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4861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docx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docx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学习理解测试题

 一、填空题:

 (40 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生是学习的 (     )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的特点,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积极倡导( )( )(  )的学习方式。

3.3.课程目标()年一贯整体设计。

按()()(  )()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 ,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4.学段目标与内容从( )( )( )(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5.口语交际是( )与( )双方互动的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 ) 中进行。

6.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 )和 () ;

(二)  教学中努力体现语言课程的 ( )和(  ) (三) 重视(  ) 、 ()、(  )的正确导向;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 )和( ) 。

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和( ) 。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 )和( )的重要方式, ( )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综合性学习应贴近( ) ,应突出学生的( ) ,应强调( ) 。

10.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

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 ) ;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

A 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 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 教师与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

A 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 在口语交际课中 C 在家庭生活中 D 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10. 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B.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要讲授口语交际知识。

 C.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D.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三、多选题。

(10 分)多选题。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课程标准提出:

()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 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四、是非题(10 分)

1.小学一、二年级应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

2.学习略读是小学五、六年级阅读方面的学段目标。

()

3.小学五、六年级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

4.小学三、四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

 5.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  )

五、简答题(20 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哪四条?

请简要说说你对每条的理解。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35 分,每空 1 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按( 1~2 年级)( 3~4 年级)( 5~6年级)( 7~9 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 ,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4.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 主动性)和( 创 造性 )

(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言课程的( 实践性 )和( 综合性 )(三)重视( 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 )的正确导向;(四)重视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 )和( 实 践能力 ) 。

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应强调合作精神。

10.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

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

各学段对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二、单选题。

(每个小题 2 分,共 10 分)

 1.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A ) A. 语文实践 B.知识传授 C.积累感悟 D.语感训练

2.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B ) A.思想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B.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C.情感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D.言语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3. 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 C ) A. 教学材料 B.学习工具 C.课程资源 D.教学内容

 4.语文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C ) A. 母语情感B.审美意识 C.创新精神 D.爱国热情

 5.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 D ) A. 实施者 B.促进者 C.参与者 D.引导者

 6.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 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7.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 7 条: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B ) A 第一学段 B 第二学段 C 第三学段 D 第四学段

8.阅读教学过程是:

( D ) A 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 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 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 A ) A 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 在口语交际课中 C 在家庭生活中 D 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10. 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B.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要讲授口语交际知识。

 C.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D.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三、多选题。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1423)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

(1234)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 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14)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24)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1234)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是非题(10 分)是非题( 1.对 2.错 3.错 4.对5.对

五、简答题(20 分)。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学习理解测试题

 一、填空题:

 (40 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生是学习的 (     )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的特点,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积极倡导( )( )(  )的学习方式。

3.3.课程目标()年一贯整体设计。

按()()(  )()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 ,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4.学段目标与内容从( )( )( )(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5.口语交际是( )与( )双方互动的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 ) 中进行。

6.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 )和 () ;

(二)  教学中努力体现语言课程的 ( )和(  ) (三) 重视(  ) 、 ()、(  )的正确导向;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 )和( ) 。

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和( ) 。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 )和( )的重要方式, ( )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综合性学习应贴近( ) ,应突出学生的( ) ,应强调( ) 。

10.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

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 ) ;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 );第三、 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 )( 、 )地表达。

各学段对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 )的情况。

二、单项选择题 (20 分)

 1.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A. 语文实践 B.知识传授 C.积累感悟 D.语感训练

2.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 )

A.思想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B.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C.情感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D.言语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3. 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 ( ) A. 教学材料 B.学习工具 C.课程资源 D.教学内容

4.语文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A. 母语情感 B.审美意识 C.创新精神 D.爱国热情

5.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

A. 实施者 B.促进者 C.参与者 D.引导者

6.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7.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 7 条: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

A 第一学段 B 第二学段 C 第三学段 D 第四学段

8.阅读教学过程是:

()

A 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 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 教师与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

A 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 在口语交际课中 C 在家庭生活中 D 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10. 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B.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要讲授口语交际知识。

 C.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D.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三、多选题。

(10 分)多选题。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课程标准提出:

()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 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四、是非题(10 分)

1.小学一、二年级应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

2.学习略读是小学五、六年级阅读方面的学段目标。

()

3.小学五、六年级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

4.小学三、四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

 5.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  )

五、简答题(20 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哪四条?

请简要说说你对每条的理解。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35 分,每空 1 分)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按( 1~2 年级)( 3~4 年级)( 5~6年级)( 7~9 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 ,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4.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6.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 主动性)和( 创 造性 )

(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言课程的( 实践性 )和( 综合性 )(三)重视( 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 )的正确导向;(四)重视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 )和( 实 践能力 ) 。

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应强调合作精神。

10.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

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

各学段对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二、单选题。

(每个小题 2 分,共 10 分)

 1.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A ) A. 语文实践 B.知识传授 C.积累感悟 D.语感训练

2.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B ) A.思想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B.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C.情感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D.言语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3. 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 C ) A. 教学材料 B.学习工具 C.课程资源 D.教学内容

 4.语文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C ) A. 母语情感B.审美意识 C.创新精神 D.爱国热情

 5.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 D ) A. 实施者 B.促进者 C.参与者 D.引导者

 6.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 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7.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 7 条: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B ) A 第一学段 B 第二学段 C 第三学段 D 第四学段

8.阅读教学过程是:

( D ) A 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 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 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 A ) A 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 在口语交际课中 C 在家庭生活中 D 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10. 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B.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要讲授口语交际知识。

 C.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D.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三、多选题。

 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1423)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

(1234)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 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14)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24)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1234)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是非题(10 分)是非题( 1.对 2.错 3.错 4.对5.对

五、简答题(2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