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docx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
导言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语言:
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语言学:
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语言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等等。
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领域。
3.语文学:
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和文学而研究语言的。
我们把这种依附于其他学科存在的语言研究成为语文学。
4.理论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
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填空
1.古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语法三个部分。
4.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名词解释
1.语言的两个有限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其中作为基本符号的语素和词在数量上是有限的,把语素或词组合起来构成词组或句子的规则也是有限的。
语言的这两个有限性是区别言语活动的基本特征。
2.言语活动的两个无限
言语活动是以语言为工具展开的交际或思维活动,其中作为这个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句子,在理论上可以是无限长的,在数量上可以是是无限多的。
3.非语言交际工具或副语言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参加进来。
我们这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称为副语言交际工具。
副语言交际工具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不足。
?
4.辅助性交际工具
指的文字、旗语、电报代码等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交际工具。
这些交际工具若离开语言就不能独立存在。
其特点是:
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
二、填空题
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语言,这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语法规则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最有效的工具。
4.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
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送别时挥手表示致意,鼓掌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愤恨,手舞足蹈表示激动或高兴。
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思维
6.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量词。
8.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语言。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2.符号的任意性
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之一。
其含义是:
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
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3.语言符号
特定语言系统中作为音义结合体的语言单位称为语言符号。
与一般符号相比,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是:
音义结合的任意性、能指的线性特征、所指组合的层次性等等。
?
?
4.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
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
第一级是语素,意义在这里被装进形式的口袋,成了音义结合的最小的符号。
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5.组合关系
语言符号的组合方式是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续,好像一根链条,一个环节扣着一个环节。
处于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列之间构成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比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等都是具体的组合关系类型,是符号和符号组合而成的语言的结构类型。
6.聚合关系
语言系统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如果相互之间存在着(任意)一个共同特征,那么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就构成一个聚合群。
处于聚合群中的两个符号之间存在着可以用共同特征加以命名的聚合关系。
分广义聚合关系和狭义聚合关系两种。
其中的狭义聚合是只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之间所形成的功能聚合关系。
7.语言能力
广义的“语言能力”指的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的结合。
(教材p35)。
一个具备狭义语言能力的人可能会因为智障或发音-听觉器官缺损而失去广义的语言能力。
后者天生的如聋哑人。
狭义的“语言能力”是从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角度讲的,指的是人类大脑天生就具有的语言装置/语言习得机制/语言器官。
二、填空题
1.任何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构成的。
2.语言符号是能记和所记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能记。
3.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4.语言符号具有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和能指组合的线条性特点。
5.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词,第二级是词组,第三级是句子。
6.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7.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
第三章语音
一、名词解释
1.语音
自然界的声音是无限多的,语音不过是无限多的声音中的一种。
人类能发出的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那些用来区别意义的声音才是真正的语音。
2.音节
音节是自然感觉到的最小单位。
但还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片断。
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如汉语的“阿”[A]:
也可以由几个音素构成,如汉语的“钱”[?
?
ian]。
如果说音素一般人在自然状态下是感觉不到的话,那音节则是能感觉到的,比方说“走”[tsou],一般汉族人都能感到是一个音节,至于问它包含几个音素,那是专业人员的事,一般人不一定知道。
3.音素
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是用对比的方法从音节中切分出来的。
音素的不同取决于音质的不同,i和ü音质不同,所以是两个音素。
4.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
音标不同于字母:
音标是音素的标写符号,而字母是文字的书写符号。
8.音质
音质指的是声音的基本性质。
音素就是人类语言中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实体单位。
音质的不同决定了音素的不同。
共鸣腔、发音体和发音方法三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会导致语音音质的不同。
9.元音
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决定元音音质差异的因素有:
圆唇与否、舌位的高低和前后。
所有的元音都是乐音。
10.辅音
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某个部位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根据声带颤动与否可分为清辅音和浊辅音,根据气流通道可分为口辅音和鼻辅音两大类。
所有的辅音都是噪音。
11.发音部位
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常用的发音部位有:
上下唇、上下齿、齿背、齿龈、舌尖、舌叶、舌面、舌根、硬腭、软腭、小舌、喉腔,等等
12.鼻化音
所谓鼻化音,是指发音时气流同时从口腔、鼻腔通过并以口腔和鼻腔作为共鸣器的那些音素。
所以也叫口鼻音。
普通话没有鼻音化,方言中有,如吴方言中的“防”读作[fɑ?
35],就是一个鼻化音。
13.发音方法
发辅音时,形成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方法。
常见的发音方法有:
阻碍方式(塞、擦、塞擦)、清浊、送气不送气,等等。
14.音位
音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分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两种类型。
15.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6.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出来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
又称音段音位,线性音位。
辅音音位、元音音位都是音质音位。
17.非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
由音高、音强、音长等非音质因素构成的音位,又称为超音段音位。
常见的非音质音位有调位、重位、时位等。
18.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就是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和强弱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变化。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
二、填空题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源、共鸣腔、发音体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类,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圆唇与否、舌位高低、舌位的前后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7.根据发音特征描述,写出下列元音:
舌面后半高园唇元音是o,舌面前低不园唇元音是a,
舌面后半低不园唇元音是V,舌面前高园唇元音是y。
8.辅音的发音特点主要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
9.描写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
[b]是双唇、不送气、浊、塞音,[p]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ts]是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g]是舌根、不送气、浊、塞音,
[m]是双唇、浊、鼻音。
10.指出下列各组辅音的区别特征:
[p']-[p]是[±送气],[p]-[b]是[±浊]或[±清],[ts]-[ts']是[±送气],
[f]-[v]是[±清]或[±浊],[t']-[k']是[±舌尖中]和[±舌根]。
11.音位变体可分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两类。
12.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音质音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音位叫做非音质音位。
13.汉语的音节可分为声调、声母、韵母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
14.汉语的调位可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类,其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15.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例如汉语的"豆腐",实际音质是[toufu],但人们说话时常说成[touf],这种现象是脱落。
16.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音素p、zh、x、h、ü,国际音标分别用表示。
三、单项选择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
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C)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
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
A.[u]、[c]、[h]B.[y]、[ts']、[x]C.[u]、[ch]、[h]?
D.[x]、[y]、[k]
4.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汉语中的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的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下列说法,只有(D)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
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频率越高,声音就越低。
D.频率越高,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
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C)是正确的。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C)。
A.ê-[e]B.j-[y]C.h-[x]D.b-[b]
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D)。
A.[t]-[d]B.[b]-[p]C.[s]-[z]D.[t]-[k]?
10.下列各组对元音区别的描述中,(A)是错误的。
A.[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B.[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C.[a]和[ɑ]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
D.[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
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B)。
A.[x]-[h]B.[t]-[d]C.[c]-[ch]D.[z]-[ts]
12.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B)。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
第四章语法
一、名词解释
1.语法的组合规则
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一个接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
组合规则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我们说话时现创造的,所以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存在于话语之中,是对现实语句结构的高度抽象概括。
比如动宾结构,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条组合规则适用于所有动宾结构,如“看电影、读报纸、学文件、下围棋、修房子、买车票”等等。
2.语法的聚合规则
语法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
聚合规则是潜存在人们的头脑中的,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借助已有的经验,运用聚合规则的替换方法,将新的词语组装在旧有的装置上,构成新的句子,满足交际需要。
比如“买什么什么东西”这个格式,在杂货店可以说“买酱油”,在服装店可以说“买衣服”,在车上可以说“买车票”,在粮店可以说“买面条”,等等。
3.语法单位
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语素、词、词组、和句子是不同结构层面上的语法结构单位。
4.句子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又是言语交际活动中最基本的表述单位,其最大的特点是:
(1)具有一个语调,
(2)经常用于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
5.词组
词组是词和词的组合,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语义规则组织起来的,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语法单位。
6.固定词组
具有词组形式当功能上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称为固定词组。
固定词组最突出的特点是:
(1)意义的相对凝固性,
(2)成分的相对不可变更性(其中的成分一般不能更换、增删,次序不能颠倒)。
大致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
7.词
词是最重要的一级语法单位,它是造句的时候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所谓独立运用,就是它在造句中能够到处作为一个单位出现;所谓最小,就是说在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中它处于最低层级,其他层级的单位如词组、句子本身包含了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因此都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
8.语素
语素是语言单位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根据是否直接成词可分为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两种;根据是否具有词汇意义分实语素和功能语素两类。
?
?
9.单纯词
语言中那些仅由一个语素构成或者只包含一个语素的词就是单纯词。
单纯词不一定是一个音节的,可以有双音节单纯词(如连绵词)以及多音节单纯词(如音译外来词)等。
10.合成词
语言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或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的词称为合成词。
合成词有复合词和派生词之分。
11.词缀
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
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
如汉语的“第一”的“第”“老师”的“老”英语“un-known”(未知的),“en-able”(使能够),“im-possible”(不可能的)“un-”“en-”“im-”等都是前缀。
汉语的“小鸟儿”“棍子”中“儿”“子”,英语的“read-er”(读者)“voice-less”(无声的)中的“-er”“-less”等都是后缀。
马来语中的patuk(啄),pelatuk(啄木鸟),“-el-”就是中缀。
12.词根
词根是词义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它可以是成词语素充任的,也可以是不成词语素充任的。
前者如汉语中的“人”、“人民”中的人,后者如汉语中“桌子”的“桌”以及“人民”中的“民”。
13.词法
广义的词法包括构词法和构形法两个部分。
前者研究词汇意义上的词之内部结构及构成新词的方法。
后者研究具有形态性语法意义的词的内部结构或构成问题。
狭义的词法仅指构形法。
15.词干
具有形态性语法意义的词一般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
单纯的词汇性成分、提供形态性语法意义的部分。
前者就称为词干。
词干作为一种成分,它是或者由词位直接充任的(books中的book)或者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位组合而成的词位序列充任的(如woman-students中的woman-student)。
16.词尾
具有形态性语法意义的词一般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
单纯的词汇性成分、提供形态性语法意义的部分。
后者就称为变形语素或构形语素,如果构形语素出现在一个词中最后的位置上则称为词尾。
与所有的构形语素一样,词尾只给词语增加语法意义,不改变词的词汇意义。
17.直接组成成分
所谓直接成分就是每一层次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结构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
一个复杂的结构,往往是由许许多多的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按照一定的层次逐级构成。
从层次看,每一个层次的结构单位,一般是由两个直接成分构成的。
分析词组的层次,就是要分析这个词组在每个层次上的两个直接成分,如果直接成分仍然是由几个成分构成的,就要依次往下分析其直接成分,直到所有的直接成分都是词为止。
18.词类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征的异同而分出的类别。
根据词的词汇意义给词划分的类别不是语法上的词类。
常见的词类有: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等。
19.语法形式
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特定的语法形式必须体现一定的语法意义,反过来讲,特定的语法意义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才能体现出来。
在研究语法结构时,需要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结合起来。
20.语法意义
由特定的语法形式所表达的出来的意义称为语法意义。
比如books中-s这个语法形式表达的是“复数”这个语法意义,John’s中的-s这个语法形式表达的是“领属”的语法意义。
特定的语法意义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才能体现出来,反过来讲,特定的语法形式必须体现一定的语法意义。
在研究语法结构时,需要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结合起来。
21.语法手段
语法形式的表现手段称为语法手段。
自然语言中使用的语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就其大者言之,主要有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语序仅仅是其中的表现形式之一。
一种语言主要采用哪一种语法手段,不同的语言很不一样。
?
22.形态
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的变化。
形态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许多语法范畴,主要是通过形态体现出来的。
23.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是对语法意义的抽象概括,也就是说,把特定语言中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就形成一个个语法范畴。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人称、时、体、态等。
?
?
24.语法的递归性
语法的递归性主要是针对组合关系而言的。
因此所谓的“语法的递归性”是指有限符号和有限规则的无限运用。
语法的递归性保证了语言在有限的材料和规则的基础上能够生成无限多句子或话语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表达需要。
任何语言的语法规则都有递归性,因而语言才富有组合上的弹性,能随表达的需要而屈伸自如。
语言如果没有这一特点,就无法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5.变换分析
语言研究中用于揭示句法多义和句法同义的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常见的变换分析手段有:
移位、删除、添加、插入、替换、分合等。
变换分析至少应保证句子在变换前后基本语义结构关系不变。
26.句法多义
一个词语序列中内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句法结构关系,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句法多义或句法歧义。
比如“一个学校的老师”内含两个句法结构关系“一个|学校的||老师)”、“一个|学校的|老师”。
在前者中“一个”意义上指向“老师”,是整个“学校老师”的定语;在后者中,“一个”直接限制“学校”,意义上相当于“一所”。
27.句法同义
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为句法同义。
句法同义关系不是具体句子间的关系,而是句子格式间的关系。
比如“他打破了杯子。
”和“杯子被他打破了。
”两个句子代表的就是具有句法同义关系的两个格式(主动句格式和“被”字句格式)。
28.屈折语
“屈折”是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所以又叫做内部屈折。
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
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因而词序没有孤立语那么重要。
屈折语的一个变词语素可以同时表示好几种语法意义,一个语法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达。
俄语是比较典型的屈折语。
29.孤立语
根据词的结构与构成语素之间的关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四种类型。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
虚词的作用很重要,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除了词序,很多都是由虚词来表达的。
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
30.黏着语
粘着语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内部屈折,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语法意义也总是由一个变词语素表示。
因此,一个词如果要表示三种语法意义就需要有三个变词语素。
此外,粘着语的词根和变词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
两者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变词语素好像是粘附在词根上似的。
土耳其语的比较典型的黏着语。
31.复综语
复综语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粘着语。
在复综语里,一个词往往由好些个语素编插粘合而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
由于在词里面插入了表示多种意思的各种语素,一个词往往构成一个句子。
这种结构类型多见于美洲印地安人的语言。
例如美诺米尼语的“akuapiinam”是一个词,意思是“他从水里拿出来”,包含以下语素:
词根“akua”(挪开),后缀“-epii-”(液体),后缀“-en-”(用手),后缀“-am”(第三人称施事)。
32.分析语
按照语法手段的性质可以将世界语言分为分析语和综合语。
所谓的“分析语”是指以词法手段(主要是构形手段)为表达语法意义主要手段的语言。
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英语属于比较典型的分析语。
33.综合语
按照语法手段的性质可以将世界语言分为分析语和综合语。
所谓的“综合语”是指以句法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为表达语法意义主要手段的语言。
俄语是较为典型的综合语,
二、填空题
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语调。
4.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
5.从是否能独立充任句法结构成分的角度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