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390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隧道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隧道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隧道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隧道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docx

《隧道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docx

隧道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隧道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隧道开挖应根据各种施工方法及地质情况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洞内爆破必须统一指挥,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严格遵守作业程序和各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2、隧道通风、防尘、防毒、水电供应等应符合国家安全规定和标准。

3、不良地质隧道和特殊岩土地段隧道安全施工要符合安全施工标准和特殊隧道的施工规定。

4、检查交底记录;是否公示;针对性及到位情况;

5、现场问询施工作业人员;施工日志是否有施工安全状况的内容。

6、特殊工种是否具有上岗证;是否持证上岗;查验隐患排查记录、处置措施;是否有针对预案;治理过程与验收情况。

7、现场检查掘进工艺是符合设计要求;

8、是否安按要求实施超前地质预报,检查安全资料是否完整;有无弄虚作假的现象;资料保存归档情况;是否留有影像资料。

9、控制测量的精度;控制测量三角网或导线,洞口投点、洞内导线精度、洞内导线测角、量距精度等和各种测量误差。

10、对业主提供或交桩图纸上的原始资料,无力清除错误(差错)监理部应报业主纠正。

11、上下导坑中线引伸一段距离后,必须联测。

12、开挖前应在开挖面标出断面尺寸,开挖后应及时测量并绘制断面图。

13、衬砌立模前,应复核中线和高程,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线高程,立模后必须检查校正无误。

14、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必须用经纬仪测定,间距应加密,并不应大于10m。

15、洞内水准线路应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向洞内布设,测点间距符合规范要求,在导坑内拱部、边墙应设临时水准点。

16、锚杆材料应是满足设计要求。

锚杆应在工地加工车间加工制作,并整直、除锈和除油。

锚杆孔位,深度、角度、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承包人必须进行施工设计并绘制施工图,以指导施工。

钻孔完工后必须检查,作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者应补孔:

固杆砂浆配合比,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作标准试验、砂的粒径小于3mm确保灌浆孔满,粘结牢固,固杆可靠。

锚杆要做抗拔力试验:

17、喷射砼:

水泥、速凝剂、砂、石料的类型、规格、质量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是合格产品。

水砼使用前作强度复查试验。

速凝剂,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加入量,并在使用时准确计量。

砂细度模数不大于2.5。

含水率5~7%,使用前一律过筛。

石料粒径不大于15mm,级配良好。

18、喷射砼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满足设计强度和工艺要求。

配合比和拌和均匀性,每班检查不得少于2次,计量误差(质量,计算)不得超过下列值:

水泥和速凝剂各2%,砂和石料各5%

19、喷射砼前应用高压风清除岩壁粉尘、杂物,松石。

喷射应分段分片进行作业,分段长度不超过6m;分层喷射,初喷厚度不小于4cm,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喷射砼终凝后进行,终凝后2h可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d.

20、下次爆破距喷射砼作业完成时间间隔不得小于4h.

21、钢筋网:

使用前清除锈蚀。

与受喷面的间隙不大于3cm。

与锚杆或其它固装置连接牢固,若用锚杆作固定物,为避免锚杆被松动,应在锚杆安装后3天后进行挂网作业。

22、钢拱架型式,制作,加工尺寸和架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架垂直于隧道中线,上下、左右允许偏差±5cm,钢架倾斜度不得大于2度。

不得用土、石回填处理拱脚,应用钢板进行调整,必要时用砼加固基底。

23、锚喷支护的喷射砼的抗压强度检查:

同批(指同一配合比)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强度,任意一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值的80%。

24、粘结情况和外观检查应检查锚喷支护喷射砼层与围岩的粘结情况,如有空响,应凿掉喷层,重喷。

表面无裂缝,脱落,露筋,渗漏水情况。

25、喷层厚度检查:

在喷射过程和喷支完成后两个阶段检查喷层厚度。

支护完成后,每10米至少检查一个断面,从拱顶中线起每隔2米凿孔检查一个点,每个断面拱墙分别统计。

26、按规范要求处理超挖、欠挖。

立模前和开盘前应按规程的要求和方法检查断面尺寸、中线,标高。

拱圈应按设计要求制作定型挡头板,外模和骨架;墙、拱(架)板位置准确,联接牢固,不能走模、变形。

应按隧道中线,标准允许施工误差,预留沉落量。

架设拱架(板)和墙架(板),保证隧道断面净空,确保衬砌不侵入隧道建筑限界。

预埋件数量,规格、位置确定无误。

沉降缝、仲缩缝,结构防水布设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侧墙基础,仰拱基层外形尺寸,中线,顶底面标高符合设计规定。

基层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必须检测确定,严禁超挖虚土回填,侧墙基础应用侧墙同级砼一次浇筑,侧墙基础和仰拱脚一起浇灌。

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围岩和锚杆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具体施作时间应满足下列条件:

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空隙应按规程要求回填密实。

二次衬砌的砼应连续灌筑,不得间歇,其间距时间应符合规程要求

隧道开挖应根据各种施工方法及地质情况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洞内爆破必须统一指挥,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严格遵守作业程序和各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隧道通风、防尘、防毒、水电供应等应符合国家安全规定和标准。

不良地质隧道和特殊岩土地段隧道安全施工要符合安全施工标准和特殊隧道的施工规定。

检查交底记录;是否公示;针对性及到位情况;现场问询施工作业人员;施工日志是否有施工安全状况的内容。

特殊工种是否具有上岗证;是否持证上岗;查验隐患排查记录、处置措施;是否有针对预案;治理过程与验收情况。

现场检查掘进工艺是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安按要求实施超前地质预报,检查安全资料是否完整;有无弄虚作假的现象;资料保存归档情况;是否留有影像资料。

 

27、控制测量的精度;控制测量三角网或导线,洞口投点、洞内导线精度、洞内导线测角、量距精度等和各种测量误差。

对业主提供或交桩图纸上的原始资料,无力清除错误(差错)监理部应报业主纠正。

上下导坑中线引伸一段距离后,必须联测。

开挖前应在开挖面标出断面尺寸,开挖后应及时测量并绘制断面图。

衬砌立模前,应复核中线和高程,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线高程,立模后必须检查校正无误。

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必须用经纬仪测定,间距应加密,并不应大于10m。

洞内水准线路应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向洞内布设,测点间距符合规范要求,在导坑内拱部、边墙应设临时水准点。

28、锚杆材料应是满足设计要求。

锚杆应在工地加工车间加工制作,并整直、除锈和除油。

锚杆孔位,深度、角度、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承包人必须进行施工设计并绘制施工图,以指导施工。

钻孔完工后必须检查,作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者应补孔:

固杆砂浆配合比,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作标准试验、砂的粒径小于3mm确保灌浆孔满,粘结牢固,固杆可靠。

锚杆要做抗拔力试验:

喷射砼:

水泥、速凝剂、砂、石料的类型、规格、质量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是合格产品。

水砼使用前作强度复查试验。

速凝剂,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加入量,并在使用时准确计量。

砂细度模数不大于2.5。

含水率5~7%,使用前一律过筛。

石料粒径不大于15mm,级配良好。

喷射砼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满足设计强度和工艺要求。

配合比和拌和均匀性,每班检查不得少于2次,计量误差(质量,计算)不得超过下列值:

水泥和速凝剂各2%,砂和石料各5%。

喷射砼前应用高压风清除岩壁粉尘、杂物,松石。

喷射应分段分片进行作业,分段长度不超过6m;分层喷射,初喷厚度不小于4cm,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喷射砼终凝后进行,终凝后2h可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d。

下次爆破距喷射砼作业完成时间间隔不得小于4h。

钢筋网:

使用前清除锈蚀。

与受喷面的间隙不大于3cm。

与锚杆或其它固装置连接牢固,若用锚杆作固定物,为避免锚杆被松动,应在锚杆安装后3天后进行挂网作业。

钢拱架型式,制作,加工尺寸和架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架垂直于隧道中线,上下、左右允许偏差±5cm,钢架倾斜度不得大于2度。

不得用土、石回填处理拱脚,应用钢板进行调整,必要时用砼加固基底。

锚喷支护的喷射砼的抗压强度检查:

同批(指同一配合比)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设计强度,任意一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值的80%。

粘结情况和外观检查应检查锚喷支护喷射砼层与围岩的粘结情况,如有空响,应凿掉喷层,重喷。

表面无裂缝,脱落,露筋,渗漏水情况。

喷层厚度检查:

在喷射过程和喷支完成后两个阶段检查喷层厚度。

支护完成后,每10米至少检查一个断面,从拱顶中线起每隔2米凿孔检查一个点,每个断面拱墙分别统计。

按规范要求处理超挖、欠挖。

立模前和开盘前应按规程的要求和方法检查断面尺寸、中线,标高。

拱圈应按设计要求制作定型挡头板,外模和骨架;墙、拱(架)板位置准确,联接牢固,不能走模、变形。

应按隧道中线,标准允许施工误差,预留沉落量。

架设拱架(板)和墙架(板),保证隧道断面净空,确保衬砌不侵入隧道建筑限界。

预埋件数量,规格、位置确定无误。

沉降缝、仲缩缝,结构防水布设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侧墙基础,仰拱基层外形尺寸,中线,顶底面标高符合设计规定。

基层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必须检测确定,严禁超挖虚土回填,侧墙基础应用侧墙同级砼一次浇筑,侧墙基础和仰拱脚一起浇灌。

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围岩和锚杆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具体施作时间应满足下列条件:

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空隙应按规程要求回填密实。

二次衬砌的砼应连续灌筑,不得间歇,其间距时间应符合规程要求

29、明洞回填:

墙背回填应左、右两测同时进行。

墙底部应按设计规范要求铺填碎石并夯实。

石质地层墙背与岩石空隙不大时,应按设计要求用墙身同级砼回填;空隙较大时,应按设计要求用片石砼或桨砌片石回填密实。

土质地层,按设计要求将墙背坡开挖成台阶,按设计要求用干片石分层码砌,不得任意抛填土石。

明硐拱顶背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密实度、两测不对称高差均不应超过规范要求。

在墙、拱外模拆除后,应立即砌好防水层及拱脚处纵向肓沟,未做好这些工程前不得回填。

提顶粘土隔水层应与边、仰坡搭接良好,密封紧密。

暗洞回填:

拱脚以上1m范围内超挖部分应按规范要求,用拱圈相同标号砼同时灌筑。

边墙基底以上1m范围内超挖部分应按规范要求,用边墙相同标号砼同时灌筑。

其余部分(包括仰拱)超挖允许值范围内,按规范要求,用与衬砌相同标号砼同是灌筑,超挖大于规范值时,按设计要求回填。

30、防水层(隔离层)明洞防排层在墙、拱外摸拆除后立即作,暗洞在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二次衬砌前作。

防水卷材,粘接或焊接材料必须取样检验,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层铺设前应对喷射砼表面进行检查。

喷射砼表面不得有锚杆或钢筋头外露,对凸凹不平部位修凿,喷补。

防水层的施工方法,搭接(或焊接)长度,方式均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在二次衬砌前应对防水层作外观检查和破坏性检查。

外观检查检查密贴性,有无破损、断裂,锚固点的牢固性,搭接是否有假接和漏接。

破坏性检查检查搭接缝是否密实,有无漏接及空洞。

防水层属隐蔽工程,必须认真做好的质检、作好记录。

结构防排水:

排水结构物的断面尺寸、位置、埋设深度,明、盲沟纵坡,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盲沟,渗沟、砂砾石反滤层、泄水孔、泄排水管,侧沟、中央水沟等施工方法,工艺要求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1、锚杆材料应是满足设计要求。

锚杆应在工地加工车间加工制作,并整直、除锈和除油。

锚杆孔位,深度、角度、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承包人必须进行施工设计并绘制施工图,以指导施工。

钻孔完工后必须检查,作好记录,对不符合要求者应补孔:

固杆砂浆配合比,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作标准试验、砂的粒径小于3mm确保灌浆孔满,粘结牢固,固杆可靠。

锚杆要做抗拔力试验,喷射砼:

水泥、速凝剂、砂、石料的类型、规格、质量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是合格产品。

水砼使用前作强度复查试验。

速凝剂,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加入量,并在使用时准确计量。

砂细度模数不大于2.5。

含水率5~7%,使用前一律过筛。

石料粒径不大于15mm,级配良好。

喷射砼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满足设计强度和工艺要求。

配合比和拌和均匀性,每班检查不得少于2次,计量误差(质量,计算)不得超过下列值:

水泥和速凝剂各2%,砂和石料各5%。

喷射砼前应用高压风清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