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县烟草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4753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东县烟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景东县烟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景东县烟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景东县烟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景东县烟草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东县烟草产业发展规划.docx

《景东县烟草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东县烟草产业发展规划.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景东县烟草产业发展规划.docx

景东县烟草产业发展规划

景东县烟草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          总论

 

1.1规划的背景

景东彝族自治县烟草种植历史悠久,多年的种植发展,为景东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促作用。

省政府把思茅列为全省最具发展优质烟潜力的重点烟区后,景东县委、县人民政府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县内丰富的土地资源,优越的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非常适宜生产优质烟叶的优势,提出把烟草产业作为今后县域经济发展重要的经济骨干产业来抓,根据上级关于做好烟草产业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及时成立了项目规划组,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在对全县烟草产业发展条件、发展思路及目标、产业定位、规划布局、发展重点、扶持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充分调研基础上,对宜烟乡、村和片区按烟叶生物学特性进行科学的论证。

在市烟办、市烟草公司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景东彝族自治县烟草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

1.2规划的依据

——《中共思茅市委思茅市人民政府关于加速烟草产业发展的意见》(思发〔2005〕5号)。

——《关于要求编制上报烟草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思发改农经〔2005〕20号

——《思茅市烟草产业发展规划》

——《景东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景东“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景东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产业布局等实地调查资料

——烤烟栽培技术规程及实践经验

1.3规划的目的

一是根据规划要达到“综合性,可操作性、前瞻性、战略性、地域性、开放性”的内在要求,通过规划来规范和指导行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进而提高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是就行业所面临的加快发展重要战略机遇,以烟草产业建设真正达到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为突破口,正确处理加快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重大经济关系和经济问题,使规划成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规划着手于现实,着眼于未来,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在加强和提高自身发展能力的同时,希望得到上级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四是规划从产业发展条件、产品质量、市场前景、建设目标内容及规模、技术、资源、物资保障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为今后用来规范和指导行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政府宏观指导提供决策依据。

1.4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国内外、县内外烟草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应用烟草产业发展的成熟结论和实践经验,执行好上级政策,落实好上级部署,紧紧结合县情实际,求真务实,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与可能结合,充分发挥县内资源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快速形成产业规模。

1.5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四优先一保证”的原则来进行规划,即:

坚持最适宜区种植的原则,凡是最适宜区的田和地都基本作了规划;坚持生产条件好、土地相对集中的原则;坚持水利、交通条件较好的原则;坚持劳动者素质相对较高的地方优先发展的原则,规划中凡是基础条件较好、劳动者素质相对较高的乡(镇)和村组,基本都提前安排发展种植;同时规划中进一步明确强调实行三年轮作的原则;

二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行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快速形成新兴产业;

三是资源利用与实施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的原则。

1.6规划期及规划的主要目标

规划期:

共11年,即2005年至2015年。

主要目标:

近期目标(2005—2007年):

种植面积13.8万亩,产量31.97万担,产值14125.8万元。

中期目标(2008—2010年):

种植面积28.7万亩,产量66万担,产值29258.3万元。

远期目标(2011—2015年):

种植面积58.3万亩,产量140万担,产值62062万元。

1.7规划方法和步骤

此次规划由下而上、上下结合、制定目标、外业调查、内业分析整理、修定目标、文本规划和图表绘制、评定审核等几个环节,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互结合的方法,制定出全县近、中、远期烟草发展规划。

 

第二章          自然资源利用综合评价

 

2.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1地理位置

景东彝族自治县位于滇西南中部,思茅市北端,横断山脉南部,澜沧江以东、哀牢山以西。

地理位置在东经100°24′—101°15′,北纬23°57′—24°51′之间。

东与楚雄州的南华、楚雄、双柏等县与哀牢山分水岭分界;南与本市的镇沅县接壤;西与临沧市的云县隔澜沧江相望;北与大理州的南涧、弥渡两县相邻。

东有哀牢山、西有无量山两大山系,中有把边江(川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地势由北向南倾斜,辖区平面形状近似一支“三通管”。

南北平均长73公里,东西平均宽61公里,总土地面积4466平方公里。

2.1.2地形地貌

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内有横断山脉支系哀牢山与无量山平行排列,北南走向,东西对峙,层峦叠嶂,从山顶到山脚,地势随海拔逐步下降逐步变得平缓。

境内相对高差较大,最低海拔(795米)大朝山东镇文肖河口与澜沧江交汇处,最高海拔(3370米)为无量山最高峰—猫头山。

从河谷最低点到山地最高点,水平距离61公里,相对高差2575米,每公里平均下降42米,县境内群山连绵起伏,溪流遍布,主要山脉有无量山和哀牢山,主要河流有澜沧江、川河、者干河,两山之间是川河坝和者干坝。

构成“两山、两坝、三河”的地形特征。

景东为深切割中山地貌类型,河谷盆地镶嵌其中。

2.2自然资源

2.2.1土地资源和土壤资源

土地资源

景东县土地总面积669.9万亩,在耕地类型中分为水田、旱地两个类型,合计面积118.7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7.6%,其中:

水田和水浇地21.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8.5%,旱地97.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1.5%。

土壤资源

优质烟生产对土地条件有较严格的要求。

景东烟区生产实践证明,在海拔1100—1800米的平地和缓坡地、梯地、丘陵地上,分布有适宜种植烟草的赤红壤、红壤、水稻土、冲积土等土壤类型。

境内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通透性好、保水保肥;一般都是红、黄红、棕色的轻粘壤土、中壤、沙壤,PH值5.5—6.5,土壤肥力中等,富含磷钾,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烟叶。

2.2.2气候资源

据景东气象局统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18.5℃,最冷1月平均气温10.9℃,最低气温-1.4℃。

最热为6、7月,月均气温为23.1℃,最高气温37.7℃,温差为12.3℃,日温差大约出现在3月,为18.9℃,日平均气温≥10℃的有效积温为6440.9℃。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年平均降雨量1086.7mm,年平均蒸发量1793.5mm,平均日照时数2133小时,相对湿度77%。

光照 景东光资源充足,热量充裕,积温有效性高,日照时效年平均2133.3小时,光热匹配较好,太阳辐射总量较高,对烤烟种植有充余的日照。

温度 热量充足,垂直变化明显,无霜期>120天,年平均气温为18.5℃,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10.9℃,最热为6、7月,月平均气温为23.1℃,最高气温37.7℃,温差为12.3℃,气温的日振幅大,年振幅小,雨热同季,对烤烟生产有较好的温度。

降水 降水丰富,其特点表现为西多东少,南多北少,年平均降雨为1086.7mm,5月底进入雨季,10月结束,5—10月降雨占全年的84.14%。

年平均降雨日数153.5天。

年平均蒸发量为1793.5mm,为降水量的1.5倍。

降水丰沛,雨量集中,干湿季分明,有利于烤烟种植。

空气 空气质量对烤烟生产、烟叶质量有影响,景东森林生态植被保护完好,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8.31%,县内没有大的工业区,空气质量优,有利于优质烟叶的生产。

气候灾害:

我县气候灾害主要是:

冬春少雨,夏多洪涝,秋季偏湿,有时还会出现冰雹灾和风灾,必须加于应对,增强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土壤 我县境内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通透性好,>15度以上的坡耕地绝大部分都实行了坡改梯工程,保水保肥,土壤因质风化程度较高,土层较深厚,土壤质地粘、沙适中,有机质含量计师较高,酸碱度多为微酸性(PH5.5—6.5),宜于种植烤烟。

烤烟属喜温作物,适宜的温度条件对烟叶产量、质量的提高极其有利,景东县海拔1800米以下区域具备烤烟生产所需要的光、温、水、气、热和土壤条件,是发展优质烟草的适宜区域。

2.2.3生物资源

由于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适宜水稻、包谷等粮食作物和烤烟、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生长,生物资源丰富,有植物200多个科,700多属,1800多种乔木树种,共有3个森林植被型,8个森林植被亚型,13个森林类型,数百种野生菌类;有甘蔗、茶叶、泡核桃等十多种经济林果和作物;有上百种果类;有丰富生态的畜禽资源,上百种兽类动物,生物资源特别丰富。

2.2.4水资源

景东水利建设,采取按大、中、小结合,引、蓄、堤并举方式运作,截止2004年底,全县共有水利设施10775件,其中:

中型引水工程1件,小

(二)型以下水利渠道5399件;蓄水工程58件;小

(一)型水库9件;小

(二)型水库7件;坝塘41件;机电堤灌3件;水电站20座、31台,装机12075千瓦,堤坊14公里;“五小”水利工程5282件,有效灌溉面积199800亩,水利化程度37.5%。

以上水利工程的实施,进一步配套烟区水利工程,较大程度满足烟草育苗和抗旱栽烟用水,对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2.2.5煤炭资源

全县煤炭储量8800多万吨,分布在大街、花山,文龙有少量的储量,太忠有少量的无烟煤储藏。

煤质为低灰、高硫、发热量大的高变质褐煤。

我县煤炭储量丰富,县内煤炭开采有大街煤矿,年生产能力为6—10万吨,可为烟草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能源。

2.3烤烟种植区划

2.3.1烤烟种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烤烟种植与环境条件密不可分,特别是优质烟叶生产对环境更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

景东所处纬度偏南,在北回归线延北附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从光、温、水、气、土、肥等情况来看,适宜于烤烟种植,同时可以生产出理化成分协调的优质烟叶。

烤烟对温度的反映比较敏感,不同的温度条件对烤烟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

从光照、温度、降水、空气、气候、土壤等条件,来划分以下种植区域:

不适宜区:

无霜期不足120天,海拔1000米以下或海拔2200米以上;0-60厘米土壤含氯量>45ppm,山高沟深、雾气大,日照明显不足,气流不畅,耕地坡度>40度,水土流失严重,交通不变,燃料运输困难。

次适宜区:

无霜期>120天,6-8月日均气温≥24℃,9月平均气温16℃,日照充足。

适宜区:

海拔1200-1800米的平坝或缓坡地,无霜期>120天,>10℃的活动积温在5504-6415℃,平均温度15.4-17.9℃,土壤PH5.5-7.5之间,适宜烤烟生长期>120天。

最适宜区:

海拔1300-1800米,6-8月日平均气温≥20℃持续天数在70天以上,9月下旬平均气温>17℃,0-60厘米土壤含氯量<30ppm,所产烟叶香气足、质量好、吃味醇和。

2.3.2烤烟种植区划结果

本次规划的划分指标,主要依据全省的标准,以热量(尤其是烤烟生长期的热量)和土壤限制因素为主,全县以村委会为单位划分到片区,综合考虑海拔高度、地形地势、气候条件等因素全面分析,加以确定。

根据我县实际具体划分结果如下:

全县15个乡(镇)157个村民委员会1641个村民小组适宜种植烤烟,共涉及农户49319户202044人。

共有耕地面积455947.2亩,其中:

水田82583.1亩,旱地373364.1为,宜烟面积364521.6亩,其中:

水田11766.4亩、旱地352755.2亩,共分为5537个片区。

最适宜区:

全县总计50村,宜烟面积149599.7亩,占全县宜烟面积41%,片区数2098个,占全县片区数37.9%;

适宜区:

全县总计96村,宜烟面积199217.1亩,占全县宜烟面积54.7%,片区数3174个,占全县片区数57.3%;

次适宜区:

全县总计11村,宜烟面积15704.8亩,占全县宜烟面积4.3%,片区数265个,占全县片区数4.8%。

详见各(乡)镇适宜性分区情况表:

各乡(镇)适宜性分区情况表

乡(镇)

宜烟面积

其   中

最适宜区

占(%)

适宜区

占(%)

次适宜区

占(%)

安定

37290.7

17922.8

40.1

18334.9

49.2

1033

10.7

文龙

56114

29922

53.3

22125

39.4

4067

7.3

龙街

38254.3

15989.7

41.8

18433.9

48.2

3830.7

10

太忠

36494.5

23108.5

63.3

13386

36.7

 

 

锦屏

23978.4

13701.5

57.1

10276.9

42.9

 

 

文井

43578

 

 

43578

100

 

 

者后

22740

 

 

22740

100

 

 

大街

12546.6

11164.6

89

1382

11

 

 

花山

15343.2

9125.7

59.5

6217.5

40.5

 

 

漫湾

16740.8

2967.3

17.7

13773.5

82.3

 

 

林街

14113

8905

63.1

5208

36.9

 

 

景福

17647.2

6741.6

38.2

9117.6

51.6

1788

10.2

永秀

17659.4

7517

42.6

7730.4

43.8

2412

13.6

曼等

8310

2534

30.5

3700

44.5

2076

25

大朝山

3711.5

 

 

3213.4

86.6

498.1

13.4

合计

364521.6

149599.7

41

199217.1

54.7

15704.8

4.3

 

 

第三章 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

 

3.1经济发展基础

3.1.1基础设施条件

全县累计完成坡改梯14.7万亩,建成高稳产农田地37万亩,共建设水利设施10775件,水利化程度37.5%。

全县公路总里程达3437.2公里,其中:

国道36公里、省道114.2公里、县乡道671.6公里、乡村道1519公里,专用公路120公里,村组道976.4公里。

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简易公路目标。

56%的村民小组通简易道路。

基本形成一个以县城为中心,以国道、省道为依托,向各乡镇幅射的县、乡、村公路为主的公路网络,为烟草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县境内国家漫湾电站全部机组发电,架通了漫湾至景东县城110KV输电线路。

全县有110KV变电所1处,容量5600KVA,35KV变电所7处,容量9780KVA,配电变压器920台,容量51320KVA,110KV线58.8KM,35KV线路141.53KM,10KV线路1584KM,0.4KV线路3593KM。

全县15个乡镇,167个村委会全部架通输电线路,通电率100%,2340个村民小组已通电2236个,通电率95.4%,农户通电率93.1%。

可为今后烤烟生产提供用电便利。

城乡固定电话网交换机总容量已达18736线,城乡电话机总数达15881部。

全县已有88个村委会基本架设并实现了程控直拨电话,移动电话覆盖面不断扩大。

全县所有乡镇已全部通光缆,并建成覆盖除永秀、大朝山两个乡(镇)外的SDH光纤化环形数字转输网,计算机互联网用户已发展到4千多户。

全县共建烤房6471座,烟区道路1298公里,建烟站5个。

经多年发展,我县农业和烟区基础设施取得很大成就,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基本上适应了当前农业和烟草产业发展的需要。

3.1.2产业发展及财力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景东县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14930万元,比1978年5204万元增加109726万元,增长21.1倍,其中:

第一产业完成50046万元,增长14.3倍;第二产业完成25546万元,增长33.5倍;第三产业完成39338万元,增长32.1倍。

产业比例由0.63:

0.14:

0.23调整为0.44:

0.22:

34。

经过多年的培植,形成了以林产品、畜牧业、烤烟、蔗糖、蚕桑、紫胶、矿产和茶叶为主的八大支柱产业。

景东是比较典型的山区贫困县,财源结构单一,地方财政缺乏有力的支撑点,财政收支平衡任务十分艰巨,财政支出70%的资金要靠上级财政补助。

2004年全县完成财政收入8008万元,其中:

工商各税6738万元,占84%;农业四税1036万元,占13%(其中烤烟农特税收入535万元,占农业四税的51.6%);财政征收收入173万元,占2%;基金收入61万元,占1%。

全县财政供养人员人均占有财政收入不到1万元;全县财政资金总来源29190万元,人均可用财力仅为829元。

促进烟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缓解日益紧张的财政收支矛盾将起到明显作用。

3.2社会发展基础

3.2.1行政区划及民族人口

全县共辖15个乡(镇)、169个村(居)民委员会,2340个村民小组,其中:

东部哀牢山有花山、大街、龙街、太忠四个乡;西部无量山有景福、永秀、大朝山、曼等、林街、漫湾六个乡(镇);无量山、哀牢山中部的川河沿线有安定、文龙、锦屏、文井、者后五个乡(镇),县城所在地为锦屏镇。

2004年全县总户数91169户、354003人,其中:

农业户80330户,人口329857人,占总人口的91.8%,非农业人口29146人,占总人口的8.2%,其中:

妇女人口168775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5‰。

景东是个多民族聚居的贫困县,主要有汉族、彝族、哈尼族、瑶族、回族等24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6439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6.4%,少数民族中,有彝族14.02万人,占总人口的39.6%,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5.3%。

3.2.2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景东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贫困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全县经济不断发展,教育、科技、文化、计生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

巩固“普六”、“普九”和扫盲的成果,重视职业教育、岗位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在全社会培养和形成一种靠知识立身和致富的风尚。

全县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健康发展,师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2004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39所,其中:

普通中学22所,小学212所。

学校专任教师3078人,在校学生人数48428人,学校毕业生人数达12501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分别达99.86%、98.7%、98%和85.5%,初中生入学率达96.26%,小学六年完学率达95.4%。

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科教兴县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全国技术创新会议精神,围绕大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引进实用技术,积极有效地开展科技试验示范和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工作,平均每年举办各种实用科技培训300期以上,受训人员50000余人,年推广良种40余万亩。

全县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共有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收转站503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2%和94%,全县文化市场不断丰富,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日益活跃,全民健康运动蓬勃发展,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生活需要。

全县卫生系统共有国家办医疗单位和医疗机构22个,其中县级6个,乡(镇)中心卫生院16个,职工总数685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5人,病床1.17张。

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和卫Ⅵ、Ⅶ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卫生保健工作合格达标,乡、村一体化管理和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建设初具雏形。

计划生育“三为主”成果逐年得到巩固,“三结合”工作稳步发展,创建优质服务所和创建合格乡村活动试点取得成功,“四级”工作网络基本形成,人口增长控制能力不断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展,群众生育意识不断提高。

3.3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004年完成县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现价)94218万元,其中:

工业总产值22310万元,农业总产值71908万元,粮食总产量1.29亿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56230万元,纯收入343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8元。

县内经济基础薄弱,人均经济资源少,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表现在:

自然条件差,劳动者素质低、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落后的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微弱,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状态。

 

第四章 烟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

 

4.1烟草产业发展现状

景东县的烤烟生产经历了试种、起步、发展、大发展、国家“双控”后稳定发展的过程。

1985年,在行署支持下,在县内组织实施了烤烟多点试验,取得了丰富的技术资料,1992年,景东开始在太忠、龙街、大街、花山、安定等乡村种植烤烟3666亩,1993年面积达13637亩,到1997年,在全县15个乡镇种植52066亩,产量达到94342担,烟农收入达3780万元,1998年国家实行烤烟双控政策,种烟乡镇由15个乡(镇)减少到6个,面积减少到14587亩,2000年后,景东烤烟在双控政策指导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狠抓科技兴烟战略,借助烤烟发展的国际国内良好机遇,使全县烤烟生产得到了健康发展,2004年,是景东烤烟生产发展最好一年,全县有7个乡(镇)58个村委会412个村民小组4338户种烟,种植面积18600亩,收购量44270担,其中:

上等烟12400担,占28%,中等烟26440担,占59.7%,中上等烟占87.7%,平均价格达8.93元/公斤,亩产值达1063元,户均产值达4558元。

成为景东部分乡(镇)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一项重要骨干产业。

1997年至2004年,全县共种植烤烟152156.7亩,种烟户49226户,收购烟叶量307545担,农民总收入11498.7万元,平均亩产量101.1公斤,平均亩收入756元。

景东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发展烟草产业没有退缩,在“双控”指导下稳步推进,在困难中摸索,在困难中挺进,在困难中发展,为烟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多年实践证明,我县烤烟生产属优质、适产、高效的生产区之一。

烟草产业是我县一项富民、兴县的优势产业,随着国家和省局作出调整烤烟生产布局,我县烟草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2基础设施条件

通过几年的努力,景东县根据自身积累和争取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软、硬件设施和投资环境,已明显得到改善。

——在安定、文龙、龙街、太忠、锦屏五个万担种烟乡镇已建成标准化收购站5个,均通过省级验收,交通便利,设施、功能齐全完备,每个烟站配备有20—30名专业技术员,每个烟站能够完成每年2万担以上烟叶收购任务。

——烟区水利建设逐年加强,抗旱移栽矛盾日趋改善。

全县已建成水浇地47500亩,按照三年轮作的要求,每年固定水浇地达到15800亩,占全县种植面积的64%,并且每年烟区水利建设的项目和资金都在增加。

——烟区道路建设和维修投资增加,乡村道路保障畅通。

每年投入十多万元资金维修烟区道路,改善通行质量,保证在烟叶交售季节烟区道路的畅通。

——信息化网络建设得到巩固,实现站点→县→市联网。

五个烟叶收购站和县市已相互联网,实行电子过磅,微机结算,网络上报报表。

——价区调整,烟农收入增加,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从2005年开始,价区从三价区调整为二价区,按可比价格计算每公斤烟叶收购价格平均上升0.7元;产前投入从三价区的50元/担提升为二价区的70元/担,投资明显增大,烟农受益更大。

4.3技术和管理队伍

景东县从1992年开始引种烤烟,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