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综合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172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闸综合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水闸综合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水闸综合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水闸综合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水闸综合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闸综合练习.docx

《水闸综合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闸综合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闸综合练习.docx

水闸综合练习

 

1.工程设计基本资料

该闸为灌区引水灌溉的一座拦河闸,需建该水闸以抬高河道水位满足引水灌溉要求,同时可改善生产生活供水条件。

该水闸按20年遇标准设计,50年遇标准校核。

水文气象情况

(1)闸址的不同频率的洪峰流量见表1。

洪期为每年7——10月。

表1闸址洪水频率与洪峰流量

洪水频率(%)

1

2

5

10

25

75

流量(m3/s)

1730

1580

1250

900

440

350

230

100

80

(2)闸址的水位流量关系见下表2和图1

表2闸址的水位流量关系

水位(m)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流量(m3/s)

535.85

(3)3。

(4)根据闸址50多年的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为16.8摄氏度,以8月份为最高,月平均气温30.2摄氏度,1月份最低,月平均为2.2摄氏度;最高气温达41.5摄氏度,最低气温为-8摄氏度。

(5)多年平均风速4.8m/s,汛期多年最大风速平均值为12m/s。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闸址处河道顺直,河道断面近似为梯形断面,河床坡降平缓,纵坡约为0.0001,河床地高程为31.0m,河槽底宽42m,边坡系数为2.5。

(2)闸址地质情况系属第四纪沉积岩,厚度较大。

河床两岸滩地为粉质壤土,厚度1——5m,河床为砾粗砂,最大厚度在17m以上,下部为粗砂层,厚度3——11m,基岩为花岗岩。

(3)地基土壤设计指标①内摩擦角粗砂,砾质粗砂,粉质壤土;②渗透系数粗砂,砾质粗砂,粉质壤土;③孔隙比粗砂e=0.58,粉质壤土e=0.44;④地基承载力

粗砂和粗质粗砂;⑤变形模量粗砂E=30MPa,砾质粗砂E=40MPa。

(4)回填土可以用砾质中沙、砾质粗砂、粗砂回填。

①重度r干3,

r湿=17.66KN/m3,r饱=19.62MPa;②内摩擦角;③粘着力c=0。

(5)混凝土与各种土壤的摩擦系数①混凝土与粘土;②混凝土与中砂;③混凝土与粗砂;④混凝土与砾质粗砂。

3左右,石料场距公路大约1Km。

(2)混凝土骨料闸址下游2.5到4.0Km的河滩砂砾石可作混凝土骨料。

(3)土料闸址上游1到2Km有壤土,其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与闸址的粉质壤土大体相同,数量大约80万m3。

(4)其它建材水泥、钢材、木材等由外地购买。

(5)闸址附近有公路经过,铁路距闸址仅6Km。

交通运输方便。

批准的规规划成果

(1)根据过闸流量及其防护对象的重要性,本水闸工程为Ⅲ等工程,其中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3级。

(2)拦河闸正常挡水位为。

(3)水闸通过设计流量时相应闸前水位为,闸下水位为;水闸通过校核流量时相应闸前水位为,闸下水位为。

2.闸孔设计

2.1闸址的选择

闸址、闸轴线的选择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施工难易、操作运用、工程量及投资大小等方面的问题。

在选择过程中首先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流、施工管理应用及拆迁情况等方便进行分析研究,权衡利弊,经全面分析比较,合理确定。

本次设计中闸轴线的位置已由规法给出。

本工程主要任务是正常情况下拦河截水,以利灌溉,而当洪水来临时,开闸泄水,以保防洪安全。

由于是建于平原河道上的拦河闸,应具有较大的超泄能力,并利于排除漂浮物,因此采用不设防胸墙的开敞式水闸。

同时,由于河槽蓄水,闸前淤积对洪水位影响较大,为便于排出於沙,闸底板高程应尽可能降低。

因此,采用无底坎平顶板宽顶堰,堰顶高程与河床同高,即闸底板高程为。

由于已知上、下游水位,可推算上游水头及下游水深,如下表:

流量Q(m3/s)

下游水深(m)

上游水深(m)

过水断面面积

行近流速(m3/s)

上游水头(m)

设计流量350

校核流量440

7.16

其中过水断面面积

闸门全开泄洪时,为平底板宽顶堰堰流,根据公式判别是否为淹没出流。

计算情况

下游水深(m)

上游水头(m)

流态

设计水位

淹没出流

校核水位

淹没出流

按照闸门总净宽计算公式,根据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如下表。

其中为堰流侧收缩系数,取;m为堰流收缩系数,取0.385.

闸孔总净宽计算表

流量Q(m3/s)

下游水深(m)

上游水头(m)

淹没系数

(m)

设计流量350

校核流量440

其中,。

根据闸门设计规范中,闸孔尺寸和水头系列标准选定单孔净宽b=9m,同时为了保证闸门对称开启,防止不良水流形态,选用3孔,闸门总净宽为:

m

由于闸基为软基河床,选用整体式底板,缝设在闸墩上,中墩厚1.2m,边墩厚1m。

如图所示:

根据孔口与闸墩的尺寸可计算侧收缩系数,查水闸设计规范,结果如下:

对于中孔查表得

b0/bs

对于边孔,得

与假定接近,根据选定的孔口尺寸与上下游水位,进一步换算流量如下表所示:

计算情况

堰上水头(m)

Q

校核过流能力

设计流量350

3.02%

校核流量440

1.72%

设计与校核情况都满足要求,所以不再进行孔口尺寸的调整。

3.消能防冲设计

由于本水闸位于平原地区,河床的抗冲刷能力较低,所以采用底流式消能。

设计水位或校核水位时闸门全开宣泄洪水,为淹没出流无需消能。

闸前为正常高水位35.30m,部分闸门局部开启,只能宣泄较小流量时,下游水位不高,闸下射流速度较大,才会出现严重的冲刷河床现象,需设置相应的消能设施。

为保证无论何种开启高度的情况下都能发生淹没式水跃消能,所以采用闸前水深H=4.3m,闸门局部开启情况,作为消能防冲设计的控制情况。

为了降低工程造价,确保水闸安全运行,可以规定闸门的操作规程,本次设计按照1、3孔对称式开启,分别对不同开启高度和开启孔数进行组合计算,找出消力池尺深和尺长的控制条件。

水闸设计规范中指出,为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水闸安全运行,应制定合理的闸门开启程序。

消力池主要计算公式如下:

孔口出流流量公式

挖池前收缩水深

收缩系数查下表;

0.618

0.65

 

跃后水深

出池落差

消力池池深

消力池长度—

消力池斜坡段水平投影长度

水跃长度

消力池尺深、尺寸估算表

 

开启孔数n

开启高度e

收缩系数

泄流量Q

单宽流量

收缩系数

跃后水深

下游水深

流态判别

消力池尺寸

备注

尺深d

尺长

水跃长

1

41

自由出流

15

1

51

78

2

104

限开

3

123

淹没出流

1

153

4

通过计算,为了节省工程造价,防止消力池过深。

对开启1孔开启高度为2m限开,得出开启1孔开启高度为2m为消力池的尺深控制条件。

1、消力池深度计算

根据所选择的控制条件,估算尺深为1m,由上表可知消力池的收缩水深和相应的出池落差及跃后水深,经验算水月淹没系数

—1.10之间的要求。

1消力池尺长

根据尺深为1m,为了施工方便,故取消力池长度为19m。

2消力池构造

采用挖涤式消力池,为了便于施工,消力池的底板做成等厚,为了降低底部下部的渗透压力,在水平底板的后半部设置排水孔,孔下铺设反滤层,排水孔泾为10cm,间距为2m,呈梅花形布置。

根据抗冲要求,按式计算消力池底板厚度,其中k1为消力池底板计算系数,取0.18,q为确定尺深时的过闸单宽流量;为相应于单宽流量的上下游水位差。

应根据可能出现的不理水位,流量组合情况进行计算。

当=1—9,且消能扩散情况良好时,海漫长度可按公式:

计算。

—海漫长度,m

Qs—消力池末端单宽流量,m3/(s*m)

--泄水时的上下游水位差,m

Ks—海漫长度计算系数,可查规范得。

其中为海漫长度计算系数,根据闸基土质为砾粗砂,则选12.取计算表中的大値,为海漫长度。

海漫长度计算

流量Q

上游水深H

下游水深h

50

70

100

120

150

170

分析上表可知,海漫长度为24m。

2、海漫构造

因为对海漫要求有一定的粗糙度,以便进一步消除余能,有一定的透水性,有一定的柔性,所以选择在海漫的超始段为6m长的浆砌石水平段,因为浆砌石的抗冲性能较好,其顶面高程与护坦平齐。

后18m做成坡度为1:

10的干砌石段,以便水流均匀扩散,调整流速分布,保护河床不受冲刷。

海漫厚度为,下铺设15cm的砂垫层。

3.4防冲槽设计

海漫末端河床冲刷深度按计算,其中河床土质的不冲流速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河床土质的不冲流速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河床土质的不冲流速,m/s

V0—

R—水力半径,

t—海漫末端河床水滞,m

按照不同情况计算冲刷坑深度结果见下表:

计算情况

相应过水面积A

湿周x

t

校核情况

设计情况

根据计算确定防冲槽的深度为,采用宽浅式,底宽取的斜坡与下游河床相连。

上、下游岸坡防护

为保护上、下游翼墙以外的河道两岸岸坡不受水流的冲涮,需要进行护坡。

采用浆砌石护坡,厚0.3m,下设0.1m的砂垫层。

保护范围上游自铺盖向上延伸2—3倍的水头,下游自防冲槽向下延伸4—6倍的水头。

4.防渗排水设计

闸底地下轮廓线的布置

4.防渗设计的目的

防止闸基渗透变形;减小闸基渗透压力;减少水量损失;合理选用地下轮廓尺寸。

4.布置原则

防渗设计一般采用防渗和排水相结合的原则,即在高水位侧采用铺盖,板桩、齿墙等防渗设施,用以延长渗径、减小渗透坡降和闸底板下的渗透压力;在低水位侧设置排水设施,如层面排水,排水孔排水或减压井与下游连通,使地下渗水尽快排出,以减小渗透压力,并防止在渗流出口附近发生渗透变形。

4.地下轮廓线布置

1、闸基防渗长度的确定

初步拟定闸基防渗长度:

C—允许渗径系数値,查相关规范。

由于地基类别为砾粗砂,取C为4

H—上、下游最大水头差,m。

2、防渗设备

由于闸基质为砾粗砂,防渗设备采用混凝土铺盖,闸底板上、下游侧设齿墙,为了避免破坏天然的粘土结构,不宜设置板桩。

1、防渗设备尺寸和构造

闸底板长度的拟定。

根据闸上结构布置及地基承载能力两方面要求来综合考虑,拟定闸底板顺水流方向的长度。

A—系数,对于砂壤土,A取2.0,H—上、下游最大水头差

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布置及地基承载力要求,确定闸底板长度为9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