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省级联考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
《全国省级联考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省级联考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省级联考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大联考语文试题
高三年级2017年10月大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命题范围:
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欧洲海外扩张而形成的学科,人类学与全球化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至今日,全球化已经渗透进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的要素。
所谓全球化,就是指人群、物品、资本、技术、信息、符号、观念等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和高速的流动,所形成的不同社会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与频繁互动。
全球化的过程,实质上是跨越民族国家边界的过程,也是理论家们所说的“非领土化”。
全球化的基点在于,突破或超越民族国家的领土边界为范围的市场体系以及法律政治和社会文化。
由此,形成了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之间既相互对立又依存的关系。
民族国家与全球化相生相克。
民族国家的形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和保障。
民族国家为其领土范围内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力和资本的有效配置和生产、交换、分配的顺利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社会秩序和控制机构,并“画地为牢”似地为领土范围之外的介入设立了森严的壁垒,从而为资本主义在本国范围内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当民族国家领土范围内的经济要素不能满足机器大生产发展到一定成都所提出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市场和资本投资等需要时,以突破民族国家边界为前提的全球化,就成为不可遏止的洪流。
至20世纪初期,欧洲殖民主义将世界版图几乎瓜分完毕,而其结果却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其后世界各地民族主义运动的勃然兴起和创建民族国家的浪潮,最终瓦解了持续近4个世纪的西方殖民主义体系。
摆脱了殖民统治而建立起的民族国家,为了国家的富强和国民的福祉,又纷纷放弃闭关锁国的治理理念和自我结构自给自足的生计模式,转而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策略。
否则,只有承受经济贫困、发展落后和政治边缘化的后果。
正是在这种相生相克的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含义、形式和治理逐渐转换和更新,全球化的模式不断创新,程度趋于深化。
民族国家建构的实际结果,是多族一国成为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基本状态,由此形成了在一个国家之内存在着人口绝对数量占多数的民族和人口绝对数量不占多数的少数民族、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的区别。
获得民族国家的主体民族地位和统治权力的统治集团,利用媒体等各种手段,努力建构全体国民的共同体意识,以维护国家的完整统一。
而对自己的生存现状不满意的非主体民族或族群,则通过媒体,强调自身文化的特殊性与散布民族主义甚至民族分离主义,以谋求独立建国。
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景观。
(摘编自何明《全球化及其人类学论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下全球化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所以正确认识全球化是非常必要的。
B.当资本主义发展至机器大生产阶段时,现今意义上的全球化就已经开始了。
C.因为民族的形成与国家的创立关系密切相关,所以要求它们必须同步完成。
D.民族国家的完整与统一,往往受到非主体民族的散布的民族主义的挑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论部分既提出了全球化的论题,又指出了人类学与全球化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B.文章重点论述全球化的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它与民族国家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C.文章从两个维度论述民族国家因其创建过程不同而各有特点,它们没有共同点。
D.文章从民族主义的产生机制角度,论述了它是伴随全球化和民族国家而产生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技术等交流会越来越频繁。
B.今天,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如果还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就必然会被贫困落后困扰。
C.民族的形成与国家的创立本是不可分的统一形态,它们没有绝对的时间先后顺序。
D.一旦一个或多个非主体民族不满意自己的生存状况,它们往往就会谋求独立建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条短裙
张春燕
晴进医院大门的时候,嘴角闪现出不易被人察觉的笑意,是自得其乐、自品滋味的那种意思。
她腿上的丝袜在夜光下闪着俏丽的色彩,短裙游鱼般摇摆着。
此前,晴很少穿短裙,几条牛仔裤悠闲地打扮着她青春健美的双腿。
还是7号病床的老伯,用病入膏肓却还跳跃着激情的目光盯着她说,晴护士,你的腿真美,应该穿裙子。
晴的脸红了。
没有恋爱过的她,第一次对自己双腿直白赞美的人,竟是这位行将入土、目光渐渐枯萎的老人。
自己平时太孤傲,那些平庸而稚嫩的同龄男孩的目光就不敢在傲视一切的美少女身上流连忘返。
于是面对病床上喘息的老人,晴有了些许的感激。
她动作轻柔地为老人做静脉穿刺,老人的皮肤像冻伤的茄子——又青又紫又厚又硬,针头难进,血管也枯萎了。
老人虚弱地咳嗽了几声,看到晴脸上红润的光泽,好像看到了某种鼓舞,喘息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说,当年我们在延安,条件那么艰苦,生存环境那么恶劣,可那些从南方来的有知识有文化的姑娘,太会展现女性美了,头发上扎块手帕,或绑段红丝带,那个美啊——老人又虚弱地咳嗽起来,但迸发着激情的目光却像黑暗中的火炬。
晴决定买一条长及膝盖的漂亮短裙,她想买了裙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穿给老人看。
晴期望着再一次听到老人那些毫无修饰的赞美,她的脸就会再—次红起来。
晴知道自己脸红的样子,像两朵桃花映在脸颊,烫烫的、爽爽的,升腾在心间的是云雾缭绕的感觉。
晴知道自己这周是夜班,她不畏这个夜晚的秋意渐浓,她喜欢让凉风环绕自己的感觉。
穿着短裙,踩着落叶,穿行在黑暗中的女孩晴,像精灵一样飘向那火炬般的目光。
走进病房的晴被眼前的一幕击傻了。
医生们默默地摇头退出病房,接着就传出家属此起彼伏的哭喊声。
护士长急急地催促晴穿好工作服来做善后处理。
晴明白了,7号病床的老伯走了。
称赞她双腿秀美的老伯,没能看上一眼她穿裙子的婀娜样儿,就闭上了他激情燃烧的眼睛。
晴穿着丝袜的双腿忽然像被子弹击中一样疼痛得战栗起来,裙子也在寒噤中摇摆着发出窸窸索索的呓语声,这给晴带来了不寒而栗的恐惧感。
晴没有勇气走进病房,更不敢面对躺在7号病床上已被称为遗体的老伯。
可是护士长的催促声就在耳旁,晴在万分的惊恐中,委屈无助地哭泣起来。
晴陷入了自己泪雨飞溅的惶恐中。
她背靠墙,旁若无人、彻心彻肺、泪雨滂沱地恸哭。
她心无杂念,只是有些委屈,有些害怕,有些莫名的恐惧。
面对没有呼吸和体温的遗体,面对那曾经有过激情的眼睛和赞美过她的嘴巴,她害怕自己在料理的过程中,他突然有体温,他突然苏醒。
但此时的老伯五官毫无血色,寂静而落寞地成为遗体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回忆中最生动的那个部分。
这种东西折磨着晴,使她在这个瞬间痛不欲生。
晴感到自己穿着丝袜的双腿上爬满了冰冷且蠕动的蚯蚓。
忽然,她发现老伯微闭的眼睛似乎慢慢睁开了一些看着她,专注又有些焦急地看着她,目光中有激情,有赞美,有鼓励,有安慰,还有无尽的留恋和莫名的忧虑……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多处运用了心理描写,在晴到医院的路上作者对她进行了丰富细腻的心理刻画,这与下文老伯去世后她的心情形成对比。
B.小说很擅长运用典型的场景烘托人物形象,如黑夜中的落叶烘托晴精灵般的形象,到了病房后家属的哭泣、众人的忙碌烘托出晴的无助与孤独。
C.晴不敢面对逝去的老伯的遗体,主要因为就在不久前这个还赞美自己的外表,鼓励自己的工作的老人,如今却天人永隔。
D.少女晴如此期待一个老人的赞美,看似不太正常,但作者恰恰以这样一种反常病态的心理揭示了现实中大多数人对美好的事物的漠视和不敢面对的畸形心态。
5.老伯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以写晴的幻觉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是许多城市交通系统面临的难题。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如今各路商家开始瞄上了用O2O平台改造"自行车"的机会,希望给"自行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共享单车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
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政府目前对这一新鲜事物也处于善意的观察期。
不过,共享单车在政策和法规的监管上仍存在着空白。
(摘编自林俊《共享单车:
出行的新宠》,《中国产经新闻报》2016年12月06日)
材料二:
材料三:
共享单车投放各大城市,在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造成压力。
一是数量巨大,给人以见缝插针、无处不在的感觉,使本就拥挤的城市公共空间进一步减小;二是乱放严重,社区里、人行道,乃至自行车道都有共享单车随意停放;三是竞争激烈,仿佛一夜之间,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被各色各样的共享单车占领了;四是一些儿童骑车上路或在小区骑玩,安全堪忧。
(摘编自《规范单车》,《山西日报》2017年08月08日)
材料四:
4月21日,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开始征求意见,针对的是其中提到的停车管理、账户押金监管、车辆准入和回收机制等问题。
《指导意见》要求,共享单车“企业投放车辆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并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及时退出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车辆”,对此,摩拜单车回应称“完全赞同”,并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强制要求行业内所有企业立即召回、全部销毁不具备卫星定位功能的共享单车,保障用户骑行安全,尤其保障12岁以下儿童安全。
《指导意见》还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开发电子围栏,利用技术手段加强车辆停放管理”,摩拜单车认为,这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指导作用,有助于推动共享单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升级。
在押金监管方面,摩拜单车表示,已经实现押金安全监管,将“100%确保全体用户押金安全”。
(摘编自王鹏《摩拜单车回应指导意见》,《新京报》2017年04月21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由政府倡导的共享单车出行模式有效缓解了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网络技术的强大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B.材料一介绍了共享单车产生的背景及其使用方法,而材料三和材料四都提到要关注儿童骑行共享单车时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C.由材料四可知,共享单车行业存在单车质量不合格、押金退费难、单车随意停放、行业标准不规范、行业竞争激烈等问题。
D.摩拜单车对北京市出台的《指导意见》反映积极,完全赞同,表示实现了押金安全监管,确保了全体用户押金安全100%。
E.这几则材料反映出共享单车投放到城市后的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群众对共享单车还是非常欢迎的。
9.怎样才能促进共享单车的良性发展?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章,字文孺,衢州龙游人。
少警异,日诵数千言,通《小戴礼》,四冠乡举。
绍兴十五年廷对,考官定其级在三,迨进御,上擢为第一,授镇江军签判。
是冬,入省为正字。
明年,迁秘书郎兼普安、恩平两王府教授,迁著作佐郎。
事王邸四岁,尽忠诚,专以经谊文学启迪掖导,受知孝宗自此始。
秦桧当国,嗛不附已,风言者媒蘖其罪,出倅筠州。
桧死,召为司封员外郎、检详枢密院文字兼玉牒检讨官。
使金还,除权工部侍郎,俄兼吏部、兼侍讲。
正迁吏部,御史论章使胥长买绢,高宗愕然曰:
“刘章必无是事。
”御史执不已,罢提举崇道观,举朝嗟郁。
起居郎王佐讼其冤,亦坐绌。
起知信州,未久,复请祠。
孝宗受禅,念旧学,命知漳州,为谏议大夫王大宝所格。
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颜端惧不测。
上因夜对问章曰:
“闻卿监中有笑朕者。
”章不知状,从容对曰:
“圣主所为,人焉敢笑,若议论不同或有之。
”上意颇解。
彦端获免,人称章长者。
诏询唐太宗所问魏征德仁功利优劣,章上疏谆复,且言:
“太宗问徵在贞观十六年,陛下宅天命十载于兹,原益加意,将越商、周绍唐、虞矣,太宗非难到也。
”进权礼部尚书兼给事中。
对选德殿,问章:
“今年几而容貌未衰,颇尝学道否?
”章拱对曰:
“臣书生无他长,惟菲俭自度。
晏婴一狐裘三十年不易,人以为难,臣以为易。
”上嘉叹久之。
亲洒宸翰以赐,俾安职。
章力告归,以显谟阁学士食祠禄。
淳熙元年,子之衡由御史、检法出守广德军,当陛辞,对便殿,问:
“卿父学士安否?
”抚劳再三,临退复谓曰:
“卿归侍,为朕致此意。
”旋遣阁门祗候苏曦至家宣问,拜端明殿学士,赐银绢四百匹。
四年,上表告老,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年八十,赠光禄大夫,谥曰靖文。
章容状魁硕,以周密自守,出入两朝,被顾遇,未尝泄禁中一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B.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C.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D.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戴记》,即《礼记》,由西汉礼学家戴圣编定,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B.教授,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教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宋代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
C.祠禄,古官名。
宋朝制度,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无职事,但可享受官俸。
D.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也称“致事”“致政”“休致”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章敏锐特异,从小勤奋好学。
他四次乡举都考第一,后来参加殿试成绩也直接排在第一。
他也因殿试成绩第一而被授任镇江军签判。
B.刘章尽忠竭诚,深得孝宗信任。
他在孝宗未即位前就作为王府教授,用经义文学启发诱导孝宗,孝宗对他的知遇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C.刘章胸无城府,言行坦荡无私。
赵彦端因为直言被人构陷,刘章对此并不知情;但在孝宗询问他对这事的看法时,他不偏不倚,秉公直言。
D.刘章不求奢华,且能节俭自持。
他要求自己节俭自律,崇敬并学习晏婴的操守。
皇上因此对他赞叹了很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章不知状,从容对曰:
“圣主所为,人焉敢笑,若议论不同或有之。
”
(2)章容状魁硕,以周密自守,出入两朝,被顾遇,未尝泄禁中一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
常建
五度溪上花,生根依两崖。
二月寻片云,愿宿秦人家。
上见悬崖崩,下见白水湍。
仙人弹棋处,石上青萝盘。
无处求玉童,翳翳唯林峦。
前溪遇新月,聊取玉琴弹。
【注】常建:
唐代诗人,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
后移家隐居鄂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联写溪花生根依附于崖壁,借此渲染了此处清幽秀丽的环境。
B.第四句借《桃花源记》“秦人”之典,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之情。
C.第三联有李白“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惊险。
D.得道石上攀附的只是青萝,这既是写此处的幽僻,又是写作者的失落。
E.叠词“翳翳”,写出诗人满眼的茂林和重山,又再次表现此处的清幽。
15.作者在另一首《西山》诗中写道:
“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
”试分析本诗的尾联与此联的异同。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陋室铭》用“,”表明自己陋室不陋是因为自己结交的朋友都是有学问之人。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向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从“不变”的角度看“”,所以发出“”的感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面对足球暴力这个痼疾沉疴,包括中国足联在内的相关部门要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首先要深入剖开足球暴力背后的问题根源。
②韩国电影《出租车司机》的票房仅是《战狼2》的十分之一,却将代表韩国角逐201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吴京主演的《战狼2》只能望其项背。
③随着5级飓风“厄玛”步步逼近,飓风沿线的国家和地区都已进入紧急状态,民众正拭目以待,准备迎接这场威力超强的飓风。
④植物激素跟人体激素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都不一样,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担心反季水果使人性早熟是杞人忧天。
⑤随着信用卡、电子支付逐渐成为主流,现金社会的发展已到顶点,无现金社会即将到来;届时纸币可能会成为明日黄花。
⑥党和国家对质量的强调已经到了无出其右的程度,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统一到中央的大政方针上来,让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成为全国统一的行动。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09年,黄大年放弃英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和高端精良的研发平台,妻子苦口相劝,义无反顾地应聘回国。
B.根据德国营养医学会的研究显示,“啤酒肚”与男性遗传基因有关,就像女性肥胖从臀部开始一样,男性的脂肪大多数贮存于腹部。
C.2017“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日前在北京开幕,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26名海外学者与国内19名著名学者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D.10月6日,网曝“两辆白色越野车碾轧、追逐藏羚车,致使数只藏羚羊受伤死亡”。
对此,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回应,事件并未造成藏羚羊受伤或死亡。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老李对儿子的书法老师说:
令郎能在这次书法大赛上获奖,全仗您教导有方,我们全家感激不尽。
B.老李对老王说:
这次护照办得如此顺畅,多亏你帮忙。
今晚我打算登门致谢,请你务必在家恭候!
C.学校教导处通知说:
学校明日将邀请德高望重的金教授在二楼报告厅作报告,希望同学们准时莅临。
D.小红在给编辑老师的信中说:
拙作已草就,定有许多瑕疵,现奉寄给您,敬请斧正指教。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地震发生的时候,若正在用燃气生火,①,然后迅速躲避。
②,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若是在户外,③,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5分)
“中国外卖正给全球带来一场生态浩劫。
”近日,朋友圈流传一条呼吁公众减少、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微信,希望通过改变消费习惯来缓解塑料污染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如果仅从消费端产生的数量来看,全国每天丢弃的外卖一次性餐具至少2000万个,由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渠道不畅,它们中大部分最终变成了垃圾,不得不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置。
无论从能源浪费的角度,还是从加重城市运行负担和环境污染风险的角度,外卖一次性餐具带来的污染问题都已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电视机生产厂家在建立一条生产线的同时,还要建立另一条生产线,负责回收物的拆解再利用,又称“静脉生产线”。
回收的产品,拆解后根据情况不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如果零部件还是好的,符合新产品要求,可以回到新产品生产线上,实现循环利用;零部件已经过时了,就用来生产二手机,以很低的价格出租或出售;最后一种情况,无法回收再利用的,进行分类粉碎,作为原料重新进入生产线。
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请就解决中国外卖一次性塑料餐具污染问题提出你的三条建议,每条建议不超过25字。
①。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中国古代有许多圣贤大家,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展现了中国先民的杰出智慧和灿烂文化,今天我们不可能对他们都有深刻的体悟,但在他们当中总有一位圣贤大家的言论让你受用一生。
请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位圣贤大家,谈谈他的言论对你的影响。
孔子孟子庄子屈原司马迁
要求选好人物和他的经典言论;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年级2017年10月大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A(B项曲解文意,由原文“以突破民族国家边界为前提的全球化”和“全球化的模式不断创新和程度趋于深化”的表述知B项错误。
C项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要求它们必须同步完成”的意思。
D项强加因果,“民族主义产生的根源”应该是民族国家中对“自己的生存现状不满意的非主体民族或族群……以谋求独立建国”。
)
2.C(C项曲解文意,依据原文的表述:
“然而,从总体上看,民族国家是民族的形成与国家的创立齐头并进,相互建构、相互依存的过程和统一的形态”可知,民族国家之间在总体上还是有共同点的。
)
3.B(B项张冠李戴,原文表述的对象是“摆脱了殖民统治而建立起的民族国家”,而不是“任何一个民族国家”。
)
4.D(D项“反常病态的心理”说法不合主旨;“生活中大多数人对美好的事物的漠视和不敢面对的可怕心态”属于无中生有,更不是作者的主旨。
)
5.①推进情节的发展:
由于老伯的赞美与鼓励,晴对自己的美有了触动,有了自信,于是买裙子、穿裙子,并渴望把这种美再次展现给老人,得到他的赞美。
②衬托了主人公形象。
小说中晴的形象,因老伯的存在衬托得更加鲜明。
老伯是美的发现者,也是美的欣赏者,老人的离世使晴少了一位欣赏自己的知音。
正是老伯这一形象,衬托出孤傲的晴渴望自己的美被发现、被欣赏、被赞美的单纯又有点稚气的女孩形象。
③丰富了小说的主题。
当病入膏肓的老伯发现美丽的晴以及谈起延安时期见到的美丽的姑娘时,眼睛迸发出“激情的目光”,最后写晴的幻觉:
老人“专注而又焦急地看着他”,“有无尽的留恋和莫名的忧虑”,这些凸显了老人对美、对生命的留恋。
(答1点给2分,答2点给4分,答3点给5分)
6.①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增加了魔幻色彩。
老伯已经去世,不可能死而复生,这是客观事实。
然而,对渴望得到老伯赞美的晴来说,产生老伯死而复生的幻觉,又是在情理之中的。
这样的结尾,强化了人物的心理,体现出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②完成了对主人公形象的完美塑造。
护士晴,是一个性格孤傲的姑娘,老人赞美她双腿美丽、希望她穿裙子,使她对自己的美有了触动,有了自信,有了美的沉醉和遐想。
然而,老伯的去世,似乎少了一个认识自己美的知音,因此伤感、恐惧,更渴盼老伯能死而复生。
通过最后幻觉的描写,淋漓尽致得表现了晴的这种心理,至此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③强化了美需要发现、需要欣赏、需要鼓励的主题。
(6分,每点2分)
7.B(“2016-2019年”限定范围过宽,用户增速应是2016-2017年迅猛增长,2017-2018年单车用户的增速急剧下降,2018-2019年趋于平缓。
)
8.BE(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A项,共享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