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178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设计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汽车设计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汽车设计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汽车设计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汽车设计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设计复习重点.docx

《汽车设计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设计复习重点.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设计复习重点.docx

汽车设计复习重点

汽车设计复习重点

共性问题:

具备较强的识图能力,能从汽车典型总成装配图中识别出关键零部件。

并以此分析该总成的基本性能。

具备应用本书中主要零部件强度校核公式的能力。

掌握有关知识,具备初步开展关键总成(零部件)性能分析的能力

 

分章重点:

1,为什么前置前驱动乘用车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

9

前轮驱动乘用车的前桥轴荷大,趋于增加不足转向。

2,画汽车总布置图用到的基准线(面)有哪些?

各基准应如何确定?

36

一、整车布置的基准线(面)——零线的确定

1.车架上平面线

定义:

车架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的上缘面在侧(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作用:

作为垂直方向尺寸的基准线(面),即z坐标线。

向上为“+”、向下为“-”,该线标记为:

2.前轮中心线

定义:

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作用:

纵向方向尺寸的基准线(面),即x坐标线。

向前为“-”,向后为“+”,该线标记为

3.汽车中心线

定义:

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作用:

作为横向尺寸的基准线(面),即y坐标线。

向左为“+”、向右为“-”,该线标记为

4.地面线

定义:

地平面在侧视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作用:

标注汽车高度、接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和货台高度等尺寸的基准线。

5.前轮垂直线

定义:

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作用:

标注汽车轴距和前悬的基准线。

3,汽车轴距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影响轴距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轴距的大小会影响汽车那些性能参数?

17

确定原则:

轿车的级别越高,装载量或载客量多的货车或客车轴距取得长。

对机动性要求高的汽车轴距宜取短些。

推荐范围:

0.4~0.6m为宜

轴距L对整备质量、汽车总长、最小转弯直径、传动轴长度、纵向通过半径有影响。

当轴距短时,上述各指标减小。

此外,轴距还对轴荷分配有影响。

轴距过短会使车厢(箱)长度不足或后悬过长;上坡或制动时轴荷转移过大,汽车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变坏;车身纵向角振动增大,对平顺性不利;万向节传动轴的夹角增大。

4,汽车的质量参数包括哪些参数?

各自如何定义的?

19

A 整车整备质量m0:

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B汽车的载客量和装载质量(简称载质量):

是指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汽车自重指带有全部装备、加满油水、但没有载货和载人时的汽车重量。

C质量系数:

汽车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

D汽车总质量ma:

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

E 轴荷分配:

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5,什么是发动机悬置?

为什么要设置发动机悬置?

发动机悬置的设计应满足的主要要求?

30

发动机是通过悬置元件安装在车架上,悬置元件既是弹性元件又是减振元件,其特性直接关系到发动机振动向车架的传递,并影响整车的振动和噪声。

合理的悬置,减小振动,降低噪声、改善乘坐舒适性,提高零部件和整车的寿命

要承受整个动力总成,不产生过大的静位移,刚度要大;发动机本身激励和路面激励,良好的隔振效果;工作频带宽,要有隔振降噪功能,在低频大振幅是提供大的阻尼特性,高频低幅振动时提供低的动刚度;耐机械疲劳,橡胶材料的热稳定性,耐腐蚀能力

6,什么是发动机橡胶悬置和液压悬置?

各有何优缺点?

30

传统的橡胶悬置由金属板件和橡胶组成。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动刚度和阻尼损失角(阻尼损失角越大,表明悬置元件提供的阻尼越大)的特性曲线基本不随激励频率变化。

液压悬置由橡胶主簧,用来承受静、动载荷;悬置内部有液体工作介质;至少有两个液室,液体可在其间流动;液室之间又能够产生阻尼作用的空、惯性通道或解耦盘。

其动刚度及阻尼角有很强的变频特性。

7,掌握前悬架与转向系的运动干涉校核的基本方法50

8,离合器的压紧弹簧有几种形式?

各有何优缺点?

圆柱螺旋弹簧、圆锥螺旋弹簧、膜片弹簧离合器

9,离合器的压紧弹簧布置形式有几种?

各有何优缺点?

54

圆周布置、中央布置、斜向布置、膜片弹簧离合器等

1、周置弹簧离合器的压紧弹簧采用圆柱螺旋弹簧,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因此应用较为广泛。

当发动机最大转速很高时,周置弹簧由于受离心力作用而向外弯曲,使离合器传递转矩能力随之降低。

2、中央弹簧离合器的压紧弹簧,布置在离合器的中心。

可选较大的杠杆比,有利于减小踏板力。

通过调整垫片或螺纹容易实现对压紧力的调整,多用于重型汽车上。

3、斜置弹簧离合器的显著优点是摩擦片磨损或分离离合器时,压盘所受的压紧力几乎保持不变。

具有工作性能稳定、踏板力较小的突出优点。

此结构在重型汽车上已有采用。

4、膜片弹簧离合器有一系列优点:

转矩容量大且稳定,操纵轻便,结构简单且较紧凑,高速时平衡性好,散热通风性能好,摩擦片使用寿命长。

但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对材质和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其非线性弹性特性在生产中不易控制,开口处容易产生裂纹,端部容易磨损。

10,离合器盖总成包含那些部件,各有什么作用?

75

压紧弹簧,离合器盖,压盘,传动片,分离杠杆装置以及支承环

传动片的作用:

在离合器接合时,离合器盖通过它来驱动压盘共同旋转,分离时,又可利用它的弹性来牵动压盘轴向分离并使操纵力减小。

11,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包含那些部件,各有什么作用?

73

从动盘毂,摩擦片,从动盘,扭转减振器

扭转减振器功能:

1、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接合部分的扭转刚度,调谐传动系固有频率

2、增加传动系扭振阻尼,抑制扭转共振相应振幅,并衰减因冲击而产生的瞬态扭振

3、控制动力传动系总成怠速时离合器与变速器轴系的扭振,消减变速器怠速噪声和主减速器与变速器的扭振及噪声

4、缓和非稳定工况下传动系的扭转冲击载荷,改善离合器的接合平顺性。

12,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是什么样的?

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工作点最佳位置应如何确定?

63

弹性特点:

1、由于膜片弹簧具有理想的非线性特性(参看图),弹簧压力在摩擦片磨损范围

内大致不变(从新安装时的工作点B变化到极限位置A);当分离时弹簧压力不像圆柱弹簧

那样升高(从B点线性变到c’点),而是降低(从B点变到c),从而降低了踏板力。

2、高速旋转时,压紧力降低很少,所以离合器摩擦力矩降低很少,性能稳定(见图中曲线。

)而周置弹簧离合器的摩擦力矩,由图中曲线b可见,在高速时下降明显。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

H:

膜片弹簧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的内截锥高度

h:

膜片弹簧钢板厚度

R、r:

自由状态下碟簧部分大小端半径

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H/h为保证离合器压紧力变化不大和操纵轻便,汽车离合器用膜片弹簧的H/h应该落在1.5~2.0的范围内,板厚h为2~4mm。

2、比值R/r和R、r的选择

研究表明,R/r越大,弹簧材料利用率越低,弹簧刚度越大,弹性特性曲线受直径误差影响越大,且应力越高。

根据结构布置和压紧力的要求,R/r一般为1.20—1.35。

3.α的选择

膜片弹簧自由状态下圆锥底角a与内截锥高度H关系密切,一般在9O~15O范围内。

4、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的选择

该曲线的拐点H对应着膜片弹簧的压平位置,而且

新离合器在接合状态时,膜片弹簧工作点B一般取在凸点M和拐点H之间,且靠近或在H点处,一般

,以保证摩擦片在最大磨损限度△入范围内压紧力从

变化不大。

当分离时,膜片弹簧工作点从B变到C,为最大限度地减小踏板力,C点心尽量靠近N点。

5、分离指数目n的选取

分离指数目n常取为18,大尺寸膜片弹簧可取取24,小尺寸膜片弹簧可以取12。

6、膜片弹簧小端半径

及分离轴承作用半径

的确定

由离合器的结构决定,其最小值应大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的外径。

应大于

7、切槽宽度

及半径

的确定

 

=3.2~3.5mm,

=9~10mm,

的取值应满足

8、压盘加载点半径

和支承环加载点半径

的确定

的取值将影响膜片弹簧的刚度。

应略大于r且尽量接近r,

应略小于R且尽量接近R。

 

13,离合器的后备系数的定义及影响取值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选取离合器后备系数时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59

定义:

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与发动机最大转矩之比,必须大于1

1)摩擦片在使用中磨损后,离合器还应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

2)要防止离合器滑磨过大。

3)要能防止传动系过载。

4)操纵简便

14,要使离合器接合平顺可采取哪些措施?

轴向弹性,周向弹性,工艺

15,增加离合器的外径尺寸对离合器及整车的性能有何影响?

16,变速器换挡机构有几种形式?

惯性式同步器有几种?

各有何优缺点?

100

直接操纵手动换挡变速器、远距离操纵手动换挡变速器、电控自动换挡变速器

惯性式同步器:

锁销式,滑块式,锁环式,多片式和多锥式

锁销式同步器:

零件数量少,摩擦锥面平均半径较大,使转矩容量增加,但是轴向尺寸长。

多用于最大总质量大于6吨的货车变速器中。

锁环式同步器:

工作可靠,零件耐用,但是因结构布置上的限制,转矩容量不大,而且由于锁止面在锁环的接合齿上,会因齿端磨损而失效,因而主要用于乘用车和总质量不大的货车变速器中。

多锥式同步器:

较大的转矩容量和低热负荷,增加了可靠性,而且使换挡力大为减小。

若保持换挡力不变,则可缩短同步时间。

多用于总质量大些的货车主副变速器以及分动器中。

惯性增力式同步器:

波舍式同步器,能可靠地保证只有在同步状态下实现换挡。

摩擦力矩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轴向尺寸短,适用于货车变速器。

17,中间轴式变速器的中间轴上全部齿轮螺旋方向应取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

中间轴上轴向力平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92

18,变速器中心距指何而言?

它对什么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90

对于中间轴式变速器,是将中间轴与第二轴轴线之间的距离成为变速器的中心距A;对两轴式变速器,将变速器输入轴与输出轴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变速器中心距A。

其大小不仅对变速器的外形尺寸,体积和质量大小有影响,而且对轮齿的接触强度有影响。

中心距越小,轮齿的接触应力越大,齿轮寿命越短。

因此,最小允许中心距应当由保证轮齿有必要的接触强度来确定。

19,直齿轮的设计参数有那些?

如何影响齿轮性能?

91

20,斜齿轮的设计参数有那些?

如何影响齿轮性能?

1、模数,影响齿轮的强度,质量,噪声,工艺要求等。

减少噪声,应减小模数;减小质量,应增加模数,减小齿宽;较小的模数值,可使齿数增多,有利于换挡。

2、压力角

压力角较小时,重合度较大并降低了齿轮刚度,为此减少进入啮合和退出啮合时的动载荷,使传动平稳,有利于降低噪声;压力角较大时,可提高轮齿的抗弯强度和表面接触强度。

直齿,28度强度最高,斜齿轮25度最高

3、螺旋角对齿轮工作噪声、轮齿的强度和轴向力有影响。

选大些的螺旋角,使齿轮的重合度增加,因而工作平稳,噪声降低,还对齿的强度相应提高。

大于30度时,抗弯强度骤然下降,接触强度仍继续上升。

4齿宽对变速器的轴向尺寸、质量、齿轮工作平稳性、齿轮强度和齿轮工作时的受力均匀程度等均有影响。

第一轴常啮合齿轮副的齿宽系数可取大些,使接触线长度增加,接触应力降低,以提高传动平稳性和齿轮寿命。

对于模数相同的各档齿轮,档位低的齿轮的齿宽系数可取得稍大。

5、齿轮变位系数。

采用变位齿轮,除为了避免齿轮产生根切和配凑中心距以外,它还影响齿轮的强度,使用平稳性,耐磨损、抗胶合能力及齿轮的啮合噪声等。

高度变位和角度变位。

高度变位齿轮副的一对啮合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等于零。

高度变位可增加小齿轮的齿根强度,使它达到和大齿轮强度相接近的程度,缺点是不能同时增加一对齿轮的强度,也很难降低噪声。

角度变位齿轮副的变位系数之和不等于零,既有高度变位的优点,又避免了其缺点。

6、齿顶高系数对重合度、齿轮强度、工作噪声、轮齿相对滑动速度、轮齿根切和齿顶厚度等有影响。

21,影响变速器齿轮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96

弯曲强度:

模数,齿数,齿宽,(螺旋角),变位系数,压力角,齿形系数,集中应力系数,摩擦力影响系数;

接触疲劳强度:

模数,齿数,压力角,螺旋角,弹性模量,齿宽

采用渗碳合金钢,表面的高硬度和心部的高韧性相结合,大大提高齿轮的耐磨性及抗弯曲疲劳和接触疲劳能力。

采用喷丸处理,磨齿,加大齿根圆弧半径和压力角的措施,能使齿轮得到强化。

22,为什么变速器中要使用变位齿轮?

93

上面

由几对齿轮安装在中间轴和第二轴上组合并构成的变速器,会因保证各挡传动比的需要,使各相互啮合齿轮副的齿数和不同。

为保证各对齿轮有相同的中心距,此时应对齿轮进行变位。

对于高档齿轮,其主要损坏形式是齿面疲劳剥落,因此应按保证最大接触强度和抗胶合及耐磨损最有利的原则选择变位系数,总变位系数尽量取大些。

对于抵挡齿轮,为提高小齿轮的抗弯强度,应根据危险断面齿厚相等的条件来选择大小齿轮的变位系数,此时小齿轮的变位系数应大于零。

为了降低噪声,对于变速器中除去一二档和倒档以外的其他各档齿轮的总变位系数要选用较小一些的数值,一边获得低噪声传动。

23,如何对变速器的轴进行强度与刚度校核?

98

24,简述中间轴式变速器确定各齿轮齿数的基本过程。

94

初选中心距,齿轮模数和螺旋角后,根据变速器的挡数、传动比和传动方案来分配各档齿轮的齿数。

1、确定一挡齿轮的齿数

中间轴的一档小齿轮齿数尽可能小一些,才能使第一轴常啮合齿轮的齿数多些。

同时,受刚度的限制。

2、对中心距A进行修正

应根据取定的zh和变位系数重新计算中心距A

3、确定常啮合传动齿轮副的齿数

两条公式,求出Z1和Z2,然后取整,核算i1比原来相差多大,最后根据确定的齿数,求出精确的螺旋角值

4、确定其他格挡的齿数

直齿,求出Z5和Z6取整,计算中心距,通过调整变位来调整偏差。

斜齿轮时,可先确定螺旋角,通过两式来求出齿数,再代入另一式来减少轴向力,调整。

5确定倒档齿轮齿数

倒档齿轮选用的模数往往与一挡相近。

初选z10,算出中间轴和倒档轴的中心距,然后可求齿轮9的齿顶圆直径,最后算出倒档轴与第二轴的中心距。

25,汽车中使用的万向节有那几类?

各有什么特点?

114

刚性万向节和挠性万向节

刚性万向节:

不等速万向节:

万向节连接的两轴夹角大于零时输出轴和输入轴之间以变化的瞬时角速度比传递运动,但平均角速度相等的万向节。

(十字轴式)

准等速万向节:

在设计角度下以相等的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而在其他角度下以近似相等的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

(双联式,凸块式,三销轴式,球面滚轮式)

等速万向节:

输出轴和输入轴以始终相等的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球叉式,球笼式)

26,设计万向节传动轴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114

1、保证所连接的两轴的夹角及相对位置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能可靠而稳定地传递动力

2、保证所连接的两轴尽可能等速运转。

由于万向节夹角而产生的附加载荷、振动和噪声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在使用车速范围内不应产生共振现象。

3、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维修容易等。

27,单十字轴万向节主、从动轴的转速关系。

122

28,汽车传动轴为什么采用双万向节传动?

双万向节传动的输入、输出轴等速条件是什么?

124

当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存在夹角a时,单个十字轴万向节的输出轴相对于输入轴是不能等速旋转的。

为使处于同一平面的输出轴和输入轴等速旋转,可采用双万向节传动,但必须保证与传动轴相连的两万向节叉布置在同一平面内,且使两万向节夹角相等。

29,掌握校核该传动轴的临界转速的方法。

132

Lc:

传动轴的支承长度(mm),取两万向节中心之间的距离;

D,d:

分别为传动轴轴管的外内径(mm)

30,弧齿锥齿轮传动工作有什么特点?

137

特点是主从动齿轮的轴线垂直相交于一点。

由于齿轮端面重叠的影响,至少有两对以上的齿轮同时啮合,因此可以承受较大的负荷,加之其轮齿不是在齿的全长上同时啮合,而是逐渐由齿的一端连续而平稳地转向另一端,所以工作平稳,噪声和振动都小,但弧齿锥齿轮对啮合精度很敏感,齿轮副锥顶稍不吻合就会使工作条件急剧变坏,并加剧齿轮的磨损和使噪声增大。

31,双曲面主减速器齿轮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137

主从动齿轮的轴线相互垂直而不相交,有偏移距和偏移角。

与弧齿锥齿轮传动相比,双曲面齿轮传动有以下优点:

1)尺寸相同时,有更大的传动比;

2)当传动比一定,从动齿轮尺寸相同时,有更大的直径和较高的齿轮强度及较大的主动齿轮轴和轴承刚度;

3)传动比一定和主动齿轮尺寸相同时,从动齿轮尺寸更小,获得更大的离地间隙;

4)由于偏移距的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侧向滑动和纵向滑动,从而改善齿轮的磨合过程,更高的运转平稳性;

5)螺旋角较大,啮合齿数较多,重合度更大,工作更加平稳,使齿轮的弯曲强度提高约30%;

6)当量曲率半径较大,降低了齿面间的接触应力;

7)主动齿轮的螺旋角大,则不产生根切的最小齿轮可减小,因而可以选用较小的齿数,有利于增加传动比;

8)主动齿轮较大,因此加工时所需的刀盘刀顶距较大,切削刃寿命较长;

9)偏移距,有利于总布置。

缺点:

1)纵向滑动使摩擦损失增加,降低了传动效率;

2)齿面间的压力和摩擦功较大,可能导致油膜破坏和齿面烧结咬死。

32,掌握各种型式主减速器的工作特点与应用范围。

140

1、单级主减速器:

结构简单,质量小,尺寸紧凑,制造成本低,广泛应用于主传动比小于7的汽车上。

如乘用车,总质量较小的商用车。

2、双级主减速器:

由两级齿轮减速组成的主减速器。

传动比一般为7到12,主要应用于总质量较大的商用车上。

3、双速主减速器:

由齿轮的不同组合可获得两种传动比。

双速主减速器的高低档传动比,是根据汽车使用条件、发动机功率及变速器格挡传动比的大小来选定的。

大的传动比用于汽车满载行驶或在困难道路上行驶,小的主传动比则用于汽车空载、半载行驶或良好路面行驶,以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提高平均车速。

主要在一些单桥驱动且总质量较大的汽车上采用。

4、单级贯通式主减速器,结构简单,质量较小,尺寸紧凑,并可使中、后桥的大部分零件,尤其是使桥壳、半轴等主要零件具有互换性,主要用于总质量较小的多桥驱动汽车上。

5、双级贯通式主减速器:

主要用于总质量较大的多桥驱动汽车上。

6、单、双级减速配轮边减速:

33,对主减速器锥齿轮进行强度验算时,计算载荷应如何确定?

148

1、按发动机最大转矩和最低挡传动比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

2、按驱动轮打滑矩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

3、按汽车日常行驶平均转矩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

当计算锥齿轮的最大应力时,计算转矩去前面两种的较小值,当计算锥齿轮疲劳寿命时,取第三个。

34,掌握核该主减速齿轮的单位圆周力的基本方法。

151

主减速器锥齿轮的表面耐磨性,常用轮齿上的单位齿长圆周力来估算。

按发动机最大转矩计算时

按驱动轮打滑的转矩计算时

35,主减速器主动齿轮的支承形式有几种?

各有何优缺点?

147

悬臂式支承和跨置式

悬臂式结构特点:

在锥齿轮大端的一侧有较长的轴,并在其上安装一对圆锥滚子轴承。

为了减小悬臂长度a和增加两支承间的距离b,以改善支承刚度,应使两轴承圆锥滚子的大端朝外,使作用在齿轮上的离开锥顶的轴向力由靠近齿轮的轴承承受,而反向轴向力则由另一轴承承受。

结构简单,支承刚度较差,用于传递转矩较小的主减速器上。

跨置式支承的结构特点是在锥齿轮两端的轴上均有轴承,这样可大大增加支承刚度,又使轴承负荷减小,齿轮啮合条件改善,因此齿轮的承载能力高于悬臂式。

布置更紧凑,并可减小传动轴夹角,有利于整车布置。

但是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

由于尺寸限制,有时甚至布置不下或使齿轮拆装困难。

传递较大转矩。

36,何谓差速器的锁紧系数?

何谓半轴转矩比?

差速器性能常以锁紧系数k来表征,定义为差速器的内摩擦力矩与差速器壳接受的转矩之比。

半轴转矩比为右轴对差速器的反转矩与左半轴对差速器的反转矩之比。

37,普通锥齿轮差速器有何优缺点157

锁紧系数一般为0.05~0.15,两半轴的转矩比为1.11~1.35,说明左右半轴的转矩差不大,故可以认为分配给两半轴的转矩大致相等,这样的分配比列对于在良好路面桑行驶的汽车来说是合适的。

当汽车越野行驶或在泥泞、冰雪路面上行驶,一侧驱动车轮对路面的附着系数很小时,尽管另一侧车轮与路面有良好的附着,其驱动转矩也不得不随附着系数小的一侧同样地减小,无法发挥潜在额牵引力,以致使汽车停驶。

38,半浮式半轴,全浮式半轴在受力上有何不同?

各自应用在什么场合?

166

半浮式半轴除传递扭矩外,其外端还承受由路面对车轮的反力所引起的全部力和力矩。

结构简单,承受载荷较大,只用于乘用车和总质量较小的商务车。

全浮式半轴只承受转矩,作用于驱动轮上的其他反力和弯矩全部由桥壳来承受。

主要用于总质量较大的商务车上。

39,对整体式驱动桥壳做强度计算时,计算载荷应如何确定?

170

1、当牵引力或制动力最大时,

2、当侧向力最大时,

3、当汽车通过不平路面时

40,何谓悬架的静挠度和动挠度?

181

悬架静挠度fc是指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上的载荷Fw与此时悬架刚度c之比

悬架动挠度fd是指从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悬架压缩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通常指缓冲块压缩到其自由行程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时,车轮中心相对车架(或车身)的垂直位移。

41,前、后悬架的静挠度应如何选取?

弹性元件的静挠度与悬架静挠度是否相同?

181

悬架的静挠度直接影响车身振动的偏频。

因此,欲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必须正确选取悬架的静挠度。

前后悬架的静挠度,应当使之接近,并希望后悬架的静挠度比前悬架的静挠度小一些,这有利于防止车身产生较大的纵向角振动。

为了改善小排量乘用车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有时取后悬架的偏频低于前悬架的偏频。

42,钢板弹簧的满载弧高184

满载弧高fa是指钢板弹簧装在车轴(桥)上,汽车满载时钢板弹簧主片上表面与两端(不包括卷耳孔半径)连线间的最大高度差。

43,什么是轴转向效应?

为什么要求后悬架(钢板弹簧)的前铰接点比后铰接点要低些?

176

发生侧倾转向时,非独立悬架的车轴亦发生绕垂直轴线的转动,所以侧倾转向也称为轴转向。

对前轴,这种效应使汽车不足转向趋势增加,对于后轴,这种效应增加了汽车过多转向的趋势。

乘用车将后悬架纵置钢板弹簧的前部吊耳位置布置得比后部吊耳位置低,于是悬架的瞬时运动中心位置降低,与悬架连接的车桥位置处的运动轨迹如图,即处于外侧悬架与车桥连接处的运动轨迹是oa段,结果后桥轴线的偏离不再使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的趋势。

44,什么是悬架的侧偏刚度?

掌握确定悬架的侧偏刚度的基本方法?

183

悬架的侧倾角刚度是指簧上质量产生单位侧倾角时,悬架给车身的弹性恢复力矩。

它对簧上质量的侧倾角有影响。

刚度过小,缺乏舒适感和安全感,过大,缺乏汽车侧翻的感觉。

汽车转弯行驶时,在0.4g的侧向加速度作用下,前后轮侧偏角之差应当在1度至3度之间。

而前后悬架侧倾角刚度的分配会影响前后轮的侧偏角大小,从而影响转向特性,所以设计时还应考虑悬架侧倾角刚度在前后轴上的分配。

为满足不足转向要求,应使汽车前轴的轮胎侧倾角略大于后轴的轮胎侧倾角。

为此,应该使前悬架具有的侧倾角刚度略大于后悬架的侧倾角刚度。

45,对钢板弹簧进行强度验算时计算载荷如何确定?

188

1、紧急制动时,前钢板弹簧承受的载荷最大,在它的后半段出现的最大应力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