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分部分项施工工艺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188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10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分部分项施工工艺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桥梁分部分项施工工艺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桥梁分部分项施工工艺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桥梁分部分项施工工艺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桥梁分部分项施工工艺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分部分项施工工艺方案.docx

《桥梁分部分项施工工艺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分部分项施工工艺方案.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分部分项施工工艺方案.docx

桥梁分部分项施工工艺方案

分部分向施工工艺

6.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6.1施工测量

6.1.1测量依据

(1)业主现场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与水准点;

(2)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点、高程点;

(3)设计图纸提供的各构筑物结构图;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GB50026-93);

(6)《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7)《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6.1.2测量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及结构形式,我公司拟配备6人的测量队,以保证控制测量和施工现场的测量放样要求,其中主任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程师2名,测量员3名,另配备民工3名。

测量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项目总工程师

主任测量工程师

桥梁二队测量组

桥梁一队测量组

建筑队测量组

现场施工组

6.1.3测量仪器的选择和配备

本工程结构物包括桩基、承台、墩柱、盖梁、预制箱梁、主桥拱肋、横梁、系杆、吊杆等,测量要求精度高,测量误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GB50026-9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我公司拟采用日本SOKKA全站仪(SET2C)和瑞士WILDN2水准仪作为主要测量控制仪器。

根据我公司组织机构安排、测量组的设置等情况,为保证工程进度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执行,必须配备足够的测量仪器,任何情况下不得因测量而耽误施工进度。

我公司拟配备的主要测量仪器以下:

测量工具

仪器名称

型号

精度

单位

数量

全站仪

SOKKA

SET2C

2秒级

2

经纬仪

WILD

T2

2秒级

3

测距仪

WILD

N2

±1mm

1

水准仪

WILD

N2

±1mm

1

水准仪

SOKKA

C40

普通

1

单棱镜

SOKKA

APS12

6

三棱镜

SOKKA

APS12

2

水准尺

铟合金钢

3m

2

钢卷尺

30m

4

钢卷尺

5m

20

板尺

3m

6

塔尺

5m

2

6.1.4测量施工工艺流程图

交桩定位永久水准点交桩

 

恢复主线中线测定交叉地面投影测定复测闭合

 

主线桩加密桥位等主要结构物

及引桩保护控制桩引桩保护

 

和其他施工单位复核

设置控制网点合适位置设置临时水准点

复核校正后编制入网记录整理

按网放样定位

成果交监理审核

6.1.5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的精度是保证施工成果符合设计意图,确保工程质量的基本条件。

必须高度重视,因此施工前,首先应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1)选点、布网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总平面设计图和施工地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

并应作为工程施工设计的一部分。

布网时,必须考虑到施工的顺序、方法,以及施工场地的布置情况,可利用工程平面布置图,拟定布网方案。

为防止控制点的标桩被破坏,所有布设的点位应画在施工设计的总平面图上,并教育工地上的所有人员注意保护。

具体选点时,应根据拟定的布网方案进行现场踏勘,对所选点要求达到通视、稳固,攀登方便等各种条件,控制点布设的密度沿桥梁线形方向每100米一个,但对结构物较复杂,前道工序施工后会影响后道工序通视的地方,应对控制网加密。

每个控制点均应能方便地与相邻控制点形成三角网。

选点应遵循以下原则:

构成三角网的各点,应便于采用前方交会法进行墩台放样,并使各点之间能互相通视。

三角网的各点不可设在可能被河水淹没处、材料存储区、地下水位升降易使之移位处、车辆来往频繁处及地势过低处。

所布设的三角网应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图形力求简单,平差计算方便。

控制点所形成的单三角形内之任一夹角应大于30︒,小于120︒。

控制点应避开高压线等电磁场的干扰。

控制桩标石的制作:

所选控制点点位均采用混凝土标石制成,标石制作采用外露式。

对场地地势高、通视条件好、地质条件稳定的地方可采用外露式。

其做法如下:

基础为20cm厚C20砼浇筑,尺寸为0.6⨯0.6米,标石柱身为四棱台形,下部尺寸0.4⨯0.4米,顶部尺寸为0.2⨯0.2米,顶部中心埋入与测量仪器底部对中孔孔径正好吻合的不锈钢插杆。

(2)平面控制测量

首先应根据设计和业主提供的座标基桩用全站仪进行复核测量,并将复测结果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以便确定这些基桩的可靠性,如需调整应将调整值书面报监理工程师,并获得正式批准后方可使用。

根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满足精度要求的基桩,对布设的其它桩进行测量。

测量主要分为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

测量精度严格按国家三等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执行。

距离测量

我公司配备了瑞士WILD测距仪,型号DI1000和日本索佳SET2C全站仪,其测距精度可达±1mm,测距精度等级达I级,测角精度等级达2秒级,可满足国家二、三等平面控制等级网的精度要求。

距离测量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测量时,仪器在安置好后应作测试。

用电瞄准时,应检查照准器光轴与视准轴是否平行。

b.测距时必须检查输入的反射棱镜常数与使用的棱镜常数是否相符,如不相符需重新输入。

c.当气象条件异常或测四等以上的边时,应量取两端点测边始末的气象数据(气温和气压),计算时应取平均值,并往仪器中输入气象改正值。

测量温度时应量取空气温度。

温度计应悬挂在离开地面和人体1.5m以外的地方,其读数取值精确到0.2︒C。

宜采用通风干湿温度计。

气压表应置平,指针不应滞阻,其读数取值精确至50Pa。

气压表宜选用高原型空盒气压表。

d.测边时应在成像清晰和气象条件稳定时进行,雨天和大风天气不宜作业。

不宜顺光、逆光观测,严禁将仪器照准头对准太阳。

e.当反射棱镜背景方向有反射物时,应在反射棱镜后方遮上黑布。

f.测距过程中,当视线被遮挡出现粗差时,应重新启动测量。

g.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做整个测回;当观测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

h.为避免折光,测线应离障碍物1.5m以上。

严禁测线在高压线附近,以避免受电磁场的干扰。

i.测站与测点高差较大(竖直角超过15︒)时,应先用盘左、盘右观测竖直角,然后再测距。

j.严禁将仪器全部安在三脚架上搬动。

长途运输中,必须采取措施防震、防潮、防晒。

k.当测高精度边或长边时,宜选在日出后1h左右或日落前1h左右的时间内观测,并宜采用电照准在启动仪器3min后观测。

l.距离测量时,应根据测程的远近来选用反射棱镜,注意最好不要将三棱镜用于150m以下的测程,因返回光强太大,易使接收系统受损或缩短仪器的使用寿命。

角度测量

我公司配备了日本索佳SET2C型全站仪和WILD型号为T2的经纬仪,测角精度都可以达到2秒级,可达国家三等平面控制网的要求。

完全满足本工程的测量要求。

角度测量时,我们将采用全测回法和全圆测回法,全测回法是一种消除测量仪器自身结构误差的观测方法,望远镜用正镜和倒镜观测同一目标,求得其正镜和倒镜的平均角度,称之为一个测回。

可消除的误差有:

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不同心误差,度盘的偏心误差和水平度盘的刻划误差。

可在控制网建立时采用该种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全圆测回法也称方向观测法,它是从一点测量几个角,并把这些角作为一组的测量方法,当在一个测站上有三个以上的方向时,用此法角既简单又有相当高的精度,施工过程中可大量应用。

平差、上机

三角网的控制点布设完毕,并完成测量后,应根据测量结果对各点进行平差,三、四等三角网按条件观测平差时,多数采用按角度平差,基线网和要求较高的桥梁控制网则可采用按方向平差。

本标段我公司用方向平差法。

平差结束后,应验算三角网的测角中误差和边长相对中误差以及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这些误差均不能超过三等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平差用微机进行编程计算,以提高效率,减小计算过程中的错误。

平差结束后,应将各控制点的座标在计算机上存储,并制成平面测量控制成果表,以作为现场放样的基础。

(3)高程控制网测量

选点、布网

本工程的水准点可充分利用平面控制点,所有平面控制网的基桩作为本标段一级水准网点,其精度应达到三等水准测量等级要求。

因水准点需经常使用,且根据工程的进展,要不断地增设水准点。

故现场应根据施工要求,增设相应的辅助水准点,每个辅助水准点要经过二个以上永久水准点的校核,其精度应达到四等水准要求。

辅助水准点作为本标段的二级水准网点,沿桥梁线形每100米内需有一处,如施工需要以及地质不良或易受破坏的地段应对水准点加密,加密辅助点与基准点间转镜不得超过两次,高差不超过2.0米且在同一地质或结构物基础上。

水准点的平差、上机

本标段水准网点测量完毕后,应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水准平差,平差方法采用闭合环法,将闭合差按权重大小分配于多段线路上,本标段I级水准点误差控制在国家三等水准限差以内。

水准测量等级和测量精度

水准等级测量

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M△(mm)

限差

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

往返测不符值

路线闭合差

环闭合差

≤1.0

±6R

±4R

±4L

±4F

≤3.0

±20R

±20R

±12L

±12F

注:

表中R为测段长度

L为路线长度

F为环线长度

单位均为KM计

水准点平差结束后,应将各修正后的数值,输入计算机存储,并制成水准测量控制成果表,以作为现场高程测量控制的基础。

6.1.6现场施工测量

(1)放样要点

①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上的桩、柱座标进行复核,确保正确。

如有误差,应书面通知设计单位,予以明确。

②根据测量控制网上的编号对现场实际标石的编号进行核对,以保持一致。

③任何内业测量计算均应有两人以上复核,不得一人单独计算。

外业测量操作时应有一人复核确认。

④任何测量放样完毕后,应用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复核。

⑤对特殊部位的放样,应提前拟定测量方案。

⑥在现场施工放样前,应对测量仪器进行年检,年检合格的仪器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⑦我公司进入施工现场后,将立即编制详细的《测量施工专项方案》,并需报送监理审批后,才能正式开始现场测量放样。

⑧所有的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标桩均应设置编号,根据桩的类别分别以本公司特殊编号法进行编写,防止和其他单位布置的控制桩混淆,发生差错。

⑨所有控制桩均应予以详细记录,并说明位置、方向、作用、标高和方位等,以便查勘,并作为本公司在本标段的测量控制成果表。

(2)桥梁放样

桥梁测量放样的内容包括:

①墩台纵横向轴线的确定;

②基坑开挖及墩台扩大基础的放样;

③桩基础的桩位放样;

④承台及墩身结构尺寸、位置放样;

⑤墩帽及支座垫石的结构尺寸、位置放样;

⑥各种桥型的上部结构中线及细部尺寸放样;

⑦桥面系结构的位置、尺寸放样;

⑧各阶段的高程放样;

⑨同时还应作好与相邻标段的衔接测量工作。

a.桩基放样

桩基放样的内容包括:

桩位的测量和桩顶高程的测量。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桩位座标点,以测量控制网上的控制桩为依据,用极座标法放测出桩位,然后用十字线法放测出引桩,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应不断地用引桩检查桩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将偏差值控制在施工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如桩基为群桩,也可以用十字线法控制多根桩的方法达到控制桩位的目的。

桩基高程的测量以本标段高程控制网为依据,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当桩基的沉入深度接近设计值时,应用水准仪跟踪观测,当沉桩高程达到设计值且贯入度满足设计要求时,即可最终测定桩顶高程。

b.承台放样

承台放样的内容包括:

承台中心定位测量,承台高程测量和承台的变形测量。

承台的中心定位测量,我公司将采用日本索佳SET2C全站仪,运用三维座标控制法进行测量,它不仅可提高测量精度,还可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可根据承台中心座标和承台结构尺寸,计算出承台四个角点的座标。

同样用三维座标控制法测量,并将各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垫层砼上,并用钢尺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将四条边线用墨线弹出作为模板的内口线,即可开始立模。

承台高程控制测量包括承台底部高程和承台顶部高程的测量。

承台底部高程测量,应包括四个角点和中心座标点,实测高差均应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

承台施工完毕后,将完工后承台的四个角点和中心座标点的高程测出,作为隐蔽竣工测量资料进行归档。

c.墩柱放样

墩柱放样主要控制其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平面位置采用坐标法放出墩柱的中心线坐标点,并将同一跨的两根墩柱中心坐标点连成一线,并用经检测过的钢尺检查两点间的距离,确认无误后,沿垂直两点连线的方向测出两条引线,并将点用红油漆作在承台砼表面,最后根据所放的十字线确定模板的内口边线。

垂直度的控制,因模板底部坐标点已控制好,模板立好后,在模板上口采用揽风从四个方向将其固定,然后将其上口处的中心坐标点测放出来,并用引点在四周的钢管上标出(脚手架钢管与模板分离,主要防止砼入仓及振捣时,模板的振动影响点位的检查),用经检测的钢尺检查中心坐标点,并通过调整揽风来使其上口坐标中心的投影点与底部坐标中心重合。

砼浇筑过程中,仍应检查,如有异常,可调整揽风来控制。

d.盖梁放样

盖梁是控制桥梁跨径和桥面标高的重要项目,它的控制内容包括:

盖梁中线定位测量,盖梁顶部高程测量,如是双墩结构盖梁,还应注意跨中反拱值的测量。

施工测量时,依据测量控制点用极座标法在盖梁底模上放出盖梁的中心轴线和中心座标点,然后根据中心轴线和中心座标点用钢尺量测出盖梁边线和端线,并用墨线弹在底模上,作为侧模的立模线。

然后开始扎筋、立模。

扎筋、立模完毕后,再次测量盖梁轴线和中心座标点,并用钢尺检查其轴线偏差值,其偏差值应在施工规范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如超过允许误差范围,应予以调整。

最后测量盖梁底部模板高程和盖梁的砼收仓线,收仓线用红油漆标注在模板上,并检查盖梁的高度,以保证其结构尺寸。

对存车线现浇连续箱梁结构,应测量其跨中反拱值是否设置准确。

全部检查项目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开始下道工序施工。

盖梁浇筑完毕后,应测量盖梁顶上的线路中线控制点,每跨的跨距和水准点,测量盖梁中心应采用以下方法:

依据施工控制桩,将盖梁的中心座标点独立两次投测到盖梁顶面砼上,两次投测较差应小于3mm。

对架梁段内的每一个盖梁中心点进行穿线调整测量,其沿线路横向偏差应小于5mm。

测设相邻盖梁顶中心间的跨距,跨距测量允许误差为±10mm。

盖梁顶水准点的高程应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测量:

利用检定过的I级钢尺将高程传递到每一个盖梁顶水准点上。

进行区段内的盖梁水准测量,并检查相邻盖梁间的高差,实测高差与传递高差较差应小于5mm。

为了克服视准轴i角的影响,应使用同一台水准仪进行对称观测。

因本公司测量仪器精度高,觇标制作精确,故还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其精度可达三等以上水准测量精度。

e.桥面系放样

桥面系放样的主要内容包括:

桥梁中心轴线、高程测量以及桥面承轨台、电缆槽、栏杆等构筑物的线型和高程。

施工时,应控制桥面板砼的底模高程和浇筑的顶面高程,使其与两片箱梁良好的顺接。

桥面系附属物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桥面承轨台的线型和电缆槽、栏杆等的竖墙线型,该线型直线段每10m一个点,曲线段每5.0m一个点,要求线型平顺、流畅。

f.上部结构梁位置的测设

根据施工图,首先测设桥梁纵轴线和桥墩横轴线,然后按照纵轴线划出梁位(支座位置),丈量跨径做到心中有底,使箱梁位置能对号入座。

6.1.7测量施工保证措施

(1)配备足够的业务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的测量专业人员。

本标段我公司将配备6人组成的测量组,其中三人为测量工程师,三人为测量员。

(2)选择优良精密的测量仪器。

我公司将为本标段配备日本索佳SET2C全站仪三台,WILDN2水准仪三台,并配备有自动平差软件和自动成图软件。

优良、精密的测量仪器将使测量施工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

测量仪器进入施工现场使用前,必须经有资质的专业测量机构进行仪器年检,并随《测量施工专项方案》附上年检报告。

下一年度,应再次进行年检,以确保仪器的精度。

(3)制定严谨、科学的测量方法和作业规章制度。

我们将严格按测量控制程序,从选点布网、觇标制作埋设、控制测量、平差计算、内业计算、外业施工到竣工测量,全过程建立科学完整的测量规程和作业制度,确保测量工作质量。

施工时,根据现场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测量和复测方法,以消除仪器自身的测量误差和人为误差。

(4)重视天气、气温、气压、日照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特别是控制测量,应严格按《平面控制测量》中的注意事项执行。

6.2钢筋施工方案

本工程规模大、结构类型多,但施工方法较统一,为使叙述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我们先叙述本工程结构物均要涉及的钢筋和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有特殊要求的结构物,另行叙述。

6.2.1钢筋施工方法

本工程具有钢筋用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因此钢筋施工过程中要从钢筋进场至绑扎成型全过程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使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6.2.1.1钢筋进场的规定

钢筋进场是钢筋施工受控的第一步,也是关系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应严格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1)钢筋必须按不同品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标识标志。

(2)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

(3)钢筋宜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4)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才能进场,进场后,还应对钢筋按不同批次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钢筋使用前将钢筋的批号、数量、进场日期和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以及进场后复检合格的试验报告单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方可下料使用。

(5)对第一次抽样复检不合格的钢筋,应对该批钢筋抽取2倍数量的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如仍有一组不合格,应将该批钢筋退出现场。

6.2.1.2钢筋堆放及加工厂

加工厂内场地应进行平整,并应高出周围场地10cm─20cm,场地四周挖排水沟,排水沟尺寸宽0.4米,高0.3米。

场地内用Ф48钢管搭设加工棚,顶部盖小波纹石棉瓦,堆放区和成品区均应在地面铺设枕木,进场钢筋和制作成型的钢筋均应放置在枕木上,以防钢筋受潮生锈。

加工区合理地布置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对焊机、钢筋套丝机、电弧焊机、电焊条烘箱等。

每台设备均设接地装置,以防漏电事故的发生。

6.2.1.3钢筋制作工艺要求

首先,由公司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图中各结构的钢筋品种、直径、下料长短等进行配料,并绘成下料大样清单,明确下料钢筋的等级、直径、制作尺寸、数量等。

配料时应统筹规划,尽量充分利用钢筋,减少废料,节约成本。

每张下料清单应由主管技术人员的签名。

钢筋工严格按技术人员下达的下料清单制作钢筋。

(1)钢筋制作时应遵循以下要求

①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②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③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冷拉不宜大于1%。

④受力主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10203—2002)(J162—2002)。

⑤用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7倍。

(2)钢筋的连接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 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不宜绑接。

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宜采用焊接。

②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③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因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

④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

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⑤ 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

帮条长度,如用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如用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⑥ 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⑦ 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对于绑扎接头,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

接头型式

接头面积最大百分率(%)

受拉区

受压区

主钢筋绑扎接头

25

50

主钢筋焊接接头

50

不限制

注:

焊接接头长度区段内是指35d(d为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0mm,绑扎接头长度区段是指1.3倍搭接长度;

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装配式构件连接处的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可不受此限制;

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对受拉钢筋应至少为涂层钢筋锚固长度的1.5倍且不小于375mm;对受压钢筋为无涂层钢筋锚固长度的1.0倍且不小于250mm。

⑥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⑦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设施。

低于-20ºC时,不得施焊。

⑧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⑨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高于C25

I级钢筋

35d

30d

25d

月牙纹

HRB335牌号钢筋

45d

40d

35d

HRB400牌号钢筋

55d

50d

45d

注:

当带肋钢筋直径d不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减少5d采用;当带肋钢筋直径d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增加5d采用。

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宜适当增加。

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时,I级、HRB335牌号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C20的数值相应增加10d;HRB500不宜采用。

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当抗震烈度为七度(及以上)时应增加5d。

两根不同直径的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的钢筋直径计算。

⑦受拉区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

⑧直径等于和小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6.2.1.4钢筋安装工艺要求

钢筋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