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测试题 专题检测23报告和科普文章 含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3941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测试题 专题检测23报告和科普文章 含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测试题 专题检测23报告和科普文章 含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测试题 专题检测23报告和科普文章 含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测试题 专题检测23报告和科普文章 含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测试题 专题检测23报告和科普文章 含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测试题 专题检测23报告和科普文章 含详细解析.docx

《高考语文测试题 专题检测23报告和科普文章 含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测试题 专题检测23报告和科普文章 含详细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测试题 专题检测23报告和科普文章 含详细解析.docx

高考语文测试题专题检测23报告和科普文章含详细解析

专题检测(二十三)

报告与科普文章阅读

(时间:

45分钟 满分:

42分)

一、(2014·广州二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

宣纸,中国书画的千年密码

王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离不开文房四宝,在众多的手工纸中,宣纸堪称“文房之首”。

吴冠中大师亦说过:

“我国历代书画家对于宣纸的溺爱是令人吃惊的。

”并感叹道:

“如果没有宣纸,中国书画将是怎样的面目呢?

西方绘画注重用光影、色彩等手段,倾向于写实,而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则是以线为主、点皴为辅,特别注重用墨,虽只是黑白,却能“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利用破墨、积墨、泼墨等技法共同建构出中国画的神奇世界,这一切都建立在“纸上调墨”的基础上,宣纸神奇的润墨性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

宣纸的主料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在显微镜下可见宣纸青檀韧皮纤维纤长且均匀,细胞壁密布着特有的皱纹,纤维横向可滞留笔痕、墨粒,纵向又导引水墨沿着皱纹沟槽向外渗扩成浓淡递减的墨阶。

晚清画家松年在《颐园论画》中便称①“宣纸纸性纯熟细腻,水墨落纸如雨入沙”,在这个意义上,宣纸也是艺术品的创作者。

细纤维与檀皮交织成网状的协调结构,受水墨后不发翘、不起毛,画笔与这样的纸碰撞真是风生水起,而其他纤维如棉、桑皮、构皮等则没有皱纹或皱纹较少,且纤维分布规律性差,一经挥毫即可判别优劣。

宣纸与中国书画血肉相融,是绘画风格演变的“幕后推手”。

东汉末年书法艺术开始兴起,粗笨的简和昂贵的丝帛并不适用,纸品质的提高成为社会迫切的需求。

及至南北朝,纸已逐步成为文人墨客的密友,南朝梁的皇帝还写下了咏纸之诗——“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棋”。

唐朝盛世更是强力刺激了造纸业的发展。

在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出现宣纸的说法,“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摸写”。

这一次的亮相意味深长,它标志着宣州所造之纸作为当时最好的艺术用纸之一步入了历史殿堂。

宋代以降,文人写意画开始流行,并在以后数百年间日益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

这类画风对一笔一画的深浅浓淡、渗透润化都极其讲究,生宣的独特润墨性被时代青睐,得到大量生产及应用。

明清传承,浙派、吴门派、四僧、四王、扬州八怪等一大批书画大师将宣纸和书画的血脉进一步紧密相连,宣纸声名大振,逐渐形成“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的局面。

可以说,到了清朝,宣纸在漫长的竞争中占据了几乎全部的书画舞台,皇帝也喜欢用它挥毫泼墨,朝廷修《四库全书》用的也是宣纸。

这一切都让宣纸在清乾隆时期达到了今天“只能继承而难以超越”的巅峰成就。

宣纸的神奇不仅在于它看起来②“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而且其寿命几乎是所有纸中最长的,有着“纸寿千年”的美誉。

其百折不损、历千年而如新的品质实在让人惊叹——欧洲几个世纪前的一些壁画已开始龟裂脱色甚至破旧不堪,美国国会图书馆也早已产生了“图书自毁”危机,而我国许多珍贵资料和书画因用宣纸而安然无恙,安徽省博物馆珍藏的南宋张即之写经册距今已有约800年历史,细观纸面仍是光滑洁白,完好如初。

传统手工宣纸的制作复杂繁琐,足有一百多道手工工序,且耗时漫长,有“片纸两年得”之说,堪称传统手工纸中制作最为繁复严格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宣纸制造也曾引入化学漂白和机械制浆加工等工艺,将部分工序生产周期缩短为几天。

特别改用化学漂白剂后只需百十小时即可得到“白皮”。

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化学漂白使纸张呈酸性,极易早衰,而机械打浆对纤维的损伤更大,有研究者认为化学漂白和机械制浆可能会使“千年纸”只能“健康存活”几十年,润墨性也差了许多。

正因如此,今天用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传统宣纸虽价格比普通书画纸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仍供不应求,而一些质量更为优秀的明清古宣更是价格不菲。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有删改)

1.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说明了宣纸的什么特点?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第①句中“纯熟细腻”是特点,“水墨落纸如雨入沙”说明宣纸润墨性强的特点;第②句中“轻似蝉翼白如雪”,这说明宣纸轻、薄、白的特点;“抖似细绸不闻声”说明宣纸软的特点。

答案:

①说明了宣纸纯熟细腻、润墨性强的特点。

②说明了宣纸轻、薄、白、软的特点。

2.宣纸对中国书画的发展有何作用?

请分点概述。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筛选。

文章第三段中重点讲宣纸具有神奇的润墨性,“宣纸与中国书画血肉相融”;第四段有“生宣的独特润墨性被时代青睐,得到大量生产及应用。

明清传承……一大批书画大师将宣纸和书画的血脉进一步紧密相连……”由此可知,宣纸对中国书画影响大,催生一批书画大师。

第五段“宣纸……而且其寿命几乎是所有纸中最长的”,可见其有利于书画作品的长久保存。

答案:

①宣纸具有神奇的润墨性,可以使书画创作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②宣纸影响了中国书画风格的变迁,催生了一批书画大师。

③宣纸百折不损,利于书画作品的长久保存。

3.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高度评价宣纸,郭沫若先生也曾说过: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开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从宣纸与中国书画发展的密切关联中,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对“宣纸与中国书画发展的密切关联”有所延伸、“宣纸”可以理解为物质载体,而“中国书画”可以理解为艺术作品,中国书画的发展离不开宣纸,也就是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传世离不开优良的物质载体。

宣纸能够取代其他载体,关键是其独特的品质,所以永立不败之地就要有出众的品质。

从宣纸的制作工艺来看,一百多道工序,耗时漫长,却能保证质量;当制作时间缩短,减少工序之后却达不到以前的效果,所以对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也需要审时度势。

答案:

①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传世离不开优良的物质载体。

②拥有出众独特的品质,才能在竞争中占据长久的优势,达到巅峰成就。

③传统工艺复杂繁琐,耗时漫长,却能保证质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需要审时度势,否则往往得不偿失。

二、(2014·泉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5分)

一碗冰激凌引发的国际化学大赛

李斐然

①在过去50年里,坦桑尼亚人彭巴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世界各地陌生人的来信。

尽管他只是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退休管理员,但寄信人还是像追求国际巨星一样锲而不舍。

有时候,彭巴只不过去树林里溜达了一趟,回来一看,信箱又多了40封信。

②几乎所有这些来信,说的都是同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到底为什么热水结冰比冷水快?

③为了解答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有近200年历史的英国皇家化学学会2012年6月悬赏1000英镑,向全世界征集“最站得住脚的答案”。

最后,他们从22000封解答邮件中选出11份,进入最终环节。

入选的其中一封来自大学生吴家伟和陈泊翌。

④这场悬赏1000英镑的世界级化学竞赛,起因是彭巴贪吃冰激凌。

⑤1963年夏天,正上初中的彭巴打算给自己做冰激凌吃,办法很简单,往煮热的牛奶里拌些糖,晾凉后放进冰箱冷冻起来。

可当他还在煮牛奶的时候,他的同学在旁边一个劲往冰箱塞东西。

眼看着冰箱就快放不下了,虽然家里大人天天唠叨“不准把热东西放进冰箱”,为了冰激凌,他一咬牙,把滚烫的牛奶塞了进去。

一个半小时以后,彭巴发现,自己的冰激凌反而比同学用冷水调制的先冻好了,热水结冰竟然比冷水快。

⑥事实上,这个现象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现过,后来,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和法国数学家笛卡尔也在著作里记载过这个现象。

身为90后的陈泊翌,也在外婆家的冰箱里发现过这个现象,可他和吴家伟翻遍了科普书,都没能找到答案。

⑦“这个效应发生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它不是个只有行家才见得到的稀罕事。

不管是化学家还是哲学家,演员还是学生,每个人都对它感兴趣。

”负责彭巴比赛的负责人埃德温·雷沃斯特说。

⑧可是,彭巴却曾经因为提出这个问题受尽了嘲讽。

只有偶然到访学校的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奥斯伯恩教授没有轻视这个非洲孩子的话。

奥斯伯恩重做了彭巴的实验,并邀请这个中学生跟他一起撰写论文,向学术界公布这一发现。

⑨现在,再也没有人会笑话皮肤黝黑的彭巴关心“热水结冰比冷水快”这件事了,因为这一现象已经被化学家命名为“彭巴效应”。

⑩“没有任何一份答案会被草草否定。

我们相信,科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同样可以为科学难题提供创意,这不就是小彭巴给我们上的一课吗?

”埃德温说。

⑪2.2万份解题邮件中既有英文答案,也有中文和土耳其语答案。

而评选标准不仅要求答案准确科学,还要有趣生动,让每个不懂化学的人都能看得懂。

⑫直到现在,埃德温还能清楚地列举出参赛答案里的一些细节——有38个参赛者将水分子比喻成“企鹅”,还有一个人把它想象成“啤酒机”;参赛者里有刚满5岁的小女孩和她11岁的哥哥,有哥伦比亚大学的退休教授,生活在纽约的家庭主妇,土耳其的渔夫,推销房地产的营销员,做冰激凌的师傅……

⑬相比严谨的实验论证,吴家伟和陈泊翌的小短片简陋多了。

他们的短片是用老相机拍摄的,最后用免费的剪辑软件添上字幕。

他们还一直担心:

“老外会不会听不懂我们的破英文啊?

⑭就在他们快要忘记自己参加过彭巴比赛的时候,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给他们寄来了回信,通知他们入选最终环节,还邀请他们到伦敦参加颁奖典礼。

⑮最终,评委会宣布,能够最准确有力回答彭巴疑问的答案是尼古拉·布莱格威客提出的“过冷现象”。

虽然落选,但有没有奖金对于两个小伙子并不是最重要的事。

吴家伟对未来抱有信心:

“在我看来,这场比赛还没结束,过冷是个重要的里程碑,但要说它就是彭巴之谜的终点我认为言之过早,真正的答案应该还能更纯粹、更干净漂亮。

⑯结束了伦敦之行,听了那些经过层层筛选的优秀答案后,彭巴也早早买好了回家的飞机票。

在那里,他可能还会继续面对每天塞满信封的邮箱。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开头写彭巴收到世界各地陌生人的来信,得到广泛关注,为下文叙写举办国际化学大赛作铺垫。

B.“热水结冰比冷水快”这看似不起眼的现象,不仅引发许多普通人的研究,也曾引起不少名人关注。

C.国际化学大赛面向全世界,不限参赛者的职业、身份、年龄,这体现了“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

D.文章结尾写彭巴可能还会收到许多来信,意味深长,意在突出彭巴因国际化学大赛已成为国际巨星。

E.本文采用倒叙结构和多条线索交错推进的写法,即丰富了文章的叙事层次,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文章结尾这样写,意在表明未来对“鼓巴效应”的探索将持续深入;E.文章不是倒叙结构。

答案:

DE

5.本文以“一碗冰激凌引发的国际化学大赛”为标题,有何作用?

请简要说明。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章标题的能力。

对于文章以“一碗冰激凌引发的国际化学大赛”为标题的作用的说明,应当结合文章内容和艺术效果两个角度来分析。

文章所报道的国际化学大赛是由“热水结冰比冷水快”(即“彭巴效应”)这一化学现象引起的,而彭巴发现这种现象又是由一碗冰激凌引发,可见,标题可以起到点明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再从艺术效果上来看,“冰激凌”与“国际化学大赛”原本两不搭界,可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自然可以收到出人意料之效了。

答案:

(1)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冰激凌”与“国际化学大赛”的关系。

(2)将“冰激凌”与“国际化学大赛”放在一起,出人意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6.从吴家伟和陈泊翌身上,可以得到哪些治学启示?

请根据文本简要探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吴家伟和陈泊翌作为大学生,入选彭巴比赛的最终环节,被邀请到伦敦参加颁奖典礼。

尽管他们没有获得奖金,但他们的参赛表现值得肯定,他们对未来抱有信心亦值得称赞。

就“治学”来分析,可以获得的启示应是他们值得肯定和称赞之处。

而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细心的品质,二是探索的精神,三是自信的胸怀。

答案:

(1)不能轻视生活中的微小发现,要善于在微小发现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研究。

(2)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

(3)要有自信心,勇于尝试与展现,不服输,永不言弃。

三、(2014·北京东城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12分)

三足褐红彩红陶钵

三足红陶钵是华北新石器早期遗址的常见之器。

华北新石器早期遗址分布相当广,河北、河南、陕西、甘肃都有。

其文化面貌稍有不同,分别名之为磁山、裴李岗、李家村、大地湾文化。

这些遗址的共同点是:

遗址面积普遍不大,文化层较薄,陶器制作较原始,早期陶器以氧化焰烧成,使用的陶土含有相当分量的铁元素,烧制时火候低,约700℃~930℃,陶质疏松,器形简单,三足钵、圜底钵、圈足碗为其共同特征。

陶钵本用以称呼无足的器型,有脚的就叫鼎。

但是这一件红陶钵(图示)的支脚短而细,也没有烧烤过的痕迹,显然不作烧煮食物之用,故称之为钵。

此钵形制平常,腹部用绳子压印以为装饰也是常见的,但是在器口外沿所彩绘的一圈红宽带,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陶器彩绘实例。

美化是脑力劳动的具体表现。

越文明的社会越讲究生活的美化与舒适。

人因实用的目的而开始烧造陶器,但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人们不但改良材料的质量、生产的方式、器用的形状,也开始尝试美化器具的外观。

自然界存在有颜色的矿物,人们发现某些有颜色的矿物磨碎成粉而加水后,可以持续黏附在器物上一段时间,增加视觉的愉悦,由此产生了涂绘的手法。

早期直接在器表涂绘,但是陶器的表面粗糙,甚至有小孔洞,会影响图画的品质,于是有人想到用白色的细泥涂在器表,即所谓的白衣,这样一来,表面就非常光滑,彩绘起来比较顺畅,而白色与红色或黑色图纹的对比更鲜明,效果更好,因此便大量使用。

后来也有的加了彩绘后才烧烤,因可得到不易脱彩的更好效果,而成为早期陶器加彩的唯一方式,到了商代上釉的方法才出现。

(摘编自《文物小讲》)

相关链接:

在陶器烧造过程中,空气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能影响到陶坯颜色的变化。

如果窑内空气很多,火焰中氧充足,火焰即为“氧化焰”。

烧烤时,陶土中的铁会和空气中的氧化合成氧化铁,氧化铁的呈色是红的。

如果窑内空气稍稍不足,火焰中含有不多的一氧化碳,火焰即为“还原焰”。

如果是在燃烧的后期让陶窑产生缺氧的情况,譬如说关闭窑顶,并用水渗入,就会把陶器中氧化铁的氧抽出来燃烧,陶器就会变成灰色。

还原焰的烧制技术较进步,烧出的陶器硬度较高,较耐用,故越晚的遗址红陶的比例越少而灰陶越多。

(摘编自《中国古窑的故事》)

7.根据上述材料,下列不属于“美化”器具做法的一项是(3分)(  )

A.在钵腹部用绳子压印,器口外沿彩绘一圈红宽带。

B.将有颜色的矿物磨碎成粉,加水后黏附在器物上。

C.用白色的细泥涂在器表,使表面光滑,彩绘顺畅。

D.把陶器中氧化铁的氧抽出来燃烧,使它变成灰色。

解析:

据“相关链接”内容可知,这样“烧出的陶器硬度较高,较耐用”,与“美化”无关。

答案:

D

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红陶”陶质疏松,“灰陶”硬度高、耐用。

B.有脚的器型都称为鼎,无足的器型则叫作钵。

C.涂绘是用白色的细泥涂在器表再加彩的方法。

D.给陶器“上釉”是早期陶器加彩的唯一方式。

E.烧造陶器时,空气比例会影响陶坯颜色变化。

解析:

A.可根据第一段“陶质疏松”和“相关链接”中的“烧出的陶器硬度较高,较耐用”综合判断。

B.可根据第二段首句判断。

C.据第二段“早期直接在器表涂绘,但是陶器的表面粗糙,甚至有小孔洞,会影响图画的品质,于是有人想到用白色的细泥涂在器表,即所谓的白衣,这样一来,表面就非常光滑,彩绘起来比较顺畅”可知,该项表述不全面。

D.据第二段相关内容可知,“到了商代上釉的方法才出现”,则“上釉”之前已有彩绘的方式。

E.据“相关链接”首句“在陶器烧造过程中”,该项“烧造陶器时”不恰当。

答A、B,各得2分;答C,得1分。

答案:

AB

9.请根据上述材料,解说三足褐红彩红陶钵的红色是如何形成的。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应筛选出第一段“以氧化焰烧成,使用的陶土含有相当分量的铁元素”、相关链接“烧烤时,陶土中的铁会和空气中的氧化合成氧化铁,氧化铁的呈色是红的”、第二段“在器口外沿所彩绘的一圈红宽带”等信息加以整合并分条作答。

答案:

①三足褐红彩红陶钵是利用氧化焰的烧制技术烧成的。

②陶土一般含有相当分量的铁元素。

烧烤时,陶土中的铁会和空气中的氧化合成氧化铁,氧化铁的呈色是红的。

③在器口外沿彩绘一圈红宽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