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苏轼居儋功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228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苏轼居儋功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论苏轼居儋功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论苏轼居儋功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论苏轼居儋功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论苏轼居儋功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论苏轼居儋功业.docx

《浅论苏轼居儋功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苏轼居儋功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论苏轼居儋功业.docx

浅论苏轼居儋功业

 

学士学位论文

系别:

中文系

学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

姓名:

马威

运城学院

2015年6月

 

毕业论文

 

题目:

浅论苏轼居儋功业

系别:

中文系

学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

姓名:

马威

指导教师:

杨庆节

 

运城学院

 

2015年6月

 

浅论苏轼居儋功业

摘要:

苏轼于宋绍圣四年四月贬谪儋州。

在居儋的三年期间,他关心民生疾苦、办学授徒,开创儋琼科举及第之先河,改变了儋州自汉武帝元鼎六年设置郡,汉魏六朝至唐及五代以来,文化从没有得到发展的现状;苦心劝农,改变陋习,移风易俗,惠及广大黎民百姓,与儋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挥笔颂儋州,为世人留下了千古佳话。

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撇开苏轼来谈儋州文化,这座儋耳古郡势必会黯然失色,苏轼已成为了撬动儋州文化发展的一个支点。

研究苏轼居儋功业,有助于充分认识到如何开发蕴藏深厚的旅游文化和教育文化资源,对提升儋州的文化等级,推动儋州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苏轼;儋州文化;居儋功业

 

AStudyonSuShi’sAchievementsinDanzhou

Abstract:

SuShiwasdegradedintheAprilfourthyearofShaoshengages.DuringthethreeyearsinDanzhou,heconcernedaboutthewealandwoeofthemassedandcarriedoneducation.HechangedthecurrentpoorsituationwhichfromTheSixDynastiestoTheTangDynastiesandtheFiveDynasties.Hetookgreatpainsinpersuadingpeopleengagedinagriculture,changingexistingbadhabitsandcustoms.Manypeoplehadbenefitedfromhismeasuresatthattime.HeestablishedaprofoundfriendshipwithpeopleinDanzhou.SushiwrittenalotofpoeticmasterpiecesthroughtheagesforlatergenerationstopraiseDanzhou.ItisnoexaggerationtosaythatiftalkaboutthecultureinDanzhouwithoutSuhi’smerits,thisancientcountryisboundtobeovershadowed.SushibecameafulcrumtothecultureinDanzhou.FromresearchingSushi’sexploits,wecanmakeafullrealizationabouthowtoexploretherichtourismcultureandeducationcultureresourcesinDanzhou.ThisalsocanmakeagreatsignificanceinenhancingtheculturallevelandconstructionforDanzhou.

Keywords:

Sushi;cultureinDanzhou;Sushi’sachievementsinDanzhou

 

目录

引言--------------------------------------------------------------1

一、重视教育------------------------------------------------------2

(一)办学授徒----------------------------------------------------3

(二)文教昌盛----------------------------------------------------4

二、劝农改习俗---------------------------------------------------5

(一)改变陋习----------------------------------------------------6

(二)移风易俗----------------------------------------------------7

三、文学成就------------------------------------------------------8

(1)诗歌成就----------------------------------------------------9

(2)散文成就----------------------------------------------------9

结语-------------------------------------------------------------11

主要参考文献-----------------------------------------------------12

致谢-------------------------------------------------------------13

引言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

苏轼的一生在政治上可谓是迭经升沉,起落很大,充满坎坷和悲剧,特别是两度放逐,间关道路,艰苦备尝。

不过这在无形中也丰富了他的阅历,了解了民情,扩大了视野。

再加上过人的文学资质和素养,又经历了如此曲折而漫长的人生道路,诸种必然和偶然的因素的聚汇和交错,造就了文学史上人们公认的天才、全才,于诗、文、词、赋均有极高的成就。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志烈曾这样评价:

“苏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折射出中国文化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事功世界,其光耀辉映着千年的文化天空。

元祐八年九月,高太后患病死去,哲宗亲自执掌政权,第二年改元为绍圣(1094)。

旧派的后台倒塌,收回大权的哲宗偏偏要砸烂他祖母的旧班底。

章惇、吕惠卿、曾布、蔡京等投机新法的分子,先后打起绍述熙、丰的旗号,报复元祐旧臣。

这样的一个厄运降临到了苏轼的头上。

苏轼被加以草诏“讥刺先朝”的罪名被贬到知英州(今广东英德),紧接着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三次被降官,最后贬到建昌军司马惠州(今属广东)安置。

苏轼以六十多岁的花甲之年,远流边远的瘴疠之乡,北归的愿望已经不能实现,于是打算买地筑屋,以作长久定居的打算。

但是,朝廷当权的人却进一步打击元祐旧臣,于绍圣四年四月,再次将苏轼贬谪到被称为南蛮的海南岛儋州昌化军(在海南岛的西北部,今儋州中和镇)安置。

儋州当年荒僻异常,居民主要是黎族,“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与程天侔书》),条件艰难可以想见。

苏轼被流放岭南七年的这段时间里,“饮食不具,药石无有”,家人离散,爱妾病亡,处境极为困厄。

但朋友们的宽慰,当地百姓的关照,以及自身任天知命、超然自得的思想,增加了苏轼战胜劫难的勇气,使他能够坦然面对。

尤其可贵的是,尽管身处忧患,仍然不忘记关切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在贬到儋州的三年时间里,苏轼主动为当地人民尽义务、做好事。

写劝农诗,宣传内地生产知识,纠正海南轻视农业的陋习;启发人们破除迷信,爱惜耕牛;重视教育,设帐办学授徒,向黎族人民传播文化知识,培养黎族知识分子,开创儋琼科举及第的先河;挥笔颂儋州,为世人留下了千古佳话等等,这些成功的背后都表现了苏轼爱国、亲民、旷达的情怀。

张显生在《谪琼三载,遗泽千秋——苏东坡贬琼三年的思想和功业》中指出,苏轼在海南儋州谪居三年,把那里看作自己的故乡,对人民敷扬文教,苦心劝学劝农,主张黎汉亲善,和人民建立了水乳相融的关系。

因此,如何评价苏轼居儋的功业,对儋州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重视教育

中国古代的教育文化状况,从春秋战国到宋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原文化教育在那时可以算是比较兴旺发达的。

但是,一个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毕竟受到地方经济基础的限制。

当时的海南儋州虽然在历史上建郡较早,但是在封建时代毕竟还属于蛮荒之地,封建王朝的政治势力鞭长莫及。

即便是在国力比较强盛的汉代,也没法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开发,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基本上仍处在“刀耕火种”的状态。

所以,当时海南那种薄弱的经济基础根本无法支撑当地教育文化的大厦。

苏轼于宋代绍圣四年也就是公元1097年到达儋州时,访问了当地的学校,看见的教育景象仍然是“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

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

先生馔已厥,弟子散莫臻”(苏轼《和陶示周掾祖谢》)。

自隋唐推行科举制到宋绍圣年间以来,整个儋州地区乃至海南岛,竟然没有一个人能中举及第,即使有商贾之家或宦官子弟延师课读,但这也是极少数的。

在宋庆历四年也就是公元1044年,仁宗发布诏令各州县创设学校时,儋州开办了“儋州儒学”、“宜伦县学”,且配有负责管教的专人。

然而,那时有这样的一个划定,唯有到校学习达到三百天的人才能够参加州的“取解试”的目标,考试合格的人第二年才能够去参加“礼部试”(即省试)。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宋神宗熙宁年间,通过王安石变法之后,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罢诗赋、明经诸科,专以经文义策试进士”,摒除向来用于解释经籍的旧义,重新用新义解释。

当时作为学校课本和科举取士的主要内容的是新解释的《诗》、《书》、《礼》汇编成的《三经新义》,这样便造成了边远地方的学校、士子无所适从。

科举制度的变幻多端、极不稳定的情况导致当时求学的士子们对当时的官办学校感到极其厌恶,不想到官办学校读书,于是都纷纷转向私塾和社学。

就好像今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每年都会有数千学子们高升大学,但因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原因,致使在中北部的边远地区的不少学校出现荒芜一人的教育现象,一些学校是关门的,就连校门都是用荆棘围起来,甚至校园是让人放羊、放牛的。

可见,当时海南的文化教育现状是十分落后的。

在这样的一种教育现状下,苏轼决定操起贬官“旧业”——办学授徒。

(一)办学授徒

苏轼在贬谪儋州之前,已是文坛上名声显赫的多能作家,加上他在艺术上勇于创新的精神,深得当世文士的敬重。

所以,苏轼一到儋耳,黎子云兄弟、符林、王霄等当地读书人,还有远从百里千里之外的慕名相从的吴子野、姜唐佐等人渐次聚集在苏轼周围,形成一个论文讲学的小集团。

这在当时文化教育事业相当落后,尚处在草莽蛮荒阶段的儋州确实是件新鲜事。

为了改善黎子云兄弟的居住条件,同时方便苏轼讲学,当地的海南黎民们还提议出钱造屋,苏轼当即取《汉书·扬雄传》“载酒问字”的典故命此屋为“载酒堂”。

掌握了一批骨干,有了教学据点,苏轼便多方宣传,四处劝学,大力倡导教学之风。

他在一首《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的诗中对边地儿童勤勉好学的精神大加赞扬,其中“吾道无南北,安知不生今”,表现出他对儋耳文化的热切的期待。

苏轼面对儋州的教育状况时,并不作为一个旁观者,也不以自己的艰难处境为意,而是一心希望这天涯海角之邦发展成为文化发达、处处弦歌的地方。

如果是对个人沉沦落魄的身世终日戚戚于怀,他就绝不会为一个儿童的读书声所陶醉了。

由此可看出他对地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在办学期间里,苏轼还根据儋州的教育情况因地制宜,按照当时朝廷的科举制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经书、辨析经传、断论诸子百家、传播作文法的讲授和传导。

苏轼当时教学主要用的教材涉及《周易》、《尚书》、《春秋》、《春秋变周之文》、《孟子》、《韩愈》、《子思》、《韩非》等。

在教学要领上,深入浅出,讲究实际,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不仅如此,苏轼与学生关系也非常融洽,从不摆先生的架子,表现出他一贯的豪放随和、宽厚质朴的品格。

他常常拄杖敲门,悬壶携酒与诸生痛饮吟诗,互相酬唱。

在苏轼的传授下,他的门生姜唐佐在苏轼北归后第三年中举人,揭破儋琼在科举历史上的天荒。

第九年,儋州本地人符确首登进士第,成为海南的第一个中进士者。

据《儋县志·选举志》里这样记载,儋州自宋代苏文公(苏轼)教育开化以来,那时儋州中人士,王、杜则是以经术称贤,赢得了朝廷的征聘;符、赵则是以科名济美,标海南岛科举的先声。

明清之际,多士崛起,被列乡元的人,三科两解,人文学风大盛,贡选之多,是海外所罕见的。

由此可见,苏轼开创了儋琼科举及第的先河,而所创办的载酒堂也成为当时海南第一间最高学第府。

苏轼居儋三年办学授徒,给儋州的科举教育带来了起色,从而促进儋州教育的蓬勃发展。

成功的科举教育,可以说是苏轼居儋的最大功绩。

另外,苏轼对海南人民语言习惯的教化亦然独具特色的。

在苏轼没被贬谪海南之前,地处偏远的海南岛,一直以来就缺少像中原地区那样浓厚的文化氛围,官话的交流也只局限于上层社会,当地黎民百姓们说的都是各地方言。

直至苏轼被贬流放海南儋州,在此办学授徒。

当时苏轼讲学所用的语言是他的母语——四川眉山普通话,在其倡导及影响下,也带动了海南当地老师也用四川眉山官话讲学。

其弟子学成后,也用普通话教学,普通话从此在海南社会慢慢普及,为后来儋州人用普通话讲课以及普通话的推行打下了坚固的底子。

语言向来是伴随着经济流传,由于海南的地理位置原因,长期的闭塞使得国语的推广在解放前并没有广泛推开,学校里授课大多采用文白异读的教法。

直至今日,在某些偏远的农村,至今仍有老师习惯用方言解释课文内容。

(二)文教昌盛

海南教育在苏轼的引领和影响下,到了明清时期,书院兴起,文教昌盛。

据记载,明清时期整个海南岛共有书院60余所。

其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方式,收到了巨大的成效。

鸿儒云集,学子数量日益增多,点燃了蛮荒海南的知识之火,并且他的诗词书法普及民间。

其影响可以归结为“四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发生在明清时期,曾开、曾闳、黄河清等文士的崛起,大批杰作随之问世,如曾开的《曾开先生诗选》、曾闳的《曾闳诗词选集》等;1917年是其影响的第二个高潮,期间有王五等24个乡镇诗学社的接踵建立,产生了许多的诗联妙手,如陈有壮、丁兆蛟、丁对魁等,丰富了儋州的诗词文化,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以丁对魁《丁对魁先生诗集》为代表;第三个高潮在80年代中期,以田园、松涛、新州、兰训等为首的14家诗社成立,儋县诗词学会也随之应运而生。

在全县诗词创作热火朝天的同时,还创办了《北门江》、《涌泉诗刊》、《新潮》、《曙光》等刊物;第四个高潮是儋州中华诗联学会和儋州乡土文化研究会建立以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拨乱反正后消除了诗联在人们心中的成见,诗联才真正得以恢复名誉,诗联创作空前繁荣,作品结集出版已成为一种时尚。

据不完全统计,已出版的个人专集有:

林振强的《骏翔诗选》,林冠群的《桂馨楼集》,鲁夫的《小草集》,韩国强的《岁华集》等;合集主要有:

《东南唱和诗集》、《吟鞭诗草》、《苏轼贬儋八百九十周年纪念诗集》、《征鸿诗集》、《香港回归专集》、《儋耳诗坛》等为代表。

到目前为止,海南西部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历史奇特。

宋朝流贬的墨客们参与创作的崖州民歌,崖州民歌是海南省汉族民歌的古老歌种之一,流行在三亚、乐东黄流及古崖州属地。

汉族客家方言咏唱、格律异常严谨且自成一体,蔚起于古崖州“西六里”乡间并向四周传播的一种汉语民谣,没有任何花哨的修饰,民歌歌手将热情的曲调注入吟唱中,把对生活的热爱用质朴的语言淋漓畅快地一一释放。

于2006年5月20日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儋州调声,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汉族民间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

儋州调声主要特色是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是汉族民间文化优秀遗产。

于2006年5月20日,儋州调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值得称赞的文化现象,在海南的文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悠悠千年,绵绵不断,历久不衰。

二、劝农改习俗

北宋时,海南岛已经是中国的版图,不过海南的黎人们大多聚居在荒山野谷中,他们忽视农业生产,几乎处在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力极低,大面积荒芜,所有的金属、生活用具和粮食,如刀斧、五谷杂粮、布、盐、咸菜等都由中原输入,甚至大米也要从中原输入。

而且文明上也不开化,巫风极盛,当地的黎人信巫不信医。

人生病了不但不治疗,反而认为是妖魔在作怪,要去请巫师来捉拿鬼,说是杀牛可以用来驱邪。

《书柳子厚牛赋后》里这样描述道:

“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

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既归德于巫。

以巫为医,以牛为药。

”可见,当时的海南人民的思想是多么的落后。

为此,苏轼在黎人们的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一)改变陋习

海南人烟稀少,气候炎热,再加上“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梗黍不足为食,乃以薯芋朵米作粥糜以取饱”。

导致当地人民获取食物相对容易,长期形成了重渔猎,喜经商,轻农业的民风。

为了摒弃那种落后的思想观念,开导当地人民的思想,改变陋习,苏轼开始对黎族人民进行“劝农”。

他劝说当地人民开垦荒地,多植稻谷,移植中原优良品种,推广先进的耕作方法,使黎族同胞改变了“不耕不稷”的状况,改变“朝射夜逐”的单纯狩猎的劳动方式。

并写了《和陶劝农六首》告知黎民“天不假易,也不如匮”,“利尔耕耘,好而邻偶。

斩艾蓬翁,南东其亩,父史扶梃,以扶游手”。

鼓励他们使用较先进的锄耙等农具从事农业生产,团结好左邻右舍,披荆斩棘,开荒种地,改善生活,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黎族自迁徙海南以来就有“坐男使女”的乡俗,即男子在家坐享其成,闲居看户,女子却像奴隶一样长期服役,甚至到四五十岁仍不给找婆家。

据《书杜子美诗后》说道: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更道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民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

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当供给。

”就同当年杜甫在夔州看到的情景相差无几。

杜甫也曾写下《负薪行》,表示对这类摧残女性美的“乡俗”深深的感叹,对那些广大劳动妇女所遭遇的那种贫困境遇、不公平的待遇,表现出人道主义的同情。

苏轼常常把杜甫的这首《负薪行》讲给当地黎民百姓听,希望能够劝导他们改变这种鄙俗的“坐男使女”的乡俗。

可是,对被落后思想禁锢的黎人们却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虽然一时未能改变这一顽固的乡俗,但苏轼的努力对黎人们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后来这一陋俗逐步被黎人们摈弃了。

(二)移风易俗

当地居民迷信思想是很浓厚的,人生病的时候是请那些装神弄鬼的术士来诊断的,没有医生。

治病的唯一途径是到庙中去祷告,杀牛以祭神。

再加上岭外的习俗是喜欢杀牛,海南更是如此。

每当运送牛过海时,每一艘船就装一百头牛,如果遇到大风天气,航行不顺时,牛渴死、饿死、挤压而死不下少数。

牛上到船上,都是哭泣流泪。

到了海南之后,耕地的农民与屠户常常与牛“为伴”,就是说牛常常卖给农夫和屠夫。

人生病了不但不吃药,反而以杀牛来祷告,祈祷病情好转。

有钱的那些人一次能杀十几头牛,死了的人就不再说了。

幸运不死的,就归功于巫师,把巫师当做医生,把牛当做药。

有的病人必须要喝药时,巫师就说,神仙已经生气了,你的病不能再治好,生存已经无望了。

听了巫师这样的话以后,亲戚都不让家中生病的人喝药,不让医生进门,只有等到人、牛都死了之后才结束。

海南盛产沈水香,人们就用牛和黎人做交易,从他们那里换取沈水香。

黎人换来的牛,都是用来祭鬼,每年由大陆运进不少的牛都是专为祭神之用。

苏轼是佛教徒,好老庄之说,于是想尽办法要改掉这种陋俗。

但陋俗的改变,谈何容易。

对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移风易俗。

苏轼每有空闲之时就会到乡野中采集药材,并考订药的品种。

他所考订出来一种药草,在古代医书上只是用其他的名字提到过,但他人却未从找到,而苏轼通过实践发现了,自然十分得意。

在他所著的各类医学笔记的记录中,有一种叫尊麻的药可以一提,这种尊麻含有尊麻素和黄体素,就像毒藤一样,皮肤一接触到就会肿疼。

苏轼说,如果把尊麻这种药材敷在风湿初起的关节上,浑身其他关节的疼痛都可以停止,这就是用尊麻治风湿的办法,并且深信苍耳的功能效用。

苍耳是一种里面含有脂肪,少量树脂,维他命C和苍耳酷等极为普通的药材,各处都会生长,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都没有害处,吃多久都可以,吃法上也没有多大的讲究。

苏轼把这种植物制成白粉末的方法告知给海南当地的居民们。

方法就是,在温火上,把这种植物的所生成的叶子灰,加热到约二十四小时就可以。

这种白色粉末的药效作用能使人的皮肤光滑如玉。

苏轼在医学笔记中另有一些是提到蔓菩、芦能和苦劳。

他把这些药材称作是“葛天氏之民”的美食,不仅营养高,而且味道也好。

苏轼所研究出的种种医学理论,移除了当地居民“以巫为医,以牛为药”的陋俗。

除此之外,儋州雨水充沛,病菌就会在百姓引用的河沟水中生存繁殖,影响水质的卫生,这样人们会因时常饮用河沟水而导致生病。

为了劝导百姓饮用清洁水,苏轼选择有利的地方挖井,在他的居所桃榔庵附近挖了一口井,这口井便是后来的“东坡井”。

从此改变了当地乡民饮用塘水习惯,“东坡井”里的水至今仍为当地的群众饮用。

苏轼作为一个异地的汉族贬官和“一代文宗”却能够突破了历史上大汉族主义的藩篱,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关心黎族人民疾苦,帮助当地老百姓移风易俗,这是非常可贵的。

三、文学成就

苏轼居儋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却在儋州留下的诗文多达269篇(首),这不但是他居儋时期对儋州文化的贡献,更是华夏文化宝库的一笔遗产。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名声显赫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青壮年时代的他,以豪放清雄的风格著称,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晚年创作曾有一个阶段的低谷时期。

被贬到儋州之后,苏轼的创作进入到另一个新的辉煌时期,既写出了中国古代文坛上绝无仅有的完整描写黎族同胞习俗生活和精神面貌的诗篇,且在创作风格上的艺术特点也由豪放清雄转向了平易清新。

作为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说:

“东岭外文本,读书使人耳目聪明,如清风自外来也”(《苏文公诗编注集成·杂缀》)。

苏辙评论苏轼时也说,苏轼在儋州,“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宋人许岂页说:

“东坡海南诗,超然迈伦,能追李、杜、陶、谢。

据《海外集》所统计的结果:

苏轼居儋期间共作出诗一百七十四首;散文一百二十九篇;赋五篇;颂十八篇;铭四篇。

平均近两天时间就写出一篇(首),可见苏轼的诗文不单单是质优,并且量丰。

而且这些成就都是苏轼在海南那种啼饥号寒,纸墨缺乏,意欲焚笔砚断作诗的境遇下完成的。

(一)诗歌成就

苏轼一生创作的诗歌约有两千七百多首,内容丰富多采,他以富有个性化的形式,抒情写怀,广泛地反映了自己的时代。

苏诗在取材立意上多有创新,对社会生活有新的开发。

其在晚年创作的和陶诗便是其中之一。

苏轼暮年写的和陶诗多达一百多篇,在所著的诗歌中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点。

拟古诗古人早有,白居易即有《效陶潜体十六首》,但追和古人,却始于苏轼。

元祐七年作于知扬州任上的《和陶饮酒二十首》是苏轼最早作的和陶诗,后来到了岭南后便一一追和,在居儋时期自编成一集,并请其弟苏辙写了《东坡和陶渊明诗引》。

苏轼称“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和作得意处“自谓不甚愧渊明”,足见他对这类诗的重视。

苏轼所做的和陶诗在押韵、句数上的运用是与陶渊明的诗大致相同的,在风格上也颇为相似,语言上净洁古谈,意度高远,气韵清新。

诗的特色和内容常常抒发了苏轼崇尚真朴自然,不慕功名利禄的情怀,也体现出了苏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