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达中学初二语文期中模拟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569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达中学初二语文期中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师达中学初二语文期中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师达中学初二语文期中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师达中学初二语文期中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师达中学初二语文期中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达中学初二语文期中模拟卷.docx

《师达中学初二语文期中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达中学初二语文期中模拟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达中学初二语文期中模拟卷.docx

师达中学初二语文期中模拟卷

北京市师达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

初二语文

一、基础题(共5题;共16分)

1.(2016•北京)今年是农历“猴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肖也叫属相,是代表十二地支而用来记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

十二属相之说在东汉时已有记载。

在十二属相中,猴位列第九,即“申猴”。

由于“猴”与“候”同音,人们就通过创作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的吉祥画、玉雕、木刻、剪纸等艺术作品寓意“马上封侯”。

猴子的形象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里,童话里有“猴子捞月”,寓言里有“朝三暮四”。

有关猴的成语也不少,如“猴年马月”“沐猴而冠”。

可见,“猴”在我国文化领域留下了诸多痕迹。

(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肖(xiāo)       记载(zǎi)                           B. 生肖(xiào)       记载(zǎi)

C. 生肖(xiāo)       记载(zài)                           D. 生肖(xiào)       记载(zài)

(2)对文中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字的笔顺是:

;“出”字的笔顺是:

B. “与”字的笔顺是:

;“出”字的笔顺是:

C. “与”字的笔顺是:

;“出”字的笔顺是:

D. “与”字的笔顺是:

;“出”字的笔顺是:

(3)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

【甲】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原本就是一只石猴

【乙】“齐天大圣”孙悟空原本就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一只石猴

【丙】原本“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一只石猴

2.      我们的家乡宿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宿迁大地走出了项羽、彭雪枫等历史名人,泗洪湿地拥有野鸭等珍禽,骆马湖风景区水天一色,乾隆庙、项羽故里引发悠悠思古之情;这里曾孕育了优美的神话传说“美人泉”,也曾经浴血谱写新四军光辉历史;这里有许多美味佳肴,泗洪湖的螃蟹、骆马湖的龙虾……现在,让我们来重新审视脚下的这方热土,自豪地赞美这片神奇的土地。

请你从下面所给的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上联,对出下联。

下联内容要能反映宿迁地方特色、表达宿迁人的心声。

①骆马湖碧波粼粼    ②彭雪枫书写革命历史

我选________     下联:

________

3.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因此,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B. 中国女排击败了在赛前经过周密的准备的古巴队,一举进入了争夺雅典奥运会冠亚军的位置。

C. 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是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能否继续发展下去的大问题。

D.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切实加以改正。

4.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本词作者是________朝(朝代)政治家、文学家________(名字)

(2)词的上阕写景,以一“异”字统领,其“异”表现为:

________ (用原句子回答)

(3)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5.在瑞士和法语地区家喻户晓的超级明星级主持人奥利弗走进了美丽的一零一校园和师生共渡美好时光。

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作品,请你选择一幅送给奥利弗,并说明你选择的作品属于哪种书体,并结合这幅作品的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0分)

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与谢中书书》)

(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①有龙则灵________                      ②惟吾德馨________

③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                  ④四时俱备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有仙则名/卷卷有爷名                                       

B. 斯是陋室/是吾剑之所从坠

C. 答谢中书书/家书抵万金                                    

D. 山川之美/食之不能尽其才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孔子云:

“何陋之有?

”②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填空与简答。

①乙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________”和“________”

②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简析________。

5)读课文《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突出陋室之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导读(共2题;共8分)

8.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小题。

(1)连环画讲述的是鹦鹉螺号潜艇在前往南极路上的一次遇险经历。

从连环画的内容来看,当破冰遇到困难时,尼摩船长想到的解决办法是①________。

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

尼摩船长拯救鹦鹉螺号或他人生命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在遇到②________的险情时,尼摩船长③________,化险为夷。

(2)根据前8幅画的内容,为第9幅画补写一句话。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这些都要靠运气了!

并且,希望在人心里又是这么的坚不可摧!

而且,我们还是俩人在一块儿。

最后,我要再说一遍——尽管这好像不怎么可能——就算我要让心里的所有幻想消失,就算我要“绝望”,我都无法做到了!

   林肯号和那个鲸类动物冲撞发生于夜里大约十一点钟左右。

这么说,我们还必须在水中游八个钟头才可以挨到日出。

我们轮换着向前游,是绝对能够游到太阳出来的。

海面非常平静,我们没有感觉到劳累。

有时候,我还试图让自己的眼神可以刺破那黑黝黝的夜幕呢。

然而在这样的黑暗当中,我却仅能看到我们游泳的时候自己动作所激起来的一点儿闪光。

我看见明朗而洁净的水波在我手下碎裂,如同镜子一样反光的水面上泛起很多银白色的点缀碎块。

我们好像浸泡于水银当中。

(《海底两万里》节选)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2)从选段中,你能看出“我们”具有怎样的精神特质?

(3)请从备选内容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完善“鹦鹉螺”号潜艇环球探险旅行的路线

太平洋→________→印度洋→红海→________→________→挪威海岸(备选内容:

地中海、大西洋、珊瑚岛)

4)读书让我学会做人。

读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我明白了做人就要做一个像白求恩同志一样有点精神的人,因为那样就会成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一个有道德的人,________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四、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5分)(10题于11题二选一做,两题均9分)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鹰--------周 涛

     ①雨水已经在地上横流,稀泥在脚下咕叽着,很有张力。

这时,肯定是上帝让他在偶然间一瞥,发现了正在泥水中蠕动的一物!

他原以为是一只野兔或可怜的黄鼠狼,黄乎乎的一团,蜷缩着也不逃窜。

近前细看,竟万万没有料到是一只老鹰——天空的遗物!

这家伙也许刚才盘旋得过分悠然自得、忘乎所以,它自以为熟悉风云变幻,却不想竟被骤降的暴雨凌空击落,成了这副倒霉样子,全身湿淋淋的,涂满泥浆,比一只老鼠还糟糕。

     ②它显得非常小,形体和一只半大公鸡差不多;而精神状态更渺小,淋湿的翅膀和羽毛塌陷下去,就现出了支棱着的嶙峋瘦骨。

它的两只爪是用来抓捕猎物而不是用来走路的,所以它移动起来十分别扭,像个瘸子。

就连那双眼睛,黄眼珠,圆圆的,外圈镶着一圈金丝,据说平时在空中相当锐利的眼睛,也毫无凶悍的光芒了,只剩下哀告无援的神色。

     ③他捡它的时候,它丝毫也没有挣扎,很顺从地被他用外衣兜起来,提走了,一直提回到他住的泥巴房,顺手将它放在堆炭的土房的顶上。

那房顶很矮,个儿高的人伸手就能够着它。

它像一截老树根那样,一动不动并涂满泥浆地被扔在那上面,任凭雨水冲洗着泥浆,它无动于衷,而且毫不引人注意。

他这时的心情,就像意外地捡了个古陶瓷瓶,可惜碰缺了一角,成了弄坏的宝物,已经没有多少价值。

得来容易,便也没多少珍惜和遗憾。

他把那只湿不拉叽的倒霉老鹰的事,很快就丢在脑后了。

而且,应该承认,他是被那家伙的可怜相给蒙骗了,他完全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那家伙会飞。

     ④后来,天放晴了。

     ⑤他忘了当时是被什么鬼名堂给吸引住了,大概是读一本哈萨克大诗人写的《箴言①》,那里边有些话他现在还记得:

“如果不了解世界上我们见到的或没见到的全部,至少是大部分奥秘,人就不能称其为人。

”还有:

“畜牲是不懂,但它并不装懂。

我们什么也不懂,但偏要装懂。

     ⑥当他隐约觉得似乎忘记了什么而伸着懒腰走出屋门的时候,矮屋顶上的声响提醒了他。

他转过头,看见那涂满泥浆的老树根活了。

     ⑦它正拍打着翅膀,头颈向前伸着。

     ⑧它已经完全晒干了,洗净了,在阳光下变得生气勃勃,每片灰赭色的羽毛都粼光闪闪,它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东西,大了几倍,翅膀凌空扇动时有一种气势,一副雄姿。

这是它离开屋顶的前几秒钟,恰恰被他看见。

     ⑨他站在那儿没动,根本没有打算扑上去抓它,只是眼睁睁地望着它起飞。

甚至心里还暗暗替它担着一份心,害怕它丧失了飞的能力。

     ⑩它飞走了,先是低低地滑翔,有时候离地面很贴近,像个小孩做的飞行玩具。

不一会儿,它就升起来,飞进了天空,盘旋,徜徉,就在这屋顶的上空,遥远成一个黑点。

  ⑪他仰起脸,注视着它,看那黑点儿的移动,看那放晴了的天空中  ▲  (A.大朵大朵爆裂 B.朵朵飘浮)在阳光下的云,这时,他觉得那只鹰神奇而又陌生。

(选自《高榻》,原题为“天空”,有删改)

【注】①箴言:

规劝告诫的话。

(1)文中第③段写到“他是被那家伙的可怜相给蒙骗了”。

为什么说“他”被鹰“蒙骗”了?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原因。

(2)文中第②段和第⑧段画线句写了鹰翅膀和羽毛前后的变化,结合具体词语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3)根据上下文,为第⑪段空缺处选择恰当的一项,并结合语境说说理由。

(4)文中第⑤段《箴言》中的两句话,意味深长,是理解本文的关键。

仔细品读这两句话,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结合全文加以阐述。

11.阅读《成大事者必有静气》,回答小题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

”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

他认为:

圣贤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沉得住气。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抵御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

可谢安在后方军帐里依然不慌不忙地下棋,可谓“险不惊于心”。

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

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

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

“小儿辈已破敌。

”可谓“成不喜于色”。

谢安用他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静气的内涵!

      ③那么,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呢?

      ④首先,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

(一)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做到了200多次操作没有一次失误。

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

只有经过十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镇定从容地完成这样的操作。

      ⑤其次,养静气需要多读书。

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

如何拥有这种能力和本领呢?

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书。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二)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恐慌。

林语堂先生说的好:

“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

”读书可以安顿好我们那颗动荡不安的心。

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处事越镇静。

      ⑥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

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其实静气和正气是相互滋养的,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⑦静生于缝隙,树静立于风雨,人静行于世间。

人不能没有静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就像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普照的阳光。

(三)有静气的人,就如同巍峨的大山,任脚下花开花落,任世间风云变幻,岿然不动,坚定泰然。

(选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你依据选文第②段谢安的表现,概括出“静气的内涵”。

(3)请分别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一)________;

(二)________;(三)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个人应该怎样“养静气”。

1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1-13题。

【材料一】 

   太阳能是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

据推测,太阳的寿命至少还有几十亿年。

因此,对于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太阳能是一种用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

   日前,世界上太阳能利用的常见方式是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

光热转换是指将太阳辐射能  ①   (收集 收敛)起来,直接或间接转化成热能加以利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太阳能热水器。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一直是人类美好的理想。

太阳能电池的发明将这一理想变为现实。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最重要的利用形式之一。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广泛应用在交通、航天、建筑等领域。

   尽管太阳能利用会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太阳能取之不竭,又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太阳能。

2016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万千瓦,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

【材料二】

   风能就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

据计算,全球风能约为2.74×10︿12千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约为2×10︿10千瓦,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要大10倍。

   目前,风力发电已经成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能源消耗的持续上升,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持续恶化。

由此,各国都高度重视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在所有的新能源中,风能是近十多年来发展最快的。

   2016年,世界风能协会发布全球风电发展报告,用详细数据阐说了近年来风电在全球的显著增长情况。

我国风电事业虽起步较晚,但是,基于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迄今为止,我国已在河北张家口、新建达坂城、广东南澳等地建成多个大型风力发电场,并且计划在江苏南通、盐城等地兴建10亿瓦特级风电场。

【材料三】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作用下产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这个涨落过程不断重复,永不停歇,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

海水的潮汐运动有着巨大的能量。

   潮汐能的利用和太阳能、风能一样,对环境没有污染。

于是,在水力发电的基础上,人们又将潮汐能用于发电。

据初步统计,全球海洋中可开采利用的潮汐能约为6.4×10︿7千瓦。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濒临太平洋,海岸线长且港湾交错,      ②     (蕴含 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潮汐能源。

据普查,如果我国沿海可开发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的话,年发电量将达到600亿—800亿千瓦时,相当于现在全国发电总量的7%—8%。

   我国潮汐能资源丰富的浙江、福建、广东、辽宁等省,都拥有建万千瓦级以上潮汐电站的良好条件,如杭州湾潮汐电站方案,计划装机容量4.72×10︿6千瓦,年发电量130亿千瓦时以上。

此外,英国、美国、阿根廷、西班牙、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也都有各自的潮汐发电计划。

(1)三则材料中两个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和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阐说(chăn) 濒临(pín)    ①收集    ②蕴含

B. 阐说(chăn) 濒临(bīn)    ①收集    ②蕴藏

C. 阐说(shàn) 濒临(bīn)    ①收敛    ②蕴含

D. 阐说(shàn) 濒临(pín)    ①收敛    ②蕴藏

(2)相对于石油、煤炭这些常规能源而言,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被称为新能源。

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解释什么是“新能源”。

(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统计图,结合这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你对“新能源”的利用做出的判断是________(用一个四字词语表示)。

五、写作题(共1题;共40分)

16.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2选1)

   作文1请以“读书•实践•收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

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字数在600﹣800之间。

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作文2:

      好奇,指的是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发生兴趣。

有人对星空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身边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就去了解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使你有很多新的发现,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请以“好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③字数在600﹣1000之间。

④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题

1.【答案】

(1)B

(2)C(3)甲

2.【答案】①;乾隆庙古情悠悠(或②,宿迁人建设生态宿迁)

3.【答案】D

4.【答案】

(1)宋;范仲淹

(2)①雁去将士留;②秋风边声起;③落日孤城闭。

(3)将士们的头发都白了,夜深人却不能入睡,思念家乡而暗暗落泪,反映戍边将士的悲苦,归家之日遥遥无期,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

5.【答案】草书:

狂放恣意,豪迈奔放,酣畅淋漓。

行书:

潇洒飘逸、行云流水、舒畅流动、笔法精妙。

楷书: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二、文言文阅读

6.【答案】

(1)灵验,神奇;品德高尚;使身体劳累;都

(2)C

(3)①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呢?

②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4)猿鸟乱鸣;沉鳞竞跃;甲文表达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乙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沉醉山水的情感。

三、默写

7.【答案】

(1)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发奋忘食;乐以忘忧;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5)俱怀逸兴壮思飞

四、名著导读

8.【答案】

(1)用热水浇的同时不断凿冰;遇到土著人袭击潜艇;给梯子充电吓跑土著人

(2)大家探出头呼吸新鲜空气,舱内的空气不充满。

舱里的人醒过来,关上舱盖。

9.【答案】

(1)落海后奋力求生

(2)积极乐观,毅力坚忍,有战胜困难的强大心理。

(3)珊瑚岛;地中海;大西洋

五、现代文阅读

10.【答案】

(1)被暴雨凌空击落的鹰的那种可怜相,让“他”忘了鹰会飞;可是后来鹰还是重新恢复活力,飞进天空。

所以说,“他”被鹰“蒙骗”了。

(2)鹰的翅膀和羽毛,先前是“淋湿”“塌陷”,后来却“粼光闪闪”“凌空扇动”,这样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鹰前后形象的巨大变化,突出了鹰的雄姿与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3)A。

理由:

经过一场暴雨后,天空刚刚放晴,阳光灿烂。

“大朵大朵”能表现出云朵层叠的壮美,而“爆裂”更有力度,传神地写出云朵翻涌的状态,烘托出鹰生命力爆发时的张扬和神奇,表现了“他”此时对鹰的敬仰。

(4)示例一:

世界原本比我们所了解的更神奇,更丰富,人类太自以为是,就像文中的“他”,起初捡到鹰时,觉得鹰连老鼠都不如,到后来却发现鹰变得生气勃勃,不经意间给“他”带来震撼,鹰是“他”观照自己的一面镜子,让“他”明白:

任何事物都不能只看它的表面,要以谦逊的态度去了解自然,敬畏自然,认识世界的丰富和阔大。

示例二:

“他”可以称为“真正的人”。

“他”看见一只被暴雨击落的鹰就用外衣包起来带回家,表明他天生有一颗怜悯之心。

后来“他”目睹了鹰从落魄到恢复神力的过程,感受到鹰的生命之美。

“他”对鹰的生命力和神奇怀有敬畏之心。

鹰给了“他”人生启迪: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很不够,一些原以为熟悉的事物,却常常让人感到陌生;而这种“陌生”恰恰是对事物更深入的认识。

示例三:

“我们什么也不懂,但偏要装懂”这句话其实是“他”的一种自我反省,同时也表明了“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懂了。

鹰被暴雨击落后,毫无生气,以致“他”没有意识到鹰的价值。

可见“他”起先并不懂。

可是,这鹰在天晴后却能自己恢复神力,飞进天空,给“他”带来强烈的震撼。

仰望之时,“他”已经懂得了鹰,也懂得人类不能太自以为是了。

示例四:

畜牲“并不装懂”,就像鹰。

困顿时,它就是一副落魄的样子;雨水冲洗它,就任其冲洗;天晴了,它就坦然地在人的面前飞起。

“不装懂”,是鹰的生活态度,也应是人的生活态度。

也只有“不装懂”,人类才能更好地理解包括鹰在内的世间一切事物,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身外的世界。

鹰教会我们应该以一种谦卑的态度面对一切。

11.【答案】

(1)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2)险不惊于心,成不喜于色。

(沉得住气,镇定从容)

(3)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4)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养静气需要多读书;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

12.【答案】

(1)B

(2)“新能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取之自然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且对环境无污染的可持续再生能源。

(3)持续上升

七、写作题

16.【答案】【参考例文】

读书•实践•收获

   是读书,让我们领悟到了人间冷暖;是读书,我读书,我快乐!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

“知识就是力量”因此我从小就十分爱看书。

书架上放满了大大小小的书籍。

一到空闲的时候,我就会拿起书来看,细细的品味蕴含在书中的诗情画意。

读书,你可知道这小小的方块字中体现的无限的乐趣。

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读书,可以培养我们的品格、情操。

书是桥,能为我们架起一道通往对岸的桥;书是灯能为我们照亮前方的道路;书是舟,能让我们在海洋中尽情的探索。

让我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更是读书,才让我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每次读书,都能体会到不同的情感。

   因为我读书,所以我快乐!

高尔基曾说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莎士比亚也说过: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我也这么认为,因为读书能带给我们指示和快乐。

书籍对于我们来说是密不可分的它就像食物,水一样,让我们拥有了充分的能量。

古人曾经说: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的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