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III.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387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II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II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II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II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II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III.docx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I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III.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III.docx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III

2013.5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二道大题,共8页。

2.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读图1“20世纪世界及部分地区人口增长状况”,回答1-3题

1.人口自然增长状况属于①地区的国家

是:

A.英国 B.中国 

C.埃塞俄比亚 D.印度

2.图中②表示世界人口增长状况,据图

可知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为:

A.先上升后下降 B.逐渐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D.逐渐下降

3.依据③地区在1990~1995年期间的自

然增长率可以判断,该地区:

图1

A.人口增长迅速  B.出现老龄化

C.属于高低高型  D.出现负增长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5.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读图2“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6-8题:

6.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②③B.②④C.③④D.④⑤

图2

7.表示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人口迁移

的有:

A.①②B.③⑤C.②④D.②⑤

8.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最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蒙古B.澳大利亚、新西兰C.墨西哥、美国D.法国、德国

9.人口合理容量:

A.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B.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C.等同于环境承载力D.等同于人口密度

10.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B.资源状况

C.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D.人口的文化水平

11.与人口合理容量成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D.人口消费水平

12.石家庄是河北省的政治中心,体现出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

A.管理中心B.服务中心C.经济增长中心D.交通运输中心

13.北京王府井大街、方庄小区、亦庄经济开发区分别属于: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14.从城市等级上可以看出服务范围不同的一组是:

A.顺义昌平B.上海北京C.长春哈尔滨D.北京通州

15.美国有许多老人在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地形D.矿产资源

16.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应过快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人口的素质还不够高B.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高

C.我国城市建设的经验还不足D.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读图3“华北地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

元/平方米),完成17-19题。

17.图3中序号中地租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8.图中②处的地租为:

A.大于300元/平方米B.200~300元/平方米

C.小于200元/平方米D.100~200元/平方米

19.①处常常形成商业区,主要原因是该处:

A.位于市中心,交通十分便利,地租高

B.位于市中心,此处居住的人口数量多

C.位于市中心,历史悠久,经济基础雄厚

D.位于城乡外围的公路交汇处,交通便利

图3

20.世界城市化的特点表现在:

A.中小城市迅速发展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放缓

C.城市化进程加快D.发达国家城市化加快

2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有:

A.住房紧张B.环境污染C.入学困难D.交通拥挤

22.2011中国城市竞争力测评纳入了“幸福感”指标,北京的产业层次竞争力排名第一,

而在幸福指数一项排名第9。

其原因为:

A.北京市政治中心,政治活动频繁 

B.北京外来人口激增,导致失业率上升,社会治安状况不佳

C.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使北京人生活压力增大

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环境质量急剧下降。

23.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

A.绿地面积B.建筑风格C.饮食习惯D.服装服饰

24.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含蓄。

北京城的布局和建设中就含蓄的突出了其皇权地位。

下列选项

中不能表达北京为皇城的是:

A.北京乃兴龙之地,在北京城的城市建筑中设置了陆龙和水龙的“双龙”布局

B.老北京城内道路呈现九横九纵的棋盘式格局

C.北京城有护城河环绕城外 

D.以紫禁城为核心,以中轴线为纽带,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25."京绣"又名"宫廷绣"或"宫绣",因辽在燕京设立绣院而诞生的,主要是为供奉宫廷、帝王、侯爵服饰之用。

明代以后,"宫廷绣"的针法、技艺、用料、图式等特点更加鲜明,清代更是名扬海内外,被誉为"宫绣"。

在清代,由于"宫绣"艺术的影响不断扩大,京城民间亦纷纷效仿。

清末期北京涌现了许多家"绣坊",传承了"宫廷绣"的一些特点和针法,使得图案内容更加民俗化、与生活更加贴近。

以上说明:

A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B文化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

C文化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6.传统建筑风格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

比如中国传统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建筑绝

少围墙,这体现了:

A.中国历史比美国悠久B.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封闭性

C.中国与美国的伦理观念不同D.美国比中国社会治安好

27.当地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的是:

A.深圳的摩天大楼B.上海的高架道路

C.陕北的窑洞D.罗马的教堂

28.我国的海南岛可以种植三季稻,黑龙江的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水分C.热量D.市场

29.近些年来,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品种繁多的热带水果,这是因为:

①北京自然条件的改变②北京市场需求的变化

③税收政策的变化  ④交通和冷藏条件的改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30.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B.市场C.交通D.技术

31.华北平原是典型的传统旱作农业区,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A.水源B.地形C.热量D.交通

32.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类型是:

A.小麦和玉米混合农业B.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混合农业

C.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D.牧羊和牧牛混合农业

昌平的兴寿镇是北京最大的草莓基地,上千亩草莓地为久居都市的人们提供着大量新鲜的

草莓。

去了兴寿才知道什么是草莓的海洋。

一下京承高速,满眼都是鳞次栉比的草莓大棚。

每年元旦过后,所有大棚里的草莓都娇艳欲滴,红颜和章姬两个品种,味道特别香浓,都是

用有机农家肥培育。

据此回答

33.资料中体现兴寿镇草莓基地形成的区位因素有:

A.气候、市场、政策、技术B.市场、交通、技术、政策

C.气候、地形、交通、市场D.市场、交通、地价、劳动力

小麦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些年来我国小麦的种植高度已扩展到海拔4000米高原地区。

据此回答34~35题。

34.小麦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是:

A.改良耕作制度B.提高收购价格C.改造自然条件D.科学培育良种

35.从小麦的分布范围扩大可以看出:

A.人口迁移的现象

B.影响农业区位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单一的

C.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是在变化的

D.自然条件的改变是导致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主要因素 

36.影响昆明花卉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

37.近几年,我国退耕还草还牧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B.市场C.政策D.交通运输

38.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39.每年五月下旬,山东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江苏参加麦收,然后返回家乡麦收。

导致两省麦收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江苏降水量少于山东B.江苏纬度较低,气温回升的早

C.江苏小麦品种好于山东D.山东农村富余劳力比江苏多

40.关于原始迁移农业的说法,合理的是:

A.该农业普遍使用畜力B.种植方法“刀耕火种”

C.是分布最广泛的农业地域类型D.该农业生产对环境没有破坏

41.北京市中心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历史因素   D.自然因素

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的平谷区,历史上就以出产“北京贡桃”而闻名。

这里有温和洁净的空气和特有的土质,近年来,平谷区还从国际市场的需要出发,引导果农科学施肥,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得到了有效控制,出口合格率达到了100%。

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享有盛名。

根据资料回答42~43题。

42.平谷生产出优质大桃的自然条件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科学技术

43.使平谷大桃在市场上享有盛名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特有的土壤  B.科学技术   C.市场需求  D.便利的交通 

44.城市等级、数量、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A.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B.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D.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澳大利亚南部气候温和,降水适宜,适合种植小麦和发展畜牧业。

读图4回答45~46题。

45.图4中阴影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D.现代混合农业

46.关于图4中阴影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B.与城市市场和工业关系密切

图4

C.大牧场上牧羊与小麦种植混合

D.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47.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城市用地规模D.城市绿地面积

48.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A.起步早,发展慢B.城市化水平高C.起步晚,发展快D.出现逆城市化

49.有关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B.山地耕作业主要是解决水源问题

C.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极大

D.我国东南丘陵种植茶树是地形条件影响的结果

50.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布局合理的是:

A.工业用地要考虑便利的交通,生活用地则不需要考虑

B.城市的居民区内可以布置化学工业

C.工业区和生活区间要设置卫生防护带

D.防护带内可以布置一些非长期停留的建筑,如学校、停车场

 

二、综合题(共50分)

51.读图5我国人口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和表1“我国部分省市人口增量与增速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图5:

中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表1:

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增量与增速(较第五次人口普查)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III)

地区

2010年

2000年

增量

增速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全国

133972

126583

7389

5.84%

8.87%

广东省

10430

8642

1788

20.69%

6.75%

北京市

1961

1382

579

41.90%

8.7%

四川省

8042

8329

-287

-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