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536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0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docx

人教版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半夜三更”指晚上三点至五点。

B.“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D.传记是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叫小传;也有自述生平的,叫自传。

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

(这是一个祈使句)

B.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看见过”是谓语,“确实”和“亲眼”都作定语)

C.《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译注》。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选自李清照的《渔家傲》。

(其中后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壶口瀑布》,完成下列小题。

壶口瀑布

梁 衡

①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②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

“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

”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

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③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

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

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

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儿,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④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⑤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

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⑥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略有改动)

3.结合上下文,概括“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看壶口瀑布的原因。

4.结合第③~⑤段相关内容,简析作者是如何将壶口瀑布描写得令人印象深刻的。

5.结合第⑥段画线句子,说说你在铸就自身性格方面受到的启发。

(三)阅读《天才的水利工程师——河狸》一文,完成文后12-14题。

①你知道会拦河筑坝、开凿运河的动物吗?

在北半球森林河谷中生活着一种半水栖的哺乳动物——河狸,它能根据栖息环境的变化与自身活动的需要,拦河筑坝、开凿运河,改善居住环境,以适应生存的需要。

②河狸又名海狸,是一种大型的啮齿类动物。

河狸的身体肥胖溜圆,拖着一条扁平的披有细小鳞片的椭圆形大尾,足趾间生长有宽阔的蹼,使河狸成为水中蛟龙,游泳、潜水无一不精。

它们全身披以粗长的针毛和浓密的绒毛,在林缘河岸挖洞穴居。

河狸能根据栖息地水位的变化,伐树拦河,修筑堤坝,以保持生活区稳定的水位,堤坝可长达数十米;为了活动与取食的需要,它们常挖掘数十厘米宽,通行无阻的小运河,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师。

河狸的居室多在岸边或孤岛上,通常洞穴有数个出入口,其中至少1~2个藏在水面以下,从而既能水陆两路出入自如,又有利于隐蔽。

③与大多数啮齿动物一样,河狸白天躲在舒适的洞穴中睡大觉,夜幕降临后才精神抖擞地外出活动觅食。

杨、柳、榆的树皮和嫩枝,灌木的枝叶和水生植物,都是河狸餐桌上的佳肴。

冬季来临前,它们将树枝、树皮堆放在洞穴旁或深藏于洞中,以备严冬时节享用。

④河狸毛皮光亮、结实保暖,是上等的裘皮原料,其鼠蹊部的香腺分泌物“河狸香”,是名贵的香料。

河狸的繁殖能力远不如多数啮齿动物,它们每年繁殖一次,每胎平均仅产2~3仔,其种群的增长速度十分缓慢。

⑤保护河狸,为它们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6..阅读完文章后,请你概要谈谈为什么说河狸是“天才的水利工程师”。

7..文章第④段划线句中加点字“仅”能否省略?

请说明理由。

8..文章第⑤段说“保护河狸,为它们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生活所知,你认为我们可以为河狸提供哪些“适宜的生存环境”?

不畏苦寒自得其芳陈峰

①一位朋友对紫苏情有独钟,遂买了几盆回家,经常浇水、修枝。

然而,待紫苏长成后,却始终不闻其香。

朋友不禁感慨:

看来有些“关心”实属多余。

②同为紫苏,置身野外,香味清爽而持久;放于室内,照顾有加,反而失去了芬芳。

植物的这种特性,与人的职业发展规律颇有几分相通之处。

俗话说,马厩里养不出千里马。

从艰苦环境中历练出来的人,经过反复摔打、磨炼,其工作能力、心理素质往往更胜一筹。

并且,在这些人看来,困难既是挑战的同义词,也是成功的垫脚石;不回避眼前的苦,恰恰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③无论从事何种行业,唯不畏苦寒者,方可自得其芳。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惧艰险、不辞劳苦,情系百姓、为民服务,牢牢扎根基层一线,才能丰富阅历,增强本领,赢得群众的认可。

当年兰考风沙最大的时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用心血浇灌出绿荫成片的焦桐树;海南乐东县委书记林北川,总是天不亮上班,天黑了还没下班,找最难的事去做、找硬骨头去啃,引领边陲贫苦山乡大变样。

正是依靠无数党员干部带头“自讨苦吃”,一件件大事水到渠成,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干群间的距离也因此大大拉近。

④通向成功的道路不会平坦,在前进过程中遭遇困难或挫折,总是难免的。

但正如宝玉没有雕琢难以成器,火石不受摩擦不能产生火花,人生如果不经历一番艰辛、不挑战一次苦难,也难以燃旺生命的火炬。

科学家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

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比选,走遍西南山区上百个窝凼,最终找到“天眼”最适合的建造地点。

一家国外天文台在他逝世后发文哀悼:

“我们怀念他的勇往直前和对天文学的热情。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砥砺攻坚克难的坚韧意志,不惧任何艰难险阻,一往无前地迈向目标,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的精彩与自信。

⑤事实上,苦难并不意味着阴郁的回忆;从某种角度看,它见证了过去的奋斗,具有别样的光彩。

上山下乡的经历,就对习近平总书记影响相当深。

苦难或逆境,磨砺着人的心智,能助人增长才干。

学会与困难愉快相处,不因工作的受挫而消极颓废,也不因生活的磨难而丧失斗志,会涵养化压力为动力、理性看待事物的平和心态。

⑥“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世界上没有无解的挫折,也没有过不去的沟坎。

当我们习惯在逆境中积蓄前行的力量,或许就会发现,原来你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日)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文章开头写一位朋友买紫苏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11.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分析其作用。

12.说说你对文章题目含义的理解。

13.临近中考,繁重的作业常让同学们叫苦不迭。

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句子默写

14.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诚子书》)

(乙)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非学无以广才____

(2)年与时驰____

(3)遂成枯落____

(4)不逾矩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淫慢则不能励精。

(2)七十而从心所欲。

17.(甲)文中,“非宁静无以致远”与“______”都指出了“不静”的危害;(乙)文中,表明了孔子立志勤学的句子是“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18.根据(甲)(乙)两段文字,分别简要说说诸葛亮和孔子关于修身养德的具体方法或要求。

五、诗歌鉴赏

解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