提倡儿童诵读文化经典。

“读经热”由此开始,备受争议,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

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经典诵读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得出启示,经典诵读是幼儿教育的有益补充,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选择内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第二部分,分析经典诵读的价值与方法,揭示幼儿诵读经典的积极意义。

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发展幼儿的倾听、表达、前阅读、前书写能力;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尊敬师长,与人友好相处,勤奋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在感受作品语言美、意境美、人文精神美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提高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发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把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精髓在幼儿的心中生根发芽。

第三部分,针对当前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情况,探讨教育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

学习经典诵读法,熏陶经典诵读法,以及幼儿园常用的语言教育活动方式:

语游经典诵读法、谈话经典诵读法、讲述经典诵读法、阅读经典诵读法。

重点分析学习经典诵读法,从教学活动诵读、个体自主诵读、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诵读三方面展开讨论。

熏陶经典诵读法依靠教育环境熏陶、家庭环境熏陶、社会环境熏陶三方合作,共同打造适合幼儿学习的经典诵读环境,为经典诵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小学高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对策研究

关键字: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开发

论文摘要: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一方面包括对语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另一方面也包括学(略)校本课程的新编.前者注重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和重建,后者注重开发的结果.我国各地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正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许多教师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进行大胆地尝试、创新,取得可喜的成果.课程标准中对名著阅读提出新的要求,使我们认识到让小学生从小多读多背多了解优秀的作品,不仅能开阔视野,增(略)情操,领悟人生的真谛;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丰厚文化底蕴,启迪品性灵气,全方位地提升语文素养.经典诵读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适应性决定了校本课程目标(略)有效实现.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转变传统名著阅读功能和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从理论上对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内(略)讨,挖掘出经典诵读深层内涵,有助于树立教师正确的课程开发观,重新审视经典诵读这一丰富的课程资源,多角度地对本课程开展利用的原则、途径及(略)行尝试并分析、探讨.运用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进行研究,为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一些实用性,操作性强的依据与方法.

Chinese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consiststwomainparts:

oneistobringtextb(omitted)ffect;theotheristoadoptou(omitted)hingexperienceandputthemintonewedition.Therefore,itreconstructstextbookbasedonschool,whilepaysatt(omitted)theresultfromthisdevelopment.Currently,practicingandexploringschool-basedcurriculumisstillanewentrance.(omitted)braveattemptandrecreationencourageustoobtaingr(omitted)ement.Standardcoursechallengesperusingmorefamous...

目录: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一、导论第7-10页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第7-8页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第8-9页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9-10页

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概述第10-14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0-12页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第12-14页

三、东师附小高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个案分析第14-24页

  

(一)东师附小及校本课程开发概况第14-15页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第15-17页

  (三)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确立第17-18页

  (四)校本课程开发途径的探索第18-20页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组织第20-21页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综合评价第21-24页

四、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对策第24-37页

  

(一)定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第24-26页

  

(二)理清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第26页

  (三)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第26-28页

  (四)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第28-30页

  (五)选择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第30页

  (六)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体系第30-32页

  (七)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第32-34页

  (八)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框架第34-37页

五、结论与建议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第41-49页

后记第49页

经典诵读论文

——诵读经典是语文教学的好途径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神州文明,这是对中华文化的继往开来,更是对古国文明的发扬光大,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是大有裨益。

所谓“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

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历代散文等重要著作。

所谓“经典诵读”,即指在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也就是从蒙养书的俗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

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说:

“能读千赋,则能为之”。

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千古名言。

清代唐彪则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作了具体的总结:

“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

诵读经典,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

诵读经典,不失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好途径。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在教学中以经典美文诵读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破解了当今学生“读书苦,苦读书”的现状,走出了一条快乐阅读之路。

一、诵读经典的意义:

1.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课前10分钟,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读经,甚至把读经作为班级整理集合的一种信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

同时,多次的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念中国诗词,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节奏、音乐性和灵敏度,这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好文章诵读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3.陶冶情操,端正品行

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如我们让学生吟咏背诵的《三字经》、《论语》,趁学生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

经典的价值要将随伴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

而长期的诵读薰习,可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那么,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二、诵读经典的内容

在广泛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中,要做到读有所依,读有所序,读有所据。

读书并非越多越好,不能只求数量不谈质量,而是要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去阅读,并逐步积累、层层上升。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每学年,每位学生定出最低要求,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实现差异诵读、弹性诵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读有所得。

教师在选择诵读文本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人文性。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既注重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更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首先,挖掘古诗文的人文内涵,突出诗情画意;其次,让学生选出喜欢的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会欣赏、体验其中细腻的情感,从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2.艺术性。

许多古诗文都有非常形象的意境描写,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启动视觉和听觉多个感官通道,选配合适的音乐和画面,营造生动逼真的艺术场景,就能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让学生徜徉在诗的海洋里乐此不疲。

如情境吟诵、配乐吟唱就是经典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中国论文联盟www.LWLM.com编辑。

3.生活性。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头活水,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通过诵读,学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吟出几句经典诗文,或描述事物,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情,虽不一定贴切,却着实令人欣慰。

如,当教师提醒大家看书要有思考时,有的学生马上会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此来为教师总结。

在学生的作文中,更是时常出现经典的语句。

三、诵读经典的方法

“普通人只用了自己实际记忆能力的10%,其余的90%都被浪费了,其原因在于他违反了记忆的自然法则。

”(心理学家卡尔·希修教授语)也就是说记忆的方法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记忆的效果。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从而提高诵读效率。

1、化整为零,步步为营

有些文章较长,同学们背诵时不妨化整为零,再各个击破。

这样段段背、段段清,做到步步为营,最后再化零为整,“组装”成篇。

如背诵《道德经》时,开始可中国论文联盟整理以“化整为零”,让学生在课外每天背两章,八十一章就可以在四十天里完成。

再花十五天时间把它们化零为整,“组装”成篇:

首先让学生一天复习十章,要求连起来背,八天完成,然后用四天让他们二十章连起来背,再用两天让他们四十章连起来背,最后一天背诵整篇《道德经》。

这样,一本《道德经》就可以在五十五天里诵读成功,里面所包含的道理足以让他们终身受用。

2、以写助读,感官兼用

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抄一遍。

如果诵读时一边读一边写,读读写写,这样就能调动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

这种方法还能为默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如朱熹所说: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3、游戏诵读,寓教于乐

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学生一边玩一边读,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

4、按图索“意”,读图背文

古诗词韵律、意境感很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

因此,在古诗词诵读中,我们不再单纯地向学生呈现文字,而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

这时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

这样一来,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

这样的诵读,如同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陶醉。

可见,在诵读中用艺术手段创设意境,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将诗文的意境、内容,用象征、抽象、夸张、写意等手法,勾勒出简图或简表,然后按图索“意”,一边读图,一边“说”文,最后达到背诵之目的。

打造书香校园,浸润学生心田。

倘若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诵读,学生诵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再能加以融会贯通地运用,日积月累,学生说起话来,一定会妙语连珠;作起文来,一定会妙笔生花!

浅谈语文“经典诵读”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论文欣赏-教育论文

  现在大觉普遍认为语文教育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哪里?

前几年,我们不停地争论语文姓什么,姓“语”还是姓“文”.其性质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百家争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