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管片检测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1535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盾构管片检测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盾构管片检测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盾构管片检测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盾构管片检测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盾构管片检测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盾构管片检测报告.docx

《盾构管片检测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管片检测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盾构管片检测报告.docx

盾构管片检测报告

受控号

工程质量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

检测内容:

管片性能试验

检测机构名称

委托单位:

XXX建设单位:

XXX设计单位:

XXX施工单位:

XXX监理单位:

XXX检测单位:

XXX

声明

1、本报告无检验检测报告专用章及其骑缝章无效;

2、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签名无效;

3、本报告涂改、增删无效;

4、报告复印页数不全、未加盖检验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

5、对本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检测单位提出。

检测单位资质证书编号:

检测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一、概述(5)

二、检测依据(5)

三、检测目的(5)

四、检测项目(5)

五、仪器设备(5)

六、检测方法(7)

七、结论(17)

一、概述

二、检测依据

1、《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技术标准》CJJ/T164-2011;

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18;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GB/T22082-2017;

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6、由委托单位根据管片设计文件提供的设计数据。

三、检测目的

根据委托书要求,对进场管片进行抽查检验。

四、检测项目

盾构管片外观质量、几何尺寸、水平拼装、检漏试验、抗弯性能、吊装孔预埋件抗拔试验的抗拔力及混凝土强度。

五、仪器设备

名称

型号/规格

制造厂

出厂编号

有效日期

证书编号

50kN锚杆拉力计

ZY-50

混凝上回弹仪

ZC3-A型

碳化深度测量仪

游标卡尺

(0-500)mm

游标卡尺

(0-2000)

mm

钢卷尺

(0-7.54

钢直尺

(0-1000)mm

混凝土钢筋检测仪

ZBL-R630

百分表

(0〜10)mm

百分表

(0〜10)mm

百分表

(0〜10)mm

百分表

(0〜10)mm

百分表

(0〜10)mm

百分表

(0〜10)mm

百分表

(0〜10)mm

百分表

(0〜10)mm

塞尺

(0.02〜1.0)mm

电子秒表

读数显微镜

JC-10

压力表

(0-1.6)

MPa、2・5级

六、检测方法

6.1管片抗弯性能检测

6.1.1加载反力装置所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支承混凝土管片两端的活动小车车轮应能沿地面轨道滚动,施加给混凝土管片的抗弯荷载应通过荷载分配梁来实现,加载点取1/3管片跨度,加压棒的长度应与管片宽度相等,管片应平稳安放在检验架上,加载点上应垫上厚度不小于20mm的橡胶垫。

(见管片抗弯试验装置图)。

6.1.2加荷顺序:

采用分级加荷,根据《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CJJ/T164-2011)抗弯性能检验加载值的要求。

每级恒载时间不应少于5min,应记录每级荷载值作用下的各测点位移,并施加下一级荷载。

6.1.3位移观测设置点及计算

水平位移测点:

设于两个带滚轮的承力小车外侧。

垂直位移测点:

设于管片中点和两个荷载作用点,各测点均设百分表,用专用支架固定。

中心点竖向计算位移:

WX=D-(D4+D5)/2

荷载点中心点竖向计算位移:

W2=(D2+D3)/2-(D4+D5)/2水平点计算位移:

Ws=(Dg+D7)/2

图5.G.1抗,彩网:

能检的装置示意

1一加荻反刃型,2-—活动小车,3汕/长千万顿:

4析根分配覆,5力口£K杵=6椽胺状;

7TF/r:

r>i一厂>丁,立称晒点

 

图5.6.2抗疗件能检脸位移测点示意

/%〜止竖向位移测点;>、“水平位移测点,

〃管片宽度;L管片跨度

图1管片抗弯试验装置图

6.1.4裂缝宽度观测

用精度为0.01mm的读数显微镜观测受拉主筋处的最大裂缝宽度。

6.1.4检测结果

6.1.4.1各级加载下实测数据(表1)

抗弯性能检测结果表表1

加载分级

累计荷载(kN)

管片中心点

位移Zi)i(nm)

管片荷载点中心点位移L荷(mm)

管片水平点

位移2平(nm)

最大裂缝宽度(mm)

单级

累计

单级

累计

单级

累计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七级

备注:

6.1.4.2管片裂缝情况

试验管片加载至266.OkN时,管片出现0.17mm裂缝,加载至280kx时,管片裂缝小于0.2mmo

6.L4.3管片荷载一位移曲线

在各级试验荷载下,管片中心点、荷载点及水平点的荷载一位移曲线(图2)。

图2:

管片抗弯试验荷载一位移曲线

6.L4.4管片裂缝位置图(最终试验荷载作用下的裂缝情况,图3、图4)

⑥裂缝尺度为5cm0裂缝长度为8cm

裂缝为最大裂缝

图3:

管片环面裂缝位置图

图4:

管片内弧面裂缝位置图

6.2水平拼装

6.2.1、测量方法

每环管片拼装完成后,分别采用钢卷尺和塞尺检测管片环内外径以及纵、环向管片直接接触面的缝隙宽度。

管片内外环直径的测量点设置在环向间隔45°的四个方向上,每环内外直径测点数量各4点。

纵、环向缝间隙每环各测量6点,即每块测量纵环向缝间隙各1点,取每块管片纵环向缝隙最大处测量。

图6管片内外径测点示意图

序号

项目

几何尺寸偏差(mm)

允许偏差(mm)

备注

测点1

测点2

测点

3

测占,■、、

4

测占

5

测占,•、、

6

1

成环内径

±5

每环测4条

2

成环外径

-2〜

每环测4条

表2

6.2.2检测结果

管片三环拼装检测结果表

+6

3

环向缝间隙1

W2.0

每环测6点

4

环向缝间隙2

W2.0

每环测6点

5

纵向缝间隙1-1

W2.0

每缝测2点

6

纵向缝间隙1-2

W2.0

每缝测2点

7

纵向缝间隙1-3

W2.0

每缝测2点

8

纵向缝间隙1-4

W2.0

每缝测2点

9

纵向缝间隙1-5

W2.0

每缝测2点

10

纵向缝间隙1-6

W2.0

每缝测2点

11

纵向缝间隙2-1

W2.0

每缝测2点

管片三环拼装检测结果表表2

序号

项目

几何尺寸偏差(mm)

允许偏差(mm)

备注

测点

1

测点2

测占

3

测占■.、、

4

测占

5

测占

6

12

纵向缝间隙2-2

W2.0

每缝测2点

13

纵向缝间隙2-3

W2.0

每缝测2点

14

纵向缝间隙2-4

W2.0

每缝测2点

15

纵向缝间隙2-5

W2.0

每缝测2点

16

纵向缝间隙2-6

W2.0

每缝测2点

17

纵向缝间隙3-1

W2.0

每缝测2点

18

纵向缝间隙3-2

W2.0

每缝测2点

19

纵向缝间隙3-3

W2.0

每缝测2点

20

纵向缝间隙3-4

W2.0

每缝测2点

21

纵向缝间隙3-5

W2.0

每缝测2点

22

纵向缝间隙3-6

W2.0

每缝测2点

6.3管片检漏检测

6.3.1目的

管片混凝土抗渗水能力测试。

6.3.2检测方法

(1)、检测部位:

把管片试件沿周边每边减除25cm后,取中间部分作为渗漏检验区域。

(2)、加压步骤:

按0.05MPa/min的加压速度,加压到0.2MPa,稳压lOmin,检查管片的渗漏情况,观察侧面渗透高度,继续加压到0.4MPa、0.6MPa,每级稳压时间lOmin,直至加压到设计抗渗压力,稳压2h,检查

管片内弧面的渗漏情况,观察侧面渗透高度,并作好记录。

稳压时间内,应保证水压稳定,出现水压回落应及时补压,保证水压保持在规定压力值。

6.3.3检测结果

加压到设计抗渗压力,连续观察2小时,未出现漏水现象,渗透深度不超过保护层50nm1,符合抗渗强度等级要求。

6.4吊装孔预埋件抗拔性能测试

6.4.1目的

管片吊装孔预埋件抗拔能力测试。

6.4.2设计试验拉力

要求管片吊装孔预埋件抗拔试验的抗拔力不应小于200kN。

6.4.3检测方法

6.4.3.1设备安装

先将螺栓旋入管片吊装孔预埋件孔内,检查连接后螺栓的旋入深度及垂直度。

再把橡胶垫片及支承钢板套进螺杆,并安装千斤顶,使管片、螺栓、千斤顶连接成一整体。

6.4.3.2位移观测点设置

位移观测使用行程30mm的百分表(精度0.01mm),设于螺栓端部中间,用专用支架固定。

6.4.3.3加荷顺序及持荷时间

千斤顶与螺栓用螺帽连接好并旋紧后,开始按顺序加荷,按照《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技术标准》CJJ/T164-2011表5.7.4抗拔性能检验加载值要求分级加压荷载值,每级加荷完成后持荷5min,并观察位移值直至加荷至压力表压力

不再增加,百分表读数还不断增大时,便停止加荷。

此时吊装孔预埋件承受的拉力己超过极限且被破坏。

6.4.4检测结果

抗拔性能检测结果表表3

加载分级

检测荷载(kN)

持荷时间(min)

百分表读数(mm)

位移值(mm)

备注

初始

0.00

单级

累计

—*

50.0

L

5

"""二

100.0

L

5

150.0

0

200.0

L

5

225.0

L

0

237.5

L

5

250.0

5

L

0

5

5

L

0

5

6.4.4.1管片裂缝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