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八单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119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八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八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八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八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八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八单元.docx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八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八单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八单元.docx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八单元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廉洁自律”。

选入主体课文《一夜的工作》《布衣元帅》;在“快乐读书屋”中选入《清贫》和《林则徐求雨》。

在这4篇课文中向学生们展示了四位近代和当代杰出的历史人物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徐向前、方志敏和林则徐的事迹,这几位人物的共同特点是克己奉公、廉洁自律。

相信这四位人物的事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能说会写”板块中设计有“怎样提出批评”“当时应该这样做”等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

“语文七色光”中安排了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语言积累、文化知识介绍、大家一起来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本单元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拉近学生与课文中人物和事件的距离,想方设法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人物的高尚品格。

   一夜的工作

  教材说明

  〔解题〕

  《一夜的工作》是何其芳写的一篇记叙文。

  何其芳,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家。

四川万县人。

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

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天津、山东等地中学教书,并创办《川东文艺》《工作》杂志。

1938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

1944年至1947年,两次到重庆工作,曾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日报》副社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

著有诗集《夜歌》《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还乡杂记》,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等。

  本文节选自何其芳写的《回忆周恩来同志》。

写“我”陪同周总理审阅次“文代”会上的报告稿,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热情赞颂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表达了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的感情。

文题是一个偏正词组,中心词是“工作”。

“一夜的工作”就是工作了一夜。

  〔结构分析〕

  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共7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部分,写“我”把周总理在次“文代”会上的报告记录稿送周总理审阅。

这是“我”能够看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前提条件。

  第二部分,写“我”看到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

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先写总理让“我”睡觉,而他却仍在工作。

再从两方面写醒来后看到总理工作的情形,一是如何审阅文稿,表现周总理不辞辛苦与认真的精神;二是吃夜宵的情形,表现周总理廉洁自律、艰苦朴素的品格。

  第三部分,写“我”的感慨与激动,盛赞周总理的伟大、高尚。

  〔语意理解〕

  “周总理在次‘文代’大会上做了报告。

《人民文学》杂志要发表这个报告,由我把记录做了整理,送给总理审阅。

  两句话交代了“我”去总理办公室的缘由。

“报告”是周总理做的,报告稿是凭录音整理的,要在正式的、国内影响很大的《人民文学》上发表,必须交由报告人亲自审阅。

这是要求,也是责任。

由此,“我”得以进入中南海政务院总理办公室。

这是一个文艺工作者接触伟人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次‘文代’大会”,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次代表大会”,1949年7月2日在北平召开。

会上,周总理作了政治报告。

《人民文学》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文艺期刊。

“审阅”,审查性阅读。

  “这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去中南海政务院。

  这一句交代总理办公室的地点及“我”去陪总理审阅文稿的时间。

“办公室”,本意指办公的屋子,在这里指负责周恩来总理日常行政性事务的部门。

“政务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简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4年9月15日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是我国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

后改为“国务院”。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设备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这句话描述了周总理办公室的陈设。

先写屋子“高大”,又是“宫殿式”的,说明此屋原为皇家园林的一部分,豪华而气派。

接着笔锋一转,描述总理在此办公的条件出乎常人意料的简单。

作者把每个设备名称前都用数量词和程度词去修饰,强调“简单”之极。

写了3件设备:

写字台,只“一张”,还“不大”;“转椅”,有“两把”,都是“小”的;“台灯”,仅“一盏”。

这是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的配备标准。

作者极为感叹,用“仅此而已”作结,再次强调其简朴:

仅仅这几样,再无别的东西了。

这是从办公条件角度写周总理生活的简朴。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

‘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

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

  这是写周总理工作的情形,从数量和时间上表现周总理工作繁重、紧张,工作效率极高。

“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明工作量大,工作繁重。

人的阅读速度是有限的,批文件又不能浏览,要仔细读,准确理解文件内容,然后拿出处理意见,再写在批件上。

批每一份都要花不少时间,批“一尺高”的文件该用多少时间哪!

“今晚要批这些文件”,指明繁重的工作量必须一夜干完,足见周总理思维敏捷,工作效率非常高。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这是具体记叙周总理审阅文稿的情形。

作者使用4个动词,描述周总理审阅的方式。

一是“看”,即阅读,透过文句了解文稿内容;二是“圈”,对文句做出标记;三是“思”,理解文稿的内容,作出判断,想出处理办法;四是“问”,了解情况,解疑解惑。

这4个动词与“不是浏览”说明周总理审阅文稿十分认真,一丝不苟。

文件多而时间短,一般人可能敷衍,看看就算了,或让秘书、下属去处理,然而周总理不这样,亲自审阅,并且决不马虎。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

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这3句写周总理夜宵的食物,从饮食角度写周总理生活的简朴。

周总理工作一夜,吃点夜宵理所应当,然而他在夜宵中饮的是“绿茶”,吃的是“花生米”,也是仅此而已。

绿茶只两杯,一人一杯,花生米“数得清颗数”极言量少。

付出多多,补给少少。

读来令人唏嘘感叹,心中立起一个纯正朴素、品高德重的伟人形象。

  “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报晓了。

总理站了起来对我说:

‘我要去休息了。

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

你也回去睡觉吧。

’”

  这是说总理整整工作了一夜,极言工作时间之长。

“喝了一会儿茶”,表明间休时间很短。

鸡叫,表明天亮了。

上午睡觉,下午参加活动,活动太多。

联系前文,既可看出总理能力强,智慧超群,工作效率高,又可看出总理太劳累,是在夜以继日、日以继夜地工作,真是一腔热血献国家,鞠躬尽瘁为人民。

  “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这是作者在抒发激越的情感。

共4句。

第1句,表明无比劳苦、十分简朴就是中国总理的风格,句中洋溢着自豪情感。

第2句,说明总理的可贵精神与高尚品格绝非虚浮的颂扬,而是真实的,“我看见了”,“我”是目击者,句中流淌着幸福情感。

第3句是点睛之笔,指出这一夜不过是总理辛劳与简朴的例证,是他全部工作与生活的缩影。

周总理一生都在辛勤地操劳,追求清正廉洁,这句话中翻滚着作者冲动的情感。

第5句用反问形式向世界呼喊:

你们看不到这样的总理,因为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总理不可能如此;我看见了这样的总理,因为我目睹了总理“一夜的工作”,这句中蕴涵了澎湃的激情———自豪、幸福、激动相融之情。

  〔写作特点〕 

  1.选材典型。

  本文只选择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作具体记叙。

这一夜工作代表了总理的一生工作,赞美了总理令人敬服的精神与品格。

作者选取了典型性材料,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来构思。

总理可贵精神的内涵是博大的,作者只选取了两方面来写:

一是工作上的一丝不苟与超群的能力,二是生活的简朴与平凡。

  2.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

  运用了对比法,比如宫殿式办公室中简朴的设备;“我睡觉”与周总理在工作,位高却饮食平平等,都是用对比法。

数字法在本文也多次使用,如“一张”“一盏”“两把”“一尺”“一叠”等都突出了总理的精神与品格。

此外,作者恰当地运用了记叙与抒情。

特别是结尾段的抒情,升华了主题,把周总理放到全世界去颂扬,表明总理的精神与品格无与伦比。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周恩来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情况,了解他工作认真、生活简朴。

进而体会到周总理是一个爱国爱民、艰苦朴素、不辞辛劳的人,从而使学生对周总理产生崇敬和热爱之情。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认识5个生字。

会写出12个生字及注意生字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找出重点词句,体会其含义,并且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真正体会总理的可敬可爱之处。

  查找资料,对周总理的事迹有更全面的了解。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

  查找相关总周理的资料。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读书指导。

  ⑴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①由于记录周总理的事迹和歌颂总理的有关很多,可以由教师出示赞扬周总理的诗句,让学生谈谈感触最深的地方,或者是直接让学生们讲一讲有关周总理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板书课题。

  ⑵初读正音,读通课文。

  ①让学生们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②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③小组内同学之间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掌握语速,读出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

  ⑶再读课文,合作讨论。

  ①再读课文。

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有感情地读课文。

  ②整体感知。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对总理一夜工作的感受,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③抓住中心词语。

从学生的发言中,提出课文中的重点部分是围绕着总理这一夜的工作“劳苦”和“简朴”这两个词来展开的。

  ④合作讨论。

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

总理这一夜的工作是怎样的劳苦和简朴呢,画出具体的词句来谈一谈。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谈理解,从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周总理虽然身为国家领导人,但是他的生活和工作却是如此的简朴和辛苦。

  ⑤播放周总理工作时的录像片或是展示挂图,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总理生活环境的简朴,工作的辛苦,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对总理产生崇敬之情。

  ⑥结合实际,展开想象。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一定会认为作为一位总理的生活一定是十分气派的,但是文中的描写却不是这样。

比如说,可以让学生由“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我们现今实际生活展开想象,而后又与文中对照;可以让学生从“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这里来联系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去谈总理生活的简朴,加深学生对总理的热爱之情。

  ⑦再读课文,深刻感悟。

让学生们理解总理一夜工作的辛苦及生活简朴后,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评价。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

通过文中“我”与总理短暂的相处来看,可以看出什么?

从而让学生们体会到总理对下属的爱及“我”对总理的发自内心的崇敬。

  ⑷扩展延伸。

  可以通过播放总理生前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时间表,加深理解周总理工作的辛苦。

或者在教师的总结中播放在1998年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作曲家三宝写的曲子《你是这样的人》,加深对伟大总理的无限崇敬之情。

  积累内化。

  ⑴完成文后的练习。

  ⑵收集周总理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认字写字。

  ⑴认读生字。

  ①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同桌相互读。

  ②请“小老师”上台指字,领学生读字。

并且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③“开火车”认读生字。

  ⑵指导书写。

  ①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