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清塘荷韵》董晓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323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清塘荷韵》董晓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清塘荷韵》董晓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清塘荷韵》董晓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清塘荷韵》董晓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清塘荷韵》董晓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清塘荷韵》董晓可.docx

《八《清塘荷韵》董晓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清塘荷韵》董晓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清塘荷韵》董晓可.docx

八《清塘荷韵》董晓可

市优秀教案参赛作品

北师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课题:

《清塘荷韵》

课型:

拓展阅读

课时:

1课时

上课时间:

2013年4月27日

作者:

董晓可

单位:

枣庄第二十三中学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清塘荷韵》教学设计(1课时)

【教学设想】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堪称写莲的最佳“姊妹篇”。

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是抚慰心灵的舞者,季老笔下的荷花则是张扬生命的强者,是彻悟生命的智者。

本文是一篇写荷的优美篇章,通过写作者精心养护荷花的经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赞美,对人生的感悟。

本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能感悟到,但对文中作者的思想境界不能把握。

作者如此挚爱莲,这和季老研究佛学离不开的。

学生受知识面的限制,对此难以明白。

教学时,教师适当进行补充。

设计本课的教学,我先让学生对文章整体掌握之后,再从文中找几个“点”,深入挖掘,不超出学生接受能力。

因为这是一篇拓展阅读的课文,另外学生在前面已学习相关写莲的古诗文,对莲的优美婀娜的已深有感受,所以设计此课时,坚持不重复上面的内容。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对文章蕴含的哲理理解和人生感悟,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相关课程标准】

“默读有一定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学习目标】

1.品读描写荷花的词句,欣赏荷花之形美。

2.理解文中抒情议论句含义,品味荷花之神美。

3.结合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悟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评价任务】

1.学生朗读,品味荷花之神美。

2.通过圈点批注找出抒情议论句,感悟作者喜爱荷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抒情议论句含义,品味荷花之神美。

2.结合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悟文中所蕴含的作者对生命的理解

【教学难点】

感悟文中所蕴含的作者对生命的理解。

【课前预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我设计了如下预习作业:

1.自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阅读时遇到的生字生词。

旖旎翘盼接踵而至燕园

睥睨骨朵旮旮旯旯绿盖擎天

2.积累课内诗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朱熹《观书有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夜溪》

●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

3.学生上网查找关于季羡林的资料。

4.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先播放凤凰传奇的歌曲《荷塘月色》作为背景音乐。

师:

荷花美丽而圣洁,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文化内涵,古代的文人墨客对荷花都是情有独钟。

周敦颐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君子高洁的品性;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出了荷花的高洁优雅;而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老人在86岁时写的《清塘荷韵》又表现了季老先生怎样的思想境界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季老的《清塘荷韵》,感受其崇高的思想境界。

(板书课题)

1.牵手作者

教师引导学生介绍作者相关生平。

学生自由发言,展示摘录:

学生a:

季羡林(1911.8.6~2009.7.11),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学生b: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

通英、德、梵、巴利文,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学生c:

季羡林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

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学生d:

季羡林是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2.释解文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文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

“清塘”,作者居住的楼前的池塘,一池清澈的水塘。

学生:

“荷韵”指荷花的神韵。

文题点明写作对象及作者对荷的赞美、赏识之情。

学生:

我认为“荷韵”的“韵”有“风韵、韵味”的意思。

教师方法指导:

文题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恰当的文题使文章大增光彩。

同学们看到“清塘荷韵”四个字时,是否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眼前呈现一幅美丽的荷塘画面。

二、积累语文素养,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投影生字词,学生根据要求展示。

1.预习展示一:

学生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旖旎(yǐnǐ)翘盼(qiáo)旮旮旯旯(gāgalála)

睥睨(pìnì)骨朵(gūduo)脍炙人口(kuàizhì)

2.预习展示二:

学生理解并识记下列词语的意义。

◆脍炙人口:

美味人人都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接踵而至:

后面的人跟着前面的人脚跟而来。

形容人多,借来不断。

◆洋洋大观:

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教师评价学生预习展示情况。

3.教师让同学们快速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理清文章的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A.边读边圈点批注,在文章中用波浪线标记出描写荷的优美语句,细细品味其妙处。

B.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投影出示:

本文以为线索,作者写了几方面的事有、

、。

(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情。

自学展示:

◆学生a:

全文以“荷”为线索,主要围绕荷花展开,“荷”一字贯穿文,对荷花的感情非常深刻,非常喜欢。

◆学生b:

我认为文章写了这三件事:

种荷花---盼望荷花---观赏荷花。

教师鼓励评价,学生意到即可。

三、聆听季老故事,漫步荷塘美文

师:

同学们通过阅读,理清了文章的内容,我们不禁被富有生活情趣的季老先生所折服,对生活的执着,对荷花的钟爱,下面我们将仔细品读课文,来感受季羡林老先生崇高人生境界。

【心声一】种荷====由来已久

朗读第 1—4 段中,你认为作者特别喜欢种荷花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a:

我想:

作者“楼前有清塘数亩。

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像有荷花,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

作者有着这样的经历,拥有喜爱“荷花”的情愫。

学生b:

作者认为“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

最好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最”字更显其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学生c:

古代诗文中描写“荷花”有很多,深受熏陶。

学生d:

作者喜欢荷花,还因为荷花姿态优美,味道清香。

教师补充:

作者对荷情有独钟,这和他的思想、追求、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荷在季羡林老先生心目中是其他事物不可代替。

他为何如此喜爱荷花呢?

三十前对荷花已有感情,情有独钟,费尽心思。

作者曾研究佛学,他的研究与印度文化、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荷花作为佛教“净土”代表,丰富了中国荷花文化的内涵。

作者是一个道家思想较浓厚的人,他追求清净无忧,荷花正像一个品行高洁的隐居者一样,恰恰符合了季老的人生追求。

【心声二】盼荷====漫长等待

学生精读文章第 3—7 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自学:

找出文中描写作者盼荷的句子。

这些句子表现季羡林老先生怎样的精神境界?

学生展示,填写下列表格:

学生a:

“……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

到池塘边看上几次。

学生b:

第二年,作者翘盼的水面上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

学生c:

第三年,长出几片绿叶,作者“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

学生d:

第四年,看到池塘中的绿叶,“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没有白等”。

时间

荷花生长情况

作者活动

第一年

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池塘边看上几次

第二年

仍然没有露出荷叶

翘盼水面

第三年

细弱单薄、可怜兮兮的五六个叶片

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

第四年

接天莲叶映日荷花

心中狂喜,经常徘徊

教师总结:

季老先生在门前的池塘撒下几颗种子,四年漫长地期待之后,终于等到了荷叶满塘、荷花盛开。

他对荷花的非同寻常的执着和喜爱,终于如愿以偿,梦想成真。

【心声三】赏荷====感受生活

过渡语:

几颗莲子带着老人希望,凭借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生长,从此老人的心为之牵挂,他对荷情有独钟。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等来了“奇迹”,他感悟到了荷韵。

此时欣喜的作者每天都来荷塘边,观赏着这片碧叶红花。

下面一起来看看作者如何观赏“荷韵”的。

◆我来品一品——感受生活

自学: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9---12段。

讨论:

生活中作者如何欣赏荷花?

找出相关语句体会。

学生思考,交流

学生a:

文章第9段,“…….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吮吸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从此句我感受到作者不仅喜欢荷花,更喜欢的这种宁静的夏季“荷塘月色”。

学生b:

文章第10段,写了夏季的夜晚,一家人在“荷塘”边纳凉,多么美好,多么幸福。

学生c:

文中写作者的邻居查荷花的朵数是四五百朵,作者十分了解,认为至少有“一千朵”。

可见作者对荷塘观察多么细致。

培育荷花,就像培育子女一样。

明确:

月夜荷塘漫步----家人荷塘纳凉----数荷花

教师总结:

通过上面交流展示,同学们已体会出作者对荷花的无限喜爱。

作者对荷花的喜爱,超出一般的事物。

把荷花当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来说一说——亲近作者

活动要求:

按照下列语言提示,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每组的内容不能重复,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讨论:

结合全文,用“我认为作者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者”的句式说话,谈谈你对作者季羡林老人的看法。

小组集中讨论,组长发言。

第一组:

生活高雅,洁身自好。

第二组:

富有情趣。

第三组:

热爱生活,赞美生命。

第四组:

执着,高洁。

第五组:

热爱人生,追求清净。

第六组:

德高望重,对荷花喜爱如醉如痴。

教师总结:

各个小组智慧的回答非常好,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自己独特感受,对文章的内容把握很准确,对作者的认识很深刻。

把各个小组的回答融合在一起,就是对季羡林老先生的思想境界认识。

四、探访大师心灵,提酿荷塘哲思

师:

作者为什么对荷情有何钟?

荷之韵究竟何在?

请同学们自读3-6节,说说荷花的成长过程是怎么样的?

【活动一】品味荷韵之美

学生自读课文第3-6段,圈划出荷花成长的句子。

荷花风韵何在?

结合文章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课堂回答实录:

学生a:

荷花有生命的孕育之美,作者栽种的莲子,第一年没有发芽,第二年依然没有发芽,第三年忽然出了奇迹。

学生b:

第6段“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在原来漂浮五、六叶子的地方,一夜之间,大片的绿叶,布满整个荷塘”。

读罢,我被荷的生机勃发的生命力所折服。

学生c:

作者不仅感受到荷优美的身姿,还感受到荷花的厚积薄发的生命力。

教师总结:

-----文章中的荷花外形风姿绰约,气质脱俗,超然脱俗的精神境界。

凸显生命力的巨大,荷花的生长历程也蕴含一个厚积薄发的人生哲理。

本文也采用一种和《爱莲说》一样的写法---托物言志:

本文对荷花孕育的艰辛过程的描写其实就是为了表达出对生命顽强、坚韧以及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的赞美。

【活动二】品味荷韵哲理

学生讨论:

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