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第八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2627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第八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环境保护第八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环境保护第八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环境保护第八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环境保护第八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第八章.docx

《环境保护第八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第八章.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第八章.docx

环境保护第八章

驶阻力所需功率较小,而发动机的耗油率升高,当车高速行驶时,克服阻力所需功率又增大

很多,只有中速行驶时,汽车的油耗率最低。

4.采用金属水剂清洗剂

清洗金届油污一般都用汽油、煤油或柴油,每年消耗油量很大。

现在有各种清洗金属

油污的水剂清洗剂,清洗效果良好。

每吨清洗剂可代替20t油料.是一项极易推广的节油

措施。

(三)工业炉窑和锅妒的节油

我国各种工业炉窑和工业锅炉的用油量很大,据估计其用油量约占石油消费总量的一

半。

节约这部分用油的有效方法是燃油掺水乳化燃烧技术、以木煤浆代油和油气混烧技术c

1.燃油掺木乳化燃烧技术

多年来国内外对燃油掺水燃烧作了多方而的研究和大量的试验。

大量试验表明,柴油掺水燃烧能否达到节能和净化排放的日的,主要与柴油掺水的比例

和柴油掺水乳化油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

柴油掺水乳化有两种方式:

无剂乳化和有剂乳化。

无剂乳化就是不加任何添加剂,利用乳化装置制备乳化液。

这种乳化方式形成的乳化油稳定

性差,时间一长就容易油、水分层。

有剂乳化就是在柴油掺水乳化时,添加乳化剂可加速柴

油和水的乳化,并使乳化油能存放较长的时间而不分层。

燃油掺水乳化燃烧技术已应用于各种工业炉窑和丁业锅炉中,一般掺水率为8%~

20%,节油率可达6%~12%.是行之有效的节油技术。

试验还证明,在柴油中掺入12%~17%的水、可使柴油机节油13%~14%,而其起动、加速、刹车、再加速等性能和烧纯柴

油基本—致。

值得指出的是,燃油掺水量是有限制的。

当掺水量超过20%,水汽化吸热过多,就会

产生冷激作用:

掺水量过多,将不能燃烧。

所谓掺水量可以无限增多。

甚至吹嘘水变油技术

都是违反科学原理的。

2.水媒浆代油

水煤浆是由煤粉、水和少量添加剂组成,为多孔隙煤粉和水的固液混合物,具有类似油

的流动性,是工业锅炉、工业炉窑较为理想的代油燃料。

国外水煤浆代油技术发展很快。

瑞典是目前向国外输出成套木煤浆制备设备和燃烧技术

最多的国家。

美国、日本等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将水煤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列入政府发

展计划。

我国自1981年起,每年都将水煤浆技术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现在中国水

煤浆技术已步人工业化实用阶段.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3.油气混烧

目前工业锅炉和炉窑很多烧重油.如果采用低热值煤气和重油进行混烧,可以大量节

油。

对于钢铁企业利用高护煤气和重油在均热炉上混烧可以得到很好的节油效果。

第三节总能系统以及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

一、总能系统

总能系统(totalc服r8ysyMem)是根据工程热JJ和系统工程的原理,综合优化能源转换

和终端利用的系统。

它按照系统的能量需求,从总体上合理安排劝和热的利用,实现能量供

需之间的优化匹配,使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或一个地区的各类能露搭到最有效的利用。

总能

系统是高效,合理、综合利用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总能系统的模式主要有:

热电联

产、区域供热、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生活废物的能源化利用等。

[一]集中供热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生产活动中都需要供热。

各个热用户自建小锅炉房作为供热的热

源,这种供热方式称为分散供热。

将一个较大地区范围内的许多热用户以一个或几个共同热

源集中地通过管网供给蒸汽或热水,这种供热方式称为集中供热。

集中供热技术的应用已有

多年的历史,技术上成熟,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因此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重视和迅速的

发展。

与使用一般小锅炉分散供热相比,集中供热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节约能源。

集中供热的节能效益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因素:

用高效率。

大容量的锅

炉代替低效率、小容量的锅炉.一般情况下,扣除管网热损失后还可节约燃料20%左右;

在热电联产的情况下,对高、中压机织,因减少凝汽损失,煤耗可降低50%。

(2)改善环境质量。

为数众多的小锅炉给域市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这些污染物除排烟

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外,还有噪声。

出于锅炉的大型化,可安装各种有效的除尘

和脱硫设备、降噪设备,从而可大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3)供热质量提高。

由于集中供热,供热介质的参数稳定,供热质量提高,热用户的工

艺质量也有了保证。

(4)减少设备和投资费用。

因为各热用户个是同时都需要最大供热量,所以供热系统的

总热负荷比系统内各个热用户的最大负荷的总和小,这样.作为一个整体运行的集中供热系

统,它的热源设备的总容量比分散供热时减少,备用裕量也因整体考虑面大为减少,还可减

少锅炉房的建筑面积、减少煤场和灰场面积,节约城市用地.减少管理人员,减缓交通运输

紧张等,从面可节约大量设备投资。

此外,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话水平的提高,采暖和供热开始成为生活上的必需设

施,集中供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可靠热源,大大方便了生活。

一个供热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热源,它通常为集中锅炉房或热电厂;②热管

网,它由蒸汽管网或热水管网组成;②热负荷,通常有生活热用户和工业热用户。

由于节能

工作和环保的要求以及工业用热需求日益增大,民用采暖和生活用热水迅速增加,农村小热

电市场的开拓,我国集中供热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日前集中供热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

(1)集中供热与热电联产联系更加紧密,由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大型化,集中供

热的发展更和城市热、电、冷三联产结合起来,特别对我国中部及南方的城市,热、电、冷

三联产很有吸引力。

(2)集中供热与城市煤气化日益结合,发展煤气、热力、电力三联产的技术己日趋成

熟,目前己开展小型工业试验,很有发展前途。

(3)在集中供热中大力推广循环流化床锅炉。

由于流化床锅炉容量不太高,可以燃用劣

质燃料,环保效益好,是比较理想的集中供热锅炉。

(4)在大城市和工矿区将更多地采用200MW、300MW的抽汽、冷凝两用机组作为供

热的主力‘·

(5)为节约用煤,现有的中、低参数的冷凝机组将会加速改造为热电联产。

(6)适当发展核供热堆。

由于核供热堆的安全性好,经济性又优于燃煤供热堆,我国在

供热堆的研制方面又处于世界前列,因此适当发展200MW的供热堆是完全有条件的。

(7)允分利用地热和其他低品质的热能供暖。

[二]热电联产

当能量转换设备只提供一种能量(电能或热能)时,如发电站中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纽只能输出电能,供热锅炉房设备只能提供热能(蒸汽或热水),都称为单一的能量生产。

又如

凝汽式发电站中锅炉还建接供热给用户,虽然电站同时供应电能和热能.但其生产过程仍属

于热、电分别生产的方式。

如果在发电站巾采用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同时又利用其排

汽供热(即不使徘汽热量在冷源中损失掉)。

图5-8表不了用肯压式汽轮机将热、电生产有

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了热、电联产的系统。

另外,也可以利用抽汽式汽轮机组的抽汽在发电的同时实现对热用户的供热。

图5-9表

示了用汽轮机抽汽实现热电联产的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的油汽参数来满足工业热用户和民用

热用户对供热参数的不同要求。

热电联产能够大大提高热能的利用率,节约能源。

显然以单纯发电为目的的凝汽式汽轮

机,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作功后进入凝汽器,冷却水把凝汽潜热全部带走了;这部分热量损

失约为燃料发热量的45%左右。

若采用热电联产,则这部分热量可以引出来对外供热、从

而大大提高了热电站的热能利用率。

表5-8给出了不同型式汽轮机组的热能利用率。

热电联产目前毛以下发展特点:

门)热电联产机组和纯发电机组一样,随着集中供热负荷的增长。

也向着大容量、高参

数、带中间再热的方向发展,成为提高热电联产经济性的主要途径。

(2)提高热电联产机组负荷的适应性、以适应热、电两种负荷大幅度变动的要求。

(3)多级供汽,以同时满足不同热用户的各种工艺要求。

(4)远距离输送,以适应供热量增加,而由于环保原因又使供热站远离热负荷中心的情

况,对核供热堆更是如此。

206

(三)联合循环发电

报据热力学原理,热能转换为功的最大理论效率受到高热热源温度和低温热阱温度的限

制。

提高高温热源温度TH,或降低低温热阱的温度都可以提高热功转换效率。

燃气轮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热机,其入门温度TH较高。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冷却技

术的进步.燃气轮机的初温在不断提高,发电用的大型地面燃气轮机的初温最高的现已超过

140℃。

这种单一燃气轮机循环的热效率约为37%~42%。

目前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气冷

叶片和水冷叶片可使燃气轮机装置的初温提高到大约1370℃和l500℃,从而使燃气轮机循

环的热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但是,煤气轮机的徘气温度约有450~600℃,大量的热能随

高温烟气徘入大气。

对于采用蒸汽轮机的蒸汽动力循环,出于材料耐温耐压程度的限制,汽轮机的进汽温度不可能很高,目前一般为540~560℃。

但是蒸汽动力循环的平均放热温度却很低,一般为

30-38℃。

近半个世纪以来,蒸汽初参数逐步提高.已采用亚临界、超临界压力,温度

560℃,中间再热,以及大型化和自动化等措施,使发电效率由30%提高到40%左右:

但是

出于蒸汽发生的平均温度依然不高,要进一步提高单一蒸汽动力循环的热效率,技术上极其

困难,而经济上也是不合算的。

人们提出了突破单一循环的局限性,将燃气轮

机循环和蒸汽动力循环结合起来组成联合循环发电

的设想。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的基本思路是,

利用燃气轮机循环平均吸热温度高和蒸汽动力循环

平均放热温度低的特点,各取所长。

作为第一工质

的燃气经燃气轮机作功后,具有较高温度的排气进

人余热锅炉,作为第二工质的水在余热锻炉中吸收

余热后变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作功后再进入冷凝

器冷凝,从而构成一个闭合循环。

团5-10是这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的示意图。

与常规的发电

方式相比,联合循环发电具有发电效率高、可用率

高、投资低、设计和建设周期短、环保性能好、负

荷适应性强、起动迅速等优点。

由于液体和气体燃料对燃气轮机而言是最合适

的燃料,所以,以油和天然气为动力的燃气/蒸汽

联合循环,已有成熟技术、并得到了广泛的商业应

用。

目前国际上燃油和天然气的联合循环发电的净效率已达48%~55%。

由于世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有限,因此发展以煤为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一直

是世界各主要煤炭和电力厂商努力的目标:

目前正在大力开发的新的联合循环有:

整体煤气

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发电以及增湿空气轮机循环、磁流体发电

联合循环等。

其中前两种新循环已有示范电站,后两种循环仍在研究之中o

IGCC是先将煤气化成可燃气体,供燃气轮机燃用.即以煤气化设备和燃气轮机取代锅

炉,从而能更好地实现高品位煤化学能的梯级利用。

一般它是由煤气发生系统及净化系统、

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及相关的辅助系统组成。

固5-11是IGCC的硫程原理图。

IGCC的优点是,因使用煤气燃烧,提高了燃气轮机的进口温度,使发电总效率也随之

提高;另外污染物排放少也是这种联合循环的突出优点,但如何提高气化炉的容量和转化效

率,以及解决高温煤气的除尘和脱硫仍是这种循环回临的问题。

由于流化床燃烧的诸多优点,采用流化床燃烧的联合循环也备受重视。

常压流化床燃

烧联合循环的基本形式如图5-12所示。

从空气压缩机出来的空气,通过埋设在常压流化

床锅炉中的换热管被加热至700℃,流化床的高温烟气(850℃)通至蒸汽发生器.产生

的蒸汽供蒸汽轮机发电。

燃气轮机的进气温度用附加燃料的方法从700℃提高到850℃

燃气轮机的排气一部分用于流化燃烧,另一部分用于加热给水。

整个循环的效率接近于

36%。

为了进一步提高循环发电的效率,就必须采用增压流化床燃烧。

目前第一代增压流化床

燃烧联合循环发电的效率已达40%,克服了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其燃气轮机入口温度受流

化床床温的限制而不够高的缺点(目前最高只有870℃),第二代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

是所谓增压流化床气化/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

其基本原理是将煤在增压硫化床气化炉内,以空气/汽为气化刑部分气化,以制得低热值煤气,剩余的半焦去流化床锅炉燃烧以产生

蒸汽。

煤气净化后供顶置燃烧室燃烧,将所得的高温气体送入燃气轮机发电。

从燃气轮机排

出的高温烟气再去生产蒸汽供蒸汽轮机发电。

这种方案不仅保持了流化床低污染燃烧的特

点,而且由于煤气燃烧提高了燃气轮机入口温度(1050~1260℃),从而使发电效率有较大

提高。

目前这种循环的发电效率可达45%、图5-13就是这种循环的示意图。

二、洁净煤技术

专家预测,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等化石能源在21世纪开始的相当长时间里仍将在一次

能源中唱“主角”,其中煤炭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

发生太大的改变。

以往入们比较多的是谈论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但在另一方面.中国是仅次于美国

的世界第二能源消费大国,美国占世界能源总消费的25.4%,中国占l0.4%。

特别地,中

国还是世界第一的煤炭消费大国.占总量的29.5%.比美国还多(占总量的22.9%)。

而煤

炭在我国能源构成中又占76.2%o

化石能源的利用是产生温室气体等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其中燃烧煤炭又比天然气和石

油严重很多。

煤炭的开发和加工利用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

随着能源消费

量的增加,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越来越严峻。

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的关键,首先是如何利用好煤炭。

为了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外展,开

发推广洁净煤技术是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下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惟一和必然的选择。

洁净煤技术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

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主要包括煤炭洗选、加工(型煤、水煤浆)、转化

(煤炭气化、液化)、先进发电技术(常压循环流化床、加压流化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烟气净化(除尘、脱硫、脱氮)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围绕提高煤炭开发利用效率、减轻对环境污染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c

随着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转变,洁净煤技术作为21世纪中国能翻可持续发展的战赂重点,

209

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1995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洁净煤技术推广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制

定了《中同治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并于1997年6月获国务院批淮、

中国洁净煤技术计划框架涉及四个领域(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传

染排放控制与废物处理),包括十四项技术.即:

煤炭洗选、型煤、水煤浆、循环流化床发

电技术、增压流化床发电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燃料

电池、烟气净化、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煤层甲烷的开发利用、煤歼石和煤泥水的综合利

用、工业锅炉和窑炉。

(一)煤炭的洁净化处理

1煤炭洗选

煤炭洗选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降低原煤中从分、硫分、矸石等杂质的含量、并按

不同煤种、灰分、热值和粒度分成若干等级,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选煤工艺可分为四

类:

筛分、物理选煤、化学选煤、细菌脱硫、筛分是把煤分成不同的粒度。

物理选煤目前普

通使用的方法有跳汰、重介质选煤和浮选二种。

跳汰选煤是在上下波动的变速脉冲水流中.

使相对密度不同的煤和矸石分开。

重介质选煤是用磷铁矿粉等配制的重介质悬浮液(其相对

密度介于煤与矸石之间),持煤与矸石等杂质分开。

浮选是利用煤和矸石表面湿润性的差异,

洗选粒度小于0.5mm的煤。

煤炭经洗选后可显著降低灰分和硫分的含量,减少烟尘、SO2等污染物的排放。

日前发

达国家需要洗选的原煤已100%入洗.重介质旋流器、跳汰机、浮选机等成熟的选煤技术已

被广泛采用,洗煤厂处理能力大,洗选效率高。

英国、美国已开发了处理20μm粉煤的洗选新工艺,可脱除70%一90%的黄铁矿硫和90%的灰粉、使用这种洗选工艺洗精煤的锅炉可以不用安装脱硫装置即可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可以降低电站的投资。

我国煤炭行业的洗煤能力,经过改革开放后多年的发展,到1995年底全国洗煤厂已达

557个.年处理能力达4亿t,年入洗原煤2.8亿t,占原煤产量的20%。

国内能够设汁制造年处理能力400万t以下不同厂型、不同煤质、不同洗选工艺的选煤设备及相关的控制系统。

仅我国选煤生产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不能满足我国洁净煤发展的需

要。

目前,国内虽能制造处理能力400万t以下的选煤设备,但存在设备质量差,可靠性低的问题、国内选煤厂平均洗选效率为85%左右,国外在95%以上,选煤厂生产效率仪为国外的1/l0,精媒质量不高,分选效果差。

内于国内煤炭市场还没完全实现以质定价,优质优价的政策未能贯彻,因而导致原煤入选比例很低,洗煤厂出力不足,在全国动力煤的市场总供应量中,洗精煤只占12%左右。

今后,我国煤炭洗选的重点是研究开发高效洗煤新技术和大规模智能化洗选技术。

由于

我国主要矿区分布在干早缺水地区,所以顺加强开发干法及省水型洗选技术;开发大型洗煤

设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同时应考虑建设大型高效简化重介选煤新工艺、干法选煤、高硫

煤深度洗选工艺等煤炭洗选示范工程。

我国洗精煤目前主要供炼焦行业使用,动力用煤基本

不洗选。

应当加快动力煤洗选酌发展速度,推广现有成熟技术,建设一些规模大、处理能力

强的洗选厂。

2.型煤

型煤是用一种或数种煤与一定比例的胶枯剂、固硫剂等经加工成一定形状尺寸和有一定理化性能的块状燃料或原料。

当今型煤也可以是粉煤及一定比例的煤泥等其他低热值燃料或废物加上胶粘剂、添加刑

210

加工成型煤的.有的燃烧特性还超过了原煤的燃烧特性。

型煤分为民用型煤和工业型煤两类。

民用型煤畸烷散煤相比,燃烧效率提高—倍,节煤20%一30%,烟尘和SO2排放可减少40%一60%。

工业锅炉燃烧型煤比燃烧原煤节能15%左右,原始排尘减少70%一80%.总固硫率52%一73%。

美、德、荷兰、法同、前苏联、韩国和日本等国均设有型煤研究机构和丁业化生产厂,在褐煤成则、型焦生产、锅炉和机车型煤应用等方面有成熟的技术。

1992年德国成型褐煤产量达1200万t,英国无烟型煤超过100万t,韩国、日本少产民用蜂窝煤达5万t。

我国民用型煤技术已达国际水平,城镇民用型煤销售量达4000万t/年。

工业型煤有锅炉、型焦、化肥、城市煤气、机车、燃料气型煤等。

我同现有800余尝石灰碳酸化型煤装置,替代着60%的块煤。

在中小化肥厂运行工业锅炉炉前成型技术已比较成熟,工业锅炉型煤比原煤散烧价格要高出50~70元/t。

在政府

没有出台优惠政策及大气污染防治法对使用型煤没有规定之前,仍处于低谷之中,工业气化

型煤日的技术落后,急需以新的技术取代,对气化型煤的质量要求比对民用和工业锅炉型煤

要产格。

尤其在可长途运输、能防水、冷热强度高,热性能好的技术上还不过关。

国家还需

在科研、资金上加大投入。

“九五”期间.我国化肥造气型煤、燃料气型煤缺口都在1500~200()万t以上。

目前。

我国民用型煤技术已经成熟,关键是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加以推广和普及,扩大居民生活用型煤的生产能力。

量大面广的工业锅炉型煤技术也巴基本成熟,但大面积推广使用不够。

其障碍来自型煤加工费用高,销售价高于原煤40~70元/t。

为了促进该技术的发展、

国家要给予优惠的税收和信贷政策,使型煤的销售价降下来。

工业型煤中的燃料气型煤和气

化型煤的生产工艺和成套设备的研究外发比较滞后,应加强这两种型煤生产工艺和成套设备

的开发。

3.水煤浆

水煤浆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型煤基液体燃料,许多国家基于长期的能源战略考

虑,将其作为以煤代油的燃料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和储备,且已有商品化使用。

水煤浆是‘

种良好的煤基燃料,灰分及含硫量低,燃烧时火焰中心温度较低,燃烧效率高,烟尘、SO2

及NOX排放量都低于燃油和燃煤,是新型的煤代油燃料。

我国经过“六五”以来的研究和技术引进,在水煤桨的制备、运输和燃烧方面取得了很

多成果,建立了一些制浆和燃烧示范厂。

但目前水煤浆在技术上尚有一定的问题,包括可靠

的现场制浆技术,水煤浆的输送和储备技术,适合不同煤种和媒质的水煤浆燃烧器,以及炉

内除垢技术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在水煤浆上应重点解决工业示范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研究高效廉价添加剂、高灰煤泥制浆、脱硫及先进的水煤浆气化技术;开发大型代油水煤浆燃烧工艺和设备

(二)煤炭的离效、洁海燃烧及发电技术

该领域主要包括低氮燃烧器、循环流化床锅炉、加压流化床锅炉、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发电技术等。

1.低氮燃烧器

其作用是通过改善燃烧过程中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比以降低火焰温度,从而减少NOX生成量。

燃煤锅炉采用低氮燃烧器可减少50%左右的NOX生成量。

我国国产300-600MW锅炉都采用引进技术生产的低NOX角置直流燃烧器或同轴燃烧系统.使NOX排放比传统的直流燃烧器降低200㎎/m³以上。

2循环流化床

循环流化床(CFB)是目前国外洁净煤技术中—项成熟的技术,正在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由于其具有煤种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燃烧温度低而使NOX徘放量大大降低以及炉内脱硫等特点,发达国家竞相开发。

目前世界土运行中的最大蒸发量700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已投入运行,1500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也在设计之巾。

目前国外运行.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循环流化床发电锅炉已达250多台。

目前.我国CFB锅炉只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水平。

国内在设计、制造75t/h及以下的小型CFB锅炉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但脱硫、除灰、防磨等配套技术还不过关,有待进一步完善。

通过“八五”科技攻关,我国已设计、制造出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现正在安装调试之中。

我国已引进了1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今后将通过技贸结合引进200~300MW级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技术,逐步实现国产化。

3.加压流化床发电技术

加压流化床((PFBC)锅炉发电技术由于实现了联合循环,发电效率及环保性能高于

CFB锅炉,其效率可达40%以上。

目前商业运行的最大的PFBC发电机组容量仅为80MW、

ABB公司制造的350MW的PFBC锅炉已于1997年投入运行。

我国自“七五”计划开始进行加压流化床燃烧技术试验研究,“八五”计划期间开始建

设15MW的PFBC示范试验装置,现正在安装之中.已经形成以东南大学为代表的PFBC

技术并发力量。

并正在进行PFBC锅炉高温烟气净化技术及设备、大功率高初温燃气轮机技

术、控制技术等实验室研究开发。

我国正在江苏贾旺电厂建设15MW加压流化床联合循环中试电站,这套中试装置完全

立足国内设计和制造。

与此同时,我国已决定引进大型加压流化床发电设备和设计技术.一

者结合将为今后国内设计、制造大型加压流化床发电设备奠定基础。

今后研究开发的重点应

放在与加压流化床锅炉配套的高初温、大功率燃气轮机技术及高温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开发

工作上面。

4.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技术通过将煤气化生成燃料气,驱动燃气轮机发

电,其尾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气驱动蒸气轮机发电,使燃气发电与蒸气发电联合起来,

其发电效率可达45%以上。

目前IGCC发电技术还处于第二代技术的成熟阶段。

燃气轮机

初温达到1288℃.单机容量可望超过400MW。

世界在建、拟建的IGCC电站24座,总容

量8400MW,最大单机300MW。

IGCC发电方式可望成为21世纪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

我国IGCC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刚刚起步,在气化炉、空分设备、煤气脱硫等单项

技术方面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