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试验记录培训47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4517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3 大小:11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试验记录培训47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施工试验记录培训47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施工试验记录培训47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施工试验记录培训47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施工试验记录培训47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试验记录培训47终.docx

《施工试验记录培训47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试验记录培训47终.docx(1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试验记录培训47终.docx

施工试验记录培训47终

4.7施工试验记录

4.7.1概念

施工试验记录是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的试验,记录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试验单位应向委托单位提供电子版试验数据),并得出试验结论的资料统称。

4.7.2有关规定及要求

4.7.2.1从事试验有关人员要求

(1)工程项目经理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试验人员,且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无证者不得独立从事试验工作。

认真贯彻国家、部及地区颁发的现行建筑工程的法规、规程及有关制度。

严格按照材料检验标准有关取样的规定取样送试,对试样的代表性、真实性负责。

(2)试验部门对出具的试验报告的计算、审核及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一切原始数据不准随意涂改,更改,资料不准抽撤,必须实事求是,试验资料子项要填写齐全,如确无必要填写的,可在栏内划一斜杠(\),数据可靠,结论明确。

同时应有试验、计算、复核和负责人签字,计算和复核必须由两人完成,并加盖试验室专用章。

4.7.2.2试验计划及试验技术交底

一、试验计划

㈠主要内容

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部门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制工程项目试验计划,包括见证取样和实体检验计划。

计划应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完善性。

当施工进度计划、设计、材料变更等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调整试验计划。

其中见证取样和实体检测计划应与建设、监理单位共同制定。

1.工程总体情况:

试验计划依据国家标准、规范中有关规定的要求,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制定需检测、试验的项目,根据工程总量(计划用量)制定各种原材料复试、试验,混凝土试件的试验、见证以及混凝土实体检测的数量,其他计划检测的项目、数量等;

2.单项试验计划:

应按试验项目分别编制,包括编号、试验项目名称、施工部位、代表批量、材料或试件的规格型号、强度等级、试验性质(常规、见证)等。

㈡审批

《试验计划》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建设、监理单位审批备案。

二、现场试验技术交底

项目技术部门根据试验计划方案,在开工前向试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格式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5表C2-1),试验人员应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试验概况和具体操作细节有一全面而具体的了解。

若单位工程不能一次交底,可随工程进度分次进行交底,当工程设计变更,试验项目有改变时应重新进行交底。

如有特殊要求,可另用文字或图表进行补充交底。

㈠交底内容

主要包括:

标准养护室的管理、各种器具的使用、取样部位、取样方法、取样组数、试块制作、见证取样管理、各种台账建立等进行技术交底。

1.工程各阶段要求:

施工部位、材料或试件名称、设计要求、规格品种、检测试验项目、强度等级等;

2.取样方法、数量及制做:

计划或实际用量、试件取样部位、取样方法、取样组数、养护形式(标养、同条件等)及养护要求、试件制做方法及步骤、所用仪器设备要求等;要求现场进行检测的项目(坍落度、测温等)取样方法、检测方法、判定合格的标准等;

3.原材料复试:

复试时间、复试材料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数量等;

4.季节性施工:

混凝土试件的取样、留置、养护及其它有关专项规定;

5.规定送试试件时间、取试验报告时间等;

6.其它有关事宜。

㈡交底形式:

可用技术交底表格,或另行设计格式,但内容要齐全。

㈢注意事项及要点

1.“工程名称”应与施工组织设计项吻合;

2.“施工部位”应具体到层、段;

3.“材料或构件名称”

⑴“原材料”水泥、砂、石、砖(砌块)、钢筋、钢材、防水材料、粉煤灰、外加剂。

⑵“施工试验”混凝土、砂浆试块、抗渗试验、钢筋连接、回填土、饰面砖、后置件、预应力、钢结构、幕墙等。

4.“设计要求、规格品种、强度等级”按实际情况填写。

5.“计划用量或实用量”按实际情况填写。

6.“取样组数”按规定填写。

7.“要求取样日期”应与施工进度吻合。

8.应有技术负责人或交底人、试验工签字,并写清交底日期。

㈢实例

1.混凝土试验计划实例见表4.7-1。

2.钢筋连接试验计划实例见表4.7-2。

3.砌筑砂浆试验计划实例见表4.7-3.

4.水泥试验计划实例见表4.7-4

5.钢筋原材试验计划实例见表4.7-5

6.砖及砌块试验计划实例见表4.7-6

7.防水材料试验计划实例见表4.7-7

8.其它项目试验计划(通用表)实例见表4.7-8

 

混凝土试验计划

表4.7-1

序号

施工部位

强度

等级

常规试验取样组数

见证

试验

拆模用同条件

标养

28d

抗渗标养

实体

检测

取样

组数

拆模

抗渗

1

基础垫层I

C15

74

1

2

基础垫层II

C15

95

1

3

基础底板I

C30

260

1

2

1

1

2/1

4

基础底板II

C30

313

1

2

1

5

基础地梁I

C30

170

1

1

1

6

基础地梁II

C30

190

1

1

1

1

1/1

7

设备层墙柱I

C40

116

1

1

1

1

1

8

设备层墙柱II

C40

120

1

1

1

1

1/1

9

设备层梁板I

C30

210

1

1

1

1

10

设备层梁板II

C30

25

1

1

21

四层墙柱I

C40

50

1

22

四层墙柱II

C40

58

1

1

1/1

23

四层梁板I

C30

186

1

1

1

1

24

四层挑梁板II

C30

60

1

1

25

五层墙柱I

C40

50

1

1

1/1

26

五层墙柱II

C40

58

1

27

五层梁板I

C30

186

1

1

1

1/1

54

机房层墙柱II

C40

30

1

1

1

55

机房层梁板I

C30

35

1

1

1

1

合计

24

10

48

6

30

17/30

注:

表中工程量与实际若有偏差,应及时调整试验组数。

 

钢筋连接试验计划

表4.7-2

序号

施工部位

接头类型

性能

规格

Ⅲ级

接头数量

常规

见证

取样组数

取样组数

1

±0.00以下

闪光对焊

14

960

3

1

2

闪光对焊

20

46

1

1

3

闪光对焊

22

176

1

1

4

闪光对焊

25

290

1

1

5

±0.00以上

闪光对焊

18

595

2

1

6

闪光对焊

20

116

1

1

7

闪光对焊

22

442

2

1

8

闪光对焊

25

793

3

1

9

电渣压力焊

18

708

6

2

10

电渣压力焊

20

910

7

2

11

电渣压力焊

22

1187

7

2

12

电渣压力焊

25

2064

7

2

13

电渣压力焊

28

776

7

2

14

电渣压力焊

32

296

5

2

合计

54

20

砌筑砂浆试验计划

表4.7-3

序号

施工部位

砂浆

种类

强度

等级

工程量

常规取样组数

见证

标养

28d

冬施

同条件

取样组数

1

地下设备层

混合

M5

1

2

地下一层

1

1

3

一层

1

4

二层

1

5

三层

1

1

6

四层

1

7

五层

1

1

8

机房层

1

合计

8

3

水泥试验计划

表4.7-4

序号

施工部位

品种及强度

等级

计划

用量

常规

取样组数

见证

取样组数

备注

1

结构

P.S32.5

150

1

1

2

装修

P.S32.5

340

2

1

合计

3

2

钢筋原材试验计划

表4.7-5

序号

施工部位

级别或

牌号

规格

计划用量

常规

见证

取样组数

取样组数

1

I级

6

5.59

1

1

2

8

37.16

2

1

3

10

58.25

2

1

4

12

14.13

1

1

5

II级

10

17

1

1

6

12

115.19

3

1

7

14

57.44

2

1

8

III级

12

44.88

2

1

9

14

13.38

1

1

10

16

6.78

1

1

11

18

21.87

1

1

12

20

93.77

3

1

13

22

60.17

1

1

14

25

113.56

2

1

15

28

24.38

1

1

16

32

10.08

1

1

合计

25

16

 

砖及砌块试验计划

表4.7-6

序号

施工部位

种类

强度等级

计划

用量

常规

见证

取样组数

取样组数

1

填充墙

陶粒混凝土砌块

MU2.5

1.85万

2

1

2

加气混凝土砌块

MU2.5

1.6万

2

1

合计

4

2

防水材料试验计划

表4.7-7

序号

施工部位

材料名称

计划

用量

常规

见证

取样组数

取样组数

1

底板及地下室外墙

3mmSBS卷材

6350m2

1

1

2

地下外墙施工缝

BW膨胀止水条

1000米

1

1

3

屋面

5mmSBS卷材

850m2

1

1

4

屋面

SBS防水涂料

2.5t

1

1

5

室内防水地面

聚胺酯防水涂料

1.5t

1

1

6

玻璃幕墙

硅酮密封胶

2t

1

1

合计

6

6

其它项目试验计划(通用表)

表4.7-8

序号

施工部位

项目

名称

规格

品种

计划

用量

常规

见证

取样组数

取样组数

1

二次结构及抹灰

中砂

600t

1

2

回填土击实

灰土

2:

8

1

3

基础肥槽

灰土

2:

8

200m

10

3

4

外墙

外墙砖

145×45

2900m2

1

1

5

外墙

铝塑复合板

900m2

1

6

室内

花岗岩石材

1600m2

2

2

7

室内

人造木板

860块

1

1

8

室内

复合地板

600m2

1

1

4.7.2.3常用原材料及施工过程试验项目与取样规定

常用原材料及施工过程试验项目与取样规定见本教材附录A

(注:

凡没有列出的项目请执行相应的规范标准)

4.7.3施工试验记录主要内容及要求

4.7.3.1回填土

回填土一般包括素土、灰土、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的夯实填方、柱基、基槽管沟、基坑、排水沟的回填夯实、场地平整、地(路)面基层和地基局部处理回填夯实等。

一、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㈠有关规定及要求

凡重要的、大型的或设计有要求的填方工程,在施工以前应对填料作击实试验,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并根据设计压实系数,确定土的施工最小干密度控制值。

由试验单位出具《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㈡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

工程名称、施工部位、填土部位、委托单位、试验委托人、结构类型、要求压实系数、土样种类、试验结果结论等。

㈢注意事项及要点

1.“工程名称”与施工图纸图签应一致,按合同文件上的单位工程名称填写。

2.“施工部位”应填写清楚(如柱基、地基处理回填等)。

3.“填土部位”应按实际试验部位填写,如x轴至x轴基槽,“轴”横起至横止轴/纵起至纵止轴,轴线数字码、英文码标注应带圆圈。

4.“委托单位”应填写送检单位名称全名。

“试验委托人”应填写委托单位负责试验的人员。

5.“结构类型”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填写。

6.“要求压实系数”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或施工规范填写。

7.“土样种类”应填写素土、灰土(如2∶8灰土)、砂或级配砂石等。

8.“试验结果”应包括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及控制干密度指标。

9.“结论”应依据标准的具体要求填写,应准确。

10“批准、审核、试验”签字、试验单位盖章齐全。

㈣实例

实例见表4.7-9

 

表4.7-9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表C6-4

编号

001

试验编号

2005-00019

委托编号

2005-04618

工程名称及部位

×××工程

试样编号

3

委托单位

×××建筑公司

试验委托人

×××

结构类型

框架

填土部位

基础回填

要求压实系数

(λc)

0.95

土样种类

2:

8灰土

来样日期

×年×月×日

试验日期

×年×月×日

最优含水量(Wop)=19.5%

最大干密度(Pdmax)=1.62g/cm3

控制指标(控制干密度)

最大干密度×要求压实系数=1.54g/cm3

结论:

依据GB/T50123-1999标准,以上所检项目,最佳含水率19.5%,最大干密度1.62g/cm3,控制干密度1.54g/cm3。

批准

×××

审核

×××

试验

×××

试验单位

×××试验中心

报告日期

2005年×月×日

二、回填土试验报告

㈠有关规定及要求

1.回填土一般包括柱基、基槽管沟、基坑填方、场地平整、排水沟、地(路)面基层和地基局部处理回填的素土、灰土、砂和砂石。

2.应按规范要求绘制回填土取点示意图,分段、分层(步)取样,出具《回填土试验报告》。

㈡回填土试验取样方法

1.环刀法:

每段每层进行检验,应在夯实层下半部(至每层表面以下2/3处)用环刀取样。

此试验方法适用于粘性土。

2.罐砂法:

用于级配砂再回填或不宜用环刀法取样的土质。

采用罐砂法取样时,取样数量可较环刀法适当减少,取样部位应为每层压实的全部深度。

此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原状砂和砾质土的密度。

㈢合格判定

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得大于0.08g/cm3,且不得集中。

试验结果不合格应尽快上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试验报告单不得抽撤,应在其上注明如何处理,并附处理合格证明,一并存档。

㈣注意事项及要点

1.“工程名称”与施工图纸图签应一致,按合同文件上的单位工程名称填写。

2.“施工部位”应填写清楚(如基槽、地基处理回填等)。

3.“委托单位”应填写送检单位名称全名。

“试验委托人”应填写委托单位负责试验的人员。

4.“要求压实系数”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或施工规范填写

5.“回填土种类”应填写素土、灰土(如2∶8灰土)、砂或级配砂石等。

6.“控制干密度”应与同部位土工击实试验报告中“控制干密度指标”一致。

7.“点数”、“步数”应准确。

基槽点数=周长÷(10~20),基槽步数=(底标高-顶标高)÷(夯实厚度)

夯实厚度一般控制在20cm。

8.“取样位置简图”应绘制回填土取点示意图,包括平面图及剖面图。

平面图应注明主要控制轴线、尺寸、取样点位(应按不同分层、步分别标示)、指北针;剖面图应注明回填起止标高、每步厚度、回填土种类。

9.“结论”应依据标准的具体要求填写,应准确。

10“批准、审核、试验”签字、试验单位盖章齐全。

11.相关资料有:

地质勘探报告、验槽记录、有关隐检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设计洽商等。

㈤实例

回填土试验报告实例见表4.7-10

表4.7-10

回填土试验报告(表C6-5)

编号

01-C6-001

试验编号

2005t-317

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及部位

×××工程-肥槽回填

委托单位

×××建筑公司

试验委托人

×××

要求压实系数(λc)

≥0.95

回填土种类

2:

8灰土

控制干密度(ρd)

1.59g/cm3

试验日期

×年×月×日

点号

项目

步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实测干密度(g/cm3)

实测压实系数

1

1.6

1.6

1.61

1.61

1.62

1.62

1.61

1.65

1.69

1.62

0.96

0.96

0.96

0.96

0.97

0.97

0.96

0.96

0.94

0.97

2

1.62

1.67

1.63

1.61

1.62

1.62

1.6

1.63

1.62

1.68

0.97

0.95

0.98

0.96

0.98

0.97

0.96

0.98

0.97

0.95

3

1.62

1.6

1.61

1.7

1.63

1.6

1.62

1.62

1.62

1.61

0.97

0.96

0.96

0.94

0.98

0.96

0.97

0.97

0.97

0.96

4

1.61

1.62

1.61

1.61

1.62

1.63

1.62

1.69

1.67

1.61

0.96

0.97

0.96

0.96

0.97

0.98

0.97

0.94

0.95

0.96

5

1.61

1.62

1.67

1.69

1.72

1.62

1.66

1.68

1.62

1.67

0.96

0.97

0.95

0.94

0.92

0.97

0.96

0.95

0.97

0.95

6

1.6

1.62

1.62

1.62

1.61

1.63

1.62

1.62

1.63

1.62

0.96

0.97

0.97

0.97

0.96

0.98

0.97

0.97

0.98

0.97

7

1.62

1.69

1.61

1.64

1.63

1.61

1.62

1.63

1.67

1.61

0.97

0.94

0.96

0.97

0.98

0.96

0.97

0.98

0.95

0.96

8

1.62

1.67

1.61

1.61

1.62

1.66

1.62

1.67

1.62

1.62

0.97

0.95

0.96

0.96

0.97

0.96

0.97

0.95

0.97

0.97

取样位置草图:

(附)

结论:

2:

8灰土干密度符合设计要求

批准

×××

审核

×××

试验

×××

试验单位

北京×××试验中心(章)

报告日期

×年×月×日

本表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4.7.3.2钢筋连接

一、有关规定及要求

1.用于焊接、机械连接的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2.焊(连)接工程正式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在现场条件下进行工艺检验。

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或机械连接的施工。

3.钢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机械连接接头应按焊(连)类型和验收批的划分进行质量验收并现场取样复试。

4.承重结构工程中的钢筋连接接头应按规定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验的管理。

5.采用机械连接接头型式施工时,技术提供单位应提交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

6.焊(连)接工人必须具有有效内的岗位证书。

上岗证每两年应复试一次;当脱离焊接生产岗位半年以上,在生产操作前应首先进行复试。

二、钢筋接头型式检验

接头的型式检验报告由供应单位提供。

在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1.确定接头等级时;

2.材料、工艺、规定进行改动时;

3.质量监督部门提出专项要求时。

三、钢筋接头工艺试验(工艺检验)

1.钢筋焊接

在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JGJ18-2005)的要求。

无论采用何种焊接工艺;每种牌号、每种规格钢筋至少做1组试件。

若第1次未通过,应改进工艺,调整参数,直至合格为止。

并应做好记录。

I艺试验接头试件的性能试验(拉伸、弯曲、剪切等)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要求。

2.钢筋的机械连接

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工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试件不应少于3根;

⑵钢筋母材抗拉强度试件不应少于3根,且应取自接头试件的同一根钢筋;

⑶3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符合表4.7-11的规定;对于I级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尚应大于等于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的0.95倍;对于Ⅱ级接头,应大于0.90倍。

接头的抗拉强度要求表4.7-11

 

接头的抗拉强度要求表4.7-11

接头等级

I级

Ⅱ级

Ⅲ级

抗拉强度

F0mst≥f0st或≥1.10fuk

F0mst≥fuk

F0mst≥1.35fyk

注:

f0mst---接头试件的实际抗压强度

F0st――接头试件中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

Fuk――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fyk――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四、钢筋接头现场检验

1.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

当3个试件单向试验结果均符合表4.7-11的强度要求时,该验收批评为合格。

2.如有1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试。

复试中仍有1个试件的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评为不合格。

对Ⅱ级和Ⅲ级接头无论试件属于那种破坏形式,只要试件抗拉强度满足该级别接头的强度要求即为合格。

对I级接头,当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时,即满足条件fm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