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老年疾病护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544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老年疾病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常见老年疾病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常见老年疾病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常见老年疾病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常见老年疾病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老年疾病护理.docx

《常见老年疾病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老年疾病护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老年疾病护理.docx

常见老年疾病护理

常见老年疾病护理

一、高血压

二、冠心病

三、急性心肌梗死

四、心力衰竭

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六、肺炎

七、呼吸衰竭

八、脑卒中

九、帕金森氏病

十、糖尿病

十一、胃食管反流病

十二、尿路感染

十三、慢性肾功能衰竭

十四、骨质疏松

十五、贫血

十六、类风湿性关节炎

十七、白内障

十八、瘙痒症

老年疾病是指老年期所罹患的疾病或多发的疾病,包括慢性疾病、器官老化与退行性改变相关的疾病,以及衰老造成机体功能减退所致的急性疾病。

因阿尔茨海默病已在第1章认知障碍中包含,本章节不再赘述。

一、高血压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家族史、烟酒史、生活方式、用药及血压控制情况。

2.评估生命体征及体重指数。

3.评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及水肿等症状。

4.评估心理、社会支持情况及照护者的能力与需求。

(二)护理要点。

1.监测并记录血压变化(详见第4章三无创血压测量)。

直立性低血压者,应测量立位血压。

2.重度(3级高血压)高血压者,协助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遵医嘱按时监测血压,必要时给予吸氧(详见第4章十二氧气吸入)。

3.出现严重弥漫性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躁动及抽搐等高血压危象和脑病症状时,及时告知医生,防止误吸及坠床。

4.根据高血压分期安排适当的活动。

5.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6.采取措施预防跌倒(详见第1章十一跌倒)。

7.定期随访居家老年患者。

(三)指导要点。

1.告知影响血压波动的因素,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情绪激动。

2.指导居家老年患者摄入低脂饮食,盐限制在6g/d以下,限制腌制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钾、钙、膳食纤维、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3.指导居家老年患者进行每周3~5d、至少30min/d的走步、慢跑等有氧运动。

4.指导居家老年患者遵医嘱服药,不应擅自停药、减量;服用降压药后应注意变换体位时动作缓慢,避免晕厥。

5.指导居家老年患者保持心情愉快,避免不良事件的刺激。

6.教会居家老年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减轻精神压力。

7.教会居家老年患者监测和记录血压的方法,告知血压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二、冠心病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家族史、烟酒史及生活方式。

2.评估胸闷、胸痛等症状的发作频次、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缓解情况。

3.观察心率及心律变化。

4.了解心电图、心功能、心肌酶谱血液指标等辅助检查结果。

5.评估心理、社会支持情况及照护者的能力与需求。

(二)护理要点。

1.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症状变化,并记录。

2.心绞痛发作时,协助卧床休息,遵医嘱吸氧,监测心电图变化,给予硝酸甘油等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3.心绞痛缓解期根据心功能情况适当安排活动(详见第5章十二心肺功能训练)。

4.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详见第2章三急性心肌梗死)。

5.采取措施预防跌倒(详见第1章十一跌倒)。

6.定期随访居家老年患者。

(三)指导要点。

1.告知疾病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及预防措施。

2.指导居家老年患者摄入低脂肪、低胆固醇及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戒烟限酒。

3.指导居家老年患者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4.指导居家老年患者监测并记录症状,以及心绞痛发作时的处理方法。

5.指导居家老年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药物,注意避光保存。

6.指导居家老年患者天气寒冷时做好防寒保暖。

7.教会居家老年患者放松方法,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激动。

三、急性心肌梗死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家族史、烟酒史及生活方式。

2.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尿量及体重指数。

3.评估胸痛的性质、时间、部位、伴随症状、诱发因素及缓解情况。

4.了解心电图、心肌酶谱血液指标等辅助检查结果。

5.评估心理、社会支持情况及照护者的能力与需求。

(二)护理要点。

1.立即给予吸氧和心电监测,观察并记录意识状态、心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出入量,备好抢救物品。

2.保持病室安静,限制探视,保证充足睡眠,协助生活护理。

3.给予低盐低脂及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

4.发病后24h内,嘱其卧床休息,协助床上活动。

高龄、合并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者延长卧床时间,逐步过渡到床边活动。

5.遵医嘱给予吸氧、给药等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6.溶栓治疗者,观察溶栓效果、观察心律、心率变化及颅内出血等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7.做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术前准备,术后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肢体是否肿胀。

8.采取措施预防跌倒(详见第1章十一跌倒)。

9.给予心理安抚,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三)指导要点。

1.指导老年患者及照护者识别心前区剧烈持久的疼痛、恶心、黑朦、胃部不适、牙痛及咽部发紧等心肌梗死先兆症状,及时就医。

2.指导居家老年患者减少摄入富含动物脂肪及奶油等饱和脂肪酸、饼干及巧克力等反式脂肪酸、蛋黄及肥肉等高胆固醇的饮食。

3.指导居家老年患者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4.指导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居家老年患者,观察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5.指导居家老年患者避免寒冷刺激、情绪激动、搬运过重物品及过长时间洗澡等诱发因素。

四、心力衰竭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烟酒史、自理能力及生活方式。

2.评估意识状态、精神状况、生命体征及出入量变化。

3.评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皮肤水肿等症状及肺部啰音或喘鸣音等体征。

4.了解脑尿钠肽、电解质、血气分析及心功能的变化。

5.评估心理、社会支持情况及照护者的能力与需求。

(二)护理要点。

1.动态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指标,动态观察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及皮肤水肿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清新。

3.给予易咀嚼及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限制钠盐摄入。

4.根据心功能分级安排休息及体力活动(详见第5章十二心肺功能训练)。

5.轻度心力衰竭者,协助取半卧位或舒适卧位休息,减少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加重时,协助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

6.控制输液速度,限制液体摄入量。

水肿严重者,每日测量体重,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7.遵医嘱给予鼻导管吸氧,必要时面罩吸氧或机械通气(详见第4章十二氧气吸入)。

8.遵医嘱执行心力衰竭治疗方案,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9.对安置漂浮导管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者,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

10.采取措施预防便秘,必要时给予缓泻剂(详见第1章十便秘)。

11.高度水肿者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详见第1章十二压力性损伤)。

12.采取措施预防跌倒(详见第1章十一跌倒)。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排便时勿用力、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激动。

2.指导服用洋地黄类药物者监测心率的方法,告知出现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及心律失常等洋地黄中毒的表现时,及时就诊。

3.指导居家老年患者及照护者进行家庭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详见第4章十三家庭氧疗)。

4.指导居家老年患者定期复查电解质及心功能等。

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家族史及吸烟史。

2.评估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

3.评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口唇甲床紫绀等症状。

4.观察痰液的颜色、量及性状。

5.评估体重下降、睡眠障碍、精神萎靡等全身伴随症状。

6.了解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检查结果。

7.评估心理、社会支持情况及照护者的能力与需求。

(二)护理要点。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为24~26℃,湿度为50%~60%。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病情允许下,基础饮水量保持30ml/(kg·d)。

3.协助取半坐卧位或舒适体位。

4.遵医嘱给予1~2L/min低流量吸氧。

5.遵医嘱使用祛痰药和雾化吸入(详见第4章十四雾化吸入)。

6.协助进行有效排痰(详见第4章十五有效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详见第4章十九吸痰)。

7.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8.发生谵妄时,及时告知医生。

9.严重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潴留者,遵医嘱给予无创或有创呼吸机治疗。

10.定期随访居家老年患者。

(三)指导要点。

1.指导居家老年患者及照护者进行家庭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详见第4章十三家庭氧疗)。

2.指导居家老年患者戒烟,尽量避免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吸入,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3.教会居家老年患者进行心肺功能训练及有效排痰(详见第5章十二心肺功能训练、第4章十五有效排痰)的方法。

4.教会居家老年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剂,激素类药物使用后应洗脸、漱口。

六、肺炎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及吸烟史。

2.评估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

3.评估咳嗽及咳痰的能力,观察痰液的颜色、量及性状。

4.评估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心悸及精神萎靡等症状。

5.评估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及休克等并发症。

6.了解X光片及胸部CT检查结果。

7.评估心理、社会支持情况及照护者的能力与需求。

(二)护理要点。

1.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指标,及时识别并发症并通知医生处理。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清淡易消化饮食。

3.对于高热患者,遵医嘱给予降温措施,评价并记录降温效果,及时更换受潮的衣物及床上用品,做好口腔护理。

4.遵医嘱给予吸氧(详见第4章十二氧气吸入)。

5.协助进行有效排痰(详见第4章十五有效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详见第4章十九吸痰)。

痰液黏稠者,遵医嘱给予气道湿化、口服化痰药。

6.呼吸困难者,协助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

7.遵医嘱应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支气管舒张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8.呼吸衰竭者,遵医嘱做好相应护理(详见第2章七呼吸衰竭)。

9.感染性休克者,遵医嘱给予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尿量、皮肤温度及色泽变化,观察出血倾向,及时补充血容量,准确记录出入量。

(三)指导要点。

1.告知疾病诱发因素,注意防寒保暖,开窗通风。

2.教会居家老年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家庭氧疗、雾化吸入及呼吸功能训练(详见第5章十二心肺功能训练)的方法。

七、呼吸衰竭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尿量及皮肤色泽。

2.评估呼吸困难、口唇甲床紫绀等症状及干湿啰音、哮鸣音等体征。

3.评估谵妄、抽搐、出汗及焦虑等症状。

4.了解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等辅助检查结果。

5.评估心理、社会支持情况及照护者的能力与需求。

(二)护理要点。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指标,准确记录出入量。

2.给予高蛋白质、高脂肪及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少食多餐;不能自主进食者,遵医嘱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

3.协助进行有效排痰(详见第4章十五有效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详见第4章十九吸痰)。

4.急性呼吸衰竭者,遵医嘱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5.机械通气护理。

(1)观察自主呼吸与呼吸机同步情况、呼吸机参数,发生气道高低压报警及时查找原因给予处理。

(2)使用湿化,吸入气体温度为37℃,湿度为44mg/L。

(3)做好气管插管护理(详见第4章十八气管插管护理)。

6.急性呼吸衰竭者绝对卧床,慢性呼吸衰竭代偿期可适当下床活动。

7.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8.采取措施预防压力性损伤(详见第1章十二压力性损伤)。

9.限制探视,注意手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10.缓解或消除烦躁、焦虑情绪。

(三)指导要点。

1.指导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