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113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综合测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教材模块综合测试题

测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满分:

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

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g)+B(g)C(g)+D(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所含离子

NO3-

SO42-

H+

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B.Ba2+C.F-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

H+(aq)+OH-(aq)==H2O(l)ΔH=-57.3kJ/mol,分别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

①稀醋酸;②浓磷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2B.ΔH1<ΔH3<ΔH2

C.ΔH1=ΔH2=ΔH2D.ΔH1<ΔH3<ΔH2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H2O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8.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电池。

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槽中。

由于气体可以混合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隔离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边为该电池的负极B.该电池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C.该电池负极反应为:

H2-2e-==2H+D.该电池正极反应为:

O2+4e-==2O2-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10.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1L0.3mol·L-1CH3COOH溶液和3L0.2mol·L-1CH3COOH溶液中的H+数

B.纯水在25℃和80℃时的pH

C.在NH3+NO→N2+H2O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N原子数

D.相同条件下,H2分别与F2、Cl2反应的反应速率

11.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

B.目前合成氨,没有采用更高温度、更大压强是从设备和动力要求方面考虑的

C.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取金属铝

D.生产硫酸时,接触室内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进入的炉气和冷却反应生成的气体

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

HClOH++ClO-

B.铝溶于烧碱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Al+2OH-==AlO2-+H2↑

C.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式:

Cu-2e-==Cu2+

D.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1,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ΔH=-114.6kJ·mol-1

13.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3B2C(气),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正反应方向ΔH<0,则T1>T2

B.压强增大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C.B一定为气体

C.A一定为气体

14.下面是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

取25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

在横线标明的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a.放入锥形瓶中,此瓶需事先用蒸馏水洗净。

b.并将该瓶用待测液润洗过。

c.加入几滴酚酞作指示剂。

d.取一支酸式滴定管,经蒸馏水洗净。

e.直接往其中注入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

f.一旦发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即停止滴碇,记下数据。

A.d、e、fB.b、d、e、fC.b、d、eD.b、c、e、f

15.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Na+)=2c(CO32-)+c(HCO3-)+c(H2CO3)

B.0.1mol·L-1的NH4Cl和0.1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

c(Cl-)>c(NH4+)>c(H+)>c(OH-)

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Na+)=c(CH3COO-)

D.0.1mol·L-1的NaHS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OH-)=c(H+)-c(S2-)+c(H2S)

16.在恒温、恒压下,反应N2(g)+3H2(g)2NH3(g)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

Ⅰ.N2、H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mol/L和3mol/L;

Ⅱ.NH3的起始浓度为4mol/L。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途径Ⅰ与途径Ⅱ所得混合气体的百分组成相同

B.途径Ⅰ的反应速率v(N2)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v(NH3)的比值为1∶2

C.途径Ⅰ所得NH3的浓度与途径Ⅱ所得NH3的浓度之比为1∶2

D.途径Ⅰ与途径Ⅱ所得平衡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6分)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17.(12分)常温下,镁粉几乎不与水反应,但加热至沸腾,镁粉却能和水反应并产生大量气泡。

(1)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解释,说明两种理由:

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次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原因之②,增大溶液中________(填离子符号)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试写出镁粉投入NH4Cl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离子氧化性Fe3+>Cu2+>H+,请你写出将镁粉投入FeCl3溶液中所有可能的离子方程式(分步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高考题)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

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拌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图。

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成。

停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拌棒上下剧烈搅动。

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上层液体是____________。

(4)原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__。

(5)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检验上层液体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7分)

19.(8分)18℃时,H2A(酸):

K1=4.3×10-7,K2=2.1×10-12。

H2B(酸):

K1=1.0×10-7,K2=6.3×10-13,在浓度相同的两种溶液中,用“>”、“<”或“=”填空。

(1)H+的浓度:

H2A________H2B;

(2)酸根离子的浓度:

c(A2-)________c(B2-);

(3)酸分子的浓度:

c(H2A)________c(H2B);

(4)溶液的导电能力:

H2A________H2B。

20.(9分)下列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E

F

G

H

I

反应①

A

B

C

D

反应②

饱和食盐水

电解

C

D

I

起始组成/mol

6

4

0

某时刻组成/mol

3

3

2

物质A跟B反应生成物质E、F和G;物质C跟D反应生成物质I,某温度下该反应起始和某时刻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如上表格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H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应注明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

(2)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D.c(CO2)=c(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