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4506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doc.docx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doc.docx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doc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检测题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

23 K—39)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13~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聚沙成塔B

.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

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4.有人用下列方法除去硬水中的某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以降低水的硬度,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A.蒸馏B.静置C.过滤D.加盐酸

5.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质

6.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下列物质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二

氧化碳D.一氧化碳

7.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

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

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B.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之间有间隔

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

9.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

A.电子数目不同B.中子数目不同C.质子数目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

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A.硫酸根离子:

SO42-B.铁的元素符号:

Fe3+

C.碳酸的化学式:

H2CO3D.3个二氧化硫分子:

3SO2

11.铬酸钾(K2CrO4)是印染、医药、电焊、搪瓷等工业的原料。

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3B.+4C.+5D.+6

12.下列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3.地震过后,防疫部门常用到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A.CO2B.NO2C.SO2D.ClO2

14.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3”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3Hg ②Fe3+ ③SO3 

④Na

O2 ⑤3O2-

 ⑥3P2O5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D.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⑥

15.下面是钠元素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钠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22.989

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1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

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17.N(NO2)3是一种新型的火箭燃料。

下列关于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②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 ③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6 ④一个N(NO2)3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8.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B)

A.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

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

D.CO和CO2的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也完全相同

二、填空题(共31分)

19.(4分)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____;

(2)两个铝原子____;

(3)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___;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

20.(5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应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4)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_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在____。

21.(4分)右图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一般

易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形成____(填“阳”或“阴”)离子。

(2)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通常为____价。

(3)钠原子与下面哪种原子化学性质相似___(填选项序号)。

22.(4分)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

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____(填“分子”“原子”“元素”或“粒子”)组成的化合物。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自来水B.冰水混合物C.河水D.蓝墨水

(3)生活中,人们常采用____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

(4)如图是“国家节水标志”,请你列举一种生活中具体的节水措施____。

23.(14分)将下列物质按要求进行归类。

(填序号)

①氧气 ②糖水 ③空气 ④氧化镁 ⑤过氧

化氢 ⑥氖气 ⑦铁 ⑧二氧化硫 ⑨硫

⑩铝 ⑪二氧化锰 ⑫高锰酸钾

(1)单质____;

(2)金属单质:

___;(3)非金属单质___;(4)稀有气体___;(5)混合物___;(6)氧化物___;(7)化合物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7分)

24.(8分)肖红同学在研究分子的性质时,做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一个小烧杯里放半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烧杯。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

(2)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

(3)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粒子运动与温度有关:

___。

(简要地说明实验步骤即可)

25.(9分)(2016·淄博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1)写出A装

置中任意两种仪器的名称____、___。

(2)若选用高锰酸钾为药品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写字母),检验氧气

的方法是____。

(3)选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粉末状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一定量的氧气,你认为最理想的发

生装置是____(填写字母),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四、计算题(10分)

26.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计算:

(1)青蒿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

(2)28.2g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g。

27.钠镊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

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

      ××品牌 低钠盐

 产品标准号…… 

 配料及含量:

氯化钠70% 氯化钾30% 

 生产日期…… 保质

期…… 

(1

)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

(2)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

g。

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检测题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

23 K—39)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13~18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B)

A.聚沙成塔B

.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

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C)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4.有人用下列方法除去硬水中的某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以降低水的硬度,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A)

A.蒸馏B.静置C.过滤D.加盐酸

5.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C)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质

6.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下列物质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C)

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二

氧化碳D.一氧化碳

7.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

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

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C)

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

8.(2016·潍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B.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之间有间隔

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

9.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B)

A.电子数目不同B.中子数目不同C.质子数目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

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B)

A.硫酸根离子:

SO42-B.铁的元素符号:

Fe3+

C.碳酸的化学式:

H2CO3D.3个二氧化硫分子:

3SO2

11.铬酸钾(K2CrO4)是印染、医药、电焊、搪瓷等工业的原料。

铬酸钾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D)

A.+3B.+4C.+5D.+6

12.下列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C)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3.地震过后,防疫部门常用到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D)

A.CO2B.NO2C.SO2D.ClO2

14.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3”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C)

①3Hg ②Fe3+ ③SO3 

④Na

O2 ⑤3O2-

 ⑥3P2O5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D.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⑥

15.下面是钠元素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钠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22.989

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16.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

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17.N(NO2)3是一种新型的火箭燃料。

下列关于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②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 ③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6 ④一个N(NO2)3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8.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B)

A.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

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

D.CO和CO2的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也完全相同

二、填空题(共31分)

19.(4分)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__N2__;

(2)两个铝原子__2Al__;

(3)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__C60__;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

2O5__。

20.(5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10__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用清水冲洗干净

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应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用水润湿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4)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5__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在__距试管口约1/3处__。

21.(4分)右图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一般

易__失去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形成__阳__(填“阳”或“阴”)离子。

(2)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通常为__+1__价。

(3)钠原子与下面哪种原子化学性质相似__A__(填选项序号)。

22.(4分)(2016·湘潭)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

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__元素__(填“分子”“原子”“元素”或“粒子”)组成的化合物。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B__(填字母序号)。

A.自来水B.冰水混合物C.河水D.蓝墨水

(3)生活中,人们常采用__煮沸__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

(4)如图是“国家节水标志”,请你列举一种生活中具体的节水措施__洗脸水用来拖地__。

23.(14分)将下列物质按要求进行归类。

(填序号)

①氧气 ②糖水 ③空气 ④氧化镁 ⑤过氧

化氢 ⑥氖气 ⑦铁 ⑧二氧化硫 ⑨硫

⑩铝 ⑪二氧化锰 ⑫高锰酸钾

(1)单质__①⑥⑦⑨⑩__;

(2)金属单质:

__⑦⑩__;(3)非金属单质__①⑥⑨__;(4)稀有气体__⑥__;(5)混合物__②③__;(6)氧化物__④⑤⑧⑪__;(7)化合物__④⑤⑧⑪⑫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7分)

24.(8分)肖红同学在研究分子的性质时,做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一个小烧杯里放半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烧杯。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品红溶解,烧杯里的水逐渐变成红色__。

(2)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分子在不断地运动__。

(3)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粒子运动与温度有关:

__用烧杯分别取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然后用药匙取一样多的

品红,放入烧杯中,观察溶液变红的快慢__。

(简要地说明实验步骤即可)

25.(9分)(2016·淄博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1)写出A装

置中任意两种仪器的名称__长颈漏斗__、__锥形瓶__。

(2)若选用高锰酸钾为药品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D__(填写字母),检验氧气

的方法是__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木条是否复燃__。

(3)选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粉末状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一定量的氧气,你认为最理想的发

生装置是__C__(填写字母),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H2O2

2H2O+O2↑__。

四、计算题(10分)

26.(2016·临沂)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计算:

(1)青蒿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11∶40__。

(2)28.2g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18__g。

27.(2015·烟台)钠镊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

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

      ××品牌 低钠盐

 产品标准号…… 

 配料及含量:

氯化钠70% 氯化钾30% 

 生产日期…… 保质

期…… 

(1

)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74.5__。

(2)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

g。

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

设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不宜超过的质量为x。

x×70%×

×100%=2.3g

x≈8.4g

答:

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8.4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