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光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11470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光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声光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声光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声光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声光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声光热.docx

《声光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光热.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声光热.docx

声光热

声光热

专题一:

基本概念

第一章声现象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4.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最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5.听到声音过程:

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道:

声波—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6.双耳效应:

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和强弱不同

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辨别声音的方向,产生立体感。

7.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1)频率:

1秒内振动的次数,反映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就越大。

(2)音调的高低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也低。

人的听觉是20Hz---------20000Hz

8.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1)振幅是物体振动的幅度。

(2)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就越分散,响度就越小。

9.音色指声音的特色。

音色和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10.音调、音色、响度是声音的三要素。

但是,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反之,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

11.四大污染:

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物理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11、分贝(dB):

表示声音的强弱。

0dB:

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

30—40dB:

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12.控制噪声: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1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

B超,也可以传递能量,例如:

清洗钟表,除去结石。

蝙蝠利用回声来确定目标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声呐。

14.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或者离障碍物距离为17m)才能产生回声。

回声测距离:

2s=vt

第二章光现象

1.光源: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太阳是自然光源,电灯、烛焰是人造光源。

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能解释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

c=3×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3/4

在玻璃中光速为真空中2/3

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规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

表面光滑,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

漫反射:

表面粗糙,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

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发生折射时,同时一定也发生发射。

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光的折射定律:

三线共面,两线分侧,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些)折射现象:

钢笔错位、池水变浅、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

8.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

彩虹是太阳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9.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颜料三原色:

青、黄、品红透明物体的颜色有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10、红外线位于红光以外,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红外线作用:

①热作用:

加热食物热谱图诊病

②红外遥感:

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等

③遥控:

电视机、空调等

11.紫外线位于紫光以外,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

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避免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

紫外线作用:

①杀菌:

医院的紫外线灯

②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验钞机、防伪

③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人体骨骼生长和健康有好处。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叫凹透镜。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2.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光心距离叫做焦距。

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三条特殊光线:

①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③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对凹透镜来说是虚焦点,是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焦点。

5.照相机的镜头是个凸透镜,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近景时,镜头往前伸,

拍远景时,镜头往后缩,光圈控制进入光的多少,快门控制暴光时间。

6.

u

u=f不成像

f

u=2f倒立等大实

u>2f倒立缩小实照相机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实倒虚正来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儿跑。

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明视距离为25cm。

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近视眼能看清近处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成像在视网膜只前。

8.近视眼应该带凹透镜,远视眼应该带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度焦度=1/f

9.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也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镜头。

第四章物态变化

1.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前注意:

①观察它的量程

②认清它的分度值,

使用时注意: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放在液体中稍等一会儿,稳定后在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除了体温计)被测液体并且时视线和温度计液柱相平。

3.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4.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

蒸发现象:

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的因素:

①液体温度的高低

②液体的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沸腾: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剧烈的汽化现象。

5.液化有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6.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达标练习

(一):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闪闪发光的宝石

C.萤火虫        D.液晶显示屏

2、使各种色光都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A.白色  B.红色C.无色  D.彩色

3、某演员上台演出时,导演想得出上身红上衣、黑裙子,而演员却没有红上衣、黑裙子,则聪明的导演可以用下列做法实现()

A.演员穿白上衣、蓝裙子,用红追光灯

B.演员穿黄上衣、蓝裙子,用白追光灯

C.演员穿蓝上衣、白裙子,用红追光灯

D.演员穿白上衣、白裙子,用红色追光灯

4、光能可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属于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太阳能电池   B.氧化银电池    C.灯泡发光  D.太阳能汽车

5、下列物质中声音传播最快的是()

A.水B.空气C.真空D.铜

6、在野外场地进行射击训练,击发后四秒才听到射击时发出的声音的回音,反射物到射击运动员的距离是()

A.1360mB.1020mC.680mD.340m

7、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8、下列关于紫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是红色的光线

B.日光灯发出的光线中也含有紫外线

C.因为紫外线能杀死细菌,所以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更加健康。

D.只有炽热的物体才能发出红外线

9、下列属于融化的是()

A.试衣服晒干B.树叶上的露珠

C.把水加糖后变为糖水D.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10、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

1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的相同点是()

A.测量范围B.分度值C.制作原理D.内部构造

12、夜晚,下列物质中放出红外线较多的是()

A.草木B.岩石    C.人    D.河水

13、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阳光下人的影子

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人在湖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D.人在镜子前看到镜子中的像

1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

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且是正立的虚像

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15、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产生的。

16、土电话的制作原理是。

17、当手按在平面镜上面时像和手的距离为8mm,这个平面镜的厚度是mm。

18、两只相同的脸盆,一直是空的,另一支装满水,从盆的斜上方观察,脸盆的深度较深的是()

A.深度相同B.空脸盆C.装满水的脸盆D.无法判断

19、清晨观察到日出时,其实当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

A.地平线以下B.地平线以上C.恰于地平线处D.无法判断

20、将-5摄氏度的冰块放入盛有0摄氏度的容器,容器放在0摄氏度密封的房间内,过一段时间,关于冰和水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的质量变多了 B、水的质量变多了 

C、  冰和水的质量不变       D、无法判断

 

专题二:

基本实验

1、声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4)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声音就越分散,响度就越小。

2、温度

⑴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⑵常见的温度计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⑶规定:

把大气压为1.01×10^5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表示为1℃。

⑷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35℃——42℃。

⑸温度的国际单位是:

开尔文(K),单位是摄氏度(℃)。

3、熔化

⑴熔化:

物质用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⑵熔化的过程中吸热。

⑶常见的晶体是:

海波、冰、食盐和各种金属。

⑷常见的非晶体是:

蜂蜡、松青、沥青、玻璃。

⑸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⑹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凝固

⑴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的过程中放热。

⑶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5、汽化

⑴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⑵汽化的两种方式:

①蒸发②沸腾

⑶蒸发: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上进行的汽化现象。

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⑷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表面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⑸沸腾:

沸腾是一种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⑹沸腾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⑺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⑻水的沸点:

100℃

6、液化

⑴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放热)

⑵液化的两种方法:

①降低气体温度②压缩气体体积

7、升华

⑴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⑵升华的过程中吸热。

8、凝华:

⑴凝华:

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⑵凝华过程中放热。

9、光的反射

(1)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

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

10、镜面

(1)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③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面镜成的是虚像。

(3)平面镜应用:

①成像②改变光路。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像距:

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

放大的实像(像距:

v>2f)。

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5.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达标练习

(二):

1、寒冷的地方,冬天贮藏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大桶水,这是为什么?

答:

因为水在凝固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加热窖内的空气,是菜窖内的空气温度不致降得太低,而把蔬菜冻坏。

2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像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的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这是为什么?

答:

在寒冷的冬天,室外金属的温度很低,若手上比较潮湿,此时去摸金属,手上水分的热很快传递给金属,水温急剧下降,很快降到0℃而凝固,在手与金属之间形成极薄的一层冰,从而降手粘在金属上。

而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手去摸木头,则不会发生上述情况。

当手接触木头时,虽然木头也要从手上吸热,但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吸收的热不会迅速传到木头的其他部分,手的温度不会明显降低,所以手上的水分就不会凝固了。

3医生有时要对发高烧的病人做“冷敷”治疗,用胶袋装着质量相等的0℃的水或0℃的冰对病人进行冷敷,哪一种效果好些?

为什么?

答:

用0℃的冰效果好,因为0℃的冰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比0℃的水多一个吸热的过程,可吸收更多的热量。

4有些水果和蔬菜常用纸或塑料袋包装起来,并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

目的是为了减少水果和蔬菜中水分的蒸发。

这是因为用纸或塑料包装起来后,减少了外面空气的接触面,使蒸发速度减慢;把水果或蔬菜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使液体温度降低,可以使蒸发变慢。

5盛暑季节,人们常在地上洒水,这样就感到凉爽了,为什么?

答:

地面上的水蒸发时,要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爽。

6用纸做的“锅”在火上给水加热,不一会,水就会沸腾了,而纸锅不会烧着,为什么?

答:

当纸锅里放进水以后,蜡烛或酒精邓放出的热,主要被水吸走,这些热量使纸锅和水的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水的沸点时,水便沸腾了,水在沸腾时,还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些热使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但是没有使水的温度再升高,总保持在100℃,这样,水就保护了纸锅的燃点远高于水的沸点,温度达不到燃点,纸就不会燃烧。

7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进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那一面吹来的,使说明理由。

解:

风吹来的那一面,手臂上的水蒸发得快些,从手臂吸收的热量多,手臂的这一面就会感到凉,就知道风是从这一面吹来的。

8能否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

为什么?

解:

如果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低于100℃,不能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因为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5℃,水的沸点是100℃,超过了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若把酒精温度计放入沸水中,玻璃泡中的酒精就会沸腾,使温度计受到损坏。

如果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大于或等于100℃(在制造温度计时,增大酒精液面上的压强,使酒精的沸点高于或等于100℃),就可以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了。

9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

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

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依据。

猜想:

在室外一侧

依据:

夏天开启空调后,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时,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玻璃的外侧。

10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升华,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11请你解释俗语“霜前冷,雪后寒”。

解:

霜是水蒸气向外放热凝华形成的,而空气中的水蒸气向外放热的条件必须是气温低,所以霜形成前一定是低气温,即“霜前冷”。

而大雪后,雪会熔化或升华,这都需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气温下降,因此人会感到寒冷,所以“雪后寒”。

12三支温度计,甲的测量范围是-30℃~50℃,乙的测量范围是-20℃~100℃,丙的测量范围是35℃~42℃。

由此可知甲是寒暑表,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丙是体温计。

13把一勺子水泼到烧红的铁块上,听到一声响并看到有“白气”冒出,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有汽化、液化

14在旱情严峻的时期,为了缓解旱情,可以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即让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中撒一些干冰,当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升华为气体,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一些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下降。

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落到地面上。

15寒冷的冬天室外气温是-25℃,河面结了一层厚冰,那么冰层的上表面温度和下表面温度及深水处的温度分别是(C)

A.-25℃,-25℃,-25℃

B.-25℃,0℃,—25℃

C.-25℃,0℃,4℃

D.都低于-25℃

16我国南方有一种用陶土做成的凉水壶,夏天把开水放入壶里,壶里的水很快就凉了下来。

而且陶土壶中的水的温度比气温还低。

这是为什么呢?

答:

当水盛入陶土壶中时,水会渗出来,在壶的外表面蒸发。

蒸发会从周围或液体所附着的物体上吸收热量,使周围或所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所以水温很快会降下来。

当水温与外界气温相同时,壶的外表仍然会有水渗出来,继续蒸发使水温继续降低,所以,壶中的水会保持一个较低的温度。

17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吉他弦被弹拨发声时,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琴弦停止了振动

18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分度值是0.1℃,用完后,必须将细管中水银甩回35℃以下。

19正在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将不会继续沸腾,如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则水的温度低于沸点。

20画出图4—4所示各图中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专题三:

典型物理现象解释

1将筷子的一端插入水中,由于介质的不同,而产生的光的折射,筷子向上弯曲了。

2刚从水中出来时,水蒸发,从身体上吸取了热量,感觉特别冷

3刹车时由于乘客具有惯性,身体的上部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脚却已经随车停止运动,身体就会向前倾。

4因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下雪时水结冰,要放热;而融雪时冰熔为水,要吸热。

所以下雪不冷化雪冷。

5下雪后由于松软的雪中间有很多空洞,声音经过很多次反射,就消失了,所以空旷的雪地周围显得特别宁静。

6冬天嘴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且气温高于周围的空气,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成小水珠而形成“白气”

7雨后会出现彩虹是因为光的色散

8音乐厅的顶端和四周要凹凸不平是因为具有吸声作用

9新的自行车、汽车的轮胎上都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通过改变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达标练习

(二):

1、若将筷子的一端插入水中,我们会发现筷子向上弯了?

由于介质的不同,而产生的光的折射。

由于光经过空气和水两种不同的介质,而空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筷子向上弯了。

2为什么刚从水中出来时,感觉特别冷?

因为液体蒸发吸热制冷,水蒸发时从身体上吸取了热量,所以为什么刚从水中出来时,感觉特别冷。

3为什么刹车时,身体会向前倾?

在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由于乘客具有惯性,身体的上部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而脚却已经随车停止运动,所以身体会向前倾。

4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因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下雪时水结冰,要放热;而融雪时冰熔为水,要吸热。

所以下雪不冷化雪冷。

5为什么下雪后会感觉非常寂静?

松软的雪中间有很多空洞,声音经过很多次反射,就消失了,所以空旷的雪地周围显得特别宁静。

6为什么夏天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

冰棒是冷的,而周围的空气的水蒸气是气温较高的,水蒸气会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7为什么冬天的时候冰结在玻璃里面?

因为室内气温高于外界气温的,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窗口后,凝华成小冰晶。

8在黑暗的房子里,桌子上立着一平面镜,镜子后是白色的墙,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墙照射,从旁边看时,会发现墙被照亮了,而镜子却显得很暗,为什么墙反而比镜子亮?

因为镜子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相平行,方向朝一个方向,故镜子较暗,而墙发生的是漫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故墙较亮。

9为什么把烧红的特快放在冷水中,水面上会出现大量的“白气”

气温高的铁块放入水中,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又与周围气温较低的空气相遇,液化形成小水珠。

10为什么冬天嘴里会呼出“白气”?

从嘴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且气温高于周围的空气,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11小丽同学为了确定风向,她将手臂浸入水中,然后举到空中,感觉手臂的哪一边觉得冷,风就从哪一边吹来,说明其中的道理。

因为水蒸发需要吸热,吸热多的就冷,则冷的那边受到的风力较强,风的方向就冷的风力较强的那一边。

12雨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