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4836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0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施工方案.docx

《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施工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施工方案.docx

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循环水场冷却塔水池Z-91401~Z-91405(191000-9141-30-DLT-001~191000-9145-30-DLT-001)

2、地勘报告。

3、主要规范、规程

序号

规范、规程名称

规范规程编号

1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GB50484-2008

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4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JGJ160-2008

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6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2010

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

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10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1G101-1

1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2、工程概况

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采用抗震等级为四级,±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324.30。

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设置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冷却塔水池底板厚度为500mm,冷却塔集水池底板厚度为600mm,冷却塔水池池壁厚度为300mm,冷却塔集水池池壁厚度为450mm,其中冷却塔水池无顶板。

底板及池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膨胀加强带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抗渗等级P8,底板及池壁-1.1m冰冻线以上抗冻等级为F150,钢筋保护层厚度:

底板及梁为40mm,池壁及顶板为30mm。

本工程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混凝土方量约t(C30补偿收缩抗渗抗冻混凝土t,C35补偿收缩抗渗抗冻混凝土t,C15普通混凝土t),钢筋量为t(C12钢筋t,C16钢筋t,B22钢筋t,A10钢筋t,A8钢筋t,C18钢筋t,C22钢筋t,C20钢筋t,C14钢筋t)。

3施工管理目标

严格履行工程合同,确保按期保质实现目标。

3.1施工组织

各专业管理工长已经过培训考试并持有建设部颁发的上岗证,参与本专业多年,经验丰富,并且具备其它的专业基础知识,能与其它工种密切配合,相互创造条件。

测量员、试验员、质量检查员、资料员、安全员、预算员、材料员全部持建设部颁发的上岗证上岗。

项目部施工组织机构图

 

 

3.2质量目标

质量受控、打造精品。

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建设工程质量100%合格。

分部工程各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3.3HSE目标

不发生事故;不损害健康;不污染环境;不发生火灾。

3.4团结协作目标

提高服务意识,协调好与业主、监理及总包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关系,密切配合,营造一种精诚协作、积极高效、和谐健康的工作范围,形成合力,创造精品工程。

4、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图纸会审

总包单位提供图纸后,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工长、预算员、水暖工长电气工长等认真审阅图纸,争取把问题解决在施工开始前,并根据施工图纸在基础施工前进行阶段性图纸会审,以便能准确地掌握设计意图,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并整理出书面的图纸会审记录。

审出的问题汇总后交由总包单位,由总包单位组织进行设计交底。

问题得到解决后,马上组织钢筋、模板放样技术人员进行放样工作。

(2)相应图集、规范、规程、标准准备

本工程所需要的图集、规范、标准、法规按图纸要求在开工前准备齐全,使之能满足施工使用要求。

(3)计量、测量、检测、试验等器具配置

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按要求配置相应的计量、测量、检测、试验器具。

其中主要器具必须按要求经过相关部门检验合格后经监理单位审核验收后方可使用。

(4)技术交底、安全交底

做好工程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交底由工长组织,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壮工必须参加。

2、生产准备

2.1人员及施工队伍布置

1、劳动力需用计划

序号

工种

人数

1

壮工

25

2

木工

20

3

钢筋工

20

4

电工

2

5

混凝土工

15

2、设备、机具使用计划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锯

3

2

电焊机

2

3

电刨

2

4

无齿锯

4

5

振捣棒

6

6

手枪钻

5

7

电钻

5

3、施工顺序

冷却塔集水池土方开挖→冷却塔集水池垫层施工→冷却塔集水池底板及-3.8m池壁施工→冷却塔集水池-3.8m~-1.0m池壁混凝土施工→冷却塔集水池土方回填→冷却塔水池土方开挖→冷却塔水池垫层施工→冷却塔水池伸缩缝北侧底板及池壁及冷却塔集水池-1.0m以上池壁及顶板施工→冷却塔水池伸缩缝南侧底板及池壁施工→冷却塔水池柱及梁施工。

5、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5.1土方工程

5.1.1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详见《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5.1.2土方回填

(1)土方回填工艺流程

肥槽清理→土质检验→分层铺土→夯实→检验密实度→回填高度找平→验收

(2)土方回填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肥槽回填应在基础施工完,并进行外观验收后进行回填。

2)回填土采取分段分层铺摊,摊铺时不应在基础转角处接缝。

每层铺土厚度300mm,每层铺摊完后,并随之耙平,采用人工分层夯实。

3)回填时,每层至少夯实达到三遍,大面夯实采用8T振动碾,边角处采用人工操作打夯机夯实。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分层夯打,沿基槽的长度方向分区分段进行,各分段每层接缝处做1:

2斜坡,碾迹重叠0.6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米。

4)对于不同标高处的夯实,先夯较低部分,对于一次不能夯实到位时,可斜向分层,坡度角为1:

2,上下层错缝不少于1000mm。

5)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测出土的干密度,压实系数≥0.94后方可进行上一层铺土(超深处理部分采用3:

7灰土回填,压实系数≥0.97)。

取样按照每100㎡一个点进行。

6)修整找平:

填土全部完成后,进行表面拉线找平,超过标准高程的部位铲平,低于标准高程的应补土夯实。

(3)土方回填注意事项

1)夜间施工和白天肥槽中的施工,应配置低压灯照明。

2)基础边角应妥善保护。

施工时,应保证基础处理部分施工验收完毕,靠近基础边角处采用人工填夯密实。

3)每层干土质量密度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4)夯压时对干土可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土夯实。

5.1.3质量要求

(1)土方开挖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基槽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严格按控制线及标高控制点进行作业,位置坡度准确,严禁超挖或少挖。

2)允许偏差项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表面标高

-50

用水准仪检查

2

长度、宽度

+200、-50

用经纬仪、拉线、尺量检查

3

表面平整度

20

用水准仪检查

4

边坡偏陡

不允许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2)土方回填质量标准

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

取样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

4)土方回填允许偏差项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顶面标高

+0、-50

拉线尺量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20

2m靠尺和楔形尺量

5.2钢筋工程

5.2.1施工流程:

进场验收→钢筋原材见证取样→钢筋加工→绑扎前准备→钢筋绑扎→钢筋验收→工序交接手续

5.2.2钢筋进场

本工程所需钢筋品种主要有A8、A10、C14、C16、C18、C20、C22,钢筋进场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进行核对,进现场钢筋加工场后进行外观检查,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并根据标志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和作见证取样,经过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没有接到质量证明书或者经复试为不合格品时,不得放行。

5.2.3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前先审图,确定各部位的标高、尺寸准确无误,各项配筋符合规范要求,若有问题,及时与总包单位接洽处理。

钢筋下料严格根据图纸、规范计算钢筋长度,统计出根数、规格、形状,编号填写钢筋配料单,经审核无误后,方可下料。

配置钢筋用料时,应做到统筹计划,长短结合,减少废料。

加工好的成品,要分类分堆码放整齐。

半成品钢筋要按规格分类码放在钢筋棚内。

钢筋半成品标明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堆放在一起,并要有明显标示,标示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尺寸、直径、根数。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方木,离地面不小于

200mm,以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

5.2.4、接头

本工程的钢筋工程所用钢筋的直径小于25mm采用搭接,钢筋直径大于等于25采用一级机械连接接头进行连接,本工程钢筋直径均小于25mm,所以钢筋连接均采用搭接。

5.2.5底板

底板为双层钢筋布置,为保证板钢筋网的厚度,在上下层钢筋网之间放置通长马凳,其示意图为如下:

示意图马凳长1m,每间隔1m布置,马凳为φ14钢筋。

5.2.6钢筋安装

1、柱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放柱边线→沿线切割并剔凿混凝土浮浆→钢筋调直→连接柱竖向钢筋→套箍筋→画箍筋分档控制线→绑扎箍筋→安装垫块→验收

(2)柱子箍筋绑扎在立筋上画箍筋位置线,然后从上往下采用缠扣法绑扎。

箍筋内皮尺寸应为柱截面减去柱筋的保护层厚度。

箍筋接头应沿柱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绑扎丝头应向构件内。

(3)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柱立筋方向相互间隔错开设置,绑扎丝头应向构件内。

(4)为保证柱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采取混凝土垫块进行保护层控制,垫块间距400mm沿柱四周、全高布置。

2、池壁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调整位移钢筋→绑扎暗柱暗梁钢筋→绑扎池壁立筋位置的水平梯子铁→绑扎控制池壁水平筋位置的竖向梯子铁→绑扎池壁竖向钢筋→绑扎池壁水平筋→安装垫块→验收

3、梁、顶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梁钢筋→板短向下筋→板长向下筋→楼板分布筋(架马凳)→板长向上筋→板短向上筋→安装垫块→验收

(2)板中钢筋从池壁边50mm开始配置。

梁箍筋距柱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箍筋。

(3)凡梁外皮和柱外皮平时,柱主筋在外,梁主筋在内。

(4)弹钢筋位置线:

顶板模板经验合格后,根据图纸要求弹好钢筋位置线,顶板的第一根钢筋距池壁边50mm,线弹完开始上钢筋。

(5)绑顶板下层钢筋:

先放受力筋,后放分布筋,双向受力板先摆放短方向的受力筋,后摆放长方向的受力筋。

钢筋端头位置要找齐,然后开始跳扣绑扎,固定钢筋,最后调整并绑完其余绑扣。

绑扎时用八字扣,严禁用顺扣。

(6)加垫块铺马凳:

底板筋全数绑完后,及时铺好保护层垫块。

垫块垫在主筋下面,间距为800mm,按梅花形布置。

双层板筋之间加设通长马凳,马凳用Φ8钢筋制成,间距1m设置。

(7)绑上铁及负弯矩筋:

下铁绑完后经检查合格后绑上铁。

边支座的上铁钢筋锚入边支座一个锚固长度,弯钩一律向下。

4、材料运输措施

由于本工程钢筋、模板、木方用量较大,故采用吊车对钢筋进行吊

运至施工部位。

5.3模板工程

水池工程池壁采用12mm厚多层板,φ12穿墙螺栓加焊φ50X4钢止水板间距600mm布置,40*80木方次龙骨,脚手管作背楞进行加固。

池顶板采用12mm厚多层板,40*80木方次龙骨,50*100木方作主龙骨,底部满堂红脚手架,竖排间距不大于1200mm,步距1200mm,顶部200mm范围内用可调撑托调节顶板起拱。

5.3.1模板施工工艺

安装准备工作→弹模板控制线模板边线→模板就位→模板加固、校正→自检→监理、总包单位验收

5.3.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前,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

按施工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

经检查合格的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或装车运。

重叠平放时,每层之间应加垫木,模板与垫木均应上下对齐,底层模板应垫离地面不小于10cm。

模板安装前,应做好技术交底;竖向模板安装的底面应平整坚实;模板周转使用前应清理干净后使用。

5.3.3模板的安装

池壁底板模板固定,采用钢管和穿墙螺栓加固,穿墙螺栓螺杆中部焊止水钢片。

池壁模板采用12mm厚多层板,为加设穿墙螺栓,水平竖向间距均为600mm。

止水板规格直径50mm,厚度4mm;焊缝双面满焊;模板拼缝采用40×80木方,再使用海绵条防止跑浆;模板拆除后,在池内、外壁上对拉螺栓拆除留下的40mm~50mm圆锥形凹槽,用膨胀水泥砂浆堵塞密实。

5.3.4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控制

由于泵送混凝土冲击力较大,因此不得直接冲击模板。

在浇筑过程中,应留专人看守模板,如果有跑模现象,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改正。

5.3.5模板的拆除

防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以内和拆模后用两层棉毡或薄膜进行覆盖。

池壁模板拆模不得少于2d,浇水养护不得少于14d。

池顶板及梁模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时才能拆模。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之差不得超过15~20℃,以防温差过大使得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拆模后,仍需浇水养护不少于7d。

因此,防水混凝土的拆模、撤保温需向技术负责人提出申请,待认可后实施。

5.4混凝土浇筑

5.4.1工艺流程

设置标高控制点→布置好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运输→浇筑水池底板及导墙混凝土浇筑→水平施工缝处处理→水平施工缝以上混凝土浇筑→养护→验收

5.4.2混凝土浇注要求

水池底板必须一次浇注完,两次浇注混凝土时间间隔<2小时。

池壁施工缝布置在离底板600mm处,施工缝处焊400mm宽,4.0mm厚止水钢板。

池壁混凝土交圈浇筑,第一步浇筑至止水钢板以下处,在2小时之内,继续浇筑剩下的200mm混凝土(至止水钢板中线位置)。

浇筑池壁时,应分层交圈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为500mm,当分层需要间歇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如分层浇筑间隔时间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做施工缝处理。

浇注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泵管内卸出时,其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采用串筒或斜槽下落,混凝土浇注不得直接冲击模板。

混凝土振捣采用30插入式振动棒,要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无漏振、过振。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不再明显坍落为准,一般每振捣时间不少于10s~15s且不大于30s,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无蜂窝麻面现象。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复振时间为在第一次振捣后20~30min。

在混凝土结构中有密集管穿过处、预埋件或钢筋稠密处,浇筑混凝土有困难时,采用相同抗渗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预埋大管径的套管应在其底部开设浇筑振捣孔,以利排气、浇筑和振捣,必要时配合人工振捣。

施工时,应注意将铁件及止水钢板周围的混凝土浇捣密实,保证质量。

5.5膨胀加强带及伸缩缝处的处理措施

冷却塔水池及冷却塔集水池底板及池壁共存在两处膨胀加强带,加强带处混凝土为C35高于其他部位。

施工时,在加强带两侧加10mm钢丝隔网,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该部位以免C30混凝土流入该部位;池壁加强带浇筑时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500mm,带其他部位浇筑完该层后再进行下一层浇筑,每层均从加强带先浇筑。

冷却塔水池设置一条伸缩缝,伸缩缝处设置30m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并在底板及池壁中间部位设置长300mm厚10mm的橡胶止水带,止水带宽度与底板宽度及池壁高度相同。

5.6冷却塔水池与冷却塔集水池交接处的处理措施

由于水池东西侧深度有高差,无法支模,必须在冷却塔集水池与冷却塔水池交接处底板上(此处指冷却塔集水池底板)砌筑一道370mm砖墙做胎模,并沿砖墙每4m砌筑一座砖柱,砖模表面采用强度Mu10水泥砂浆抹光20mm,具体布置如下图:

 

 

5.7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浇筑完12小时以后,即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底板混凝土浇筑完后,立即覆盖塑料布,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在塑料布上盖阻燃被。

池壁混凝土养护采用塑料布覆盖,外挂草帘子,必须紧靠墙。

水池在验收合格后即进行充水试验,未交付使用前不得空池,按设计水位充水。

5.8凝土试件的留置

强度试件:

标养试件每一工作班不少1组,每100m3混凝土不少于1组,每组3块,且池底、池壁均应留置。

标养试件与结构实体试件每单体不少于3组,每组3块,同时每组增加1组同条件试块。

抗渗试件:

施工部位按每次施工部位留置;每一部位不少于1组,每组6块。

抗冻试件:

100×100×600试件,每次1组,每组6块。

(后附实验计划,附表1)

5.9闭水试验

充水试验的冲水高度应取设计水位标高,充水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为设计深度的1/3,第二次充水为设计深度的2/3,第三次充水为设计深度;每次充水水速不宜超过2m/d,相邻两次冲水时间不应小于24小时;每次充水后24小时测读水位下降值,对应水池做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超过设计值或池壁发生渗水现象,停止充水,待做出处理后再进行充水。

6、脚手架工程

冷却塔集水池顶板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满堂红脚手架。

满堂红脚手架根据池顶板高度选用脚手管,间距为1.2m*1.2m,架体排距根据水池顶板梁位置进行调整,总体为排距不大于1.2m,步距为1.2m,距离顶部200mm采用可调承托调整板及梁高位置。

满堂红脚手架四周距离水池内壁以不大于400mm为原则。

7、主要技术措施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明确的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由工长组织,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必须参加。

板上下层钢筋不位移,采用通长马凳,间距1m,将上下排筋固定。

同时在顶板上弹处钢筋分布位置线,依线绑筋,保证其位置的准确。

工程技术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不得遗漏。

在混凝土浇筑时,项目部安排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旁站监督,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

同业主、监理、总包单位等单位密切配合,在混凝土浇筑前完成会签工作。

保证2组振捣手,确保两次振捣到位,压实、抹光。

基础工程原材料、成品试验按试验规范规定,进行取样试验及见证。

8、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8.1质量工作准备

(1)根据总包单位的要求,确定本工程最终质量等级为达到合格。

(2)在满足有关质量标准和工艺规范的条件下,编制本工程的分部分项验收计划、质量通病治理计划、停检点设置计划。

(3)制定各岗位的质量责任制和实施办法。

(4)制定质量自检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以下体系进行施工,层层把关。

8.2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按照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以GB/T19001-ISO9001模式标准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推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以合同为制约,强化质量过程和程序管理的控制。

项目经理部推行专业责任工程师负责制,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使质量保证体系延伸到各专业承包商。

通过明确分工、密切协调与配合,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

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质量经理、技术经理和施工经理策划、组织实施,区域和专业责任工程师检查监督的管理体系,形成项目经理部、各专业承包商和施工作业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

具体质量保证体系如下:

 

8.3质量保证措施

(1)现场各工序由专人把关,每道工序制定岗位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施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3)开工前由技术人员向施工队伍做详细技术交底;

(4)各工序设质量负责人、质量检查人,岗位明确,责任落实;

(5)不掌握操作工艺、不明确质量标准的人员,严禁上岗操作;

(6)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8.4质量计划

8.4.1总体计划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遵照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的要求,将编制好的质量计划提交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经审查批准后,施工阶段遵照执行,并随时按照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提出的要求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

8.4.2质量通病的预防

1)蜂窝、麻面:

施工中,振捣时间应充分且不得有过振和漏振。

拆模时间应严格控制,防止拆模过早,造成粘模。

2)龟裂:

浇筑时混凝土上下层接槎应振捣均匀,并控制好混凝土塌落度,避免因塌落度过大,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施工中有专人负责看管钢筋和模板。

3)施工缝夹渣:

在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清理施工缝,清除已硬化的混凝土面上的松散骨料,并冲洗干净,浇筑时要振捣密实。

4)露筋:

模板安装前,检查垫块是否牢固、位移或间距过大、漏放现象,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及振捣帮插入间距。

5)孔洞:

对于钢筋较密部位,应使用石子粒径较小的混凝土,振捣帮采用小直径的。

9、安全文明施工相关措施

9.1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物资安全和人员职业健康,实现安全文明目标,根据公司《HSE管理体系文件》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实行公司总部总体控制、项目部日常管理、作业队自控自检的三级控制、层层负责的管理模式。

HSE保证体系为:

 

9.2安全保障措施

9.2.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对危险源进行辨识与风险评价,详见附表2。

9.2.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1)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管理规定;

(2)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管理制度;

(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管理制度;

(4)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5)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检查管理制度;

(6)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奖罚(评比)管理制度。

9.2.3建立完善的联检制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周组织一次由安全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事故的隐患问题和违章现象,向出事单位或个人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

各施工单位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预以解决。

HSE工程师监督核查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

若发现重大隐患问题,应下达停工令,待隐患问题排除,并经检查验收批准后方可施工;

在组织施工中,HSE工程师实行“巡检制度”和“值班制度”即只要工程施工不停,就必须保证有HSE工程师在现场值班,以防紧急事故发生;

根据季节的变化、节假日、以及施工作业的特殊要求等,由HSE管理部组织不定期的HSE检查及专业检查,并做好检查情况的记录。

9.2.4检查和监督

(1)HSE管理部负责现场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HSE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本工程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情况;

(3)HSE管理计划、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4)施工现场直接作业环节中HSE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5)作业场所文明施工情况及各种有毒有害因素的管理情况;

(6)隐患整改治理情况。

9.2.5保证措施

(1)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前,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